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与寓情于景的区别.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与寓情于景的区别.ppt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一、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借景借景抒情抒情(借景抒情,也叫借物抒情、或托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实质上“景”和“物”是有区别的。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
2、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的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
3、要写它,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或融情于景。)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杜甫那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
4、沉。这两句情景交融,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的感情,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写作手法。两者意思相近,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的描写,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后者结合得更为紧密。)(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两者触发点不同。借景抒情是一种写作方式。触景生情是一种思想活动。)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当中也诠释过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这两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有有我之境,有无
5、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其实分别是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两种抒情方式构筑的。可见“借景借景抒情是抒情是有我之境有我之境”而而“情景交融是情景交融是无我无我之境之境”。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的的区别区别1“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2.“触景生情”是指诗人
6、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3.“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先见景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见“情情”不见不见“景景”;“
7、寓情于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见“景景”不见不见“情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例如:12006年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
8、的氛围。(评)2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评)3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评)备注:备注:以上两页的区分,以第二页的区分为主,因以上两页的区分,以第二页的区分为主,因为第二页中的内容更直接更好懂地把那几个概念区分开为第二页中的内容更直接更好懂地把那几个概念区分开来了;但又必须把两页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才完善。来了;但又必须把两页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才完善。(田(田雄雄资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