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究【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改革的重点,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对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及新模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得当,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要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是把握几个基本切入点: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课堂提问要有效,应多一些启发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语文知识不能被弱化、淡化;应注意研究教与学的规律,要引导学生高
2、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社会各界不断地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几乎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弱点。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探究。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他们的创造,最终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一、阅读教学中
3、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有效性也渐渐得到提高。然而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偏离,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二是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三是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不重视对学生的训练,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
4、育的效果,甚至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二、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效益,掌握教学策略并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有效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确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老套的问题,正需要用理性和怀疑精神,通过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什么为标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史绍典先生提出:一堂“充实”、“丰满”、“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
5、过程”、“有积累”、“能增值”。即很好地把握“三个维度”,处理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与相互的作用关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学生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1、抓住规律,悉心引导。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紧紧抓住教学的规律、学生认识心理的规律,既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其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实也是阅读的动力因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形
6、成积极的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知识加以“心理学化”,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结构和规律;研究学生是怎样获得语文知识,如何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阅读的特点,“品评悟化”的教学策略,比较教学策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2、发挥教材优势,培养阅读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堂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教师可以再介绍海明威的其它一些作品,
7、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3、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来激活问题。在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质疑课文,会促使学生更
8、进一步地进行更丰富的思考。如在阅读雨霖铃时,我们可以回想过去读过的一些送别诗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同是送别诗,这些诗各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胸襟?各体现出怎样的一种风格?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同样的表达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阅读文章,要善于用学生头脑中积存的知识经验激活问题,于无疑处生疑:为什么鸿门宴中项羽不追问项伯为何要替刘邦说情?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么美丽能干,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呢?刘兰芝“左手持刀尺,右手持绫罗”,她是“左撇子”吗?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吸引他们为问题找答案。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从文章的主旨中提问,从重点词句、语
9、段的隐含义中提问;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思路质疑等等,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4、五步引领,有效阅读。有效阅读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1、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2、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包括人物主次及关系、 事件、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 3、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即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5、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阅读教学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答题能力的机械操作过程,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表现出的是对人的关注,塑造出真正的人。以上笔者所提到的仅是追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方面,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