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样本和导师批评.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900980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样本和导师批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开题报告样本和导师批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样本和导师批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样本和导师批评.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1基于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的战略审计研究(开题报告)一论文的选题理由和意义本文选择基于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的战略审计研究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出于为企业寻求应对运营难题的策略角度进行考虑。企业高层管理者都非常清楚财务评价、战略管理、市场开拓的重要性。财务评价机制是最有效的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剖析和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从公司运营角度来讲高管层时刻都要面对财务、市场、战略等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始终关系到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财务和市场总是联动的,市场与战略也是密切相关的。战略是一个大的方向,如果企业运营的方向正确则会依靠战略优势创造、开拓或者培养出巨大的

2、市场空间,有了市场企业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和盈利可能。战略审计的对象是有关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全部信息及其资料,并不仅仅是对财务状况的审计。本人认为战略管理之所以用到“审计”这个术语重点强调的是两层涵义:一是,科学化与精确化,对战略管理进行审计要做到像对财务进行审计一样的科学与精确;二是,财务关联化,即所有的战略管理要素要与财务指标进行必要的比对,强化财务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将财务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基础思考点。战略是企业决策层为实现长远的企业发展目标,依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 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条件所制订的一系列策略计划,包括企业一系列竞争性活动和业务方法的组合, 并以此来吸引顾客, 成功地参

3、与竞争, 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战略的实质是一种选择,一种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的一种抉择,这个抉择包括选择与放弃。企业应当不断地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竞争状况(竞争对手、新进入者、购买者、替代产品、供应商) 和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的条件, 理性地选择应该做大做强的核心业务和应当放弃的业务。学会放弃和做大做强一样重要, 因为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等核心资源总是有限的, 要做大做强核心业务,首先要学会放弃,放弃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是做大做强核心业务的前提和基础。资源是企业在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过程的始终必须面对核心问题。任何资源在一定时间内都是有限的,包括自然界的阳光、水、空气,公司的资金、人力、技术、

4、设备等资源在一定时期都是有限的。本课题参照以提升企业战略发展优势为目的的“优质稀缺资源快速获取与高效整合”理论,提出了“基于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的战略审计”的研究方向。该课题的涵义是:通过战略管理审计这一技术,判定企业的优质稀缺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战略性优质稀缺资源进行优化管理,控制企业的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等。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战略审计首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艾贝肖克曼教授于1959 年提出,但是关于这个观点学术界本身就存在争议,通过对艾贝肖克曼教授个人作品表的调查并没有发现有关论述战略审计的文章,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艾贝肖克曼教授首先提出了市

5、场营销审计这一概念。由经营性财务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是西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内部审计应以战略审计为重点。实施战略审计,能够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效率、可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实现组织价值增值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际和国内战略审计的概念、学科属性、发展状况及其前景尚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理论的不完善性限制了研究的发展,也阻碍企业的战略审计实践。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为研究提供了突破的机会。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需要从理念甚至从假设开始,在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对于战略审计的的研究现状

6、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逐一的分析。1、对于概念的研究现状(这又回到了开始探讨的问题:就是是战略性的审计考量?还是战略的审视(scanning)?因为下面定义的人有不少是研究战略的,研究的立场究竟是“战略”还是“审计”!?你可以上网查查谢获宝的博士论文,他当时就是写的这个方面的内容,我当时就感到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市场营销,且这两个组织的职能都偏重于组织的外部,所以audit or scanning籍出现了!所以要十分谨慎地理解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含义,以及在理论过程中可能的演变其实就是一个意义!例如,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有一段时间是:strategic planning,

7、or policy 逐渐就转变为了:strategic management or strategy.其实从理论源头和表述的意义上讲基本完全是一会事!一定要把愿意弄明白,你的研究立场搞清楚!也就是:视角、参照系!如何选择你的视角基本的假设?如何确定你的参照系基本的理论体系?是否还应思考?)战略审计(strategic audit)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公认、完整、严格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战略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仍然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学者和战略审计的操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战略审计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有如下五种定义方式:(1)侧重于对战略制定前的评估的战略审计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是

8、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等(Martin Shubik,1983)。(2)侧重于对战略进行监控的战略审计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Hunger,J.DWheelen,T.L,2001)。(3)侧重于咨询服务的战略审计麦肯锡公司认为: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是咨询服务公司。(4)侧重于系统论的战略审计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Wheelen,T.L.Hunger,J.D.1987)。(5)侧重于公

9、司治理的战略审计战略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正式机制,是正式的战略考察过程,它同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约束;战略审计应主要由公司的独立董事来负责执行,是独立董事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方式(GordonDonaldson ,1995)。以上这些概念是国内外对于战略审计概念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概念不统一,战略审计的内涵和外延就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定位,这对今后研究战略审计模式的应用造成很大的障碍。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32、对于学科的研究现状对战略审计的学科属性有明确的认识是非常关键的。学科属性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准确地判断战略审计的学科属性,有助于我们寻找和逐步完善战略审计的理论基础,在企

10、业运营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战略审计的研究逐渐推向深入与实战。理论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够作为一种规律去把握。战略审计从学科角度来讲应该纳入管理审计或者管理绩效审计的范围。审计学按照其审计对象和采用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两个部分。财务审计主要是审查公司的会计资料和内部控制系统,评价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公允。管理审计则是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进行直接的检查和评价。战略管理活动是公司内部最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对于战略管理的审计自然应纳入管理审计的范围。目前,大多数学者持这一观点。同时,绩效审计是审计发

11、展的高级阶段也可以认为是管理审计的一部分,战略管理又是公司经营和管理活动绩效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战略审计因此又可以归类于绩效审计。3、战略审计产生原因的研究现状战略审计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历史环境背景。企业战略审计作为一门新兴审计学分支,其产生从根本上来讲是管理者的信托责任扩大的必然结果。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由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活动的复杂化以及法律和政府对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保护力度的加大,使得管理者的信托责任空前扩大,使得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了对公司战略诊断与评估的需求,进而促进了战略管理的兴起,战略审计作为战略管理评估的重要技术而登上历史舞台

12、。股东需要战略审计,是战略管理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有着直接和决定性影响造成的,并进而决定着投资回报,他们迫切需要加强对于战略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能够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战略得到制定和执行。战略审计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而存在。管理者需要战略审计,是因为战略审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战略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失误、缩小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降低经营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其他利益相关者,例如政府、员工、顾客、供应商等也需要战略审计,因为战略审计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维护他们的权益。这些条件说明了战略审计存在的客观需求和必要性。战略审计的产生还有一个前提即战略审计服务提供者的存在,战略审计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具备

13、相应的能力的素质。由于战略管理活动是一种带有全局性的、风险极高的管理活动,从事战略审计的人员必须了解公司整体的运作、熟悉公司内部的文化和利益冲突、必须拥有战略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相关经验、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必须拥有发散性思维(Neish,R.,J.,1992)。显然,只有当公司具备良好的管理审计基础、审计人员已经获得管理者充分信任的情况下,他们才有可能从事这种高层次的审计活动。从事战略审计的人员还必须在企业中有足够高的地位,否则就不会拥有对战略管理过程进行审计的必要权威。只有当公司在董事会中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并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机制,内部审计部门从事整个公司层面的战略

14、审计才是有可能的。4、战略审计发展过程研究现状(1)20 世纪60-70 年代学术界有人认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艾贝肖克曼(Abe Shuchman)教授于1959 年最先提出了战略审计这一概念,研究中通过查阅肖克曼教授的作品表,并未发现有论述战略审计的文章。艾贝肖克曼应是最先提出“ 市场营销审计”概念的学者。王光远(1996)认为:“1977 年,美国国会发布了国外反贪污行贿法(1977 Foreign and Corruption Act),从而确定了内部审计的法定地位。加之,60 年代以来推行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4战略管理的影响,内部审计师不仅在从事业务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而且发展起了对战

15、略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审查的战略审计。”按照王光远的观点,战略审计的出现应该在20 世纪70 年代。在这一时期,正是战略管理研究得到普遍重视的阶段(Stephen P.Robbins, 中译本,1997)。C.Frazer 等学者在1972 年提出了将绩效审计扩展到公司战略管理过程的思想,他们认为,“绩效审计强调外部董事参与公司战略选择与计划的设计与评价,以及从管理层以外获取信息”。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C.Frazer 等学者应是战略审计思想的早期提出者。(2)20 世纪80 年代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国外研究战略审计的文献开始增多。Alfred Rappaport 在1980 年讨论了

16、独立审计人员开展战略审计的可行性。在他看来,独立审计人员在正式开始审计之前,必须了解客户的业务、产业和整体经济背景,而战略审计正是这一步骤的扩展;战略审计是对于影响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关键因素的评价活动,它有助于独立审计人员了解主要的风险领域,从而为审计计划的制定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独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战略审计帮助公司董事增强其战略监督功能,他们提供的信息是董事会特别需要的、来自管理层之外的信息;战略审计既有可能为公司带来利益,也有可能为公司带来附加成本,是否应该实施战略审计应取决于成本效益的权衡。Wheelen Hunger 在1987 年讨论了战略审计的性质及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咨询公司、管

17、理学者、董事会和管理工作者已经发现管理审计是决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诊断工具,可以发现公司经营中存在问题的领域以及公司的强项和弱项。然而,以往的管理审计多局限于公司管理中的具体事项和具体职能领域,例如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审计、对通货膨胀及其经营影响的审计、对公司销售队伍的管理审计等等,而未能从战略视角对公司整体状况进行评价。战略审计则是一种具有整体观的管理审计,它超越了具体职能部门的界限而注意到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各职能部门的有机关联,能够通过战略分析和评价而减少战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并增强战略决策的可行性。(3)20 世纪90 年代Neish 在1992 年讨论了内部审计部门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18、的作用以及实施战略审计应具备的一些条件。他们认为,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关注效率问题,即“如何把事情做正确”,而比较忽视效果问题,即“如何做正确的事情”。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效果问题显然比效率问题更为重要而且层次更高,战略管理主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做正确的事情”。传统的内部审计较少地介入公司的战略管理过程,是因为它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管理层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实际上,内部审计可以介入战略管理的任何关键步骤并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开展战略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例如,他们除了必须独立而客观以外,还必须了解公司整体的运作、熟悉公司内部的文化和利益冲突、必须拥有战略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相关

19、经验、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必须拥有发散性思维等。Gordon Donaldson1995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董事会的新工具:战略审计可谓是研究战略审计的一篇经典论文,许多国内学者就是通过这篇论文而接触战略审计研究的。Gordon Donaldson 的主要贡献是将战略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并且分析了战略审计的构成要素。他认为,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于战略管理的视角是不同的,经理层总是将战略管理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主要关注既定战略的执行效率问题;而董事会则为了维护股东利益,主要关注战略本身的合理性问题。董事会对于战略管理的参与,常常局限于CEO 退休、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或者敌意收购三种特

20、殊情况。再加上董事会的议程安排常常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5使战略方向的严肃讨论不太合适,以及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通常缺少有关行业和公司的专业经验和知识,也缺乏参与战略管理的足够时间,董事会对于战略的监督常常并不能严格到位。Gordon Donaldson 认为“战略审计”可以作为一种正式的战略考察过程使董事会切实履行其战略监督责任,它可以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同时施加约束;战略审计的领导权必须集中在独立董事手中,只有这样它才经得起公司内部权力冲突的考验。他同时还提倡“低调和幕后的战略审计”,强调战略审计应加强董事会和经理之间的信任而不是随意侵犯经理的权限范围。在Gordon Donaldson 看来

21、,战略审计的构成要素包括确定标准、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建立战略审计委员会、协调与CEO 的关系等。(4)20 世纪90 年代后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介绍、研究战略审计。李会太(1998)提出了市场营销战略审计的概念。何卫东(1999)年认为,战略审计是非执行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文奇(1999)将战略审计的内容划分为利润战略审查、增长战略审查、市场开发战略审查、资本削减战略审查、转变战略审查、系列经营与多元化战略审查。于玉林(2000)认为战略审计是面向21 世纪的内部审计的重点。靳磊(2000)分析了企业战略审计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陈良华等(2

22、001)提出了供需链战略审计的概念。韩晓梅(2002)认为,由经营审计到战略审计是西方内部审计发展的十大趋势。彭正新等(2003)分析了战略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对战略审计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陈良华等(2003)将企业管理审计划分为战略管理审计、管理控制审计和业务审计三个不同层次,并且认为战略管理审计的评价重点是最高管理当局所关心的企业与经营环境关系和企业竞争力问题。余玉苗等(2004)分析了战略审计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战略审计实施的有关构想。总体而言,我国的战略审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人对于战略审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三研究思路贯

23、彻本选题始终的四个着力点是:战略管理+审计+资源+整合。这四个关键着力点的合并研究形成了本课题的研究特色。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战略管理、战略审计、企业稀缺资源等立体化、全因素要素的综合、系统、关联性的研究在理论上寻找创新点。但是理论创新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和直接思考点。本课题的理论创新的目的始终都是为了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进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新的方式的新的空间。下面对本选题的理论创新意义进行详细的说明。本课题研究将战略管理审计与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管理合并研究,这个研究方向是基本没有人涉足的,与本课题一致的研究题目或者相近的研究题目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在开题时是没

24、有人涉足的一个空白点。本课题研究希望能够填补此项空白。研究中本人以优质稀缺资源整合模式为基础,提出新的战略审计概念和模式,即将战略审计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减,战略审计的概念以前是对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全部文件进行审计,这一审计的范围看起来是非常有优势的,但实际上究竟怎样去审计、用怎样的方法对战略管理全过程文件进行严格和有效的审计,目前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本文是从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资源要素即战略资源入手,在战略审计层面去寻找优化整合的方法。围绕有效的对企业优质稀缺资源进行战略审计(投资、监控、整合、运营、战略审计)是本课题探索的重点。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6四、研究方法

25、基于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的战略审计研究,是一个理论创新研究与企业实证研究相结合的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研究中首先对课题所涉及的概念:战略审计、SRAI 模式概念进行由表及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可以最有效的把握事物的本质,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现实社会中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需求,以及战略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分析,发现现有概念存在的不足,进而在对企业实践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上为原有的概念注入新的内涵,完成概念的创新。其次,通过对研究现状的调研总结、归纳、解析、对比,来揭示出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真实情况和研究成果,这一步将更好从广义平台上揭示出本课题研究的领域、范围、横切面和纵切面。再

26、次,进入本文创新理论和创新模式的研究,前两步的研究成果会为这一步骤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本研究放在“上海傲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进行应用和实践,将实践过程编制成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进行对比研究与创新,对所收集的资料去伪存真,。把筛选、吸收有价值的思想和合理的方法合理的吸收。对于所有存在的理论既不盲目吸收也不一概否定,在深入分析后决定取舍。本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实证分析与科学化解析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战略审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构成要素、明确目前战略审计存在的问题;明确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构成要素,在充分认

27、知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模式(SRAI)存在的理论不足的基础上,应用战略审计技术,判定企业的现有的和未来所需要的优质稀缺资源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战略资源进行更有效的优化管理,控制企业的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这一部分过于空洞了!要详细地说明数据的来源、案例的选用渠道、数据处理的方法都应该有所说明!)研究的实施过程:在对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按照如下路径展开:明确研究对象确定论文的题目在确定资料收集方法的前提下收集资料,并且把以前收集的资料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进行整理以课题为依据广泛的提出希望研究解决的问题确定此次研究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参阅文献与书籍文献评析,选用相关的理论,确定理

28、论分析的方法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的建议。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7五、主要观点1、战略审计对象应该是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优质稀缺资源,而并非是全部的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和资料。战略审计是对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及其资料进行审计,这是战略审计原概念的一个内涵。本人的观点是战略审计如果是对战略管理全过程的所有信息和资料进行审计会使审计工作限于一种形式过程中,这时的战略审计就成为一种核定和检验工具,而非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我们以财务审计为例,财务审计的时间不会很长3-7 天是一个审计周期,这时候审计基本都是原则性的、方向性的,战略本身就是原则和方向性的策略为主,这时候战略审计

29、的执行及其效能则会大打折扣。2、战略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战略管理要引入战略审计的因素,战略管理过程始终都应该考虑到战略要素与财务的关联性,以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战略管理因素的判定标准。3、战略管理应当向企业战略性优质稀缺管理迈进,应当与企业优质稀缺管理模式即SRAI 理论相结合,指导企业实践。4、应用战略审计技术对企业优质稀缺资源的判定和评价,可以弥补SRAI 理论中存在的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5、将战略审计技术与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理论合并进行研究,可以实现战略审计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为战略审计技术的发展探索出新的思路与空间。六、拟实现的研究创新(控制到三点!)1、提出新的基于企业优质

30、稀缺资源的战略审计新概念。这个概念将有效筛选现有的战略审计的对象,把对战略管理全过程中的信息与文件的审计变更为,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企业的生存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和研究技术路线图概念研究战略审计概念研究战略审计现状研究SRAI 模式概念研究SRAI 模式现状研究现状研究SRAI 战略审计研究SRAI 战略审计内涵SRAI 战略审计模式SRAI 战略审计案例研究SRAI 战略审计模式比对案例研究和分析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8战略意义的优质稀缺资源进行审计。战略审计一词不在仅仅指企业战略管理中,而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应用审计技术对企业战略核心资源和战略要素进行有针对性和实质意义的审计,将财务指标作为对稀缺

31、资源的评价机制。战略审计的内涵将细化,外延将增加,战略审计将从战略管理中的评估工具转变为一种企业运营的评价与决策工具。从战略管理中独立分离出来,作为一种以资源为核心、共赢、互利的运营模式。2、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模式中的优质稀缺资源选择与评价标准创新。现行的企业优质稀缺资源整合SRAI 模型中对概念和框架把握的比较到位,但是对于什么样的资源属于优质稀缺的资源定义不够清楚,如何对资源进行系统的诊断与评价也不够明确。本人在研究中结合战略审计、财务审计等现技术对SRAI模式中的缺陷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与评价,这是一个具有补充性的创新研究。3、本文构建的新的战略审计模型包括4 大模式系统:SRAI 战略审

32、计概念模型、SRAI 战略审计框架结构模型、SRAI 以企业优质稀缺资源为主体的战略审计评价模型、SRAI 战略审计资源整合模型(包含稀缺资源整合战略审计模型、稀缺资源投资战略审计模型、稀缺资源链运营与维护战略审计模型)。4、本文提出的新的战略审计概念、技术、模式、方法都放在具体的企业案例中进行一个分析与验证,增加了研究的实证部分。七、论文撰写提纲第一章绪论一课题研究背景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三待回答问题四有关名词(术语、简称)的解释五研究范围与限制第二章文献评述一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及本人观点二对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一)代表著作评述(二)代表文献评述三介绍本课题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状况第

33、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一研究类型与对象二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设计四资料数据及统计方法五研究的实施程序第四章战略审计与SRAI 概念研究一战略审计概念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9(一)战略审计概念剖析1、战略审计概念2、战略审计概念的不明朗之处3、战略审计概念的演绎问题(二)基于SRAI 模式的战略审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基于SRAI 模式战略审计概念的内涵2、基于SRAI 模式战略审计概念的外延(三)基于SRAI 模式的战略审计理念变革1、战略审计变革比对2、战略审计变革的要素和功能分析二SRAI 模式概念研究(一)SRAI 模式概念剖析1、SRAI 概念2、SRAI 概念中存在

34、隐含的问题3、SRAI 概念的改进方向(二)SRAI 模式三大模式概念解析1、SRAI(稀缺资源整合)模式2、SRI(稀缺资源投资)模式3、RCOM(资源链运营与维护)模式(三)SRAI 模式理念变革1、战略审计与SRAI 的融合2、财务指标作为SRAI 核心评价标准的变革第五章战略审计模式与SRAI 模式研究现状(一)战略审计现状研究1、战略审计在国外的研究情况2、战略审计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情况3、战略审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SRAI 模式现状研究1、模式的产生2、模式的功能3、模式的应用4、模式的发展(三)基于SRAI 模式的战略审计研究状况1、创新研究方向2、边缘性研究情况3、从理

35、念到理论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104、从理论到应用的研究第六章SRAI 战略审计模式研究(一)SRAI 战略审计概念模型(二)SRAI 战略审计框架模型1、主体标准模型2、客体标准模型(三)SRAI 战略审计评价模型1、财务优先的资源评价机制2、战略优质资源的审计评价要素(四)SRAI 系统战略审计整合模式1、SRAI 模式2、SRI 模式3、RCOM 模式第七章SRAI 战略审计案例研究(你这个案例就要很大了!不然无法支撑你这篇论文的!)(一)案例背景(二)案例综述(三)案例分析第八章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八主要参考文献中文文献:1 管亚梅基于战略管理框架的协力式内部审计外包研究 J软科

36、学2007,(01)2 易凯; 赵彩霞,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战略审计J西部财会2007,(03)3 张立民; 聂新军;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一个分析框架J当代财经2007,(04)4 赵华; 束继东;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战略柔性动力:机理与策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5 周园园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对企业信息的预期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 宋国强企业战略审计在我国的实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8)7 董华新审计准则的审计理念创新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J现代商业2007(13)8 阚京华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审计: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和发展路径J

37、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03)9 财政部. 2006.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10 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J 审计研究2005(06)11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 审计研究2004(05)12 张连起,丁勇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分析探讨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1113 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 审计研究2003(06)14 杨书怀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型设计及其应用J 财贸研究2007,(05)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 (12)16 刘明

38、辉.独立审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7 芮明杰,余光胜产业致胜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8 美戴维贝赞可等著公司战略经济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 金占明,逯金重.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绩效评价系统研究BSC 改进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 2006,(07).20 王光远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基础和评价方式J财会月刊, 2002,(08).21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 2004,(05).22 刘玉艳基于EVA 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02).23 王光远.内部

39、审计在世界J财会月刊, 2003,(01).24 王光远.关于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标准问题J财会月刊, 2002,(09).25 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02).26 李学柔,吴晓春.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标准J广东审计, 2000,(09).27 卫晓玲对参与式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J财会月刊, 2004,(17).28 唐婕. 内部审计业绩考核系统的建立与实施J广东审计, 1999,(06).29 李月贤,李学柔.怎样评价内部审计机构的绩效J广东审计, 2006,(03).30 赵红英对现代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06,(

40、04).31 薛野.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绩效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32 吕洪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审计, 2004,(06).33 韩晓梅论内审外聘的利与弊J中国审计, 2001,(10).34 韩晓梅.西方内部审计十大发展趋势J中国审计, 2002,(01).35 陈荷.利用团队管理激励员工J经营与管理, 2006,(08).36 刘义文,刘正军.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与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下), 2007,(02).37 华冬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评价J煤炭经济研究, 2006,(06).38 韩晓梅浅议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

41、义与实现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05).西文参考文献:1 Kaplan R S, 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2 Neely, A.D, Gregory, M, and Platts, 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A Literature Reviewand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

42、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5, Vol.15(4) :80-116 .3 Rickard, P. Measuring internal audit performance .Australian Accountant, 1993, Vol.63 (4) :21-23 .4 Stace, R. TQM and 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The Australian Accountant, 1994, Vol.64 (6) :26-32 .武汉大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125 Walz, A. Add

43、ing Value .The Internal Auditor, 1997, Vol.54 (1) :51-54 .6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the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ies of InternalAuditor.AltamonteSprings FL: IIA, :1997,1957,1971,1976,1981,1990 .7 Karapetrovic, S, Willborn, W. Audit and self assessment in quality management: comparison a

44、ndcompatibility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1, Vol.16 (6) :366-377 .8 Meegan, S.T, Simpson, R. Progressive roles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 case study ofBTNI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1997, Vol.12 (8) :395-399 .9 Thevenin, S.R. Teaching and old audit new tricks .The Internal Auditor,

45、 1997, Vol.54 (5) :58-65 .10 Tilley, O. Internal audit: how does it measure up? .Australian CPA, 1999, Vol.69 (1) :34-36 .11 Zeigenfuss, D.E. Measuring Performance .The Internal Auditor, 2000, Vol.57 (1) :36-40 .12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Scorecard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2001, .13 Holzinger, A. The new internal auditing function .The Internal Auditor, 1999, Vol56 (3) :11 .14 Reding, K.F, Barber, C.H, DiGirolamo, K. Benchmarking against CFIA .Internal Au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