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计算机维修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计算机维修概述.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计算机硬件与外设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主要包括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耳麦、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和数码设备、网络设备。1.1主机构成及常用外设1.主机构成主机箱内安装有主板、硬盘、光驱、软驱、电源;主板上安装有CPU、CPU散热器(风扇)、央存、还有显卡、声卡等部件。主板上也可集成显卡、网卡、声卡。2.常用外设接口主板上分布有键盘、鼠标、USB接口、1394接口和串行口、并行口;显卡上有15针普通显示接口和数字视频接口;声卡上有耳机/音箱和麦克风接口;网卡分为普通的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无线网卡上有天线和发射装置。主板上集成显卡、网卡、声卡的,可在主板上找到这些接口。部分主机
2、箱前部配有USB、1394接口和耳麦接口。3.常用的外设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耳麦等。1.2其他外设及数码和网络设备主要包括:(1)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打印/扫描/复印一体机和绘图仪等。(2)移动存储和数码设备:移动硬盘、闪存盘(U盘)、MP3、MP4、读卡器、数码摄像头、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3)网络设备:交换机、集线器、ADSL设备、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13常用检测与维修方法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常用检测与维修方法有观察法、清洁法、最小系统法、比较法、替换法、插拔法等。131 观察法通过表面观察来分析、判断故障的位置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听、闻、摸、看等四种手段。1听
3、 首先,听PC扬声器(喇叭)发出的故障报警声;其次,听机箱和电源风扇的声音,即听CPU、显卡或主板散热风扇、硬盘电动机、显示器变压器等工作声音是否出现异常:最后,听故障发生时是否伴随有其他不正常的声音。然后通过听到的声音分析、判断故障产生的具体位置和原因。2闻 闻一下主机箱中各板卡上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快速定位故障位置。3摸 主要通过用手触摸芯片、元件的表面,根据温度的高低来判断这些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另一方面,可以检查一下板卡及接插器件问安装有无松动等现象。4看 主要看主板、CPU等器件是否有烧焦的痕迹,器件的引脚处是否有异物引起漏电或相互触碰而短路,印制电路板上是否有虚焊或脱焊。132清
4、洁法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或者工作在灰尘较大环境下的计算机,应定期打开机箱盖进行清洁。先用毛刷轻轻弹去板卡表面的灰尘,然后再用洗耳球等吹去缝隙中的灰尘。当板卡的插针(或金手指)上出现氧化层时,可在棉布上滴一点水进行擦拭,除去插针(或金手指)上出现的氧化层。133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法就是保留计算机系统能运行的最小环境,把其他的适配器以及硬盘、光驱等接口从系统扩展槽和插口中临时拨下来,再通电观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当出现通电后计算机没有任何反应的故障时,一般采用最小系统法进行检测。例如,如果将主机箱中的所有部件都取出来,去掉IDE设备(硬盘和光驱)或SATA设备(硬盘)的电源线及键盘连线,当打开计算机电
5、源后,系统没有任何反应时,就基本可判定故障出在主机箱中的主板或开关电源或内存这三个部件中的一件或多件上。如果打开计算机电源后系统有报警声,则基本说明上述三个部件基本正常,然后再逐步加入其他部件扩大“最小系统”的范围,以确定故障的所在。134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将两台配置基本相同的计算机,在执行相同的任务和操作的前提下进行比较,通过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不同表现来分析故障产生的位置和原因。135替换法 替换法是指根据故障现象大致分析以后,有针对性地将总线相同、功能相同的好插卡(如显卡、网卡、声卡)或插件(内存、CPU)替换原有的插卡或插件,如果某个插卡或插件被替换以后故障消失,说明被替换掉的插卡或插件出
6、现了故障。1.36插拔法插拔法是确定IO设备故障的简捷方法。其做法是:根据故障的现象,估计故障可能的位置后,关机并拨出电源插头,将最可能有故障的插卡、插头(IDE或SATA等IO插头)拨出一个,随即通电、开机,观察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如果故障依旧,则重复以上操作。一旦拨出某块插卡或插头后,主板运行正常,说明故障原因就在该插卡或插头或其电路上。若拨出所有插卡和插头后故障依旧,说明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主板上。14基本操作原则141维修前准备工作须知 开始维修工作之前,须注意以下几点:1准备好维修场地 周围环境:电源环境、维修工作台和计算机的布局、每张工作台上几位维修人员、网络硬件环境、温湿度、环境的洁净
7、程度;安放维修计算机的工作台是否稳固、周围空间是否够用、维修工作台的桌面上是否铺有防静电橡胶;维修场地和桌面的照明条件;周边是否存在其他大功率电器及电、磁场异常状况。2准备好各种工具 存开始维修工作以前,必须准备好各种常用的工具,检查一下各工具是否适用,并放置在工作台的指定位置上,放置的原则是“便于取用”、“无相互干扰”、“不影响维修操作”,不允许出现在维修工作进行过程中因缺少某件工具而无法继续的情况。因此,每人应准备好一套专供自己使用的工具,放在专用的工具箱中。不要养成和他人共享基本维修工具的习惯。3查看相应板卡的说明资料 查看一下计算机是否有说明资料。开箱后应立即当面查验、核对装箱单及配置
8、是否相符,如不符需向用户说明。对于主板等关键部件,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上网查找一下相应资料。4必须充分地与用户沟通 了解用户的操作过程、出故障时所进行过的操作、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水平等。142维修操作的注意事项在对计算机故障进行检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拔去电源插头 由于在关机状态下,ATX电源仍给主板供电,所以仅仅关机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计算机主机的电源插头拨下来。如果在主板带电时进行插拨操作,很可能造成计算机芯片等重要元件的损坏。2防止静电 静电在维修计算机过程中危害极大,尤其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季节和环境中,手上、衣服和塑料袋上都可能带有静电,所以,在接触计算机部件,特别是接触CPU、内存等芯片
9、时必须消除静电,否则很可能造成芯片的损坏。拆下的CPU、内存条等必须立即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盒子或袋子中,最好放在装机后留下的空CPU、内存盒子中。3检查跳线和电缆连接 在进行故障现象复现、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应检查机箱内各部件上连接和跳线设置,有无错接或缺针断针等现象,部件或设备间的连接是否正确。4记录部件原来安装状态 拆装部件时要习惯观察记录部件原来的安装状态,要认真观察部件上元器件的形状、颜色等情况。5备份好用户数据 在进行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如可能影响到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一定要在协助用户做好备份或保护措施,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6批量相似故障的处理 出现批量的相似故障时,一定要对周围
10、的环境、连接的设备,以及与故障部件相关的其他部件或设备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记录,以找出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7随机性故障的处理思路 随机性故障是指随机性死机、随机性报错、随机性出现不稳定现象。对于这类故障的处理思路应该是:首先进行软调整,其次考虑进行硬件更换,一定要在充分的软件调试和观察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硬件更换。软调整的内容有:(1)设置BIOS为出厂状态(注意BIOS开关位置)。(2)查、杀病毒。(3)调整电源管理。(4)调整系统运行环境。(5)注意检查磁盘分区是否正常及分区中剩余的空间是否够用。(6)确认有无用户自行加装的软硬件。如果有,确认其性能的完好性兼容性。(7)与无故障的计算机比较
11、、对比。这种对比的一种方法是,在一台配置与故障机相同的无故障计算机上,逐个插入故障机中的部件(包括软件),查看无故障机的变化,当在插入某部件后,无故障计算机出现了与故障机类似的现象,则可判定该部件有故障。注意这种方式的对比,应做得彻底,以免漏掉两种部件引起同一故障的情况。8加电过程中的观察 元器件的温度、异味、是否冒烟等;系统时间是否在走,是否准确。9不要在通电时搬动机箱 不要在通电后,为观察计算机的状态而搬动机箱。特别是立式机箱,侧卧放置时机箱刚性较弱,搬动时机箱极易变形,造成板卡通电过程中因扭动而接触不良,严重的甚至烧毁芯片,使故障由此而扩大。143常用工具操作的注意事项1螺丝刀操作注意事
12、项 拧螺钉时应选择大小适用的螺丝刀。计算机上一般使用“十字”的螺钉,不要使用“一字”螺丝刀,也不要使用不配套的螺丝刀去拧螺钉;用力不得过猛,严防拧开螺钉时滑牙而产生金属碎屑,这些金属碎屑有时很小且不易察觉,掉在插槽中或板卡上极易造成板卡或芯片短路。安装主板和显卡的紧固螺钉时也不要拧得过紧,手感够紧即可。2主板故障诊断卡安装注意事项 主板故障诊断卡安装时,首先,应选择便于观察诊断卡显示状态的位置,一般采取机箱侧卧放置,诊断卡竖直安装方式;其次,注意选取一条较干净的PCI插槽,卧式机箱插槽上可能有较多积尘,应先清洁后再插诊断卡。3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电阻挡时要注意,万用表在该电阻挡位时内置电池电压是多少,不要超过计算机部件额定电压的50,以免击穿部件上的芯片。万用表的表笔可选用正笔为细长尖杆,负笔为带夹子的一种,这样可将负笔夹子夹在机箱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4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 电烙铁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不得带电进行烙、焊操作,以防电烙铁漏电击穿芯片。5洗耳球操作注意事项 洗耳球主要用来清除灰尘,在操作时喷嘴指向灰尘,迅速压紧洗耳球球体,吹出气后立即把洗耳球的喷嘴移开积尘处,再慢慢恢复洗耳球球体,不要把灰尘吸入球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