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3课题: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授课人:高 华5诸城市舜王街道涝戈庄小学6课时:3二 、教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三、 教材分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一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机和快乐。学习本文,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感受少年儿童的欢乐、喜悦之情。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四、 教学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感受
2、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百度图片】、板书课题:3、 只拣儿童多处行、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百度百科】、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注意边读边画边想。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
3、的词语。、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请同学们看图片,明确坐着的游览顺序。【百度图片】颐和园【百度图片】知春亭【百度图片】玉澜堂、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
4、-):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练习有感情朗读。请同学们看视频,学习朗读。【百度知道】四、课堂练习、写字指导。、学生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投影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课件等。【百度文库】教学过程一、过渡导入、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指名回答。、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
5、多的地方“找春天”!二、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交流出示句子。“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指名读然后齐读。、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学生回答。、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二段、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
6、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4)学生畅谈体会。三、小结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学习第
7、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二、学习第三第四段。、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春天是什么样子?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4、学生交流。
8、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6、指名尝试背诵。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看视频,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百度视频】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教师引读课文。10、齐读第四段。()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出示句子: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12、学生讨论交流。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三、布置作业、
9、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面湖边 儿童多处就是春玉澜堂(海棠花)(花儿儿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要教好一篇课文,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学生。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教学完本课后,静心反思,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刚上课就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通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稍做思考就能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接着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然后交流
10、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三、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四、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益。今后我还要加强学习,努力搞好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