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教学过程的评价.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94630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教学过程的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教学过程的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教学过程的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教学过程的评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教学过程的评价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看,教师能根据化学这门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深入钻研教材,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的设疑,大胆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师生合作的探究氛围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将环保内容和低碳理念带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整体上看本节课有这样几个特点:1、教学设计理念先进,探究活动求真务实,目标有效达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演示实验又有视频展示,学生、老师的动手实验和讨论交叉进行,过程衔接自

2、然,学生的兴趣很高。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迸发出更多的生成性的火花.2、从生活中走进学科、又从学科中回到社会。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把大自然的春色情景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这满幅的春色是谁的功劳?一下就把学生的思维地引入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问题意识,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即前面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通过有关二氧化碳用途的归纳,使学生对学好本课题内容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本节课的教学选择了演示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设疑,并环环相扣,让学生实验实践中不断发

3、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做演示实验6-5时,先是学生看到现象,之后教师一句简单的话:为什么矿泉水瓶会瘪呢?就轻松地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然后就再次要求学生填表。显然,这种课堂教学行为明显优于传统做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4、本节课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有独特见解的“学习者”。例如,通过录像导入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时,虽然这样的问题比较广,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但这种问题所隐含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大的。教师先是在学生的回对二氧化碳性质及用途的评价一、教学设计方面1、准确地教材分析: 这

4、位教师正确的分析了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科目及教学基本内容,通识教材,贯穿知识的上位与下位关系、点和面的关系。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整体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能准确优化教学内容。能正确使用学科用语提炼了教学内容。2、真实地学情分析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的学情,也准确分析了学生原有知识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还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既要包含学生已有知识又要包含学生没有掌握的新知识,循序渐进培养、激进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2)重视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训练学

5、生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3)重视化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4)重视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珍惜能源、节能减排保护地球。教学过程的评价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看,教师能根据化学这门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深入钻研教材,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的设疑,大胆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师生合作的探究氛围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

6、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将环保内容和低碳理念带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整体上看本节课有这样几个特点:1、教学设计理念先进,探究活动求真务实,目标有效达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演示实验又有视频展示,学生、老师的动手实验和讨论交叉进行,过程衔接自然,学生的兴趣很高。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迸发出更多的生成性的火花.2、从生活中走进学科、又从学科中回到社会。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把大自然的春色情景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这满幅的春色是谁的功劳?一下就把学生的思维地引入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7、和问题意识,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即前面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通过有关二氧化碳用途的归纳,使学生对学好本课题内容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本节课的教学选择了演示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设疑,并环环相扣,让学生实验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做演示实验6-5时,先是学生看到现象,之后教师一句简单的话:为什么矿泉水瓶会瘪呢?就轻松地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然后就再次要求学生填表。显然,这种课堂教学行为明显优于传统做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4、本节课中,学生

8、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有独特见解的“学习者”。例如,通过录像导入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时,虽然这样的问题比较广,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但这种问题所隐含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大的。教师先是在学生的回本节课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有如下特点:(1)重视新课的导入,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课堂气氛,多媒体大屏幕彩图,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了解CO2的用途,并让学生说出空气中有CO2,CO2能灭火,汽水中有CO2,光合作用需要CO2等等。这样教师很自然的过渡到CO2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还有哪些你们不知道

9、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二氧化碳。(2)重视实验的教学,不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如CO2灭火、矿泉水瓶变瘪、四朵花在瓶中的变色、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等课本上实验都进行了演示,并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在这基础上作者还能挖掘教材,演示6-4递进实验,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楼房失火时,我们是站立跑逃生,还是爬行逃生?等生活常识,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是为社会服务的。(3)重视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容纳的信息量大、操作简便、节约时间等特点,对一部分实际操作可能不是很理想知识点,作者采用多媒体展示过程,如投影学生填表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干冰的性质、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有哪

10、些危害等。(4)重视化学史教学,简单介绍波义尔发现紫罗兰鉴别酸的故事,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又引出现代美科学家提出将温室效应气体运用到火星上改变火星的温度,从而适合生命居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5)重视环保教育,能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到实际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应该珍惜能源、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6)课后作业有特色,学完本节课,学生对“温室效应”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或拯救我们的地球读拯救地球六种方法有感,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真

11、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但是由于本课时的内容安排较紧凑,实验较多,部分后进生思维可能会跟不上,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习题,设定一些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检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是初中化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仔细阅读这位老师设计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实录后,感触很多。首先,我来学习了,是一份很好的教学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接下来,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谈谈我的理解。一、教学设计方面1、正确理解教材: 教师正确的分析了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科目及教学基本内容,通识教材,贯穿知识的上位与下位关系、点和面的关系。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整体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12、,能准确优化教学内容。能正确使用学科用语提炼了教学内容。2、真实地分析了学生情况:教学中,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的学情,也准确分析了学生原有知识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还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既要包含学生已有知识又要包含学生没有掌握的新知识,循序渐进培养、激进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教学的目标既符合课程标准也符合教材教法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目标设计和教案的编写具有可评价性,目标具体而鲜明。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了学习类型,不同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表述。目标设计与教案的编写针对了全体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心理特点,充分考虑三

13、维目标的教学效果。4、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评价;自由组合的学习方式,打通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放手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教师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活动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要,案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且能突出教学重要。二、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评价开课艺术的评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14、半”,特别是运用美丽的画面,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开课妙在不径直点明主题,却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此开课体现了教师精心安排又不着痕迹的教学艺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设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课例中,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15、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看实验探究、交流实践,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如“师: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花喷水不变色,花在二氧化碳中不变色,而第四朵花在瓶中却变色。”。 教师对激励学生的评价: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倾注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种信息处于良性的动态交流之中。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好”“高见”“口味不错”

16、“回答的很好”等。课堂内外的延伸评价: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汲取学生亲身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富于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如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楼房失火时,我们是站立跑逃生,还是爬行逃生?等生活常识,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是为社会服务的。注重学法渗透,学以致用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不靠一朝一夕,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学以致用,是新课改理念下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创新作业的评价:按课改的理念和要

17、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学生对“温室效应”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或拯救我们的地球读拯救地球六种方法有感,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建议:没真正的用本案上过课,担心时间不够。特别是如果是是自己实验演示的,另外实验的成功与否也不确定。真正在上课时,教师肯定还要根据课堂上学情的变化,针对对个别学生设计临时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好能看一下与本教学实录

18、相关的制作好的课件。对于二氧化碳与水之间的反应的探究再讲解时语言没有具体体现出来,需要简练易懂。担心实践效果,在实验、活动、课件同时进行时,课堂管理是不是能跟上?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的教学评价天长市石梁中学 钱宗林一、教学理念及三维目标1、师生互动性强,学生作为主体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民主、合作、自主、体验、探究意识得到充分体现。2、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体现于整节课之中。3、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具体准确,适合学生发展水平地确定教学的深度、广度及层次要求。4、重难点确定和处理妥当,学生学习过程受目标导引。二、教学内容及教学程序1、教

19、师利用教材、社会、生活、学生经验及动态的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等各种素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2、知识连贯,承前启后,教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深广度、密度、容量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特别是用光合作用导入新课自然恰当。3、教师按一定主线组织相应素材,引导学生学习,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教学设计富有探究性,重在导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因疑问思考,因思考才会学习。语言精炼,详略得当,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三、教学方法1、学生学习受高质量问题的驱动,有问题就有学习的动力,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在实验、合作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等

20、多样化且有效的学习方式。2、合理地利用有效媒体及实验教学全面育人的功能,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引导学生设计、操作、观察、思考、互动构建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品质进而形成学科素养。例如:教师设计了“将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用玻璃罩扣上”,并引导学生思考“楼房失火时,我们是站立跑还是爬行逃生?”四、教学素养1、学科专业知识扎实,STS知识积淀丰富,学识宽博,有较好的语言表达、板书和实验演示能力。2、学生表现能及时得到强化、鼓励,意见被尊重,信心更充足。3、课堂学习时间利用率高,学习问题行为得到恰当处理,引导点拨得法。五、学生行为 1、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2、学生想学,愿学,乐学。3、学生能

21、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阐释自己的奇思妙想,学得愉快,学得轻松,知识的构建水到渠成。4、学生有良好的读书、动手、思考、探究等习惯,善于观察,主动积极质疑及提问答问等与人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5、学生具有热忱的学习探究情绪,思维实践活动充分。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产生自信,获得成功体验,基础较好的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展示,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6、学生发言、答问、练习、实验等过程中反应快,正确率高。7、未体现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例如:缺少分组实验、讨论与交流。一、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评价:1、能依据国颁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2、

22、教学目标是从“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角度进行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二、针对教学过程设计进行评价: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课堂气氛,这节课教师通过大屏幕彩图: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CO2为什么会有这许多用途?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望,然后带着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通过阶梯实验,验证 CO2的密度,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

23、能力。这一实验原理简单易懂,教师采用演示实验。接着将两只蜡烛用玻璃罩扣上,结果观察到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从而发现问题,分析实验现象,适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火灾逃生方法教育,使其形象化,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演示矿泉水瓶变瘪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的物理性质。通过讲解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外面大气压使瓶子变瘪,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用课件展示,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系统归纳、总结的能力。“可不可以让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瘪的更厉害呢?”一句话使学生兴趣更浓,

24、将学生引入更深层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引入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该内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前面已学习了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启后是后面将要学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实验(四朵花实验)里,教师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讨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语言表述信息,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教师还适时引进波义尔发现紫罗兰鉴别酸的故事,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严

25、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多次采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互动教学等多种形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科学思维方法、表达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高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注入了精神动力。对实验现象及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做到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内容时,主要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是本课重点,

26、这些内容教师是通过简单且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来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于干冰、二氧化碳的用途等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增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体会化学与生活的重要关系,强化环保意识。通过观看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深切体会到,只要老师善于“架梯子”、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一定能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答案: 。本节课围绕二氧化碳的性质,采用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的教学思路,非常符合化学的学科

27、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实际。 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设计了多个探究实验,分别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并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溶于水)。由“蜡烛熄灭”实验得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特别增设了“用玻璃罩扣上两支燃着的蜡烛”,使学生明白了在大火中爬行逃生的道理;由“花儿变红”、“花儿褪色”等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等;从而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深厚,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现象(光合作用等)着手来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循环”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品质得到锻炼,效果良好,学习能力提升高。 综上所述,本节课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2、教学结构严谨,教学中能凸显“知识”和“活动”两条主线,层次分明,衔接紧凑。3、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4、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愿学,乐学。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1、板书设计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否增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不能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虽有用,但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否也可以谈及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