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智能卡项目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州区智能卡项目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万州区智能卡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9一、 行业壁垒9二、 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10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13一、 市场规模13二、 行业所处生命周期17三、 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18第三章 总论19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19二、 编制原则19三、 编制依据19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20五、 项目建设背景21六、 结论分析2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3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川渝东北消费集聚地32四、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打造三峡库区经济中心34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
2、7第五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3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8二、 建设方案3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3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45一、 公司发展规划45二、 保障措施51第七章 运营管理53一、 公司经营宗旨5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4四、 财务会计制度57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63一、 优势分析(S)63二、 劣势分析(W)64三、 机会分析(O)65四、 威胁分析(T)66第九章 建设进度分析70一、 项目进度安排7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0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1第十章 工艺技术方案72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2二、 项目技术工艺
3、分析75三、 质量管理76四、 设备选型方案77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8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79一、 人力资源配置79劳动定员一览表79二、 员工技能培训79第十二章 节能说明81一、 项目节能概述81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2能耗分析一览表82三、 项目节能措施83四、 节能综合评价85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方案86一、 编制依据86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86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8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0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1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1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2八、 清洁生产92九、 环境管理分析93十、 环境影响结论96十一
4、、 环境影响建议96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8一、 编制说明98二、 建设投资98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00建设投资估算表101三、 建设期利息10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3四、 流动资金104流动资金估算表105五、 项目总投资10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7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09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9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3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
5、表115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6五、 偿债能力分析11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8六、 经济评价结论118第十六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20一、 项目风险分析120二、 项目风险对策122第十七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124一、 项目招标依据124二、 项目招标范围124三、 招标要求125四、 招标组织方式127五、 招标信息发布130第十八章 总结说明131第十九章 附表附件13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33建设投资估算表13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6流动资金估算表13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0综合总成本
6、费用估算表14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4报告说明上游行业中,核心的部分为芯片设计和制造,该行业的发展对智能卡行业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芯片价格与智能卡的成本密切关联,芯片价格降低表示智能卡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另一方面芯片技术发展和产品升级对智能卡行业有促进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价格的逐渐下跌,为智能卡行业市场空间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塑料板材等重要辅助原料由于属于泛用材料,行业竞争充分,其产能和价格变动对智能卡行业影响较小。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604.3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757.90万元,占项目总投
7、资的78.54%;建设期利息79.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3%;流动资金1766.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53%。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9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4777.62万元,净利润3164.2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9.53%,财务净现值5232.7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7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
8、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行业壁垒1、技术壁垒智能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含量高,同时行业内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稳定的技术人员以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2、资质壁垒由于智能卡行业较为成熟,境内外均已设立了详尽的资质和标准。国际上
9、有ISO等智能卡相关国际标准,境内则有相关工业生产资质审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和许可要求,取得上述资质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要求和较长的申请时间,因而会对企业有着较高的资质壁垒。3、市场进入壁垒境内智能卡行业主要集中于国家重点行业,如通信、税务、社保、公安、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上述领域对于智能卡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安全要求较高,企业须由国家金卡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并经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许可认证后,通过严格的招标程序方可进入。因而市场进入门槛较高,只有技术能力雄厚、应用经验丰富的企业才能进入上述市场,而对于实力弱、发展缓慢的企业则存在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二、 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
10、政策支持我国智能卡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境内市场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2001年4月,中国金卡工程领导小组发布了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总体规划,对我国智能卡行业发展提出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先进智能卡技术、智能卡应用最广泛、发卡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十年发展规划,开启了我国智能卡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2007年国家政府又将智能卡行业列为了优先发展的行业;2008年国家金卡工程又对IC卡产业提出了5年具体发展目标;之后国务院又对智能卡行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会继续成
11、为我国智能卡行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强大动力。(2)技术进步带来应用范围的扩大除了传统的电信智能卡行业外,其他行业诸如金融、医疗、公共事业、交通等等均逐步开始使用智能卡来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特别是金融行业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电信行业最大的智能卡需求领域。随着未来“一卡多用”、物联网、移动支付等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智能卡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3)境外新兴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些新兴的市场也为智能卡行业带来了不断增长的新兴需求,特别是在3G/4G通讯技术、银行EMV迁移等技术趋势的带动下,对于智能卡的需求更是呈
12、现迅速增长的态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卡生产国,境外新兴的市场需求将会为境内智能卡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2、不利因素(1)行业环境不够完善除通信领域外,我国其他智能卡应用领域由于发展较晚,环境不够完善,市场也相对不成熟和规范,制约了智能卡在除通信领域外的大规模应用,也影响行业的快速发展。如金融IC卡应用需要对原有的配套终端设备如ATM机等进行改造,但过去几年对于终端的改造一直进展较慢;同时“一卡通”这种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共享信息和互联互通的智能卡,实际应用上由于各部门沟通协调等问题,在很多地方暂时无法实现;一些部门和地方对于金卡工程和智能卡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推动,使得该地区市场
13、难以真正打开。(2)高端产品境外垄断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在智能卡细分领域如智能证照卡,由于境外品牌进入较早,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对市场形成相对垄断地位。而高端产品行业,境内企业由于起步较晚很难进入,加之设备的高价格对境内用户开发有很大影响,因而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近几年,随着境内企业进入高端产品市场,上述不利因素在慢慢消化。(3)国际竞争加剧由于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已成为世界智能卡最重要的需求市场,国际卡商也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加入WTO之后进一步开放外境外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中国智能卡企业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对手更加强劲的挑战,未来的境内市场将会呈现完全市
14、场化的局面,只有实力强的企业才能真正站稳脚跟。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市场规模当今智能卡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宏观经济的支持,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支付类还是非支付类智能卡均得到广泛的应用。通信行业是智能卡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其次为金融、健康和交通等领域。在通信领域,2015年其智能卡应用占全球智能卡总应用量的69%左右,为第一大应用领域;其次为金融行业,占比约12%,其增长主要受全球银行业EMV迁移的影响,即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银行处于信息、数据安全等考虑,均大力推动芯片迁移,主要为从磁条卡到双界面卡再到智能卡的升级换代工作,金融业的推动给全球智能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智
15、能卡行业产量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1、全球智能卡市场规模根据marketsandmarkets于2014年发布的智能卡调查报告2008-2015年全球智能卡技术应用及预测统计数据表明从2009年至2014年,整个智能卡行业销售总额达到7.3%的年复合增长率,2015年,全球智能卡销售总额有望超过66亿美元,其中电信领域应用占比可达到53.8%,同时Eurosmart发布的2014全球智能卡行业统计报告指出2014年受益于全球LTE网络迁移和通信技术发展,该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与2013年相比增长15.13%,其中作为智能卡行业传统产品的通讯智能卡出货量占比最大。此外,全球范围内EMV迁移影响也促进
16、了金融智能卡出货量的大幅增长,其出货量占据约25%的应用市场份额。由IHSTechnology针对智能卡芯片的主要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在关键的终端用户行业,包括支付和银行业、电子政务和医疗保健、用户识别模组(SIM)和运输业等领域的需求量大约占全部芯片出货量的89%,将持续推动未来5年的芯片市场发展,预计2019年在智能卡芯片中SIM卡芯片出货量将从2014年的五十二亿张增加至六十亿张。由于芯片与智能卡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数据也能从侧面印证未来五年智能卡需求量也将出现同等速度的较快增长。2、境内智能卡市场规模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金卡工程的大力推动,近年来,境内智能卡需求量也呈现出
17、稳定的增长势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高于全球行业内平均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智能卡发卡量达到19.93亿张,2008年受二代身份证发放高峰期已过及境内通信行业重组等原因,智能卡整体销量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发卡量仅19.46亿张;近几年,随着智能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3G和4G通信业务的推广,物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国智能卡发卡量呈现高速增长,据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2014年智能卡销售量达到45.6亿张,全年销售额达到170亿元。(1)境内通信智能卡细分行业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境内市场来看,通信行业一直为智能卡应用各领域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最近几年,我国通信智能卡发卡量也一直保
18、持稳定的增长态势,至2015年我国电信行业已累计发行智能卡近60亿张,其中移动电话领域占绝大对数,占整个电信卡发货量的82%左右。境内三大运营商自2014年全面开展4G业务后,4G卡的需求量呈现爆发性增长,据国家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境内移动电话用户达13.20亿户,其中4G用户已经达到7.70亿户,2015年新增3.4亿户,4G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为58.2%,移动电话用户结构不断优化。4G业务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推动电信卡需求量的增长。受到增量用户、各运营商间跳转用户、存量用户补卡或升级卡、运营商备卡需求、4G用户升级需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境内通信智能卡行业
19、在未来几年内还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2)境内金融智能卡细分行业金融是除通信外智能卡应用最广泛的领域,2011年,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并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2013年元旦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开始发行金融IC卡,据央行统计,2013年全国总共发行银行卡6.8亿张,同比增长16%;其中金融IC卡4.7亿张,同比增长370%;渗透率从上年的16%,大幅提升到了69%。根据央行公布的实施进度,2015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全面发行银行IC卡。由于IC卡技术上与磁条卡差异较大,EMV迁移意味着银行需要
20、大规模更换个人化设备,由此带来对金融IC卡制作发行设备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据数据分析,未来几年境内金融IC卡渗透率将呈现稳步提升,2014-2016年分别为75%、80%和90%。并且未来几年境内每年新增银行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4-16年发卡量分别为7.6亿、8.4亿、9亿张,对应的境内每年金融IC卡发卡量分别为5.7亿、6.7亿、7.7亿张。由于IC卡在信息安全、防伪性、存储量各方面均优于磁条卡,符合EMV标准的IC卡是银行卡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IC卡单价是普通磁条卡的10倍以上,据天拓咨询数据统计,2013年境内单张金融IC卡平均价格为8.9元,对应境内金融IC卡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
21、未来,金融IC卡将会受到成本降低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产品单价将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EMV迁移带来巨大的增量仍将存在,保守估计将会产生160亿元的市场需求。(3)境内其他智能卡细分行业与金融IC卡相对应的是社保卡,据人社部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09亿人,社会保障卡普及率达到59%,全国80%以上的社会保障卡已加载金融功能。2014年,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该意见指明“到2017年底实现社保卡可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开放向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标志着社保卡工作
22、重点从发行为主转向发行、应用并重,各地进一步加快了社保卡应用推进的步伐。二、 行业所处生命周期智能卡行业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通信行业发展而产生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行业已趋于成熟。从制度层面看,行业监管机构、自律性组织成熟运转,相关制度和标准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从市场层面看,行业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结构完备、价廉质优,产品出现新旧更迭情况;从企业层面看,行业内企业数量趋于稳定,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日趋重要,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挑战。三、 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坚持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
23、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落实。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在万州落地落实。第三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万州区智能卡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二、 编制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
24、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 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分析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25、,并从融资主体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五、 项目建设背景金融是除通信外智能卡应用最广泛的领域,2011年,央行发
26、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并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2013年元旦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开始发行金融IC卡,据央行统计,2013年全国总共发行银行卡6.8亿张,同比增长16%;其中金融IC卡4.7亿张,同比增长370%;渗透率从上年的16%,大幅提升到了69%。根据央行公布的实施进度,2015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全面发行银行IC卡。由于IC卡技术上与磁条卡差异较大,EMV迁移意味着银行需要大规模更换个人化设备,由此带来对金融IC卡制作发行设备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
27、(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20.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万张智能卡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604.3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757.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54%;建设期利息79.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3%;流动资金1766.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53%。(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604.3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341.19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
28、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263.20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9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4777.6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164.29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9.5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79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7073.22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
29、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3333.00约20.00亩1.1总建筑面积24369.671.2基底面积8399.79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8.472总投资万元8604.392.1建设投资万元6757.902.1.1工程费用万元5777.562.1.2其他费用万元819.412.1.3预备费万元160.932.2建设期利息万元79.952.3流动资金万元1766.543资金筹措万元8604.393.1自筹资金
30、万元5341.193.2银行贷款万元3263.204营业收入万元19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4777.626利润总额万元4219.057净利润万元3164.298所得税万元1054.769增值税万元861.0910税金及附加万元103.3311纳税总额万元2019.1812工业增加值万元6548.1613盈亏平衡点万元7073.22产值14回收期年4.7915内部收益率29.5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232.76所得税后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
31、、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万州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因“万客来游”而扬名。幅员3457平方公里,辖52个镇乡街道,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2.57万人,累计搬迁安置三峡移民26.3万人,是重庆市移民任务最重、管理单元最多的区县。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70.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7万元、1.73万元。
32、万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源远流长之地。已有1800多年建城历史,是三峡文明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交融发展,李白、黄庭坚等历史名人曾在这里驻足流连。万州是一座英雄之城,朱德、陈毅、刘伯承三大元帅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活动,川东游击队在这里进行了英勇斗争,江竹筠、彭咏梧等红岩先烈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万县地区行署所在地,1992年设立地级万县市,辖八县三区,重庆直辖后设立万州区。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等文体设施齐备,在全市区县中唯一拥有川剧、曲艺、歌舞剧、杂技等专业文艺院团,多部本土原创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万州表
33、演艺术家先后摘得梅花奖、牡丹奖,万州区荣获“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20年7月,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作为全市第一家单位入选全国15家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同年10月和12月,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先后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万州区位突出、交通便捷,是通江达海之地。蜀道难,到了万州就不难,历史上既有黄金水道,又有古驿道。现在是成渝经济区的东向开放门户,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新田港为重庆四大枢纽港之一,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深水良港,万沪集装箱始发班轮和“蓉万”“西万”“攀万”铁路集装箱班列常态化运行,开通并运行“陆海新通道”万州班列,同国际物流
34、通道接轨。万州机场已开通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航线21条和国际航线2条,已建成渝万城际、万利、万达等3条铁路和渝万、万忠南线、万宜、万达、万利等5条高速公路,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在建或规划建设郑万、沿江等高铁和万达直线、万巫南线、万州南环等高速公路,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万州山清水秀、活力迸发,是宜居兴业之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保持330天以上,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常年保持总体II类。拥有万州大瀑布、西山钟楼等自然人文景观,是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畅游三峡、万州出发”声名远播,“万川毕汇、平湖之州”魅力独显,正以万千风韵迎万
35、客来游。万州古红桔、玫瑰香橙远近闻名。炸酱面、格格等特色美食独具风味,“中国烤鱼之乡”香飘四方。万州经开区是渝东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汽车、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拥有海关和保税物流中心(A型),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航空口岸开放可研报告通过评审。现有高等院校7所、科研机构6所,各类中高级人才近4万人。连续三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获得全国综治工作最高奖“长安杯”。万州砥砺奋进、追梦前行,是前景美好之地。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一区两群”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万开
36、云同城化发展有序推进,“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成效。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实践“一心六型”两化路径,以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加快建设长江流域水生态最优区域,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发展循环智能型工业、山地高效型农业、集散服务型旅游业、绿色智慧型物流业、特色融合型文创产业、休闲养生型康养业,全力打造长江上游“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绿水青山正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十三五”时期是全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预计二二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千亿元;创新实践“一心六型”两化路径,
37、全域水质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成果丰硕,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结构性重塑;城乡“双亮”亮点纷呈,建成“双百”城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稳步提升,亲水江城特色进一步彰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双百亿”工程成绩斐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数量同比增长十倍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零突破”,创新驱动水平明显提升,千余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发展单元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等6个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区两口岸”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西部陆海新通道”万州班列成功开行;投
38、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稳健起步;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渝万城际铁路、万忠南线高速、新田港一期等建成投用,万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稳居全市各区县前列,就业、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统筹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国曲艺之乡”成功创建,“畅游三峡万州出发”、世界大河歌会等文旅品牌成功唱响,“万川毕汇平湖之州”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楼栋工作日”全面推
39、行,民主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成效明显。当前,全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二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的大台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双两百”大城市高质量建成,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到更高水平,全面深
40、度融入新发展格局。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牢,山水与人文共生共荣、融合发展的生态之美全面彰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普惠,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平安万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区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一系列老难题和新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发展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区改革发展将面临复杂国际环境的递进传导影响。从国内
41、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市内看,“一区”发展将加速提质,“两群”各区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情高涨、形势逼人,不进慢进都是退。从区内看,经济总量偏小,龙头企业不多,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不大,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转型升级较慢,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科技创新对产业的驱动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能力不强;城市品质有待提升,人口聚集效应不明显、高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仍有短板;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干部队伍能力有待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我区经济社会
42、发展面临的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万州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纵深推进,为我区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特别是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进万开云同城化发展,为我区发展带来诸多利好。以西向、北向铁路为重点的交通物流通道加快畅通,长江上游重要枢纽港口效能充分发挥,机场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外联内畅公路路网进一步完善,为我
43、区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要素集聚能力。“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实践经验持续积累,发展单元等改革创新红利持续释放,开放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为我区发展增添更加有力的内生动能。三、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川渝东北消费集聚地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万州新作为。(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万州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与成都、达州等地合作,加强与长江中下游省市高质量协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加强与西
44、部地区协调联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优化国际交往格局,拓展与“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地区交往。(二)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扩大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传统消费升级步伐,提质发展五大商圈,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做大做强“中国烤鱼之乡”和万州老字号等餐饮品牌,形成万州特色美食文化,实现扩大消费和壮大品牌的良性循环。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年轻化、个性化、服务化升级趋势,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提升假日消费、会展经济、夜间经济,积极发展首店经济、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培育消费
45、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健全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补齐综合交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物资储备、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强化招商引资,加快落地一批重点项目,为发展蓄后劲、添动力。紧紧围绕“一心六型”“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科学调度,确保尽快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切实增强投资有效性,
46、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质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四、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打造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六型”产业,加快发展枢纽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多个百亿级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打造长江上游绿色智造基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万州经开区主战场作用,加快建设工业强区。持续壮大智能循环型工业,重点发展新材料、食品医药产业,提升发展汽车、绿色照明、智能装备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翻番。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建成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楼宇工业,推进镇乡特色中小微企业基地建设。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充电桩等,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打造长江三峡生态数据产业园,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二)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为导向,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加速发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