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技术》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节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学时:总计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00学时 学分:3.0学分 面向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 先修课程:动热质传递基础1、动热质传递基础2、工程热力学、热力发电厂设备、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 后续课程: 教材: 节能原理与技术,李崇祥等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03 月 第 1 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1. 能源与节能技术,周鸿昌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年 08 月 第 1 版 2. 能源科学
2、导论,黄素逸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第 1 版二教学目的和任务节能技术是高等工科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选修课。节能技术是研究在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如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开发各种节能新技术以及提高动力系统或装置的工作效率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能源消耗状况以及当前最新的节能研究成果与技术;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高效利用能源的理论、途径和方式;具备分析工程节能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
3、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门课程通过授课等教学环节,应使学生获得宽广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理论、途径与方式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火力发电和供热各种型式的基本原理、特点与发展前景、常规火力发电与供热过程的节能方法和新能源的发展状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 (2学时。含讲授2学时)(一)教学内容 1、能源 2、能源消费及资源状况 3、能源对策 4、节能的意义和途径(二)基本要求 1、了解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及资源状况。 2、了解新能源的发展状况。 3、掌握节能的意义和途径。 4、理解我国的
4、能源对策。第二章 节能原理 (8学时。含讲授8学时)(一)教学内容 1、能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合理利用能量的原则(二)基本要求 1、了解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形式。 2、掌握能量利用经济指标的定义;掌握利用经济指标评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以及换热器等热力设备的计算方法。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4、理解合理利用能量的原则。第三章 能量平衡 (6学时。含讲授6学时)(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热平衡 3、设备热平衡 4、火用平衡 5、热平衡及火用平衡结果的表示方法 6、提过能源利用率的途径(二)基本要求 1、了解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途径。 2、掌握热平衡技
5、术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掌握热平衡时各种热量的计算方法;掌握有效能概念及计算方法。 4、理解热流图及火用流图的物理意义。第四章 热电联产(4学时。含讲授4学时)(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热电联产理论 3、热电联产热负荷 4、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 5、热电冷三联产(二)基本要求 1、了解热电联产的概念;了解热电联产的类型以及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状况。 2、掌握热电联产的理论;掌握热电厂的热经济指标的计算;掌握热电联产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3、掌握热电冷三联产经济性分析的方法。 4、理解热电厂的供热系统的构成以及热电厂载热质选择的原则。第五章 联合循环 (10学时。含讲授10学时)(一)教学内
6、容 1、概述 2、联合循环的基本形式 3、联合循环性能的理论分析 4、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5、增压硫化床联合循环(二)基本要求 1、了解联合循环的优点以及联合循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2、掌握余热锅炉联合循环、补燃余热锅炉联合循环以及增压锅炉联合循环的循环过程以及相应过程的温熵图表示方法。 3、掌握联合循环性能理论分析方法;掌握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4、理解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的特点以及增压硫化床联合循环工作原理。第六章 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理论(4学时。含讲授4学时)(一)教学内容 1、凝器机组等效热降理论 2、再热机组热力系统节能理论 3、供热机组等效热降理论 4、核电机组常
7、规岛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二)基本要求 1、了解核电机组常规岛热力系统节能理论。 2、掌握抽气等效热降、新蒸汽等效热降的概念以及等效热降的应用法则。 3、掌握再热机组等效热降理论以及再热机组等效热降理论的应用法则。 4、理解供热机组等效热降理论。第七章 热管及热管换热器(8学时。含讲授8学时)(一)教学内容 1、热管的基本知识 2、热管理论 3、热管的设计 4、热管换热器及其应用(二)基本要求 1、了解热管的发展及其现状;了解热管的分类。 2、掌握毛细力的计算方法;掌握热管内工质流动压力降的计算方法。 3、掌握热管设计计算方法以及热管设计原则。 4、理解热管的传热极限以及热管换热器的特点、类型与结
8、构。第八章 热泵技术及应用(6学时。含讲授6学时)(一)教学内容(宋体五号) 1、热泵的基本知识 2、热泵原理及其理论循环 3、热泵工质和主要设备 4、热泵的应用(二)基本要求 1、了解热泵的发展与现状。 2、掌握热泵系统的基本形式、热泵的热源与驱动能源以及热泵的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3、掌握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理论循环,热泵对工质的基本要求以及热泵的节流元件。 4、理解热泵在废热回收中的应用以及热泵在空调上的应用。第九章 风机与水泵节能技术(6学时。含讲授6学时)(一)教学内容(宋体五号) 1、风机与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曲线 2、风机与泵的联合工作 3、风机与泵的合理选择 4、风机与泵的节能调节
9、方法(二)基本要求 1、了解风机与泵选型的原则。 2、掌握风机与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曲线;掌握风机与泵的能量损失与实际性能曲线的关系。 3、掌握泵与风机联合工作时的管网特性曲线以及风机与泵的工作点的关系。 4、理解风机与泵串联运行、风机与泵并联运行时的工作特性。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的工程应用性极强,教学中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结合当前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业已出现的节能技术和装置发展趋势及课程的任务和目的,将节能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贯穿起来,结合该专业的应用背景进行讲解,在课程内容上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为授课的重点。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应用多媒体手段,生动的展现不同的节能机理与技术在不同工程领域内的应用,以加深对相应章节知识的理解。六考核方式及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课程成绩应结合平时纪律、作业、课程论文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评。 (制定人: 赵忠超 审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