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c证培训ppt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c证培训ppt提纲.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与操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大目标:矫治预防发展(发掘潜能)发展目标: 促使学生心理成长为什么要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1、 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2、 若不开课,则心育就会遇到瓶颈3、 教师开课有基础4、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5、 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6、 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7、 有利于课程改革什么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所谓班级心理辅导,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所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指,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借助团体动力,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全班学生心理成长而开
2、展的活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征:形式的活动性、结构的灵活性、训练的系统性、学生的主体性活动课中心理成长的机制团体中相互影响的动力体验 分享 感悟 分享 更多感悟心理辅导课要达到的效果:情绪上的调节、理念上的感悟、技能上的掌握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主题、目标、课前准备、辅导过程 、注意事项选题:当前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共同的发展性问题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的主题配合学校工作参考教材编排根据年龄特点确定主题、根据年龄特点确定主题、根据学期时间确定主题确定辅导目标: 辅导目标要小、可操作、可检测 (体验、感悟、行动意向、行为训练)*
3、辅导目标举例1 主题:爸爸妈妈在爱我(小学亲子交往辅导) 辅导目标: 感受和体验: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分享: 爱的具体表现,有关照,也有教育感悟: 批评也是爱;爱是相互的 行动意向: 我要爱父母 行为引导: 如何爱父母*辅导目标举例2 主题:我爱我的学习用品(小学一年级) 辅导目标: 感受和体验: 学习用品的重要性; 保护学习用品的重要性。 激发 爱护学习用品的愿望。 学习 如何爱护学习用品*辅导目标举例3主题:与时间赛跑(小学五年级)目标: 感受和体验:时间的价值, 意识到:时间的珍贵, 并积极学习:珍惜时间的方法创设情境(一)主体在情境中现场情境(真实的、模拟的、想象的)、游戏活动、心理剧
4、、角色扮演、小品表演(二)外部情境感染故事片段(录像、语言、)、音乐、歌曲、课件声音、诗歌、图片主要活动形式:操作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操作法 游戏:镜中人(动作模仿)、魔术商店(价值大拍卖、时间市场)、哑剧、 做测验 讲演:讲故事、演讲接力、抢答、自我介绍 (“友谊小词典”)、经验分享、采访. 展示、自我暴露、自我激励集体讨论法 分组式、对半式、师生对话式角色扮演法 小品表演法 心理剧课堂操作 热身活动 系列活动、分享、讨论 情境体验、分享、讨论 语言感染 课堂引导、组织课堂氛围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民主、开放、个性张扬。活动课中如何体现心理辅导理念 倾听(澄清、提炼总结)、同感、
5、鼓励、真诚、关注、接纳、融入、礼貌、平等活动课中如何体现心理辅导理念、达到辅导目标:尊重、聚焦、引导、迁移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组织(游戏规则、规范要求)、课堂生成(随机应变)辅导过程中的非言语技术 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人际距离、其他依据心理效应设计和开展活动情感链接效应、习惯化效应、剥夺效应、量化效应、暗示效应、无意识效应、催眠效应、鲇鱼效应、卖关子效应、名人效应、距离效应、适度效应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征: 结构性和开放性结合、平等性和引导性结合课后反思 对效果的检查、让学生谈体会和感受、教师交流研讨、跟踪辅导活动要达到的效果 情绪上的调节、理念上的感悟、技能上的掌握 良好的师生关
6、系建立常见的沟通方式 指责埋怨型 、唠叨啰嗦型 、迁就讨好型 、民主平等型 一、良好的沟通关系的作用:1、自尊心的提高(知)2、积极的情绪体验(情)3、移情式的改进 (行) 以积极尝试适宜行为的方式取悦老师案例:报复与报答 (G老师和T老师)小A是一个逃学、旷课、身背处分,带领同学和老师捣乱、让妈妈绝望、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初二结束时,他7门功课只考了260分。一年后,他的中考成绩番了番,上升到528分,考入市重点中学。心理研究发现:“具有较高人际沟通技能的教师负责的学生出现极少的捣乱活动,招致很少的严重问题。这种关系有力地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捣乱行为归因于教师人际沟通技能水平的不同。”“教
7、师的人际沟通水平与学生的成绩、出勤率、自我意识、对学校的态度和在校行为有直接关系。”二、人际沟通层次理论第一,零点接触层次第二,单相识层次第三,公关层次第四,一般朋友层次第五,亲密朋友层次第六,亲戚层次第七,家庭层次第八,爱情层次第九,纯个人隐私层次第十,潜意识层次三、良好沟通关系建立的几项技术:1、同感的技术:(共情,同理心)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同感的缺失带来人际沟通的种种问题:同感的态度:关键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除教师本人的偏见和主观判断。同感的能力:要有所感;要用语言让学生明白;引发学生对其感受进一步思考。同感的层次水平:( 卡科夫把同感的水平分五
8、类)一:毫无同感反应,即完全忽视当事人的感受和行为;二:片面而不准确的同感反应,即理解当事人的经验及行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三:基本的同感反应,理解当事人的经验、行为及感受,但忽略其感受程度;四:较高的同感反应,理解当事人的经验、行为及感受,并把握其隐藏于内心的感受和意义;五:最准确的同感,即准确把握当事人言语传达的表层含义,亦把握其隐藏的深层含义及其程度。 同感传递过程中的技术问题:1)没反应2)提问3)安慰4)评价与判断5)劝说6)贴标签7)建议8)伪装9)同感过分10)鹦鹉学舌缺乏同感的后果1、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觉得老师并非真正关心自己,就会感到很失望,很没
9、趣,自我表达就会减弱,甚至中止。2、老师缺乏同感,往往无法完全接纳学生。结果就会产生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情形,导致学生的反感,从而严重阻碍对问题的探讨和澄清。3、老师缺乏同感。往往会在没有澄清学生的具体事实的情况下作出主观的判断,结果可能为学生提供不适当的方向和资料。2、真诚的技术:教师应坦诚地面对学生,开诚布公地、直截了当地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自信与自我接纳的态度。真诚的传递技术:1)自我表露技术:教师在必要的情况下适当地将自己的感觉、经验和行为亮出来与学生分享,以增进学生对自己经验及行为的了解。自我表露的作用: 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 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加强师
10、生间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 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可引导学生对谈话的主动参与,学生不再是倾诉者,同时也是倾听者。2)言行协调技术:7%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马卡连柯:“只要在学会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我就不怕谁不肯来接近我,也不怕觉察不到我所想觉察的东西。”3、尊重的技术:教师对学生整个人的接纳与认同。尊重的传递技术:1)倾听:教师主动对整个讯息反应的过程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消极关注 有条件的消极关注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辅导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Patterson,1985;Kahn,1990)。良
11、好的辅导关系不仅是实施辅导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其本身就具有某种辅导的功效(Horvath,Symonds,1991)。辅导理论流派与辅导关系的要素影响良好辅导关系建立的要素从以上两表看出,同感、真诚与尊重受到大多数流派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同感,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要强调的是,这些要素既是一种态度和人格特征,也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它们是辅导者原则性和技术性的统一。一、尊 重尊重意味着辅导者对求助者整个人的接纳和认同,也承认和相信求助者的价值和潜能,相信求助者有改变和成长的动力。其核心是平等。作为态度的尊重是指辅导者愿意关心和帮助;作为能力和技巧的尊重是指辅导者通过一定的行为将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有
12、效的传递给求助者,使其接受和理解自己积极的一面。尊重的传递技术1、关注:积极地与当事人同在同在:呆在一起,即在躯体和心理上接近有效关注:它告诉当事人你与他在一起;它使你处在仔细倾听其忧虑的位置上关注的层次:微观技能的层次、躯体语言的层次、体现人情的层次微观技能的关注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当事人、上身倾向当事人、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做到相对放松的状态2、倾听:准确攫取当事人信息倾听和理解当事人的言语信息、观察和觉察当事人的非言语行为、联系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整个人进行倾听、倾听那些“不太妙的论调”敏锐觉察非言语行为:躯体行为、面部表情、声音表情、自主生理反应、身体特征、整体印象3、接纳:肯定性的言
13、语反应4、信任与鼓励二、真 诚真诚是指辅导者应坦诚面对当事人,开诚布公地、直截了当地与求助者交流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真诚的核心是表里如一。在辅导实践中,真诚要求辅导者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感受、敏于感受自己的内心体验、思想和态度,并将其自然地、适时适度地传递给当事人。真诚产生的关键是辅导者具备自信和自我接纳的态度。层次注 释一辅导者隐藏自己的感觉,或者以沉默来惩罚求助者。二辅导者以自己的感觉来作出反应,他的反应符合他所扮演的角色,但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感觉。三为了发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辅导者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表达否定、消极的情感。四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感觉,辅导者都以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出
14、来,经过这些情感表达,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好。真诚传递的技术1、自我表露技术:辅导者自愿、适度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历、观念等拿来与求助者直接、简要地分享。2、言行协调技术:辅导者调动和运用非言语技术来传递真诚,并使言语传递和非言语传递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三、神 入神入 :又译作“移情”、“共情”、“同感”、“同理心”等。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象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Rogers)共情就是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简而言之,是指设身处地的意思(Ma jianqing)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其核心是理解。神入的态度,是指辅导者愿意把自己的信念、价值
15、观和经验参照体系搁置在一边,站在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感受和思考对方的内心,达到近乎“感同身受”的理解境界。其关键是去除辅导者本人的偏见和主观判断。 “一种非评判性的同在方式”(Rogers) 神入的能力,是指辅导者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把握其体验、经历、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技巧将自己准确的理解传递给对方。同感的内容及层次戈德斯认为同感应包括情绪的同感和角色承担的同感伊根将同感的内容分为经验、感受和行为。并分为初级同感和高级同感两个层次卡科夫将同感的层次水平分为5类同感技术的五个步骤对于求助者的情感、态度和观念等从感受、程度和内容方面给予全面的接纳和反馈。l 认可情绪是
16、亲近及教导的一个机会l 倾听并肯定学生的感受l 对学生情绪与情感的觉察l 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情绪情感反馈l 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交互分析理论及操作技巧创始人:艾瑞克柏恩一、主要观点(一)人性观反决定论1.人们有能力超越旧有的习惯模式,并选择新的目标与行为:他强调“人”是自己的主人,他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未来。2.但这并非意味着人们可以摆脱社会力量的影响,也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由自己来做生活中的关键性决定。因为人们受到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期望与要求的影响,尤其在人生中最依赖他人的时期所做的早期决定。但是决定可以重新加以检查与挑战,如果早期决定并不适当,就应再作新的决定。而沟通分析的目的即在使人类有选择
17、的自由、随意改变的自由,但这些大部份在我们儿童时代即已丧失。但可惜在人生中第一样要学的事情,就是做别人叫他做的事,而第一个支配他的人是他的父母。 (二)自我状态根据伯恩的定义,所谓的自我状态就是:“一种思想和感觉的系统,而这一系统又可以激励另一种相关的行为型态。”而自我状态就是人格结构。每一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成人、儿童。 (三)早年决定早年决定是指“一个人在幼年时为自己的生存所做成的结论。早年决定是个人生活脚本的基础,与情绪性经验有很大的关联。”伯恩用一叠铜板来说明发展的现象,如果我们将一些铜板整整齐齐的一个一个往上叠,就能一直叠起许多铜板。但是,如果底部有个铜板歪了,那么上面的一些
18、铜板也必需放歪以维持平衡,如此一来所排成的就不是直直的一叠铜板了。早年决定也是如此,它们持续影响后来生活中所做的决定。高登夫妇将那些影响孩子们较早的早年决定归纳如下:(一)不要存在(二)不要做你自己(的性别)(三)不要做小孩 (四)不要长大 (五)不要成功 (六)不要做(七)不要变得重要(八)不要有归属感 (九)不要亲密 (十)不正常或不健康(十一)不要感觉 (十二)不要思考(四)安抚安抚是“每一项承认或肯定某人存在的行为”,因此它可被定义为“社会性认可的单位”。人之所以需要接触社会乃是因为从出生到成年这段期间,人的生理、心理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刺激饥渴,1973)。这种饥渴的满足可视为对
19、生存及心理健康的生物需求,也就是“安抚”。 抚爱的结构和具体例子身体抚爱的典型例子心理抚爱的典型例子正面的抚摸、授乳、拥抱、背、搂抱、亲吻、贴脸、拉手、握手、挽臂、搀扶、按摩、梳头、剪指甲、看护、轻轻地拍打对话、寒暄、表扬、表彰、鼓舞、激励、支持、帮忙、一起玩、倾听、点头、示意、微笑、挥手、鼓掌、尊敬、敬礼、目送、信任、委托、打电话、写信、慰劳、安慰、送礼品负面的打教训、批评、警告、忠告、反对“抚爱饥饿”的症状程度症状(问题)一度 无精打采、迟到、逃学、缺勤、无理取闹、破坏纪律、寂寞、抑郁、骂人二度 暴力、打人、损坏东西、过敏性皮炎、哮喘、孤独症三度 酒精依存症、吸毒、拒食症、过食症四度 自杀
20、、杀人(五)苦难经验 历经游戏后产生的不愉快感觉。这些感觉是我们与父母相处时常体验到的、它是我们在孩提时表现某些行为时所得到的(透过我们得到的抚慰)。如同游戏一样,苦难经验支持着早年决定,是生活脚本基本的部份。藉着选择情境以支持不愉快和令人讨厌的感觉,例如有一位女士为了生存,得到“不要亲近”的训谕,并且决定不要亲近任何人,她可能会去累积愤怒、不舒服的感觉,去证明她为什么要与别人保持距离;最后如果她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恶劣感觉,她就能证明自己终究是对的:亲近别人是危险的。(六)重做决定再决定学派的高登二氏都强调:即使早年的决定已经做成,并不意味着不能更改;既然我们以前能做成指引生活的决定,现在也可以
21、同样做成适当的、允许我们重新体验生活的新决定。在与当事人一起重新做决定的过程中,治疗者会要求对方回到做成这些决定的幼年情境,然后从自我的儿童状态,帮助对方重新做决定。重新做决定的历程事一个起点,而非终点。一旦当事人经由成功的幻想之后,经验到重新做决定,他们及治疗者就可以设计一些实验,去演练他们的新行为以强化他们决定。 (七)心理地位l 健康、建设性、赢家的地位l 人在最早经验中得到的。认为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的,也能使用生命中的各种机会l 治疗时所追求的目标l 傲慢、输家的地位l 感觉被出卖、迫害,并因此反过来出卖和迫害他人;少有内省l 以自己为迫害对象、输家的地位l 在面对别人时,会感到无力
22、、退缩,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l 于临床的观点,属抑郁l 没有意义的、输家的地位l 对生命失去兴趣,对自己与他人的价值、潜能失去信心,会有被“遗弃”的感觉l 于临床的观点:会出现精神分裂的人格倾向二、分析技术(一)三个我交流分析简称为TA,是美国精神科医生伯恩(E.Beme)所倡导的一种疗法。TA的几种主要观点:交流分析的中心思想,人(不论男女老少)有三个心:P是父母之心、A是大人之心、C是孩子之心。交流分析的根本思想:“所有的人,自己的内部都持有三个人格”,这就是自我状态。(二)构造分析“构造分析”即通过对这三部分心理的构造的识别练习,了解自己的性格不协调的领域。无论男女老少都具有P、A、C三种
23、心理状态,只倾向于一种类型的人,在交流分析上不属于所期望的类型。下面是三种有偏向倾向的类型(1)虽然其具有父母的温情并受他人敬慕,但因为A过于弱小而易受欺骗,又因C过于缺乏而使周围的人感觉到拘束死板。(2)A心充足,慈悲但缺乏现实感,既不会照顾他人,又不能规戒自己的部下,一心只顾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且缺乏C,让人感觉不到人情味。(3)C很充足,可能会被别人评判为像佛爷一样慈悲的人(天真无邪),但缺乏现实感觉,不会成为能照料他人、鼓励他人并被他人信赖的人。精神分析中称这种人为“幼儿的性格”功能型自我状态 Functional Model继伯恩之后,美国精神病学家和沟通分析心理学家JolmDusay
24、(1972)依据自我状态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功能,对应PAC人格,提出了五种不同功能的自我状态:CP(批评的父母,Critical Parent)NP(养育的父母,Nurturing Parent)A(成人,Adult)FC(自由的儿童,Free Child)AC(适应的儿童,Adapted Child)3、自我状态图自我状态图(ego gram),JohnDusay(1972)根据人格功能五成份说研发进行人格评估的工具.自我状态图是根据个体本人或熟悉个体的人(亲人、团体心理咨询组员)的直觉和一记忆,对个体在最近一个月内分别处于五种自我状态下的时间进行评估,然后画出的直方图图中柱子的长短代表个体
25、处于某种自我状态的时间长短。而时间长短则直接对应了个体在一段时期内,以处于某种自我状态的形式,向外释放出的心理能量的大小。最后,五根柱子的长短相加,代表了个体在这段时期以处于各种自我状态的形式,所释放出的所有心理能量的总量。五根柱子的相对长短所形成的剖面图,形象而准确地揭示出个体的独特人格(个性)。针对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JohnDusay假设有一个心理能量总量不变的原则:“如果某一个自我状态的能量增加,其它自我状态就会呈现代偿性地减少,就好像无论心理能量如何流动,其总量不会改变一样。”自我状态污染污染:指父母自我或儿童自我,或是两者同时侵入成人自我,造成混乱和模糊。自我状态排除排除:某人
26、很少或几乎不用某类自我状态。(三)交流模式的分析指将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依据P、A、C来进行分析,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对他人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习有意识地掌握和控制非建设性的交流方式。交流分析将人际关系的交流分类为以下几种模式:1相辅相成的交流2交叉的交流3表里不一的交流交往的改善:从交叉型交互作用过渡到平行型交互作用(四)游戏分析心理游戏: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是有意识的,但不知为什么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发生在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事后令人不愉快、令人后悔的一连串的对话交流。游戏实际上是上述“背后交流”的习惯化、固定化了的东西。游戏分析是对充分学习了构造分析和交流模式分析的人实施。心理游戏的特
27、征1、结果肯定使当事人双方心情不愉快,不是滋味儿。 2、无意中给对方设圈套,操纵对方。3、交流所用语言,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4、希望制止或避免,但是还是周期性地反复发生。5、A(成人的自我状态)完全意识不到。心理游戏的公式卡普曼法则(戏剧三角游戏 Drama Triangle)(1)在心理游戏中有三个角色登场:迫害者、受害者、援救者。当迫害者过分地攻击、指责,受害者过于接受攻击和谴责,援助者过于热心地帮助解救被害者的时候,心里游戏便开始,这些行为便成为游戏的内容。(2)在很多情况下,心理游戏是随着三个人的角色的变换往下进展的。(3)游戏的当事人中,如果有一个人不再起作用,从角色中脱离出来
28、的话,这场游戏便可中止。做心理游戏的原因想得到抚爱(Strokes) 、确认自身的存在价值 、证明和维持自己的心理状态 、摆脱精神压力 、想引人注目(五)脚本分析指对在无意识中人所持有的人生计划(即脚本)进行分析,对应脚本的状况来进行表演,必要时进行重新设计。脚本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1广泛地调查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从“今天,这里”出发的观点,以达到对过去进行总决算。2当意识到(或觉察到)非建设性感情生活的模式时,下决心不再重蹈复辙,为此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脚本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化脚本。第二类是下位文化脚本。第三类是家庭脚本。第四类是个人脚本。(六)时间构造分析TA理论认为人们进行沟通的一
29、个重要目的是获得抚爱(Stroke)。因而,TA还从时间角度,研究人们把时间都花在什么样的相互交流活动上,以及从这些交流活动中获得的抚爱有多少。这就是时间构造分析(Time Structuring Analysis)。 TA理论按照人们获得抚爱(Stroke)的强度由弱到强将人们的相互交流活动分为6类: 独处(Withdrawal) 、礼仪(Ritual) 、闲谈(Pastime) 、活动(Activity) 、心理游戏(Game) 、亲密(Intimacy)了解了时间构造分析理论,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将他们的时间分配在那些能够获得更多抚爱的相互交流活动上。这对于缓解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抚爱饥渴症无疑
30、是十分有益的。三、治疗技术(一)强化松散的自我边缘沟通分析中,正常的自我状态是“父母”“成人”“儿童”三部份之界限要相当明确,亦即个人能够很直接、不拖泥带水的从一个自我转换到另一个自我,然而如果自我状态太松散、不够明确,则个人就会产生不适应的行为。 此种强化松散的自我边缘的处理方法是,教导当事人自我状态的理论,了解“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涵意,熟悉这三者彼此间交互的功能。当事人能够运用上述的知识来处理自己的行为时,则自然可以强化自我的边缘。 父母式自我状态的线索(1)语言线索:就这一次了,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听着,永远记住我已经告诉你多少次了?我要是你的话在判断
31、别人时,常用的语句有:愚蠢,淘气,滑稽,讨厌,糟糕,荒唐,胡说,小可怜,不行,宝贝,偷懒,你怎么敢这样?可爱的,好了好了,到底怎么了?再不行了等。 (2)形体线索:皱眉,噘嘴,用食指指划,摇头, “惊讶”的样子,用脚打点,两手叉腰两臂交叉在胸前,紧紧握手,叹气,拍人的头,倒竖眉毛,清喉咙以示警告,仰首看天一副不以为然的的神态等。儿童式自我状态的线索(1)语言线索:我希望,我想要,我将不,我将要,我不在乎,我猜,当我长大的时候,更大的,最大的,更好的,最好的,不知道,我不管等。 (2)形体线索:流泪,颤动的嘴唇,噘嘴,发脾气,尖声哀叫,转眼睛、肩,眼帘下垂,战栗,逗弄,欢快,笑,举手请求讲话,咬
32、指甲,抠鼻子,转动不安,傻笑等。成人式自我状态的线索(1)语言线索:为什么,什么,哪儿,什么时候,怎样,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个人的意思是用什么办法,相对的,真的,假的,很可能的,可能的,客观的,我想,我明白了等。(2)形体线索:听别人讲话时每三到五秒要眨一下眼睛,可通过面部、眼睛和身体的不同动作来识别,表情是坦率的。(二)去污染“去污染”(decontamination)的主要策略是,让当事人了解到自己受污染的状况,并指出何者在污染、如何污染,以达到去污染的效果。换言之,当当事人的反应、感觉或对事物的看法有偏差、曲解或混淆时,辅导员要即时指出他的成人受到何者的污染,并藉认知的剖析,修
33、正当事人的现有状态,以重建当事人及谐和流畅的自我状态。 (三)再倾泄 沟通分析中理论中,“倾泄”是指个人的一个自我能很稳健且直接的转换到另一个自我。唯当自我状态发生“排斥”时,只剩一个或两个自我状态在做行为反应,那么当事人将无法随着环境的变异而去倾泄自我,则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再倾泄”(recatharsis)是指,将当事人所排斥的另一个或另两个自我状态激发出来,使当事人的行为反应,能因环境的状况与需要,随时倾泄或呈现更适宜的自我状态。(四)澄清“澄清”(clarifucation)是指,辅导将当事人所说的或想说的相关讯息串连起来,或把当事人内隐而未显;且未能明白表达的想法
34、与感觉说出来。 因此澄清的目的,在使当事人对于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及发生事情的原因,能有深切的洞察与了解,以便在辅导后,当事人可以很自主、自然的回到现实生活中,以适应的方法去处理日常事物并与人沟通。 (五)重新定向沟通分析基于一个假设“我们以过去的前提为基础而作现在的决定”让当事人了解自己在困扰中的责任及主动性,并重新以成人(A)检视作决定的基础,重新设定所作的决定,并为这样的决定付出行为上的努力。所谓“重新定向”( reorientation )是指,透过辅导员的指导及教导,使当事人舍弃不良的行为方式,将其行为反应或生活计划导向更合理、何乎现实的方向或目标。 完形疗法理论及操作技巧一、完形疗法的
35、基本理论完形学派的治疗者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自我完整”的人,他们往往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感和需要。从而妥当地组织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功能得到正常运转。基本前提是: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当事人的基本目标是去察觉他们正体验到什么及自己做些什么。通过这种察觉达成自我了解,并得到足以修正自我的知识,从而学习到如何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 。理论依据完形治疗法的人性观主要以存在哲学与现象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即体验而产生。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是在于整合一个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重新拥有个人曾经否
36、定的部分,以及整合的过程需要逐步渐进,直到当事人坚强得足以继续自己的成长为止。而通过察觉,一个人可以作决断,并且因而生活得更有意义。主要概念:1.此时此地除了此时此地,没有东西是存在的。因为往者已矣,来者则尚未来临,只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完形治疗法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此时此地,强调充分学习、认识、感受现在这一刻,留恋过去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治疗者常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现在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进行什么事?当你坐在这里试图表达时,你体验到什么?此刻你察觉到什么?你如何体验你的恐惧?你如何试图从此刻中退却?为什么的问题将导致当事人不停地、顽固地去思索过去从而助长他们抗拒去体验现在。治疗者指导当事人
37、将想象带到此地,试着再次体验先前所经验过的情感。通过此种想象历程,再度体验当初所受到的伤害进而释放该伤害,再运用潜力的发挥达成进一步的了解及解决。 2.未完成事件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 3.逃避是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完成事件、避免去体验未竟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情绪所使用的工具。如果我充分地表达我的痛苦,对方会觉得难以忍受,而将永远不再理会我;如果我向我生命中最亲密的人物表达我的愤怒,他们将离开我;如果我对我会失去的表
38、示哀悼,我便可能会深陷于沮丧当中,永远跳不出那个无底洞。二、自我的突破一个人若要达到心理成熟的境界必须剥除神经症候方面阻碍个人成长的五个层面。它们包括:1、虚伪。2、恐惧。3、僵局。4、内发展。5、爆发。虚伪(phony)它指的是以刻板及不坦诚的方式与人应对。在这一层里我们只有是在玩弄心机而迷失于各种角色扮演中,同时藉着虚伪的表现,而生活在自己或他人创造的想象中。但一旦了解到自己的虚伪而欲往坦诚改变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和不愉快。恐惧(phobic)由于看到了连自己都无法认可的一面,我们因此而感到痛苦,并设法去逃避它,同时拒绝去接受实际上的自我突然现身。此时我们产生灾难性的恐惧,以为把自己真正的
39、一面呈现在他人眼前,则一定会遭到拒绝。僵局(impasse)在我们迈向成熟历程中的一个停滞点。自认本身并无资源来帮助自己,如果没有环境的支持来超越这个停滞,我们将无法生存下去。在僵局这一层里,我们常有死寂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内发展(impolosive)如果我们愿意去体验上述之死寂感,而不否认或逃避,这时就可进入内发展(impolosive)。进入内发展是要达到坦诚的自我之必经阶段。藉着对死寂感与虚假作为的直接接触,揭开自己防卫的面纱,而开始触及真实的自我。爆发层(explosive)当我们接触爆发层时,原本欺骗和虚伪的面具将为之除去。我们将释放出原极力要假扮某角色时所蕴积的一切能量。而为了
40、要变得坦诚及有活力,就必须达到痛苦或喜乐的爆发状态。接触和抗拒接触接触(contact)在完形治疗的领域里,可说是促成成长与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接触系通过看、听、嗅、触摸和移动等方式来达成。要与环境有效接触的首要条件就是敏锐的察觉、充满活力及自我表达的能力。正确的接触方式不仅要考虑与环境接触的层次问题,而且要注意最后状态的达成。抗拒接触抗拒指的是形成防卫,而逃避以完全真实的方式来体验现在。自我防卫机制的存在也阻碍了个人坦诚行为的表现。五种主要抗拒接触方式:内化(intrijection) 投射(projection) 回射(retroflection) 解离(deflection) 混淆(co
41、nfluence)。内化:指毫不排斥地接受别人的标准与理念,而不将其同化为与我们内心一致的想法。所接受的实际上与我们并不相容。当我们内化时,我们被动的去合并环境所提供的东西,而不花时间去弄清什么是我们想要或需要的。投射:当产生投射行为时,我们将无法区分内在、外在世界的分际。那些与我形象不一致的人格属性,将不被承认是属于自己的,进而把他们归诸于别人身上。当看到别人具有某些人格特质时,拒绝承认自己也有。在逃避为自己的情感为自己本身负责的情况下,使我们自己也丧失了去主动改变自己的能力。回射:指把我们愿意为别人做的事转回到自己,或是将希望别人为我们做的事转回给自己。例如,在攻击别人之后,我们常会因后悔
42、而痛责和伤害自己,进而将攻击向内转为躲避自己。这种历程严重地阻绝了当事人与他人或环境间的互动参与。解离:指的是一种分心的状态,使人无法保持持续性的接触。解离的作用使得情绪经验逐渐减少,那些具有解离倾向的人在与别人接触时很少谈及自己,只是不断地谈论别人的事。混淆:指自我不能与环境的分化,无法有清楚的察觉。他们与别人和睦相处的同时,并不轻易表达个人真正的情感与意见,这是一种他们认为让自己得到安全的方法。混淆的方式使人们难以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为自己表达意见,因此这种人常倾向于避免冲突,这使得他们很难去拥有真正的接触。治疗者常会拒绝当事人使用这种抗拒接触的沟通方式,他可能会问当事人:你现在在做什么?此刻
43、你感受到什么?你现在要什么?通过这些问题使当事人逐渐察觉自我。能量和能量的障碍在完形治疗的理念当中,特别注意能量(energy)的问题,包括:它在何处?如何使用?以及如何被阻碍等。它可能表现在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例如,藉着姿势变换、身体紧缩、颤抖、与别人说话时看别处、音调异常等。三、治疗的过程(一)完形治疗法的基本目标在于达到察觉的状态,以及经由察觉而获得更多的选择,及肩负更多的责任。察觉包括:了解环境、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以及能与别人会心接触。察觉能力的提升与丰富化,本身被认为就具有疗效。 若要有具疗效而坦诚的会心:对自己的察觉愈来愈多。逐渐承担起自己经验的责任(相对于过去要别人为自己的思想
44、,感情及行为负责)。学习技巧与领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不会侵犯到别人的权利学习去负起本身行为的责任,包括去接纳他们行为的结果。从寻求外在环境的支持,转变成寻求内在支持。渐能向别人要求帮助,同时也能给予别人帮助。注意的焦点会放在当事人的感受、当时的察觉状态、身体讯息、精神、逃避行为,以及阻碍察觉的障碍。 治疗者尤需注意当事人的语言与肢体动作间是否有不一致的现象特别是当事人无时无刻都在避免与现实作充分的接触时治疗者就必须试着去引导当事人用语言把肢体动作说出来,而变成他们肢体动作的一部分。完形治疗者常会问:你的眼睛在说些什么?如果你的手可以说话,那它会说些什么?你的左右手能互相
45、交谈吗?当事人可能在语言上表示生气,但在脸上又显出微笑;或是说自己正处于痛苦中,但同时却又大笑。 帮助察觉语言形式对他们的影响 它说当来访者以它取代我时,治疗者不妨可要求他以人称代名词取代非人称代名词,如此有助于使其逐渐承担起责任。例如,当来访者说:交朋友真难时改成:我很难跟别人做朋友。你说如当来访者说:当别人不接纳你时,你就会有受伤害的感觉改成当我不被接纳时,我就会觉得受伤害让当事人特别注意他们说这两个不同述句时,在感受上的差异情况。提问题提问题具有使问话的人借机隐藏、有安全感及不被人知的作用。因此完形治疗者常会要求当事人将问句改诚陈述句。借着鼓励其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当事人即开始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否定力量的言语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