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莫高窟教案.doc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7913513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莫高窟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教案【3篇】 一、复习检查: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景物呢? 2、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谈自己初读后印象,不要求全面、详细,能说出总体印象就行) 二、读讲课文: 1、同学们,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画、藏经洞等,看了这些景物,真叫人赞美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分别指名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再读读第2自然段,思索: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线画出来。板书:彩塑 (2)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2、地方提出来。板书:两千多件 (3)学生沟通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通过扫瞄各种神态的彩塑,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严凛凛”、“强壮威猛”、“共性鲜亮”、“神态各异”等词。 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颜色之绚丽,气势之雄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板书:精妙绝伦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似乎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指名读,结合评价指导朗读,再齐读) (5)(出示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找中心句读文质疑品读背诵 3、学习第3自然段 (1)依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争论沟通自学

3、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展组内沟通,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沟通争论的结果。)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观赏各种姿势的飞天图,是怎样来细致描绘它们的呢?引读句子,体会美丽细腻的描写笔触。(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详细写”的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出示句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观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图上的游人说开去。) (4)引读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争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觉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状况

4、。 (3)指导朗读、背诵。 5、小结:课文其次段分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洞窟中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其中的文物之丰富、精致,无不令人赞美,莫高窟真不愧是一座_。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著名”。当你看到了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看到这藏经洞里的宝贵文物,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制造力和超群的才智。理解“结晶”的意思。板书:是劳动人民的才智结晶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赞美一下古代的劳动人民。 (2)、复习课文第一段。举世著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点击“莫高窟”)图文对比,想象莫高窟的全貌。小结:怪不得把它称

5、作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呢。 三、听课文录音 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绚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刚我们跟着一起观赏了著名世界、光芒绚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雄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傲慢和骄傲。假设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预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现、评议。 五、课外延长,布置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阅读、观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这一份注意了写作方法的渗透: 莫高窟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课文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

6、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著名的艺术宝库呈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才智和宏大的制造力。全篇构造清楚,表达详细,文字浅显。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难度不大,只要注意语言的积存和写法的借鉴即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2、通过品读语言,充分感知课文。学习并把握课文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详细、写生动的方法。 3、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才智和宏大的制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的详细语言,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

7、上的地位,增加民族骄傲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配乐并出示相关图片)教师激情叙述:同学们,在我国大西北的怀抱里,有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是著名中外的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据传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已历经千年岁月的洗涤,现存石窟492洞,保存着彩塑30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是世界艺术史上惊人的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你们想去见识一下这个令华夏儿女倍感骄傲的地方吗?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增加

8、学生对敦煌的兴趣,为下面的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小组合作,初探敦煌 1、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的意思。 (3)思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并根据课文的写作挨次编写一份段落提纲。 (4)依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练习。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察指导。 3、汇报自学状况(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方式及内容)。 (1)以喜爱的方式展现朗读状况。 (2)沟通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词语。 (3)汇报编写的段落提纲。 教师指导归纳,出示要点: 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 第2自然段:介绍莫

9、高窟的彩塑。 第3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壁画。 第4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藏经洞。 第5自然段:莫高窟是举世著名的艺术宝库。 (4)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完成。 通过刚刚的汇报,我们发觉这篇课文先从(总的)方面简介莫高窟),接着分别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方面介绍莫高窟的艺术宝藏,最终(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应确立学生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地位,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力量】 三。自读自悟,学习首尾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就让我们先去看看莫高窟的概貌吧。 1、轻声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感受敦

10、煌莫高窟的概貌。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再读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结合文中的详细语言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 “一颗明珠”、“举世著名”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她的独特魅力。 “布满沙丘”、“断崖绝壁”、“蜂窝似的”环境恶劣、开凿困难,呈现了劳动人民的英勇和无穷才智。 “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制造力和超群的才智。 3、让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赞美一下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赞美一下才智的古代劳动人民吧(齐读两个自然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莫高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一座举世著名的艺术宝库,她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才智。那么,

11、莫高窟里究竟有什么样的景物,让她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查找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应当敬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舞学生发表富有共性的见解。】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回忆上文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莫高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课文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状况吗? 二。品词析句,感悟魅力 过渡:莫高窟里的景物究竟有什么魅力,使她能成为举世著名的艺术宝库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莫高窟,去一探毕竟吧。 首先,我们先去观赏观赏她的彩塑。 1、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用笔圈画出

12、来。 (2)(出示三张图片)猜猜他们是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3)怎样读才能让人似乎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 【设计意图:把“慈眉善目”、“威严凛凛”、“强壮威猛”等抽象的词语通过详细图片形象化,把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为学生精确把握文本,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奠定了根底。】 小结: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严凛凛、有的强壮威猛,样子各不一样,这就叫:共性鲜亮,神态各异。 (4)(出示“卧佛”图片)在这些彩塑中,有一座很特殊的卧佛,谁来描述一下它的样子?课文又是如何描述它的呢?(指导读) (5)“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美”。假设你就是游人,会发出

13、怎样的赞美? (6)分工朗读,指导背诵。 过渡:谁来总结一下,是怎样描写彩塑的? 学生沟通,教师归纳并逐一出示,引导学生朗读: 总写:彩塑的特点(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共性鲜亮,神态各异。) 分写:介绍三种彩塑(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严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威猛的力士。) 细写:一尊卧佛(出示: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总写:游人的感受(出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美。)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句进展写作是本文一个特色,这种写作方法有必要对学生进展适当的渗透。】 这就是敦煌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永久把这美妙的景象记在心

14、里吧。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按原文口头填空。 2、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莫高窟不仅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雄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观赏吧。 (1)读一读第3自然段,并比拟第2自然段,找出它们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 (2)自学第3自然段,说说是怎样描写壁画的(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展组内沟通争论,再以小组的形式,根据总-分-细-总的挨次汇报学习成果)。 (3)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补充指导。 预设: 理解“雄伟瑰丽”。 理解“内容丰富”(出示“有有有还有”的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详细写”的写法)。 朗读描绘飞天的句子,体会美丽生动的语言。 (出示:各种姿势的

15、飞天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说话训练) 【设计意图:平常的教学中适时引导迁移,引导发觉,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4)引读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虽然地方不大,却引来很多游客的关注,这是怎么回事呢? (1)学生自读,想象:藏经洞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沟通) (2)介绍“藏经洞”的发觉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状况。 (3)指导朗读、背诵。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观赏了著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雄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莫高窟

16、不愧是举世著名的艺术宝库,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傲慢和骄傲。假设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预备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颗大西北的明珠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消失,在深入理解文本的根底上进展了创意化的阅读,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2、练习、展现、评议。 3、(播放歌曲敦煌梦)同学们的动情叙述仿佛让我走进了莫高窟,看到了那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看到了那一幅幅雄伟瑰丽的壁画看到这一切,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地说引读第5自然段。 四。课外延长,布置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

17、阅读、观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并设计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总起-一颗明珠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分述壁画雄伟瑰丽才智结晶 藏经洞宝贵文物 总结艺术宝库 语文莫高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学问力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加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其次至四自

18、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详细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其次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闻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头凿窟造像。经受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日,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观赏这座石窟绚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留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9、?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局部。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终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其次段 1、指名读,思索: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其次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严凛凛”、“强壮威猛”的样子,对比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

20、样读才能让人也似乎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忙理解“共性鲜亮”和“神态各异”。 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惟妙惟肖”说明白什么?游人们啧啧赞美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争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稳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依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预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应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状况。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详细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

21、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其次自然段时采纳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依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争论沟通自学效果。 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雄伟瑰丽”的意思。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雄伟瑰丽? 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比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纳了先概括后详细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

22、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纳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比,朗读体会美丽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争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觉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状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稳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依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预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应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状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

23、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状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著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制造力和超群的才智,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骄傲、傲慢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著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白什么? 3、对比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绚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设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预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欢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看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