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类视觉与色度学优秀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895806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人类视觉与色度学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二章人类视觉与色度学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类视觉与色度学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类视觉与色度学优秀PPT.ppt(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人类视觉与色度学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第二节第二节 光学度的基本知识光学度的基本知识一、一、电磁辐射和可见光电磁辐射和可见光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非常广泛,根据电磁波的性质和应用范围,人们将其划分为宇宙射线、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微波、无线电波等不同波段。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 电磁波辐射波谱电磁波辐射波谱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太阳辐射功率波谱太阳辐射功率波谱 煤粉燃烧辐射功率波谱煤粉燃烧辐射功率波谱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二、相对视敏函数二、相对视敏函数 在辐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波长的光不仅给人不同的色在辐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波长的光不仅给人不同的色彩感觉,

2、而且也给人不同的亮度感觉。彩感觉,而且也给人不同的亮度感觉。在获得相同的亮度感觉前提下,测出各种波长的辐射在获得相同的亮度感觉前提下,测出各种波长的辐射功率为功率为P P()(),其倒数,其倒数 (2-1)(2-1)便称波长便称波长 的光的视敏度。视敏度说明人眼对这种波长的光的光的视敏度。视敏度说明人眼对这种波长的光的灵敏度。它小说明人眼对该种波长的光不够敏感。人眼对的灵敏度。它小说明人眼对该种波长的光不够敏感。人眼对555nm555nm的光有最大的敏感度,即的光有最大的敏感度,即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于是相对视敏函数为于是相对视敏函数为 (2-2)(2-2)其曲线如图所示。其曲线如图所示

3、。相对视敏函数曲线相对视敏函数曲线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三、光通量三、光通量 可见光是电磁波,因此有两种描述可见光方法:一种是辐射量方法,一种光学量 衡量可见光对人的视觉刺激程度的量为光通量,其定义为 (23)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lmlm)。)。1W辐射功率的555nm波长的单色光所产生的光通量为680lm。于是光瓦和流明的关系为 1W=680lm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四、发光强度四、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为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简称光强,用I I表示,它和光通量的关系为 单位为坎德拉(cd)。若光源是各向同性的,发光强度为I I的点光源,它向全空间发射的光通

4、量为 光通量的单位流明(lm)等于坎德拉球面度。(2-4)(2-5)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五、亮度五、亮度 亮度是用来描述发光表面的明亮程度的,它定义为光源单位面积在法线方向的发光强度,称为光源亮度。而客观亮度B B是观察者所看到的亮度,其定义为 亮度的单位为每平方米坎德拉亮度的单位为每平方米坎德拉 (2-6)(2-6)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图为观察方向与面元ds法线的夹角,I为发光强度。显然客观亮度与观察者观察角度有关。客观亮度(以后简称亮度)是图像处理中最常用的物理量之一。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六、照度六、照度 受照面上某点的照度受照面上某点的照度E E是通过包含该点单位面积的光

5、通量,是通过包含该点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即即 (2-7)(2-7)其单位是勒克司(其单位是勒克司(lx lx)。)。1 1勒克司是勒克司是1 1平方米表面上照射平方米表面上照射1 1流流明的光通量。照度是光源对物体辐射的一种度量。明的光通量。照度是光源对物体辐射的一种度量。在自然光照射下,各环境中的照度列于表在自然光照射下,各环境中的照度列于表2 21 1中。中。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第三节第三节 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的视觉特性一、明暗和彩色视觉一、明暗和彩色视觉 由于光照条件不同,人眼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在视觉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于是就有了人眼的明、暗视觉视敏函数曲线之分。第十二页,本课件共

6、有53页 人眼相对视敏函数曲线彩色视觉是一种明视觉,描述彩色的方法很多,一种是用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三个量来描述,称为彩色三要素。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不同波长的光会引起人眼的不同颜色感觉,但同一种颜色可以用不同的光谱成份加以合成。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 视觉三色假说视觉三色假说 假设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假设人的视网膜上存在 3 3种不同的锥状细胞,分别种不同的锥状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色光十分对红、绿、蓝三色光十分敏感,它们的相对视敏函敏感,它们的相对视敏函数曲线如图所示,这三条数曲线如图所示,这三条曲线叠加便是图中的明视曲线叠加便是图中的明视觉视敏函数曲线。当一种觉视敏函数曲线。当一

7、种色光进入眼睛之中,它同色光进入眼睛之中,它同时不同程度地激发这时不同程度地激发这3 3种种锥状细胞,它们总的刺激锥状细胞,它们总的刺激结果产生了对该可见光色结果产生了对该可见光色彩的感觉彩的感觉 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 设外界色光的功率波谱为P()P(),则对于三种色敏锥状细胞来说,其光通量分别为 (2-8)(2-9)(2-10)大脑根据大脑根据FRFR、FG、FBFB三色的比例获得总的色度感三色的比例获得总的色度感觉,而三者合成的总光通量决定了总的亮度感觉。觉,而三者合成的总光通量决定了总的亮度感觉。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二、二、视觉范围和分辨力视觉范围和分辨力 视觉范围视觉范围:

8、指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指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人眼的明暗感觉是相对的,但由于人眼能适应的平均亮度范围很宽(100:1),所以总的亮度适应范围才很宽。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人眼的分辨力是指人眼在一定距离上能区分相近两点的能力,可以用能区分的最小视角之倒数来描述 (2-11)(2-11)d表示能区分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L为眼睛和该两点连线的垂直距离。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人眼的分辨力还和被观察对象的相对对比度Cr有关有关,如果用如果用B B和和BoBo分别表示对象和背景的亮度,则分别表示对象和背景的亮度,则相对对比度相对对比度Cr定义为定义为 (2-12)(2-12)当当Cr小时

9、,表明对象和背景的亮度很接近,此时,分辨力下降。此外,运动速度也会影响分辨力,速度大,则分辨此外,运动速度也会影响分辨力,速度大,则分辨力下降。力下降。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人眼对灰度图像灰度分别率一般为人眼对灰度图像灰度分别率一般为3232级,图为不同级,图为不同灰度等级下的图像。灰度等级下的图像。不同灰度等级下的图像不同灰度等级下的图像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人眼对彩色的分辨能力要比对黑白的分辨能力低。人眼对彩色的分辨能力要比对黑白的分辨能力低。就是对于不同彩色,人眼的分辨能力也不相同。表给出就是对于不同彩色,人眼的分辨能力也不相同。表给出了当把对黑白细节的分辨能力定为了当把对黑

10、白细节的分辨能力定为100100见时,人眼对其见时,人眼对其他彩色的分辨力。他彩色的分辨力。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三、视觉适应性三、视觉适应性 暗适应性:当我们从明亮处走进黑屋时,眼前会感到一片漆黑,但过一会后,视觉便会逐渐恢复,人眼这种适应暗环境的能力称为暗适应性。和暗适应性相比,亮适应性过程要快得多,通常只和暗适应性相比,亮适应性过程要快得多,通常只需几秒钟。需几秒钟。色调对比效应:在不同彩色背景中观察同一彩色,会感到彩色色调不同。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四、亮度感觉四、亮度感觉 实际上人眼感觉到的主观感觉亮度S与实际亮度B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对数线性关系,其为 式中

11、K、K0均为常数。这一规律为韦伯费赫涅尔(Weber-Fechner)定律。(2-13)(2-13)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图210 主观感觉亮度和亮度的关系主观感觉亮度和亮度的关系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 重现的影像的亮度无需等于实际影像的亮度,而只需保持两者的最大亮度Bmax和最小亮度Bmin之比C不变就可以,比值 (214)称为对比度。人眼不能辨别的亮度差别,在重现时也没有必要复制出来。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五、视觉惰性五、视觉惰性 由于人眼对于亮度的突变并不是马上就适应的,而是需要由于人眼对于亮度的突变并不是马上就适应的,而是需要一定的适应程时间,人眼这种对亮度改变所呈现

12、出的滞后响应一定的适应程时间,人眼这种对亮度改变所呈现出的滞后响应特性称为视觉惰性。特性称为视觉惰性。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 马赫带效应马赫带效应:人眼对图像边缘特别敏感,图为人眼对图像边缘特别敏感,图为5 5个不同灰度的条个不同灰度的条带,每个条带内的亮度是一常数,我们可以感到有强烈带,每个条带内的亮度是一常数,我们可以感到有强烈边缘效应,这种现象称为马赫带效应。边缘效应,这种现象称为马赫带效应。马赫带效应示意图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六、视觉感知模型六、视觉感知模型 低通对数高通模型是根据人眼对外界光刺激低通对数高通模型是根据人眼对外界光刺激的感知过程建立起来的模型。的感知过程建

13、立起来的模型。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第四节第四节 色度学基础色度学基础一、一、三基色原理与三基色原理与RGB模型模型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人们发现:自然界常见的各种色光都可以由红、绿、人们发现:自然界常见的各种色光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光按不同比例相配而成,同样,绝大多数色光也蓝三种光按不同比例相配而成,同样,绝大多数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便是色度学中的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便是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三基色原理。为了统一标准,国际照明委员会(为了统一标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CIE)19311931年规年规定:分别取水银光谱中波长为定:分别取水银光

14、谱中波长为700nm700nm、546.1nm546.1nm和和435.8nm435.8nm的红、绿、蓝光为作为标准的红的红、绿、蓝光为作为标准的红(R(R,Red)Red)、绿、绿(G,Green)(G,Green)、蓝、蓝(B,Blue)(B,Blue)基色光。基色光。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将三基色按不同比例进行相加混色的方法称为相将三基色按不同比例进行相加混色的方法称为相加混色。加混色。由红、绿、蓝三基色进行相加混色的情况如图示。图 相加混色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国际上规定波长为700nm,光通量为1W的红光作为一个红基色单位,用R表示。波长为546.1nm,光通量为4.5

15、907W的绿光作为一个绿基色单位,用G表示。波长为435.8nm,光通量为0.0601W的蓝光作为一个蓝基色单位,用B表示。则任何色光的配色方程式为 其中r1、g1g1 、b1 为三基色的单位数。标准白色光配色方程式为 即标准白色光是由即标准白色光是由1 1份红光,份红光,1 1份绿光,份绿光,1 1份蓝光组份蓝光组成。成。(2 21515)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 色彩的亮度与r1、g1、b1b1有关,亮度Y与r1r1、g1、b1b1的关系为(在PAL制电视信号中)色彩的种类与各基色的比例有关,常用(r1,g1g1,b1b1)三个分量表示。也可用相对比例来表示,设)三个分量表示。也可用相

16、对比例来表示,设m=r1+g1+b1,则r=r1/m,g=g1/m,b=b1/m。r r,g,b b代表三基色分量的比例,称RGB制的色度坐标,或相对系数,m为各分量的代数之和,称为色模。因此,配色方程式又可如下的色彩公式 (2 21616)(2 21717)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 为此,就有了相对系数与具体色彩关系的色彩图表,即色度图。它的用图途:在图上指定一种色彩,即可查出相应的r r,g,b三个分量。直角三角型色度系统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 1931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了标准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了标准CIECIE色度图,色度图,色度图中的三种基色单位为色度图中的三种基

17、色单位为XX、YY、Z,Z,色彩公式为色彩公式为 (218)其中X、Y、Z不是真正的红、绿、蓝三基色,而是一种人为设定的三基色单位,它们与R、G、B的关系 (219)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 色彩公式又可写为 其中其中mm=x x1 1+y y1 1+z z1 1称为色模数,称为色模数,x x=x x1 1/mm,y y=y y1 1/mm,z z=z z1 1/mm,x x+y y+z z=1=1。如图示标准。如图示标准CIECIE色度图的坐标即为色度图的坐标即为x x,y y。(2 22020)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彩色光的合成也可以依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利用如下方法实现:(1)空

18、间混色法 (2)时间混色法 (3 3)生理混色法)生理混色法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各种相加混色法适用于发光物体,对于一个不发光的无源物体来说,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吸收或反射哪些光波决定,因此表示物体颜色的方法是相减混色法。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 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的关系,如表所示。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的关系,如表所示。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二、其它颜色模型二、其它颜色模型(一)HSI模型 在在HSIHSI模型中,用色调模型中,用色调H(hue)H(hue)又称色相来描述色又称色相来描述色彩类型彩类型 。在HSI模型中,用饱和度S(saturation)来颜色的鲜明程度。在在HS

19、IHSI模型中,用亮度模型中,用亮度I(intensity,I(intensity,对应成像亮度对应成像亮度)又又称明暗度,来描述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称明暗度,来描述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 HSI模型的两个特点:(1)I分量与图像的色彩信息无关 (2 2)H H与与I I分量与人感受颜色的方式是分量与人感受颜色的方式是 紧密相联的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图为色相环,其中色调由角度来表示,它反映了该彩色图为色相环,其中色调由角度来表示,它反映了该彩色最接近什么样的光谱波长。最接近什么样的光谱波长。色相环 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 HSI模型的三个属性定义了一个三

20、维柱形空间。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二)(二)YIQ、YUV和和YCrCb模型模型 为了利用人的视觉特性以降低数据量,通常把RGB空间表示的彩色图像变换到其他彩色空间。目前采用的彩色空间变换有三种:YIQ,YUV和YCrCb。每一种彩色空间都用一种亮度分量信号和两种色度分量信号,而每一种变换使用的参数都是为了适应某种类型的显示设备。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在彩色电视制式中,使用YUV和YIQ模型来表示彩色图像。在PAL彩色电视制式中使用YUV模型,Y表示亮度,U,V用来表示色差,U,V是构成彩色的两个分量;即 (221)在在NTSC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使用彩色电视制式中使用YIQ

21、YIQ模型,其中的模型,其中的Y Y表表示亮度,示亮度,I I,Q Q是两个彩色分量是两个彩色分量。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 YUV表示法的优点:(1)它的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U,V是 相互独立的,也就是Y信号分量构成 的黑白灰度图与用U,V信号构成 的另外两幅单色图是相互独立的。(2 2)可以利用人眼的特性来降低数字彩色图)可以利用人眼的特性来降低数字彩色图 像所需要的存储容量。像所需要的存储容量。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 无论是用YIQ、YUV,还是用YCrCb 模型来表示彩色图像,由于现在所有的显示器都采用RGB值来驱动,这就要求在显示每个像素之前,须要把彩色分量值转换成RGB值

22、。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 YUV与 RGB彩色空间变换关系:(222)(223)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 YIQ与 RGB彩色空间变换关系:YCrCb与 RGB彩色空间变换关系:(2-24)(225)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 RGB与HIS之间的转换比较复杂,对任何3个0,1范围内的R、G、B值,其对应HSI模型中的I、S、H分量的计算公式为:(226)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 HSIHSI转换到转换到RGBRGB关系为:假设关系为:假设S S、I I的值在的值在0,1之间,R、G、B的值也在0,1之间,则HSI转换为RGB的公式为(分成3段以利用对称性):当当H H在在00,120120之间之间(227)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当 H在120,240之间 (228)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当 H在240,360之间(229)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