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运输经济学学科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运输经济学学科体系.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讲 运输经济学学科体系如何克服空间障碍问题,是人类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项无时不在、无地不在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是人类克服空间障碍的重要方式而日益被现代社会所关注,并不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输经济问题也不断被人们所重视。经济学家更多依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对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因而形成运输经济学。不同时期,运输条件及其所存在的经济问题往往是不同的,因而运输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不同的。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运输经济学应该形成相对稳定的主要研究内容,而边缘化的内容扩充、延伸,更多依赖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等。总结运输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的脚步一直以来均没
2、有停息,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掌握资料的全面性等等,都会影响这一工作的努力方向、结论,并对后续研究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历史是积累而成的。运输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沿袭前人的研究思路、总结其研究成果、整理系统化其研究内容,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运输经济学同样需要创新。创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是运输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运输经济学的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研习者想在此领域有所收获,就必须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挖掘有用的、有意义的题材。会学习的人,永远是跟在前人的后面前进的,成长也总是有限的;研究创新才能站在前人的肩上前进、成
3、长,虽然艰苦、有风险,但发展却是无限的。运输经济学的发展不断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介入,需要大家以创新性思维去面对。不要迷信教授,也不要完全相信副教授,包括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运输经济规律的形成总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约束条件下的一般总结。而“不一般的”因素时刻都存在。一、几个概念区别1.运输2.交通3.交通运输4.运输产品二、运输类别划分1.按运输对象:旅客运输、货物运输2.按运输主体:自有运输、公共运输营业性运输与非营业性运输3.按营业性质:公营运输、私营运输4.按运输方式:5.按空间范围:城间运输、城市运输、农村运输; 国内运输、国际运输 场内运输、场外
4、运输6.按服务类型:公共运输、合同运输其他划分:班线运输、包车(船机)运输等等。三、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关注运输问题(运输经济问题)1.运输经济的基本问题(1)运输资源的配置问题(2)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这些均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2.运输活动涉及众多的经济事项(1)运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影响与贡献)(2)运输结构优化与社会资源占用(3)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5)运输价格与运输成本(6)运输市场与竞争(7)运输投资(8)运输税收(9)运输经济政策 等等以上经济问题的存在及谋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往往就成为运输经济学形成的基础。不同的时代,所面临的运输经济问题是不同的
5、,从而成为引发运输经济学不断发展的根源。3.运输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4.运输的其他经济影响四、运输经济学1.运输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1)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体系)(2)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解决与运输有关的一些经济问题(注意:与运输有关的问题非常多,如运输工具设计、制造等,运输线路建设、规划等,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等;有些不一定通过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来解决,而使用机械原理、工程学等。此处强调采用经济学)(4)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独立存在(形成学科体系)2.运输经济学学科体系(1)研究对象:运输活动
6、中的经济问题 运输经济活动 运输经济事项(2)研究内容:运输资源与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配置)、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运输价格与运输成本、运输发展的内在经济规律、运输发展经济政策,等等。具体即为本课程所要讲授之内容。注意: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社会经济与运输发展所要求,不同时期,其研究内容不尽相同)(3)研究方法:略五、运输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早期的运输问题研究1.亚当.斯密国富论主要论述了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开支等问题,指出“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最有实效”2.李斯特(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在19世纪20-30年代,也把交通作为国民生产力的
7、一个因素进行研究。铁路在欧洲出现后,更多的欧洲学者参加了对运输问题的研究。3.伦敦大学教授D.拉德那出版铁路经济1850年出版。在这本书中,作者论述了运输进步的历史及其影响,讨论了铁路的各种运营管理和成本、运费、利润等问题,还讨论了铁路与国家的关系。经济学家马歇尔称赞该书为近代铁路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4.马克思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书中用相当篇幅论述了铁路和航运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作用。俄国朱蒲洛夫著铁路经济1875年出版,该书在运输经济方面的论述被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所引用,引人注目。5.E.萨克斯国民经济中的运输工具1978年出版。书中注重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把边际效用学说引入运
8、输经济学。在体系上,该书既讨论了一般的运输政策论,也讨论了个别运输方式运营活动的经营论。此书对运输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二)近代及现代运输经济问题研究从工业国家修筑铁路高潮时期到一战之前,铁路在世界运输业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运输经济问题研究主要以研究铁路运营管理及国家如何对铁路实施管理等。欧洲各国及美国、加拿大都出版过专门著作或大学教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汽车运输在欧美国家开始向铁路提出挑战,其他运输方式也在迅速发展。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必然反映到运输经济学中来。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约翰逊等人出版交通运输:经济原理与实践综合运输开始时代1940年出版,开始全面讨论铁路、航空、
9、管道、水运和公路运输,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2.运输经济繁荣发展时代(二战后)(1)公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大发展(铁路开始衰落)(2)世界银行增大在运输方面的贷款项目(3)经济学在宏观、微观理论方面的进步运输经济学得到较快地发展。美国出版了非常多的运输经济学著作或教科书。这些书综合性地讨论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竞争、定价、经营、国家对运输业的管理以及国家运输政策等。3.现代运输经济学的大发展(1)1966年,美国运输部成立后,政府对运输业的管理、运输政策研究得到提高;(2)运输经济领域的研究数字化;经济学家大量关注和研究运输经济问题;(3)70年代能源危机,运输经济学开始涉猎能源、环境等
10、方面的问题;基于以上欧美国家出版了一系列运输经济学著作或教科书。(4)运输经济学中的专门研究进一步深化,出版了一系列专门性论著。如航空经济、海运经济、客运、城市交通、地区交通运输、运输与能源、运输与环境、运输与土地、运输需求分析、运输政策研究、各国运输的比较研究等等。(三)我国运输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陆地区)1.解放前2.50年代到改革开放3.改革开放以来(1)改革开放过程(2)运输经济学在不同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3)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呈迅速发展态势(四)经济学家为什么在50年代后较多关注运输问题?(经济学家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忽视对运输的研究呢?)1.人们忽视了经济运动在空间实现方面的要求(1)
11、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首先各自建成了强大的运输网,所以,他们的经济学家可以把经济运动的空间实现作为既有条件,从理论上抽象掉了。(2)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些国家根本不存在现成而完备的运输系统,运输问题就不能被随意抽象掉了。2.运输经济规律需要长时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被人们所逐渐认识。有利的方面(略)不利的方面(略)(五)运输经济学今后的发展1.国内外著名学府开设运输经济研究所或研究中心;2.运输经济学成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并不断吸收经济学、社会学、运输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运输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联系日益密切。3.有相当的学校已
12、将运输经济学作为其重要课程(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重要选题);4.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改进、人员的增加;5.运输经济学的发展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中的运输问题等等)本章参考书目按照课程总要求,由学生选择阅读。第 一 讲 论 文 选 题1.运输经济学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2.运输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经验总结3.运输经济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4.运输经济学学科性质分析5.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注重对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6.从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化看运输业的地位与作用7.中外运输经济学理论的比较研究8.运输经济实践与理论演进的总结分析9.从经济学
13、家对运输问题研究的变化看运输业发展地位10.国内外运输分类比较研究(可以分别从管理角度、研究角度、统计角度等方面予以选题分析)11.运输经济理论发展阶段研究(结合运输业发展阶段、运输技术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分析)12.运输经济学学科发展研究13.工业化进程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14.如何理解“运输中的经济问题”与“经济中的运输问题”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16.试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7.试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8.运输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9.城市化进程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20.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面临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思考22.
14、运输经济问题的核心及其解决思路23.日常生活中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思考要 求:(1)学生必须在指定选题中任选其一予以完成。另行选题不计成绩。(2)按照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结构合理,观点突出,文字通顺,资料充实、准确,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必须要明确列示参考文献)(3)字数一般在30005000字。(4)注明中英文对照的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总结规范。(5)完成时间2周。(6)论文经WORD打印(标题为三号黑体居中编排,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用五号楷体,正文用小四号字体,参考文献为五号楷体。文中数字均用新罗马体。具体格式见下面模板),发到课程教学指定邮箱。(7)论文发送到指定邮箱时,在主题栏务必写上
15、作者姓名、第?讲、论文名称(如:王炜 第一讲 论运输经济学发展方向),以便归类整理计算课程成绩。(8)各讲论文将是衡量本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每缺一次,均按比例扣分。(9)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抄袭者,取消本课程学习资格,或本课程按不及格论处。论文基本格式: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名称(三号黑体居中)硕士研究生专业 姓 名(小四号楷体居中)【摘要】中文摘要一般用23行文字系统总结论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主要观点、指导意义等。要求语言准确,言简意赅,层次分明,符合逻辑。用五号楷体打印。【关键词】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主要用于文献检索使用。AbstractKey word 正文一般用小四号宋体编排,行间距选23即可。正文体例用一、(一) 1、(1)或者用1.、1.1、1.1.1均可,作者可根据论文层次灵活选择。编排务求简介明快,醒目明了。标题上下可各空半行,加黑加粗。主要参考文献(将主要参考文献按下列格式依次编排)1作者,著作名称或书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版本,参考页码(P)2作者,论文名称,论文刊登期刊名称,刊登期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