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非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非规范),.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要求目 录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1总则2报告文字要求3报告图件要求4报告表格要求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6公式使用7术语使用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A封面B扉页C目录D前言1技术思路2地震活动性2.1 地震资料2.2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2.3 现代构造应力场2.4 历史地震影响2.5 近场小震活动3地震地质背景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3.2 区域地震区、带3.3 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4.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4.2 地震动衰减关系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5.1 地震构造法5.2 历史地震法5.3
2、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6.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6.2 潜在震源区划分6.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6.4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6.5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7.1 场地条件7.2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7.3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7.4 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7.5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8.1 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8.2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8.3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9结论和建议9.1 地震
3、环境评价9.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9.4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9.5 地震小区划9.6 使用建议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1 总则1.1 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1.2 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1.3 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
4、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1.4 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实际报告章节安评。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2 报告文字要求2.1 报告文字安排2.1.1 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2.1.2 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
5、论。2.1.3 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2.1.4 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2.1.5 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2.2 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2.3 报告中不应出现错字。3 报告图件要求3.1 报告中图件只对文字的表述起补充和提示作用,不可替代
6、文字说明;凡文字说明不可取代图件表示的地方,必须给出相关图件。3.2 图件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用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幅面大于报告文本页面数倍的大型图件,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引用(不编排图件引用编号),并可将图件按附件形式置于报告尾部或独立于报告本体。 【说明】这里所谓的“图件”系指图件的本体而非代表图件的符号、文字或框线。3.3 图件要素的基本要求3.3.1 有图形要素、文字和数字注记应清晰可辨。3.3.2 所用图式应符合有关规定或惯例;采用的符号和标记应有图例可查。3.3.3 图件必须有唯一的引用标号,在文字中有相应的引用位置。3.3.4 图件必须有表明图件性质或内容的图名或者图题。图名应标
7、于图件的下方,文字必须用中文。 【说明】图名是指图件中标示主体内容的图件名称,图名是图面内容的一部分,图题是指对图件的说明性或解释性文字。3.3.5 改制(放大、缩小、旋转等)图件应忠实于原图,以减小图件的变形。3.3.6 图件应突出表现主题内容,背景内容以不影响主题内容表达为取舍标准。3.3.7 图件图幅大小的确定,应以满足图面内容的清晰表达为基本原则,内容不可过于拥挤。3.4 地理图件3.4.1 地理图件是指以地理坐标系表示地面事物或数据指标的图件。3.4.2 地理图件应根据最新出版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地理底图整理、清绘。3.4.3 地理图件必须包含主题要素及其文字标注。附加的内容见相应的条
8、文规定。必须以明显的符号标出场址位置,并应尽量保证场址的位置位于图幅的中央。 【说明】主题要素是指图面上用来表达主题内容的图形要素,如,等震线图中表示等震线的线条,震中分布图中表示震中的符号等。附加内容指为特定的表达目的而对主题内容加以补充的相应内容,如布格重力异常图中的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等。3.4.4 地理图件必须包含的数学要素:经纬网(或刻度线)及其数字标注、线比例尺及其数字标注、北向箭头及其文字标注。3.4.5 地理图件的自然要素:地貌和水系是主要的自然要素,应根据图件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自然要素加以图示。3.4.6 地理图件的社会经济要素:城市、重要建筑、道路网、文化标志、社会政治标
9、志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图面表达,应视编图的需要加以选择。3.4.7 地理图件比例尺的确定,必须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 0019 4)的有关要求;具体比例尺以能够清晰、明确表达主题内容为标准。 【说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 4)中要求的比例尺大小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或一个可选的限定范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确定具体的比例尺数值。3.4.8 地理图件的图幅大小应依据工作区域大小和图件比例尺大小来确定。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影响内容清晰表达的前提下进行改制(缩小、放大、旋转等),改制应不影响图件内容的清晰表达。3.5 数学图件3.5.1 数学图件是指在二维或三
10、维函数坐标系中以点线面等图形要素表达数据的图件。3.5.2 图件各坐标轴必须有名称的文字标注,应尽量标注中文。3.5.3 图件各坐标轴所用计量单位的名称应有文字标注,坐标轴应以一定规则表示单位标度线和相应的数字标示,间隔不宜太大。3.5.4 图面内容应清晰,不同内容之间应易于分辨,当内容不易区分时,应用相应的线段或带箭头线段引出文字注记加以标识。3.6 其它图件应符合相应的图件规范或惯例。4 报告表格要求4.1 表格为文字的补充或所需表达的诸因素的集中表达,所有表格都须在文字中有所说明。4.2 表格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大型表格可放在报告的尾部。 【说明】这里的“表格”是指
11、表格的本体而非代表表格的符号、文字或框线。4.3表格要素的基本要求:4.3.1 表格必须具有唯一引用编号,文中有相应的引用位置。4.3.2 表格必须具有明确表题,表题及引用编号均应置于表格上方。4.3.3 表头内容应简明准确,物理量应标明单位。4.3.4 表格中各表格单元的划分应能够容纳单元内的所容,内容不应覆盖表格线或跨越表格线。4.3.5 表格单元内文字或数字符号的字号应大小适中,不宜过于拥挤或细小难辨。4.3.6 表格的纵横表格线应清晰且光滑平直。4.3.7 表格中所有专有名词、术语、符号等,都应与文相应部分严格一致。5 符号及单位的使用5.1 报告中使用的物理量符号,应符合国际标准用法
12、和专业习惯用法,不得随意改变和创造。5.2 报告中使用的变量符号,除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 4)规定或符合习惯用法无需文字说明的外,其它所有变量均须有相应的文字说明,以免误解。变量的上下标、上帽和下底等符号,必须清晰。5.3 报告中的物理量的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某些仅在本专业内使用的常用单位可按专业习惯使用。5.4 所有物理量、变量的符号和单位,必须保持在报告中前后的一致性。6 公式使用6.1 报告中所有公式应保证引用和推导的正确性。6.2 引用的公式应标明出处。6.3 推导的公式应给出关键的推导过程。6.4 公式中的所有变量和参数,均须给出说
13、明。7 术语使用7.1 使用的专业术语,必须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 4)规定的术语以及有关的专业规范或习惯。7.2 使用的术语,应保持在报告中前后的一致性。7.3 在已有相关术语的情况下,不得任意杜撰术语名词。7.4 报告中使用的新术语或概念,必须在脚注或文字中给予明确的说明。8 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8.1 凡报告中属于引用的内容,必须标注参考文献和资料引用标记,并在报告的合适位置(脚注或尾注)给出相应标记所代表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名称。8.2 引用的非正式出版物,须用脚注方式给出,正式出版物以章节尾注或报告尾注的方式给出。8.3 引用的图件、表格等,须在说明文字
14、中给出出处和原作者。8.4 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须至少列出作者、文献或资料名称、文献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物的)印刷日期、参考文献或资料的出版单位。8.5 报告内容属于对参考文献或资料的原文引用,必须给予显著的标识或用“”包含起来。II 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说明】下文中的【文字】为报告中必须陈述的重点内容;【图件】为必须提交的基本图件,不包括那些辅助论述和说明需要增加的图件;【表格】为报告中必须提供的列表或表格,不包括那些辅助论述和说明需要增加的列表或表格。A.封面A.1封面须标有明确的报告名称。A.2封面须署明提交报告的所有责任单位的全称,不得采用简写或缩写。A.3封面须署明报告的完
15、成日期。B.扉页B.1扉页可以有多页。B.2扉页中必须提供的内容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责任单位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许可证复印件、责任单位学术委员会或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的评审意见。B.3扉页中可以提供报告编写者希望标示的其它内容,如单位论著编号等。C.目录C. 1目录必须为报告扉页后的首页。C. 2目录须详细列出节以上(包括节)各层次的文字标题,并与正文部分的相应标题严格一致,且标注与正文精确对应的页码。C. 3只有独立成本的报告才能具有并且也仅能具有一份目录,其不同部分不能再增加分目录。D.前言【文字】 前言须交待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背景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工程性质简介;工作区
16、域地理范围、场址地理位置经纬度;场址附近区域内已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及有关研究工作的简要回顾;本次工作的主要协议工作内容和要求。 (2)项目执行情况:任务委托与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情况;项目工作进程;任务完成情况;本次工作实际工作量。 (3)本次工作的主要结果。 (4)其它内容:报告撰写情况(章节主要撰写人)、报告其它说明、鸣谢等。1.技术思路【文字】 阐述本次工作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分析主要技术难点,论述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拟采取的措施,提出本次工作的总体技术思路和重点环节。2.地震活动性2.1 地震资料【文字】 规范条文:3.1.1 重点论述:本次工作收集资料的工作范围;
17、区域地震资料的来源;区域地震资料的基本状况。【说明】本次工作收集资料的范围,应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一9 4)中“区域”概念的规定并结合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分析的需要确定;所有资料应有可查的明确资料来源;区域地震资料的基本状况,是指资料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简要统计结果等情况的一般性详述或说明。【表格】 规范条文:3.2.1 汇编区域历史地震目录。 汇编区域地震台网目录。 目录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发震时刻(可能情况下应精确到秒,如,台网目录)、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台网记录地震还应包括震源深度和记录精度等级。【说明】当目录内容较多,不适宜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时,可不在报告中列
18、出,但应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以及一些描述性的统计表格或图件(如震级分布、深度分布等)。【图件】 规范条文:3.2.2 编制区域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图中应将对工程场址有重大影响的大地震的发震日期和震级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标注。 编制区域台网记录地震震中分布图。2.2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2.2.1 区域地震资料状况分析【文字】 规范条文:3.2.3.1 重点论述:区域历史地震和仪器记录地震的记载情况;历史地震资料和仪器记录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分析。 2.2.2 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文字】 规范条文:3.2.3.2重点论述: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图像分析;描述地震空问活动性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19、。论述空间分布特征与构造背景的相关性。 简述区域地震区带划分。【说明】区域主要地震区带的划分,在此仅就地震空间分布分区分带特点,简述区域主要地震带的划分情况。 2.2.3 区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文字】 规范条文:3.2.3.3 重点论述:区域内地震在时间轴上的强弱起伏分布;地震活动性指标(如年发生率等)随时间变化分析;区域内地震活动趋势评估。2.3 现代构造应力场【文字】 规范条文:3.2.4、4.2.3 重点论述:根据震源机制解结果及其它(地貌、地质、原地应力测量等)方面论据论证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状况,在资料条件允许时,应对近场区局部构造应力场的状况加以论述。【表格】 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
20、一览表。表中至少包括:发震时间、震中经纬度、震级、节面产状、各应力轴产状。【图件】 编制区域震源机制解分布图。图件附加内容: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平均主应力方向箭头、一些辅助线(如:分区界线等)。2.4 历史地震影响【文字】规范条例:3.2.5、4.2.1需指出对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地震资料的可靠性情况,并确定本次工作需调查的内容。根据区域历史地震特别是近场区所有已知破坏性历史地震对场址的影响资料和本次考察结果,论述场址上最大地震影响烈度以及各级影响烈度的频次特征。在资料充分的情况下,可对历史地震影响烈度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对场址造成度以上影响的烈度,必须是以宏观资料确
21、定的。【表格】场址历史地震影响烈度一览表。表中至少包括: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场址影响烈度。2.5 近场小震活动【文字】规范条文:4.4.1、4.2.2 对I类工程,首先要论述小震强化观测和小震重新定位情况。重点论述:近场区小震记录;近场区域小震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点及其可能成因,特别是与活动构造之间的相关性。【表格】编制近场区近期小震目录。内容至少包括:发震时刻(精确到秒)、震中位置、震级、记录精度等级。应注明目录起止时间。【图件】编制近场区小震分布图。图中需注明台站位置,或另附区域台网分布图。3.地震地质背景3.1区域地质构造背景3.1.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文字】在对所收集
22、的现有资料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简要叙述区域的大地构造背景,包括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发育简史等。论述内容应切合所编制的图件。【图件】 规范条文:3.3.4.1 编制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3.1.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文字】 简述区域航磁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地壳结构等方面各自的特征,并着重分析它们所反映的区域深部构造状况及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图件】 规范条文:3.3.4.2、3.3.4.3、3.3.4.4 编制布格重力异常图。还可根据需要编制重力异常上延图或均衡重力异常图。 编制航磁异常图。当需要表示更深部的地质体的磁性特征时,可编制航磁上延异常等值线图。 编制地壳结构图。 上
23、述图件均为地理图件,除应符合一般要求外,附加内容包括:破坏性地震的震中及一些必要的辅助线(如异常分区界线等)。且上述图件的图幅范围应尽量保持一致。3.1.3 区域新构造运动【文字】 规范条文:3.3.1 重点阐述:区域新构造运动简史;区域主要新构造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区域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区域新构造运动分区;区域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图件】 规范条文:3.3.4.1 编制区域新构造图。 图中主要内容:区域新构造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征;破坏性地震震中;新构造分区。 【说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当地的新构造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图示。当新构造图的图面内容过于复杂时,应考虑分别不同的内容编制相应的
24、新构造专题图件,如新构造时期断裂分布图、新构造分区图、夷平面分布图、第四系等厚线图等。3.1.4 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 【说明】本条仅适用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 0019 4)中规定的I类工程。【文字】 规范条文:3.3.3 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论述区域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并建立本区域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最后还应从该模型出发,简要论述地震活动特征与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的基本联系。 【说明】论述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时,宜采用目前比较公认的地学学说,如板块构造学说,其它学说宜慎用。 3.1.5区域主要活动断裂【文字】 规范条文:3.3.1.1、3.3.2 重点论述:区域活动断裂分
25、布及特征综述;区域主要活动断层分述,应至少包括活动断层性质、产状、最新活动时代、分段性、断层上的古地震;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现代地震活动。【图件】 重要的地质剖面图。 3.1.6 区域地震构造【文字】 规范条文:3.5.1 重点论述:分析区域内主要破坏性地震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并总结区域6、7、8级破坏性地震的地震构造条件,确定区域内主要的地震构造。【图件】 规范条文:3.3.1 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 【说明】本图为必须提供的图件,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7)所要求的编图内容原则上不应缺乏,因资料或工作性质等原因导致缺乏的内容,应在文中合适地方有所交待。3.2 区域地震区、带
26、【文字】 规范条文:3.4.1、3.4.2 叙述工作区域地震区、带划分原则以及划分结果,并就区域内包含的每一地震区、带的地震构造及地震活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分别描述。【说明】划分地震区、带是为了反映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地震带是在地震区的基础上划分的,它是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统计单元。地震区带的划分,一般宜沿用较为成熟的、或具有较广泛影响的、或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划分方案(如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编图组提供的地震区带划分方案),且不应随意改动所引用各地震区、带的划分边界。对于本次工作需要划分地震亚区或亚带的,须详细论述亚区亚带的划分原则、依据和划分结果。【图件】编制地震区、带区划图。【
27、说明】该图中工作区所跨越的所有地震区、带均应表示完整,不受工作区范围的限制。3.3 近场区和场区活动构造 3.3.1 近场区和场区活动断裂【文字】规范条文:4.3.1、4.3.2详细论述近场和场区可能对工程场址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活动断层。内容应至少包括:断层名称;断层几何特点、断层运动和力学特性;断层分段;断层活动时代;断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论述中应对本次所进行的考察鉴定工作重点加以介绍,但须围绕对断层特性的论证进行阐述。【表格】列表给出所有断层的主要特征。表格内容至少包括:断层名称、性质、活动时代、产状、长度、与断层有关的地震、距场址的最近距离。【图件】编制断层鉴定工作实际资料图。图中应包括
28、:断层线、断层名称、野外观测点位置、采样点位置、各种探测手段测线分布。必要的断层地质剖面图。【说明】断层鉴定工作实际资料图原则上应对每条断层分别编制,当断层空间展布位置比较接近时,可以在一张图上加以表示,该图应主要针对本次进行过相应工作的断层。3.3.2 近场及场区现代构造活动特点【文字】规范条文:4.3.3、4.3.4重点论述:近场区域第四系地层分布的特点及分层情况、第四纪岩浆活动、第四纪构造活动状况:根据地壳形变测量以及地质特征、地貌特征、海平面变化、考古等方面的资料得到的近场区域现代地壳运动状况。 【说明】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状况主要针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 0019 4)中
29、规定的I类工程,其它工程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论述内容和论述的详略程度,应以能够说明近场现代构造活动特点为标准。3.3.3场区能动断层【文字】 规范条文:4.3.5 重点论述:场区范围内所鉴定断层的依据;鉴定的内容;鉴定结论及其论据。【说明】本条仅适用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DB00194)中规定的I类工程。论述时应与有关的专业规范协调,如安全导则: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F 0101(1)。【表格】 编制能动断层一览表。主要表示各能动断层鉴定的结果。【图件】 编制能动断层分布图。图件应以1:2.5万地质图为底图,主要附加内容有:场区范围界线,测线、测点、采样点、探槽的位置。 3.3.
30、4近场及场区地震构造综合评价【文字】 规范条文:4.4.1、4.4.2 根据近场及场区地质构造条件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综合论述近场区及场区的地震构造条件及地震构造。【图件】 编制近场区域地震构造图。图件应包括文字论述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4. 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说明】因为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都涉及地震烈度和地震动衰减关系问题,使本要求论述条理清晰、避免重复,特将衰减关系独立成章。 在编写实际的最终工作报告时,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的I类工程,该部分内容应独立成章,而对其它类的工程,可视具体情况将该部分内容融入相应的章中。4.1
31、地震烈度衰减关系4.1.1概述【文字】 规范条文:6.1.1 重点论述:区域地震烈度资料的基本状况及地震烈度衰减赛系的研究现状。4.1.2区域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文字】 规范条文:6.2.1、6.2.2、6.2.3、6.2.4 论述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选择或拟合确定的原则、方法和过程,当重新拟合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时,应重点交待对资料的选择、模型的确定(涉及对近场烈度饱和等问题的考虑)等一些问题的处理。 给出区域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表达式。 【说明】当采用椭圆衰减关系时,必须同时给出长轴和短辅的衰减关系。4.1.3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校验【文字】规范条文:6.2.5 重点论述本次选用或重新确定的地震烈度
32、衰减关系与工作区域实际地震烈度资料对比或与本区已有的其它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成果比较的情况;指出该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在本区的适用性;指出本次所给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所适用的震级范围和距离范围;提出对这一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使用的要求和建议。4.2地震动衰减关系4.2.1概述【文字】规范条文:6.1.2 重点论述:区域强震记录状况和区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现状。4.2.2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文字】 规范条文:6.3.1、6.5.1、6.5.2、6.5.3 根据工作需要,分别不同地震动参数(加速度、反应谱等)论述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选择、转换或拟合确定的原则、方法与过程。当重新拟合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时,应
33、对资料选择、模型确定(涉及对地震动饱和等问题的考虑)等一些问题的处理。采用转换方法时,必须对参考地区转换关系的出处、适用条件和范围、各变量和参数的定义等作出充分的说明和解释。 给出地震动衰减关系表达式。【表格】 当提供反应谱衰减时,应编制参数表。表中包括:周期控制点、各回归参数、标准差。4.2.3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校验【文字】 规范条文:6.5.4论述所选择、转换或拟合确定的区域地震动衰减关系与本区强震记录的对比或与本区已有其它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结果的比较情况;论证本次所给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合理性以及在本区域的适用性;指出该地震动衰减关系适用的震级范围和距离范围;提出对这一地震动衰减关系使用的
34、要求与建议。5.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说明】本章仅适用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 0019 4)中规定的I类工程。论述时应与有关专业规范相协调,如安全导则: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F0101 (1)。5.1地震构造法5.1.1地震构造模型5.1.1.1区域发震构造及其最大潜在地震【文字】规范条文:7.1.2、7.1.3 重点论述:区域发震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发震断层)及其主要鉴定标志;区域发震构造概况,各主要发震构造的确定依据及主要特性(如,构造活动性、规模等),对发震断层要重点论述其分段依据及各段情况;区域发震构造上最大潜在地震判定的原则与方法,与发震构造
35、相关的最大潜在地震及其确定依据。【表格】 编制区域发震构造一览表。表中内容应至少包括:构造名称、产状、规模指标(如:长度)、最大潜在地震、距场址最近距离。【图件】编制地震构造区划分及发震构造分布图。应标注发震构造和地震构造区距场址最近的位置和距离数值。5.1.1.2 地震构造区及其最大潜在地震【文字】 规范条文:7.1.1、7.1.4 论述区域地震构造区划分原则与方法;区域地震构造区划分概况及各地震构造区具体的划分依据和主要特性。论述与地震构造区相关的最大潜在地震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各地震构造区最大潜在地震及其评定依据。 【说明】这里的“地震构造区”即“弥散地震区”,其最大潜在地震是指“地震构造
36、区内与发震构造无关的最大弥散地震。【图件】 同5.1.1.15.1.2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5.1.2.1地震极限发生模式【文字】 规范条文:7.1.5.1 重点论述最大潜在地震的极限发生模式。至少应给出发震构造或地震构造区编号或名称、最大潜在地震大小及其距场址的最近距离。当场址位于地震构造区内时,应论证最大潜在地震距场址最近距离的确定依据。 【说明】所谓极限发生模式,是指所有最大潜在地震均发生在它们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距场址最近位置上时的地震发生模式。可参见安全导则: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F0101(1)。 【图件】 同5.1.1.15.1.2.2 场地地震动参数【文字】 规范条文:7.
37、1.5 重点论述:计算结果和最终确定的地震构造法场地地震动大小。【表格】 分别列表给出发震构造和地震构造区的最大潜在地震对场址的影响计算结果。表中至少包括:发震构造或地震构造区名称编号,距场址最近距离,最大潜在地震,计算的地震动参数值。5.2 历史地震法5.2.1 区域破坏性历史地震【文字】 根据2.4节的研究成果,综述区域破坏性历史地震对场址的影响。重点论述对场址有影响的各次破坏性历史地震的大小对场址的影响烈度及其到场址的距离。5.2.2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文字】 规范条文:7.2.1、7.2.2、7.2.3 重点论述:确定场址地震动参数的途径,计算结果和最终确定的历史地震场址地震动参数
38、值。【表格】 列表给出各次破坏性历史地震相应的计算结果。表中至少包括:历史地震发震日期、震中经纬度、震级、到场址的距离、对场址的影响烈度、计算的地震动参数值。5.3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文字】 规范条文:7.3.1 论述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动参数评价的结果。【表格】列表给出确定性各方法对场址的最终评价结果及综合评价结果。6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6.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文字】 简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步骤。列出主要的计算公式。 【说明】概率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 4)中的规定。对该方法在某
39、些具体环节上的改进,应在报告中详细加以说明。6.2 潜在震源区划分【文字】 论述本区域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与主要划分标志;分述本区主要潜在震源区(尤其是近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具体志、划分结果和主要特性。 【说明】潜在震源区是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分配单元,它是在地震带基础上划分的。【图件】 编制潜在震源区空间分布图。 可根据需要编制近场区域潜在震源区空间分布图。6.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6.3.1地震区、带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文字】 规范条文:8.2.1、8.2.2、8.2.4 简述地震区、带在区域内的划分情况。重点分述地震区、带的各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以及本次工作各地震活动性
40、参数的计算及其结果。 【说明】一般情况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都以地震带作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统计单元。对有些工作由于实际情况的某些特殊性,也可以在满足统计样本要求情况下,根据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条件更细致的差异,在震带内划分出次一级的地震亚带作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统计单元,但此时必须详细论证划分的合理性及其划分依据,以及和其它与统计单元划分相关的参数的协调性(如潜在震源区的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统计单元不能跨越不同的地震区、带。6.3.2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文字】 规范条文:8.2.1、8.2.3简要论述潜在震源区各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原则、依据与方法。重点陈述近场主要潜在震源区各地
41、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的方法、根据和结果。6.4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文字】 规范条文:8.3.1、8.3.2、8.4.1、8.4.2 重点论述:计算基本情况(如周期控制点,计算方案等)及计算结果;各主要潜在震源区对场点的贡献;对结果的合理性的说明。 【说明】计算结果为不同概率水平下的地震烈度和/或地震动参数,应视后续工作需要和本次工作内容要求确定。【表格】 规范条文:8.5.1、8.5.2 潜在震源区概率贡献。表格内容至少包括:潜在震源区区号(和名称)、加速度值、超越概率水平、概率贡献。 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的结果应以表格的形式给出。表格内容包括不同年限、不同超越概率水平值、计算的各个年限某一概
42、率水平下的地震动值。【图件】 规范条文:8.5.2 绘制场地地震烈度和或地震动参数不同年限的超越概率线图。6.5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文字】 总结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7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说明】本章标题应根据工作性质加以确定。如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 4)中规定的II类工程,通常可用“地震动小区划”。 当场址位于基岩场地时,本章针对土层的条文规定可忽略。7.1 场地条件7.1.1概述【文字】 规范条文:5.1.1、5.1.2 简要论述本次工作的场地勘察范围的确定、场地覆盖状况、地质环境和地层分布;本区已有的场地
43、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它们的分布情况以及本次工作收集情况简介;本次工作需要进行的现场勘察目的、内容和人员、设备安排等基本情况介绍;简要总结现场勘察任务完成情况。7.1.2 场地波速测量【文字】 规范条文:5.1.3、5.1.4 阐述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波速测量方法;叙述场地内主要工程地质地貌单元分布、钻孔布设位置以及两者的关系;简述钻孔深度或论证终孔深度的确定;各钻孔的测量环境及测量质量简要评价;分析钻孔的速度剖面特征及其与场地土层结构的关系。【图件】 规范条文:5.1.3 编制钻孔分布图。应包括实际钻孔和搜集的钻孔,需标注钻孔编号、钻孔深度信息。 编制钻孔柱状图。图面主要内容包括:钻孔编号、分层序
44、列、土层的图形表示符号、岩性描述文字、土层密度、土层深度位置、土层厚度、土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7.1.3 场地土动力性能测定【文字】规范条文:5.2.1、5.2.2 简述需测定的土动力性能参数及其采用的测定方法;论述土样采集情况和土样测定结果。7.1.4 场地土层状况评价【文字】 综合评价场地条件的分类及其空间分布,论述各类场地的土层剖面,论述各土层的物理特征和土动力学性能。【图件】 规范条文:5.1.3 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7.2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文字】 规范条文:10.1.1、10.1.2、10.1.3、10.2.1、10.1.2。 简述本次工作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选择及依据;概述模型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步骤;联系7.1节的内容,分述模型参数及其确定原则、方法和最终确定结果。当钻孔未达到基岩界面时,还必须论证地震波输入基底面的确定依据及确定结果。7.3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