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饮食风俗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族饮食风俗介绍.ppt(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的饮食风俗我的饮食风俗-西南白族饮食记述 制作者:Violynette我的分布地区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我爱吃的东西白族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农忙或节庆用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主食一般蒸作干饭,下地携带。此外也喜爱粑柏、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等。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善于调制咸菜、院菜、豆瓣酱、豆鼓与面注。我爱吃的东西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鸭、飞大和鱼鲜,善于胶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猪肝针、螺蛳酱、油鸡棕
2、、吹肝和饭肠等食品,我的民食代表白族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民食代表有:大理砂锅鱼、柳蒸猪头、冰糖住豆腐、牛奶煮弓鱼、乳扇凉鸡、油炸仙人花、松木丽粉蒸鱼、盐炖罐子肉、鱼茸乳扇卷、镶雪梨、生皮、毛驴场锅、汽锅饭、大理饵丝、喜州破酥精粑等。我的节庆饮食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我的节庆饮食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养粒和羊肉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节奏。我的婚宴吃
3、什么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此外,每客一包槟椰,丰盛又不奢侈。我的婚宴吃什么我的特色饮食乳扇乳扇是产于大理洱源的奶制品,是一种含水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黄之色,大致如菱角状竹扇之形,两头有抓脚。它含有较高的脂肪,营养价值高,醇香可口,它醇香可口,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乳扇”。是白族群众招待客人的上等菜,也是白族传统的名特食品。白族群众请客送礼,探亲
4、访友,都是少不了它。我的特色饮食乳扇早在清代初期,白族人就掌握了用鲜牛奶制作乳扇的技艺。如今乳扇仍是大理地区很有名的小吃。从“邓川弓鱼美,洱源乳扇香”这句云南俗话里就可以知道乳扇在人们看来是多么的美味。乳扇是鲜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炼制凝结,制为薄片,缠绕于细竿上晾干而成。应是一种特形干酪。乳扇可作各种菜肴,凉拌、油煎、烧烤皆可。其名菜夹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盐都别具一格。我的特色饮食我的特色饮食生皮白族人将猪宰杀后,用火烧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黄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葱、姜、醋、蒜泥等调料可吃了。生皮是旧时年节的宴客菜肴。我的特色饮食我的特色饮食雕梅扣肉雕梅是白族
5、的一种特色果脯,是把青梅雕刻成梅花状,然后用白糖浸泡而成。雕梅扣肉就是一雕梅为辅料,上盖五花肉,放到锅里蒸制而成。吃时梅子清香酸甜,而且肉也显得香嫩不腻。我的特色饮食我的特色饮食冻鱼冻鱼是白族对水煮鱼的另一种吃法,大致是把鱼煮好,然后放上配料,如火腿,豆腐等,然后放到水盆里,晾到院子里过夜,到第二天鱼汤凝固即可食。吃时有一种清凉的感觉,特别爽口。冻鱼也是南诏大理国时候的宫廷御膳。我的特色饮食我的特色饮食喜洲粑粑喜洲粑粑是喜洲的一种小吃,用麦面做成。无论甜、咸,制作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讲锅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黄,烤香,直至烤酥。我的特色饮食我的特色饮食三道茶 三般茶也称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
6、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我的特色饮食偏居于西南一隅的南诏大理国,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南诏后期,佛教被奉为国教,寺庙众多,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一时之间,民间争相效仿,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岁月蹉跎,
7、沧海桑田,茶饮在大理逐步发展完善,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我的特色饮食三道茶的出现,伴随着一个富有哲理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老木匠。他带有一个徒弟,学了多年还不让出师。一天,他对徒弟说:“你作为一个木匠,会雕会刻,还只学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树锯倒,锯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师。”徒弟不服气,就跟着师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立即锯起树来。但还未等徒弟将树锯成板子,已觉口干舌燥,只好恳求师父让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师父不依。到傍晚时分,还未锯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我的特色饮食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
8、口里咀嚼,想用来解渴。师父看了徒弟又皱眉头,又咂舌的样子,笑着问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实说:“好苦啊!”师父这时才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学好手艺,不先吃点苦头怎行啊?”这样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虽然锯好,但徒弟已筋疲力尽,累倒了。这时,师父从怀里取出一块红糖递给徒弟,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这块糖后,觉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我的特色饮食于是赶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从此以后,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
9、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自此开始,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我的特色饮食三道茶的文化内涵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我的特色饮食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我的特色饮食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我的特色饮食我的特色饮食我的饮食禁忌 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必须到井边“汲新水”。丧家做饭,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包菜肴,进餐时长辈上坐,下辈依次围坐两边,侍候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