2020版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926122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版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复习课第九单元考向一戊戌变法的特点考向一戊戌变法的特点1.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反映了维新派变法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主立宪制,反映了维新派变法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2.2.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3.3.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

2、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4.4.从推行者来看,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从推行者来看,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出维新力量的薄弱。5.5.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6.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7.7.从策略上看,变法采用从策略上看,变法采用“和平和平”“”“合法合法”的手段和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8.8.从作用

3、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9.9.从实践上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从实践上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置失当。措置失当。【创新思维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

4、加深入人心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颜炳罡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材料二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远广泛而深远近近2020年来,有学者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年来,有学者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

5、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激进主义”的带头羊。的带头羊。略谈戊戌变法的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保守”与与“激进激进”(1)(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的理由是什么?(2)(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所同意的观点的理由。几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所同意的观点的理由。(3)(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解析解析】第

6、第(1)(1)题分析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政治进步方题分析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政治进步方面的贡献。第面的贡献。第(2)(2)题从变法的具体内容和资本主义经济题从变法的具体内容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等方面考虑。第发展的程度等方面考虑。第(3)(3)题言之有理即可。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答案:(1)(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2)(2)观点: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理观点: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理由: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由: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开国会、定

7、宪法、兴群众。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民主思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民主思想。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想。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选选其中一个方面回答其中一个方面回答)(3)(3)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史学发展)。考向二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考向二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1.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政治上:

8、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序幕。2.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3.思想上: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思想上: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

9、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4.4.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妇女不缠如

10、主张男子剪辫、妇女不缠足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作用。【创新思维创新思维】1.1.金耀基的金耀基的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指出: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当时“中国知识精英中国知识精英”的的着眼点是着眼点是()A.A.经济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 B.B.器物的现代化器物的现代化C.C.制

11、度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 D.D.精神的现代化精神的现代化【解析解析】选选C C。由题干材料可看出,。由题干材料可看出,“中国知识精英中国知识精英”应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应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C C。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材料一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华文明

12、史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梁启超(1)(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2)(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的措施及意义。【解析解析】第第(1)(1)题材料中题材料中“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体现全民教体现全民教育和重视女学的思想;第育和重视女学的思想;第(2)(2)题联系百日维新教育上的题联系百日维新教育上的举措回答。举措回答。答案:答案:(1)(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2)(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兴办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兴办女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女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的近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