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考试语文试题(1).doc

上传人:yanj****uan 文档编号:7895505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考试语文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考试语文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考试语文试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考试语文试题(1).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永州一中 2023 年高三 元月大联考语 文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2021 年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5 个国家公园的平均面积为 4.6 万平方公里,约是美国国家公园平均面积

2、的 14 倍,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面积预计占国土面积的 10%,也远远超出了美国 2.3%和世界平均 3.42%的水平。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对国家公园有着深层次的思考。在杨锐看来,人与天谐是中国国家公园的最大亮点。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哲学基础。杨锐认为,人与天谐是对国家公园内自然和人关系的规定,包括 3 个层面的内涵:第一,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国家公园治理的根本关系,自然是优先于人的客观存在;第二,在生态保护第一、最严格的保护前提下,国家公园应统筹原住民社区生计和作为国民福利的自然体验;第三,人要主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最终达到管子所说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

3、生”。杨锐认为,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是最基础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还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所以我们要建立的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国家公园价值体系。”他认为,国家公园承载着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承担着生态教育、科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是新文明形态的最佳展示窗口,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未来,国家公园应该如何建设与发展?杨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守“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 三大基石,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要坚持底线思维,也要尊重辩证逻辑,同时采用系统方法,把国家公园建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科学研究的基地、自然教育的天堂、志愿服务的热土、欣赏壮美自然的精神乐园。(摘

4、编自潇湘晨报,有删改)材料二: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态逐渐成为人们不能不加以正视的问题。从实质的层面看,生态之所以成为问题,与人自身的存在相关联。洪荒之世、本然世界,并没有生态的问题。可以说,生态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生态问题源于人的存在,与人自身的存在特点相关联。人生活于其间的现实世界,已不同于本然的存在,而是形成于人自身的创造活动,儒家所说的“赞天地之化育”“制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天命而用之”,便已肯定人参与了现实世界的生成过程。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看,正面或积极的意义体现于和谐的天人关系,负面或消极的意义则表现为天人之间关系的片面化。天人关系失衡在于人们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忽视甚

5、至蔑视自然的法则,天人之间便会形成各种张力并趋于分离,进而导致各种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解决、生态关系的合理建构,离不开对“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二重视域的具体理解。 “以人观之”也就是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理解和评判世界。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涉及“亲”“民”“物”三种不同的对象,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亲”(以亲情相处)、“仁”(以仁爱之心相待)、“爱”(以珍惜、爱护之心对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不仅对“亲”(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民”(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物”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 中国

6、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以上主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以人观之”相关的是“以天观之”。以后者为视域,不仅仅要从人自身的价值目的去理解和看待世界,而且应基于自然本身的规定和法则去考察自然,由此

7、把握协调天人关系的现实条件。从哲学史上看,道家对以上关系已有了比较自觉的意识。道家把自然作为第一原则,提出“道法自然”,要求尊重自然自身的法则。当然,“法自然”并非毫无作为,事实上,道家也肯定人的活动。不过,对道家而言,人的活动的前提是合乎法则。道家对天人关系中“以天观之”这一方面,给予了相当自觉的关注。 如果从更为宽泛的背景去理解、考察天人之间的互动,则“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二重视域的交融进而涉及伦理视域与审美视域之间的关系。“以人观之”不仅仅意味着注重人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意味着要求人承担多方面的价值责任,后者既包括人对自身的责任,也包括人对自然的责任。责任与义务处于同一序列,本质上具有

8、伦理的意义,从而,责任的意识背后,包含着内在的伦理视域。另一方面,在合理的生态重建过 程中又处处渗入了审美的视域。道家很早就注意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自然本身 就包含审美之维。合理的、和谐的生态关系总是同时呈现审美意义,而被破坏了的生态 则常常无法给人以美的感受。就以上层面而言,“以人观之”和“以天观之”二重视域 的统一,无疑内在地包含审美视域和伦理视域的统一。审美视域以美为对象,伦理视域 则关乎善,在此意义上,二者的交融同时又表现为美和善之间的统一,后者在更广的维 度构成了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理想。(摘编自杨国荣天人共美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的视域交融,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9、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管子所说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我国国家公园的最大亮点。B中国国家公园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价值体系不仅包含生态价值,还包含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C因为天人关系的失衡,天人之间形成各种张力并趋于分离,从而导致各种生态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共 8 页)问题,可见生态问题源于人的存在。D道家把自然作为第一原则,意识到应基于自然本身的规定和法则去考察自然,并提出人的活动要合乎自然法则。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可“人与天谐,天人共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辩证逻辑,从天

10、人关系讨论生态问题。B国家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统筹原住居民,寻求人与自然互相协调,共生天地之美。C洪荒之世、本然世界,并没有生态的问题,像地震、洪水、海啸、火山等,在人类诞生之前,并不构成生态问题。D材料二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从“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二重视域来阐述生态理念。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下列句子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概念的一项是(3 分)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B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程颢秋日)C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歌德浮士德)D草木荣华

11、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荀子王制)4结合材料二,分析概括中国哲学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4 分)5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应如何开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建议。(4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桥 上鲁 彦【注】轧轧轧轧轧米船又响起来了。 伊新叔呆木地坐在桥上。薛家村的埠头上站着许多男女,一箩一箩地把谷子倒进轧米船的斗里,让它轧轧咬着,啃着,吞下去 伊新叔曾整日不闲。他的昌祥南货店唯一帮手,只有伊新婶。但她不识字,不会算账,只能帮他包包几个铜板的白糖、黄糖。而且她不能久坐店里,因为要洗衣煮饭。他还要去帮别人的忙,譬如薛家村里有人家办喜酒

12、、做丧事买菜,总是请他去,因为他买得最好最便宜。又如薛家村里的来信,多半由他的店转交。有时念给人家听了,还给他们写好回信带到店里,转托人送邮局去。 他吃咸菜,穿布衣,不爱赌也不吸烟,年轻时是为祖宗,好让人家说某人有一个好儿孙;年纪大了是为儿孙,好让他们将来日子过得舒服一些。他热热闹闹地把大女儿嫁出去,又给儿子讨了媳妇,现在又在薛家村尽头架起一幢三间两廊的七架屋。 轧轧轧轧 正当伊新叔的新屋竖柱上梁的好日子,轧米船驶来了,轧一百斤谷要三角半小洋。 伊新叔一算,价钱并不比人工便宜。人工一天五角,一天做二百斤谷,加上一斤老酒一角三分,共六角三分。饭菜是粗的,咸齑、海蜇、龙头鲓,大家多得很,不用去买,

13、米饭也算不得多少。有时请来的人不会吃酒,这一角三分就省了。当然,轧出来的比舂的白,可乡下人不想吃白米,米白了二百斤谷就变不得一石米。而且轧出的米碎。轧米语文试题卷 第 3 页(共 8 页)船的好处,只在快。可这有什么关系呢?请人砻谷舂米,一向惯了,并不觉得麻烦。快慢更没有关系,绝没有人家吃完了米才砻谷的。但是轧米船的老板林吉康有钱。他在北碶市开着永泰米行、隆茂酱油店、天生祥南货店等五家买卖,还开着一家钱庄。从第三个月开始,轧一百斤谷只要三角,而且连带卖米。“就照你的价钱,看你抢得了我的生意不能!”伊新叔把米价重新订过,薛家村的人到底和他要好,又全到昌祥南货店来了。但机器节省了人工,林吉康索性将

14、上中白的米价再跌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六角。伊新叔一算,一石米,就要四元谷本,一天人工三角半,连饭菜就四元四角朝外了,再加上屋租、捐税、运费、杂费、利息,只有亏本。但新谷将上市,陈谷积着更吃亏,只得咬着牙齿跌了价。轧轧轧轧秋收一过,轧米船又突然出现,轧一百斤谷只要一角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伊新叔只好宣布米生意彻底不做了。轧轧轧轧轧米船生意好了,每天都到薛家村来。过了不久,老酒行情提高了。许多人讲今年酒捐要加,从前是一缸五元,今年会加到七元。糯米呢,因为时局不太平,将和南稻谷一齐涨。伊新叔连忙办好一笔现款,收进一批陈酒,果然谷价涨了,老酒行情也涨起来,便跟着行情走。但不多几天,隆茂的老酒跌价了。伊

15、新叔不相信以后会便宜,不肯跌,他的老酒主顾到北碶市去了。 九月到了,酒捐并没有加钱,时局也安定下来,老酒行情又跌了。伊新叔这才知道上当,赶快跟着人家跌价。但隆茂竟一直跌到二十个铜板。伊新叔冒冷汗了。他本钱要还,谁晓得会不会再跌!单是利上加利就够了。然而伊新叔一生做生意,见多识广,既谨慎,也有相当的胆量,虽然负债,仍有希望,至少他还可以给别人去称柴。天生祥南货店又跌价了,一路贴着触目的大廉价广告。伊新叔跟着廉价,但还是生意不多。平日到他店堂里闲谈的,现在几乎绝迹,因为到年关都忙。银根也紧缩起来,上行一家一家开了清单,钱庄也催他解款。幸亏一些婆婆嫂嫂信任他,儿子丈夫寄来的过年款或自己的私钱,五十一

16、百地交给他存放,解了他的围。年关终于过去。伊新叔觉得身内空得可怕,正像昌祥南货店,门开着,东西摆着,招牌挂着,但货旧的完了,新的没有进,外面背的债像毛一样多“称一斤三全,伊新叔!”吉生伯母来买东西了。伊新叔开柜屉,只剩半斤。“一听罐头笋!”本全婶站在柜台外说。他呆了一会,像在思索什么,总算找到一听。“要倒啦!要倒啦!”伊新叔听见人们走出店门对许多人说。“要倒啦!要倒啦!”外面许多人应和着走过来。“柴钱一总多少?请你代我垫付了吧!”品生婶说。这话不对,她有钱存在他这里,现在要还了!“我五十!”“我一百!”“我三百!”“还给我!伊新叔!”“”轧轧轧轧语文试题卷 第 4 页(共 8 页)“把新屋子卖

17、给我偿债!”轧轧轧轧“把店屋让给我!”轧轧轧轧长生嫂,万福婶,威康伯母,阿林侄,贵财叔,明发伯,本全婶,辛生公,阿根嫂,梅生驼背,阿李拐脚,三麻皮,上行,钱庄全来了,黑圈似的漫山遍野地向他滚了过来。“好吧,好吧,明天是市日。明天再来!有办法的!”伊新叔连忙开后门,走到桥上。他知道,现在连称柴也不能了,必须立刻离开这里。轧轧轧轧他听见自己的脚步也在大声响着。(有删改)【注】鲁彦(19011944),又称王鲁彦,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桥上选自其同名篇 小说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本以“桥上”为题,点出伊新叔在自己的昌祥南货店倒闭后呆坐的位置,凸显

18、其几经挣扎而最终落败、只得逃离家乡的心情。B文本以插叙开头,然后回述伊新叔和林吉康的经济矛盾的缘起、过程和结果,使冲突更为突出,叙述更为曲折有致,更能引人入胜。C伊新叔是个经营小本买卖的生意人,是背负着人生的重载苦苦挣扎着的生灵的典型代表,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关切。D本文语言质朴、叙述舒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展现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7关于文中乡民在年关过后向伊新叔讨要存放的钱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些婆婆嫂嫂把钱交给伊新叔存放,侧面表现了伊新叔讲究诚信、有人缘。B吉生伯母、本全婶来买东西,察觉到伊新叔的店存货不多,有倒闭的迹象。C品生婶和

19、大家纷纷来讨要存放的钱,让早就亏空的伊新叔实在吃不消了。D经过同行的资本打压之后,乡情的淡漠成了压垮伊新叔的最后一根稻草。8文中多次写到轧米船“轧轧轧轧”的声音,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9与鲁迅的阿 Q 正传相比,鲁彦的桥上在人物设置、生存环境、作品立意方面显示出怎样的独特性?(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臣闻,燕魏连荆固齐,收余韩成从,将西面以与秦为难。臣窃笑之。臣闻世有

20、三亡: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千百万,白刃在前,斧质在后,而皆去走,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杀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故民不死也。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以此语文试题卷 第 5 页(共 8 页)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伯【注】 王之 名不成,此无异故,谋臣皆不尽其忠也。昔者,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当是之时,随荆以兵,则荆可举。举荆,则其民足贪也

21、,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 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荆人和。今荆人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令帅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一矣。天下有 比志而军华下,大王以诈破之,兵至梁郭,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则赵危而荆孤。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魏氏和,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灵于外,士民潞病于内,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三矣。愿大王有以虑之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改)【注】“伯”同“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秦地形断长/续短

22、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B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C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D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囷仓,囷指古代的一种圆形仓廪,仓指方形仓廪。囷仓泛指贮藏谷物的地方。B斧质,古代一种腰斩刑具。将人放在砧板上,用斧砍断。此处指作战的兵器。C三晋,指韩、赵、魏三国。他们曾打败智氏,掌握晋国大权,史称“三家分晋”。D宗庙,是帝王祭祀祖

23、先的场所,也是国家政权的代称,诸侯、大夫不准设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仪,连横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他分析了合纵派诸侯国的情况:物质条件不充足、军队战斗力不强、百姓不能死战、统治者奖罚不明。B张仪的游说旁征博引、由浅入深,先通过名言提出为人臣的明智和忠信,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同时为指出秦国的谋臣们不能尽忠做了铺垫。C张仪列举秦国与霸主宝座失之交臂的三次案例,分析失败的原因在于谋臣不作为,主张退兵议和。张仪希望秦王能深思熟虑,总结教训,引以为鉴。D张仪条分缕析,饱含感情,既夸赞秦王拥有强大的实力,足以建立丰功伟业,也惋惜秦国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导致四邻诸侯

24、国不能臣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燕魏连荆固齐,收余韩成从,将西面以与秦为难。(2)昔者,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14秦国与楚国、魏国作战时应该分别采取什么策略,才能成就霸王之道?请简要概括。(3 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语文试题卷 第 6 页(共 8 页)扬州慢 【南宋】赵以夫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后友人折赠数枝,赋而感之。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 ,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雨窗数朵,梦惊回、

25、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注】翦翦:整齐的样子。毬:球状物。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头春风、明月两句,对仗工整隽永,让人联想到描绘扬州繁华的诗句。B“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眼前琼花晶莹洁泽的特点。C下阕开头三句写窗前琼花清香四溢,既扣词前小序,又引起下文的转折。D姜夔曾作自度曲扬州慢,本词既沿用姜词调名,更沿袭姜词的意绪。16有人说,咏物词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这首词本只为赋花,吟咏之间却生出许多感慨,遂成精品。请结合全词进行赏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

26、题共 1 小题,6 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夺取天下时才能有余,固守天下却显得才能不足,原因是“_ _,_ _”;而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傲视别人。(2)古人描写音乐的手法非常高超,苏轼赤壁赋中就运用对偶手法,侧面描写出洞箫声的凄切婉转,这两句是“_ _,_ _”。(3)古诗词中,常常将人生的悲欢离合融入酒中,如“_ _,_ _”。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汉字,有淑女的温婉之美,也有老妇的隐重之美;有山河的壮丽之美,也有花草的清淡之美。汉字,跨

27、过历史的长河向我们走来。她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令我们_。那一个个方正有力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它见证了中文深厚的底蕴与灵动的风韵。水,象形造字,形如流水,使人不觉间想到了柔和无尽;众,会意造字,形象地_了多人而自然而然地想到团结互助等深意。那一笔一画,一延一顿,或刚劲有力,或柔情似水,无论从艺术还是形态来看,都体现了汉语中的文字之美。身为一个中国人,应当做一个_的中国人,熟悉中华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能熟练地说汉语这种古老而又优美鲜活的语言,能正确地书写汉字这种古老_又丰富生动的文字。先后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并被广泛

28、大众收看,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对汉文化的重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A震撼 表现 仰不愧天 而B震惊 体现 堂堂正正 却C震撼 体现 堂堂正正 而D震惊 表现 仰不愧天 却19. 请结合材料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4 分)语文试题卷 第 7 页(共 8 页)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4 分)(二)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佩戴口罩就像给呼吸系统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这道屏障既要阻隔颗粒物、飞沫等, 。儿童肺部力量相对较弱,长时间佩戴的儿童口罩首先就是要

29、求“通气舒适”。 在口罩团体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成人口罩的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 49 帕,儿童用口罩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 30 帕。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不要盲目热衷于选择 N95 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这类口罩的通气阻力都在 300 帕左右,虽然防护性能高, ,对于儿童日常防护而言并非最佳选择。但是,口罩的通气阻力小了, ?据了解,团体标准中对儿童口罩的要求比成 人口罩还要严苛,要求不应使用再生料生产,而且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低于 90%, 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 95%,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对细菌防护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自主处理能力差的特点,规定儿童口罩应采用耳挂式口罩带,不应有口罩 带

30、自由端、可拆卸小部件,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在如此严苛的安全 标准之下,只要消费者选择购买合格合规的儿童口罩,安全性和舒适性可以兼得。21下列句子中的“和”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昨天发生的事情,这个事情很奇怪。B刚才看的和这里挂的是一种风格,都有一点印象派的味道。C我想周末和大林去钓鱼,青山绿水,游鱼伴身,好不惬意!D你怎么和他认识呢?他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热闹地方的。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四、写作 (60 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31、据要求写作。(60 分)战国策中有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意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比九鼎还重,凭借三寸之舌能够胜过百万雄兵。这里赞美了能言善辩的好处。论语中有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焉用佞!”意思是伶牙俐齿地与别人争辩会惹人厌恶,一个人为何要能言善辩呢?孔子的话肯定了讷言的好处。有时候,不同古人的言论看似矛盾,但实则是他们在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体现出他们独特的人文思想和精神特征,而这些思想在当代国家、民族、社会的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能言”和“讷言”有何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32、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语文试题卷 第 8 页(共 8 页)永州一中2023年高三 元月大联考(新高考 I 卷)(新教材)语文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1 2 3 6 7 10 11 12 15 18 21C B B B D C D C B C B1C【解析】C 项,因果关系倒置。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天人之间形成各种张力并趋于分离”应是“天人关系的失衡”的原因,而 C 项的表述中,“天人关系的失衡”是原因,“天人之间形成各种张力并趋于分离”是导致的结果。故选 C。2B【解析】B 项,“人与自然互相协调”错,材料一第二段中说“人要主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最终达到管子所说的人

33、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不是互相协调,而是人要主动去顺应自然。3B【解析】A 项,“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大意是:大自然造就了天地,也造就了我,我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统一于大自然之中。C 项,“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是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话,大意是:万物相互衬托而在宇宙中生存,世上的人相互施舍恩惠而使世界得以形成。D 项,“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出自荀子王制,大意是:草木开花之时,不能进山林砍伐,断绝它们的生长。这三项都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容。而 B项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是宋代诗人程颢秋日里面的两句诗,大意是:

34、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静观万物,便可以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人们对于一年四季那美妙风光的兴趣都是一致的。讲的是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感悟,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关。故选 B。4以人观之,天人共存。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以“亲”“仁”“爱”的价值立场和价值态度对待(关切)自然,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价值取向与自然共存。以天观之,道法自然。以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对待自然,人们的活动要合乎自然法则,应基于自然本身的规定和法则去考察自然。实现二重视域的统一与交融。既要以人观之,又要以天观之,协调天人关系,实现天人关系的和谐。【解析】材料二围绕“生态问题”展开论说,第三、四、五、六、七段分别从“以人

35、观之”和“以天观之”两个视域以及二重视域统一、交融的角度明确阐述中国哲学中解决“生态问题”的观点。考生要提取各段重要信息,围绕题干的“解决之道”整合内容。【评分标准】共 4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观点概括 1 分,阐述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5理念层面:自然优先,人与天谐,天人共美。建立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国家公园价值体系。实施层面:坚守“生态保护第一”,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原住民社区生计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关系。功用语文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8页)层面:落实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功能。承担生态教育、科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

36、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二、三、四、五几个段落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自身的实际感受来谈即可。【评分标准】共 4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答案中“理念层面”“实施层面”“功用层面”不做赋分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6B【解析】不是“插叙”,而是“倒叙”。7D【解析】言过其实,“乡情的淡漠”的说法过重,乡人讨回自己的钱不算乡情淡漠。8“轧轧轧轧”的声音前后呼应,构成全篇的线索;“轧轧轧轧”的声音代表伊新叔的强大对手,自然引出伊新叔的被动应战,从而推动情节发展;渲染轧米船到来时的声势,反衬伊新叔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次次到来时的恐惧、紧张、厌恶的心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37、,象征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对小资产者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解析】轧米船“轧轧轧轧”的声音出现在全文各处,成了连接全文材料的线索,所以可从结构角度来分析;引出伊新叔应战的情节,所以可从情节角度来分析;“轧轧轧轧”表现出一定的声势,反衬了伊新叔恐惧、紧张、厌恶的心情,所以可从人物角度来分析;而此声音是外来工业文明的象征,它对小资产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可从主题角度来分析。【评分标准】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只答“线索”“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等,不联系文本做具体分析,则不得分。意思对即可。9人物设置:鲁迅塑造的阿 Q 是乡村贫苦农民,他愚昧、麻木,受尽剥削压

38、迫而不自知,甚至自甘堕落;鲁彦桥上塑造的伊新叔是小资产者,他勤劳、善良、精明,付出种种努力但最终却不得不破产。生存环境:阿 Q 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充满侮辱、歧视、冷酷的病态社会;伊新叔的生存环境则充满信任,乡民安于现状,互帮互助,关系和谐,并开始出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的萌芽。作品立意:以阿 Q 正传为代表,鲁迅的小说多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改造国民性;鲁彦的桥上则表现出对受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的巨大冲击的小资产者的怜悯和同情。【解析】本题要求从人物设置、生存环境、作品立意三个方面与课内篇目进行比较。从人物设置来看,阿 Q 是乡村贫民,自甘堕落;而伊新叔是小资产者,他勤劳、善良

39、、精明但仍然被外来的机器文明压垮。从生存环境来看,阿 Q 生活在弱肉强食的病态社会;伊新叔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关系和谐,并出现了机器文明的萌芽;从作品立意来看,阿 Q 正传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桥上则表现出对受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冲击的小资产者的怜悯和同情。【评分标准】共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每点中,阿 Q 正传和鲁彦的桥上的比较内容各占 1 分,意思对即可。10C【解析】“断长续短”意思是截长补短,比喻用长处补短处,固定成语中间不能分开;“方数千里”意思是方圆几千里,主谓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A 项。“号令赏罚”“地形利害”以对称结构列举秦的两项优势,

40、分开则讲不通,据此可排除 B、D 两项。故选 C。11D【解析】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语文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8页)12C【解析】第三次失败不是因为“谋臣不作为,主张退兵议和”,而是因为穰侯“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本质上是谋臣不忠,假公济私,好大喜功。13(1)燕国和魏国连结楚国笼络齐国,收罗残余的韩国势力,形成合纵的联合阵线,打算向西与秦国对抗。(2)从前,秦国和楚国作战,秦兵大败楚军,袭取了郢都,楚王逃跑,向东逃到陈地藏身。【解析】(1)采分点:从,同“纵”,指合纵策略;“西面”向西,面向西;为难,古

41、今异义,对抗或为敌。(2)采分点:昔者,从前;亡走,逃跑;“伏于陈”,状语后置。【评分标准】(1)共 4 分,“从”“西面”“为难”各 1 分,句意 1 分。(2)共 4 分,“昔者”“亡走”“伏于陈”各 1 分,句意 1 分。14与楚国作战,应乘胜追击,斩草除根,并据此对抗中原五国,则霸业可成,四方臣服。与魏国作战,应继续围困大梁,进而攻占魏国,破除赵楚联盟,获得战略主动。【解析】先明确该题在文中涉及的句子,即“无伯王之道”的前两点,要准确理解内容,再简要概括,摘抄原文不得分。【评分标准】共 3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 3 分。在每一点中,策略 1 分,结果 1 分。意思对即可。摘抄原句

42、不给分。【译文】张仪游说秦王道:“我听说,对不明白的事情却要发表议论,那是不明智的;对明白的事情却不讲,那是不忠诚的。作为一个臣子,对君王不忠诚就应当处死,说话不审慎也应当处死。即使这样,我仍然愿意把我所听到的情况全都说出来,请大王裁决定罪。我听说,燕国和魏国连结楚国笼络齐国,收罗残余的韩国势力,形成合纵的联合阵线,打算向西与秦国对抗。我私下笑他们(不自量力)。我听说天下有三种亡国的情况:以混乱的军队去攻打纪律严明的军队必遭灭亡,以邪恶的军队去攻打作风正义的军队必遭灭亡,以背逆天道的军队去攻打顺乎民心的军队必遭灭亡。如今天下诸侯国储藏财货的仓库不充实,屯积米粮的仓库也很空虚,他们征召所有人民,

43、扩大千百万计的军队,即使前面有敌军的刀剑,后面有己方的利斧,军士仍然退却逃跑,怪罪人民不肯拼死作战,是由于统治者不能(依靠正确方法使军民奋勇)杀敌。说奖赏而不给予,说处罚却不执行,因此人民才不肯为国死战。如今秦国的土地,截长补短,方圆有几千里,强大的军队有几百万,秦国的号令和赏罚,加上险峻有利的地形,天下诸侯都望尘莫及。凭借这些优势参与争雄天下的大业,天下是不够秦国吞并占有的。由此可以知道,只要秦国作战没有不取胜的,抵挡的敌人没有不被击破的。可以开拓土地几千里,那将是很伟大的功业。可是秦国军队疲顿,人民穷困,积蓄匮乏,田园荒废,仓库空虚,四邻诸侯不肯臣服,霸主的名望不能形成,这没有其他原因,都

44、是因为谋臣不能尽忠。从前,秦国和楚国作战,秦兵大败楚军,袭取了郢都,楚王逃亡,向东逃到陈地藏身。在那个时候,只要继续攻打楚国,那么楚国就可以全部被占领。而占领了楚国,那里的人民就足够使用,那里的土地物产就足可以满足需求。东面可以削弱齐国、燕国,中部可以凌压三晋(指韩、赵、魏三国)。如果能实现这一行动,霸主的名声就可以造成,四邻诸侯也必定前来朝拜称臣了。然而我们的谋臣不这样做,反而引兵退却,和楚人讲和。现在楚国人正收拾行将灭亡的国家,集合逃散的人民,立起社稷之主,设置宗庙,使得他们得以率领天下诸侯向西跟秦国对抗,这样做原本就是失去成就王霸大业的第一次机会。天下诸侯国早有语文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

45、3页(共8页)联合的意向并驻军在华阳城下,大王用诈术攻破他们,只要进兵到魏都大梁城外,围困它们几十天,大梁城就可以被占领。占领大梁,魏国就可以被攻下,赵国处于危境,楚国就孤立无援。然而谋臣不肯这样做,反而领着士兵退却,与魏国讲和,这样做原本就是失去成就王霸大业的第二次机会。前不久穰侯担任相国,治理秦国,他用一国的军队,却想建立两国才能完成的功业。 因此军队在国外终日日晒雨淋,人民在国内劳苦疲惫,这样做原本就是失去成就王霸大业的第三次机会了。希望大王有所考虑才是。”15B【解析】此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琼花,是虚写,不是眼前琼花。16上阕咏赞琼花,通过想象写出当年扬州琼花的芳姿与神韵。下阕借友人所赠之花回到眼前,写出现在扬州的衰败,寄寓了词人的沉痛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本词由赋琼花转而哀扬州,加深了词的思想境界,格调超出一般的咏物词。【解析】先明确题干要求,抓住关键词“赋花”和“许多感慨”,结合上下阕理解这首词成为精品的原因,再从内容、情感方面进行具体赏析。【评分标准】共三点,每点2 分,共6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得分。17(1)(夫)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解析】作答本题,除识记准确、书写正确外,特别要注意抓住题目提供的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