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位与服装设计界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各部位与服装设计界面.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 人体各部位与服装设计界面第一节 人体各部位特征与服装设计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目的在于使服装设计与人体各部位要求相适应,使人体与服装界面达 到整体上的内外和谐同步,进而显示最正确状态与最优绩效。“内”指人体受服装作用的局部, “外”指服装效劳于人体的内容,二者之间的联系客观且富有系统性,在人体部位与部位之 间,人体与服装、服装与人体各个界面上,敬重人体固有形态构造,才能使服装有效地作用于它,也使受服装作用后的人体更具卫生、舒适、合理的效能。这里所争辩的人体各部位,与解剖学中人体体表区分不同,仅针对与服装关系亲热的颈、肩、胸、腰、四肢、臀等部位作静、动态分析,并着落在与之协作、关联的服装处理上
2、。一、颈部颈部是人体躯干中最活泼的局部,它将头部与躯干连结在一起(图 3-3-1),它对服装设计的重要价值是围绕它的四周构造形式与缝线打算服装衣领式样,在颈部与躯干的界限处呈现。在图 3-3-1 中,颈部前面上限为颌下点,下界至锁骨以上的颈窝处,后面从枕下点至第七颈椎点,外形呈上细下粗的圆柱状,从侧面看颈部向前倾斜、楔入躯干部并形成前低后高 的斜坡(图 3-3-2),这个斜坡是造成前后衣领领窝弧线弯度和前后衣片长差的依据。不顾及颈部的构造特征,会在服装造型上消灭前拥后吊的现象。颈部因人而异,有长短粗细之分,周径与倾斜势态也不一样。例如,挺胸型与驼背型的颈部倾斜度大不一样 (指人体直立静态状况下
3、),在高级时装的量身定制中,要对颈部进展实际测量。正常的颈部倾斜角,以日本成年女子普测为例,倾斜角平均值为18,最大是 25, 最小是 11(图 3-3-3),平均值是前倾斜角加后倾斜角,再除以2 得出的。服装领围线是依据颈部生理构造产生的,前有胸锁乳突肌而形成凸形,在这凸起点上确定为前颈点(图 3-3-4A),前颈点与斜方肌的下部连成侧颈点(图 3-3-4B),侧颈点再与第七颈椎点连成后颈点 (图 3-3-4C),将前颈点、侧颈点、后颈点连接画顺,就形成了领围线。颈部是脊椎中最易弯曲的局部,能做前屈、后伸、前移、后移、扭转及侧屈头部的动作。在领部设计中,横、竖开领的适度放量是适应颈部运动最常
4、用的方法,而贴身式的领部设计 常用弹力面料制作。考虑颈部造型也要顾及头、肩构造关系,领围的宽松量视款式而定。距离颈部体表空间 越大,宽松量也就越大,这是放量规章;半高领式的高度宜在锁骨与喉结之间,以不阻碍颈肩部侧屈运动。图 3-3-5 中三种不同领式的处理能说明颈部构造与服装设计的关系。(1) 半高领造型 在锁骨到领口上缘呈上窄下宽圆柱状,领口在喉结部位,既有颈部修长感,又有利于颈、肩、头部协调运动。(2) V 型造型 开领比常规衬衣略宽,使“V”型折角在 5060左右,而保持视觉上的适度,直开领视设计而定,只要不低于乳点位置均可。(3) 吊带处理 系带的悬吊点在颈部斜方肌与肩部三角肌之间,这
5、两块肌肉的接合处呈凹势,正好稳住系带而防止侧滑。思考与实践:基于颈部构造与体表观看的领式设计解析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不够严谨的服装消灭前拥后吊现象,那是由于在服装制作时,尤其是领部的设计,没有从颈部的构造特征动身。颈部是一个呈上细下粗的圆柱状。从侧面观看呈前低后高的斜势,因此造成前后衣领颈 窝弧线弯度和前后衣片长差距的依据。同样,领围线的产生也是依据颈部的构造所产生的。颈部是脊椎中最易弯曲的局部。因此,在考虑颈部造型时也要顾及头、肩构造关系。距离颈部体表空间越大,宽松量也就越大。案例一1. 圆型领:沿颈部呈圆型的领口线叫做圆型领领线。衣片圆型的领口也属于圆领的一 种,领口的大小要依据设计的
6、不同而进展变化。小的领口显得朴实,大的领口显得袒露,那些颈粗而短的人,较为适合开口稍大一些的领型。2. 帽子领:是指以帽子代替领子的一类造型,在此,帽子的有用功能已失去,取而代 之的是作为领子的装饰功能。帽子领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类领型,它具有 潇洒、任凭,富有变化的特点,尤其适合于运动装、休闲装,受到各年龄层次穿着者的宠爱。3. 一字领:是把领口横向开大、前领口按原型或在原型的根底上提高,像船的外形, 也叫船型领,它给人以直率、坦露、温存、和蔼的感觉。常被用于连衣裤及夏季时装中。4. 荷叶领:是指领子边沿有着类似于荷叶的褶皱而得名,它包括各种波浪领。它的特点是通过加大领口线使其
7、呈现波浪状,同时领底线弯曲程度也大大增加。荷叶边带有很强的女性味,给人以优雅、华美的感觉。5. 方型领:开阔的方形使体积感增加,并缩短了视觉感。还适合肩宽的人穿着,否则会显肩更宽。方领多用于休闲类服饰的设计(图 3-3-6)。6、U 型领:性感的U 型领是圆领的一种变形与扩展,成字母U 型状,这种领式在视觉上使女士的头、颈、肩完善的结合,简洁又有用(图 3-3-7)。案例二翻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最为常见的领子之一,而其千变万化的构造特性,都不行无视与颈部形态“后高前低、后平前曲”的构造形态。后高前低、后平前曲,沿脖领有坐颈局部,也有翻折领局部的领子,就称为翻领。也有被称为竖折领、衬衣领等名称,
8、多用于女式衬衣上。在有搭门的衣身上的翻领,领着襟是放开穿用着的领子就是开领。也有把它称做开襟衬衫领、开关领等等。开领的穿着上主要领外围尺寸短,领窝要平坦,制作美观。西服领是驳头与领子共同形成的,一般多用于男西服套装上,所以这个名称就沿用下来了。西服领有平驳头和戗驳的两种类型(图 3-3-8)。二、肩部肩部由锁骨与肩胛骨共同支撑构成,后面的斜方肌与前面的胸锁乳突肌、外侧肩峰的三 角肌共同构成肩部的圆弧形态,饱满圆润;锁骨后弯处的胸大肌和三角肌交接处有腱质间隙, 而形成锁骨下窝,在肩前部外观形态上消灭两侧高、中间凹陷、肩后部呈圆弧形态;肩部体表外观由于颈侧根部向肩峰外缘倾斜,它与颈基部构成了夹角,
9、大约在 1030左右范围之间(图 3-3-9),女子倾斜角大于男性。肩部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如同千姿百态的衣架悬吊不同类型、尺码、重量的服装,它对区分人的性别与体型、服装风格影响很大,男阔女窄、男正女倾均形象地说明造型与肩部形态的关系。把肩部作为服装造型的主要特征来考虑,常见的服装造型以正常体、溜肩、平肩三种来区分肩部的特征;服装构造与肩部的适宜,不仅影响外观,也关系到人的舒适与上肢部活动。对于服装设计中的肩部处理,确定肩头点是设计的依据。肩头点不是人体肩部构造上的肩峰点,它是指按设计要求而在肩峰处的幅域内确定一个坐标,或前或后、或上或下,而显示背凹凸、肩宽窄的基准,一般游离范围在肩峰点上下2
10、3 cm、前后 12 cm 左右的幅度 (图 3-3-10)。男、女肩部的正、斜特征差异,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不行无视的,男性肩阔略平、女性肩狭略斜,图 3-3-11 中实线为男性肩形态,虚线为女性肩形态。在解剖学中,肩部属躯干局部,肩部外侧是躯干与上肢的界限,两者以肩关节相连,肩关节在人体中运动量很大,有提耸、下降、内收、外展、上旋、下旋等活动,图 3-3-12 是肩关节提耸与下降活动势态。由于上肢运动而引起肩部形态变化,也是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 因素(图 3-3-13),与之对应的是肩部设计中,肩头袖窿线设定的位置把握。从图3-3-14 中可以看出,袖窿的不同构成所产生的运动量也不一样。(a)
11、肩峰夸大,肩宽缩小,上肢运动量大;(b) 回避肩头点,以颈下锁骨为起点,接合三角肌,使形态与肩部构造的前凹陷后饱满全都;(c) 育克(yoke)直接划出肩宽,肩头点保持正常位置;(d) 肩部宽度变异,肩头点下移至上臂,形态上加强力气感。三、胸部胸部在解剖学中属躯干局部,出于胸部在服装设计(尤其是女装)中的特别位置,将之从躯干局部别出来观看,争辩它的形态外观与服装造型的匹配关系。胸部总体上有三种形态:狭胸,胸狭长而扁平;中等;阔胸,胸宽短而深厚。胸部的范围指肩部以下,腹部以上。胸部的根本外形由胸部轮廓构成,胸廓包括胸后脊 椎(大约第七脊椎至第十八脊椎之间)、前胸骨、十二对肋骨三大局部,外观呈上狭
12、下阔的截 面圆柱体,胸大肌在胸上部以半环状隆起,使人体正面躯干消灭浑厚饱满的特征,肌肉不发 达者肋骨外显,它因体格、养分、发育、年龄不同而异。胸部中部无肌肉的局部有一条纵沟, 称之为正中沟,服装形态上的左右对称界限以此位置为准。胸部是女装(指成年女子)设计的关键部位,这个部位的设计成败不但关系到整体形态美,而且对人体躯干部的舒适、卫生、心肺活动量是否正常起关键作用。女性胸部的乳房形态因人和人种不同,差异很大。成熟未婚女子的乳房位置在其次根肋 骨至第七根肋骨之间,内侧在胸骨外侧边缘,外侧连接腋窝。乳房大致有四种形态(图 3-3-15): 圆盘状、半球状、圆锥状、下垂状。不管什么形态,乳房均有方向
13、性(图 3-3-16),方向轴向外侧斜,乳头位置在二头身高的位置(图 3-3-17)。女性乳房部的体积表现,也就是服装设计中的女性性别化表达。常用的手段是在肩部、胸侧、腹下打褶抽裥,以求空间体积来呈现饱满的乳房。这里要把握一个重点,即无论在什 么部位打褶,打褶的褶线缝要与乳头保持肯定距离,大约 8cm 左右,目的是不破坏乳房圆锥状的形态图 3-3-20(A)。服装解决乳房部的设计,涉及到人体与服装的各个界面,我们以根本内衣(Foundation) 或胸罩(Brassiere)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界面关系:其一,乳房有各种形态,圆盘状、半球状、圆锥状、下垂状,而现今的罩面好似局限在一个统一的罩
14、面之中,在夏季由于外衣的薄弱,时常显示出罩面与着装者乳房形态不匹配的 现象,不是罩面顶端空荡,就是罩面大小不一;其二,胸罩束带的压力(松紧度)问题,女性背部肩胛骨下外侧消灭多余的凹陷起伏,就是束带围势压力太大而束缚胸腔所致。从卫生学角度来看,长时间过紧束压会影响心肺与呼 吸功能,对发育也不利。在此提出了压力适度问题,简洁的方法是承受高弹材料,并在背部 的扣袢上增加松紧调整档;其三,罩杯的掩盖面积应按乳房不同形态设计,而且在年龄段上有划分,由于女性不同 年龄段的乳房凹凸位置、松紧程度不一样,青年女性应托举与掩盖并重,老年女性偏向托举, 少女偏向掩盖;其四,胸罩材料要力求与皮肤亲和,具有吸汗、排汗
15、、透气性能,而不是只求花边装饰的花俏,要知道秀丽的花边大都选用有不良触感的化纤材料;其五,胸罩的功能性开发,如卫生保健、健胸丰乳等。例如,罩杯夹层含有液状晶珠, 可以通过人体运动引发振荡、摩擦而刺激乳房机能,产生按摩保健作用。思考与实践:基于胸部构造与体表观看的设计解析案例一 胸衣在人体工程学中的设计弊端女性的胸部曲线流畅,起伏有致,是设计师设计服装时,着力表现的部位之一。在泳衣的设计中,虽然泳衣与内衣都是将胸部的半球体用面料掩盖使之全贴合身体,但从人体工程 学角度来说,内衣由于要起到支托胸部的作用而不得不承受了一些有硬度的材料,所以在舒适度上不如泳衣。而在时装设计中对胸部的表现形式就更丰富了
16、。但值得留意的是,在以乳点为中心半径 8 厘米的区域是不能袒露或者加以简单装饰的,第一,此区域是人体的敏感区域,设计中应确保此区域的圆润平滑,不应参加过多装饰物尤其是锋利的饰物,其次,此区域过多的袒露,在没有肩带悬吊的状况下服装会失去原本的支撑力而下滑,不雅观。固然,有对胸部的突出设计就有对胸部的回避设计。有的款式在设计上刻意回避了胸部的曲线,通常是利用宽松的上装,褶皱或荷叶边来完成,此类服装由于无视了身体上半局部的起伏而显得任凭休闲,一般的盛大场合少有此类礼服设计。案例二 东西方的内衣文化与设计造型差异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传承中,内衣文化好似是不行或缺的重要成分。这也足以说明内衣的进展在人类文
17、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汉代以前,称为“亵衣”。“亵”意为轻薄不庄重。汉:“抱腹”,“心衣”。背部袒露无后片。唐:称为“珂子”,肩部缀有带子,面料为“织成”,挺括有弹性。宋:“抹胸”,整个胸腹全被掩住,有单有夹。元:称“合欢襟”,由后向前系带为其主要特点。明:“主腰”,外形与背心相像,有明显收腰。清:“肚兜”,一般成菱形,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红色为其常用颜色(图 3-3-18)。西方内衣包括紧身胸衣、乳罩、掐腰、连身紧胸衣等等类型。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 设计简单,穿着很不便利。到了帝政时期,紧身胸衣变得简化。巴瑟尔时期,蕾丝、丝绸等充分利用,塑身要求渐渐淡化。本世纪四十年月,无带胸罩开头流行(图
18、 3-3-19)。案例三 现代各功能款式的胸衣与材质分析胸衣文化进展至今,不仅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功能款式,而对其质地与材料也作了不断的探与研发。不同的款式诸如:哺乳胸罩,这是 21 世纪一种特别的孕哺内衣。这种文胸的罩杯上有扇“小门”,可以随时翻开,它的优点是:解决了哺乳问题,同时保持美观。保持了乳房的清洁。避开消灭为难场面,便利使用。这是妈妈们专用的胸罩,也是人性化的保护设 计。肚兜,传统的内衣样式,仅仅一片布就能塑造体形,但是却要符合人体工程学颈、腰、胸的三大线条,帖服于人体。肚兜,如今也成为了一种复古文化的再流行。前扣式无带胸罩, 不仅能使双峰更加集中前挺,而且使穿着更便捷、易扣,适合多
19、种服饰的穿戴,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更符合女性的着装要求,更具人性化设计。然而,在胸衣的材质上,也更具科学的技术含量:现代的胸罩质地多为纯棉,如此一来,贴身穿戴舒适自然、吸汗性强、透气性好,自然的质地也更有利于人体的安康卫生。而在此根底上也有不少创设计。诸如,在表布的设计 上,进口的花纱Leaver Lace 具有漆具光泽的质地,又具弹性,给人以将来感;在杜邦公司Lycra Soft 材质,触感松软,用于边布设计,格外适宜。而另一种橡胶质地的胸衣,虽不如纯棉舒适,但更帖服人体,便利,更具隐蔽效果,不必担忧带子侧滑,也没有难看的带外露, 自然的橡胶成分也具环保性,成为另一种受欢送的胸衣材质。四、腹
20、部腹部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中腰身的基准,在基准点上的上下移动、曲直变化、松紧定位产生服装腰部的千变万化。腹部的位置在胸廓以下,耻骨以上(除腰椎之外)的无骨部位(图 3-3-16)。截面形态为椭圆形(图 3-3-17),其中的虚线为腹部截面形态,实线为臀部截面形态,腹背部中间有凹陷状。腹部的横切断周径有差异,一般在胸腰点上最小图 3-3-20(B),髋骨外侧点最大,但椭圆外形不变。正因腹部上下之间有不同的截面存在,允许服装腰线上下游离而产生不同风格 的形态造型,上至乳房下缘,下至髋骨上端,腰际线以上的为高掐腰式、腰际线以下的为低掐腰式。例如,女裙(裤)的“露脐式”就是腰线下移,由髋骨外端来充当支点,
21、最大限度地显示腹部原来形态。服装设计中腹部处理比较自由,自由的前提是腹部与上下肢运动不是直接发生牵连,胸 腔与臀部作了缓冲。设计所顾及的重点是:以腹部截面最小处(亦称腰际线)为基准,对下装 (裙、裤)有悬挂价值即可,对称与不对称、上移与下滑、侧部抽褶与后腹抽褶均可,视与其他整体造型协调而言(图 3-3-21)。(a)再现腹部形态,保持腹部形态完整,中置线求对称; (b)均衡式形态分割,同形不同量,回避对称线;(c) 将腹部作为设计中心,使视点集中于此,强调作用;(d) 转变腹部截面形态,使之平面化、俏皮化,而求青春律动的外观效应。五、背部背部位置从第七颈椎棘突至骶骨,形态饱满的背大肌掩盖在肩胛
22、骨上。正因肩胛骨的位置及其在上举运动中转变着人体形态的作用,特地列出作评价,避开设计在静态状态时背部形态合理,而动作状态下失调。以成年女子上肢上举时背部体表变化为例(图 3-3-22),当上肢上举运动时,腋窝点水平位置 d 线在上举时有 6cm 的变化,促使衣袖尺寸要加放运动余量,(图 3-3-23)是考虑背部运动量的原型构造图。表 3-3-1 为右上肢运动时背部变化。六、臀部与下肢部将臀部与下肢部结合在一起观看,是由于这两个部位在服装设计中(尤其是裙、裤类)一般都不会分开考虑,臀部与下肢在构造形态与运动构造上总是相互牵连而共同作用的 (图3-3-24)。臀部位置在腰际以下,下肢以上,臀大肌的
23、作用使臀部呈膨隆状态;下肢由髋关节及膝 关节外伸、内收、上提、下曲等动作而产生丰富的运动姿势,人体常见的前屈、坐立都是臀部股关节的作用。由于这两个局部形态、运动、关节活动量错综简单,相互穿插影响,服装造型必需以两方面为基准:其一是把握臀峰处的矢状面凹凸之差;其二是膝关节涉及的大小腿之间形态转 换。把握臀峰处的矢状面凹凸之差是裤型中修形(亦称“塑形”)构造是否舒适得体,又不阻碍运动及使生殖器官处于卫生状态的关键。图 3-3-25 为臀部纵、横剖断体型形态,可清楚地看出纵切断面呈不同的凹凸差,它要求设计师关注后裤片臀沟的形态与着装者形态的吻 合,否则裤子不是紧绷就是松垮。一般来说,臀沟表现清楚能给
24、人下肢修长的感觉,并显得性别特征明显。图 3-3-26 是下肢部膝盖处的活动范围,关注这个局部的目的是女裙下摆局部的摆势摆量)要符合人体要求,裙摆的大小与裙的长短直接关系到膝部的运动。裙子越长,下摆越大; 裙长在膝上,下摆在设计上可自由发挥;常见的下摆处开衩也是协调下肢部运动的手段之一。思考与实践:基于腹、臀部构造与体表观看的设计解析案例一 腰腹部在服装设计中的整体剖析腰腹部和臀部在服装设计中相较胸部和肩颈部好似显得不那么出彩,但是,在人体工程学看来,这两个部位的设计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腰部连接着上下躯干,并能作前曲、后曲等简单动作,因此,如何使其在运动中不受服装的制约是人体工程学要解
25、决的问题;其次,人体的大局部内脏器官集中于此,所以 在服装的安全性上也应加强考虑,不能过分使其受压。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多承受人体腰围本身的周长来制作衣服以突出腰部的纤细感和整体的节奏感,也有局部承受放松腰部的设计,这样的服装舒适度颇高,但胖人不适合,由于不收腰的款式在视觉上更益横向扩张,臀部的应用上,也有紧身和宽松两种趋向,贴合的臀部设计能营造修长感与女性的曲线美;宽松的臀部设计则更广泛用于生活着装的休闲、舒适 的现代着装理念。案例二 西方腰部紧身衣进展与人体工程学理念分析西方腰部紧身衣设计由来已久。从早期的束腰带到之后紧身衣的设计进展,其目的无非是展露女性的身材曲线,塑造体形。早期常见的束
26、身衣,其缺乏之处是由于设计的太紧,不宜呼吸,使穿着者感到难过,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根本原则。18 世纪早期消灭的丝绸绣花紧身胸衣,这种刺绣软缎里用亚麻来做衬里,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性,适合贴身穿的环保面料(图 3-3-27)。大约从 1840 年开头流行的白色棉布紧胸衣的胸部处有三角形的衬垫作依托,后部中心用带子系住,有调整收放的成效。提花纹布缝针技术在胸衣上的使用,使臀部以上都勾画出了花卉造型,并形成了不规章的凹凸造型,使得当时女性内衣更具美感与艺术性。19 世纪 80 年月,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头流行用骨制的胸衣内省,型为丁内衣,前片中心使用钩状纽扣,背部用带子系住,上边缘用蕾丝装饰,多为白色(图
27、 3-3-28)。当时,除了传统的白色棉布紧身胸衣外,还有黑丝绸的缎面内衣,蕾丝装饰的钉珠内衣等;除了传统型之外,亦流行丁字内衣、半截身内衣及裙摆式内衣等(图 3-3-29)。从西方的束身型内衣的进展,可以看出,女性的腰臀比例及胸的美型都有着一种衡定的审美评判。而胸衣也从早期与人体工程学相违反的情形下,进展为在面料、型体及适宜部都相对符合现代规定的合理型束身内衣(图 3-3-30)。七、上肢部上肢指肩关节以远的局部,与躯干部连接。上肢部是人体肢体中最机敏的局部,能通过 肩、肘、腕关节产生多种运动形态。上肢局部分为上臂、前臂与手三局部。上肢部位的肘关节与膝关节正好相反,只能前屈,不行后屈,在静态
28、状况下垂臂时,肘部向前微弯(图 3-3-31, 依据成年女子测定),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150(图 3-3-32);肩关节伸展活动度约为向后60、向右 75(图 3-3-33),可见,肩关节与肘关节相互运动能产生丰富的形态。服装设计中对上肢部的处理,主要是袖型与上肢构造、运动相匹配。第一,袖山头与腋窝形成的袖窿空间量,应以标准型号推档数据为基准来参考,不能只顾设计造型的艺术、颖;其次,上肢具有的方向性,要求袖片形态尽量与之对应,“大小袖”的分割能抱负地表达上肢形态,“单片袖”就显得笼统概括,固然单片袖式作为任凭性的休闲风格也是成立的;第三,腋下部位不能厚重,当上肢自然下垂时,上臂局部要贴近躯干
29、,否则有劳累与不适感,不符合服装卫生要求。图 3-3-34(a)、(b)、(c)是三种截然不同的造型,它们与上肢部匹配的局部也各不一样。(a)肘部充分自由,袖山与袖窿适中;(b) 回避肩、肘关节,直接以肩头点与腰侧相连,硕大的空间量,夸大袖窿形态;(c) 将上臂与前臂奇异分开,上臂与前臂形态也富于变化,上臂宽松适应运动与造型,前臂筒形具有比照性。成为经典袖式的缘由,在于人体运动构造与造型形态相得益彰,两者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性。其次节 体表和纸样一、原型二、袖子一衣袖的构造种类1、按构造划分(1) 圆装袖:是指在臂根围与衣身接合的袖子。(2) 连袖:是指衣袖相连的袖型。(3) 插肩袖:袖片与肩
30、的一局部相连的袖型。(4) 分割袖:在连袖的根底上,将衣袖、衣身进展各种造型分割而形成的衣袖。2、按袖子长短划分(1) 无袖:以袖窿为袖口,无袖片的袖型。(2) 短袖:是指袖长在人体臂肘以上的袖型。(3) 半袖:是指袖长接近人体肘关节的袖型。(4) 中袖:又称七分袖,其长度约在手臂的四分之三处。(5) 长袖:是指袖长到达人体手腕的袖型。二袖子构造分析1、袖窿构造分析袖型构造设计是以袖窿为依据的,而袖窿外形源于人体的腋窝外形。(1) 窿宽度确定由图可知,袖窿的宽度与前胸宽和后背宽有关。袖窿宽胸围/2前胸宽后背宽胸围一样的条件下,袖窿宽随人体体型的变化而变化。如:圆胖体的胸背宽较窄,则袖窿宽就较大
31、;扁平体则刚好相反。(2) 袖窿深确实定在人体腋窝深的根底上参加肯定量的放松量为根本袖窿深。再依据不同款式服装的要求进展调整。但是,人体臂根部位的特征是臂根后部的变化较大,因此,后袖窿深大于前袖窿深。男正常体前后袖窿深差值达 2.53.5cm,驼背体该值更大。2、袖山构造分析衣袖原型是人体手臂形态的平面开放,因此人体手臂的形态与人体手臂的运动需求是衣袖原型构造设计的依据。袖山是指袖子与衣身连接的部位,即袖子的顶部,其外形为圆拱型,似山顶状,固称为袖山。袖山的构造特征:(1) 袖山的外形和长度与袖窿存在正确吻合的对应关系。(2) 人体肩部活动和美观造型的需求,一般袖山容量大于袖窿,以使袖子肩部饱
32、满。并且袖山后部的放松量大于袖山前部。3、袖山斜线倾角、袖山高、袖肥的关系袖山高是指袖子上平线至袖山深的距离。袖山斜线是指袖山部位的整体倾斜角度。袖肥是指袖子的肥度或宽度。袖山斜线倾角、袖山高、袖肥的关系袖山高AH/2sin袖肥AH/2cos即袖山高与袖山斜线倾角成正比,袖肥与袖山斜线倾角成反比。随袖山高的减小,袖山与袖窿之间的空隙削减,袖子的运动舒适性增大。随袖山高的增大,人体手臂下垂时袖子合体程度增大,美观性增加。4、袖山高与袖窿深的关系袖山变化的同时,袖窿外形也应当同步变化,才能满足美观或活动舒适性的要求。袖山高,袖窿宽度大,接近椭圆形;袖山低,袖窿应加深、宽度变小。分析:(1) 袖山高
33、度高,袖窿深度恰当时,袖子和衣身呈贴体状态。此时,袖窿越靠近腋窝, 其袖子的活动功能越佳,即腋下外表的构造与人体吻合,使人体活动自如。不会因很多的余 量残留而影响舒适。常用于较为合体的服装。(2) 袖山高度高,并且袖窿也很深时,虽然袖子贴体,但由于构造上远离腋窝,手臂上举时绘受到牵制,袖窿越深,牵制越大。(3) 袖山高度减小,袖肥增大时,手臂下垂时腋下会聚拢多余量,影响美观,但活动舒适。常用于休闲服装和运动服装。三、裙1、腰、臀差的构造处理腰差分为省量和侧缝撇量。2、省位、省形在人体腹部,由于腹肌外凸且位置高,省形应承受瘪形省,老年人可以做活褶收腰,省的长度一般略短。人体臀部,由于近腰处凹陷,
34、臀部凸出,可以承受胖形省,且近后中心线处省的长度应略长,近侧缝处的后省应略短。3、腰围线的平衡假设腰围线为水平线不起翘,则合侧缝后裙腰围线呈凹陷,形成构造设计不平衡,制作后起皱。由于人体臀部在后腰中心处有凹陷,人体穿裙后会因腹凸在上位、臀凸在下位,形成腰节线前高后低,裙底边形成不水平。四、裤1、裤装构造线名称2、前后裆弯构造3、臀腰差的安排第三节 服装三维形态与人体空间表现服装是由含有明确目的而经过平面或立体剪切,借用面料手段来掩盖人体的,从不同 体型的形态,到每个形态各部位上下、左右、前后关联的运动与构造,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匹协作理性,依靠三维形态的绩效来检验。依据服装造型立体空间形态规律,一
35、方面从服装造型的长度、宽度、深度这三个方向 入手;另一方面要求这三个方向要与人体正侧、前后、厚薄、大小、曲直、凹凸等方向位置协作,假设只考虑单纯的长度与宽度,无视三维的空间形态,会使设计的服装缺乏体积感与 生命力。服装三维形态与人体空间关系,表达在三个方面:一体感表现、量感表现、生命力表现。一、一体感表现人体体表各部的标准差及圆周率均有差异,服装空间造型需排解体表各部位对于造型来说冗余的局部。一体感表现通过局部形态三维几何形、整体形态的照应和谐来完成。三维几何形的塑造,既概括地表现了人体形态特征及构造,又符合造型艺术多角度构成形象整体化法则的要求(图 3-4-1)。(a) 立方体腹部(将运动多
36、变的局部置于一个概括的三维形态中);(b) 、(c)、(d)球形、椭圆、金字塔形肩部(袖山讲究形态与袖窿效劳于运动的结合); (e)环形腰部(箍的作用);(f)锥形臀部与下肢部(强调艺术形态与运动量); (g)、(h)钟形、喇叭形臀部与下肢部(同上);(i) 灯笼形上臂部(仅作造型艺术效果处理);(j) 沙漏形女性躯干部(女性体侧形态与上下节奏变化的结合); (k)箱形躯干部(将躯干与上肢部认同为一个整体块面);(l)管状或圆状筒形下肢部、前臂部(再现形体)。二、量感表现量,指物理的量体积或数量。量感指心理的量,而不仅指实际体量大小,是一种心理感受。心理的量感表现出的是形态的力度、重量和结实感
37、,通过形态的气韵和精神,构成 一种份量来作用于人的视觉。服装三维形态的量感价值,比一般空间造型更具象、更有用。例如,躯干部体量大,但造型处理上不符合形态特征,或者不适合运动要求,就会让人感觉缺乏力度与结实感,再怎 么增设花边或缀线都无济于事,反之,颈部体积虽小,但服装的造型构造如能简洁概括而合 乎颈部生理形态与运动性质,就显得严谨洗炼而富有结实的量感。影响服装三维形态的心理量涉及到其他因素,除空间形态处理之外,还有材质、颜色、环境,以及欣赏者的心境等。三、生命力的表现假设说“一体感”与“量感”是服装三维形态表现人体空间的形式价值,而关注空间形态的生命力表现具有深层意义。服装空间造型之所以要表现
38、生命力,由于设计师营造的对象不应是面料的堆砌,而应有直接对人体生命再度制造的责任。例如,生活中某人肌肉松弛、身材矮胖,让人感到他是一位形体条件欠缺的人,而通过服装三维中强调块面富有男性力气感的几何式线条修饰,能给人衰弱、修长的外观,让人感到他是富有精神、布满活力的人。任何一种有生命的服装空间形式,都应当给人一股由内向外的力气与生生不息的感受, 这种感受类似于雕塑带来的影响。服装造型空间除了三维形态内容,也能通过这些内容传达 对人体生命再度制造的感情。例如,服装空间构造上的不对称处置,使对称的人体形态富有 外张力,以均衡的等量不等形来显示力气美;服装空间表层上的装饰,像花草树木、动植物 纹样来直
39、观表示与生命的亲和;强化性别特征,通过男、女不同性别的形体提醒、外化,显现异性间的性别魅力,而唤起两性间的敬慕。服装三维形态与人体空间的关系,在统一与变化中实现。统一在形态与空间量的全都, 变化在服装三维形态比固有人体形态空间更有造型价值与美学意义。图3-4-2 是被称为“雕塑式的胸衣”,将女性躯干形态作强化处理,洗炼概括并渗入艺术化的蝶形创意,在人体与造型、造型与空间、造型与材质、材质与工艺等和谐的关系中到达最正确境地三宅一生(1ssey Miyake)在 1984 年创作的作品,现被保藏于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图 3-4-3 是“沙 漏型”女装造型线,既提醒女性形体特征,又表现出由起伏曲线构成的优雅轮廓,将两个圆 锥体倒置(左)与叠加(右),在一体感中含有对应,在对应中保持一体感的量度,是服装三维 形态与人体空间奇异浑然的经典拉戈弗尔德(1asedeld karl)在 1986 年设计“沙漏”型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