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讲课教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讲课教案》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11年9月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认识论,无论安全还是危险都是相对的。|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
2、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2、事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事故的解释是: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根据能量转移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能量的不正常作用。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3、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4、安全、本质安全|安全:按照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
3、安全条件。|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1)失误安全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应在规划设计阶段纳入设备或工艺,而不是事后补偿)|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5、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安全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
4、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6、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
5、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职业安全卫生是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安全生产管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而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发展历史:(介绍)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
6、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生产管理规律。|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原则。|原理与原则的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有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1、系统原理|(一)、系统原理的含义|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二)、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
7、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图11 管理系统的基本封闭回路图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2、人本原理|(一)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二)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
8、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1)、动力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图12 稳定的能级结构图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2)、能级原则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图13 激励过程(3)、激励原则 1)激励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实现目标需要满足产生激励新的需要状态解除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 2)激励理论需要层次论图 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第第
9、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3、预防原理|(一)、预防原理的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二)、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四方面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3E
10、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4、强制原理|(一)强制原理的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二)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三、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泊松分布|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
11、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偏倚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里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里缺陷的工人。|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伤害事故连锁构成:|(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12、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事故连锁过程影响因素(多米诺骨牌效应):|(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海因里希模型|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基本观点: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2)、事故致因:|1)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抵抗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2)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3)、事故表现:|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生能、生物能
13、等,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4)、防范措施:|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蔽设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4、系统安全理论|(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作用中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
14、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事故预防是指
15、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1、安全生产事故情况|总数下降,次数多。较发达国家发生率高。|2、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情况|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三、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16、|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说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四、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
17、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本保证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在技术、经济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更加需要突出安全管理的作用5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 五、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1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安全生产需要各项专业管理保证4必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5重视科学技术,讲求经济效益 6实行科学管理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
18、论(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1管理体制及基础工作2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动态安全3信息、预测和监督4安全管理要逐步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第第一一章章安安全全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1、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
19、求,并应适时修订;|2、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3、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4、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5、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
20、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
21、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4、班组长|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5、岗位工人|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二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
22、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节安全生产投入|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国有企业由厂长或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
23、(1)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2)增加新安全设备(3)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研究(4)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5)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6)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一)、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二)、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四)、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四、安全计划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1、编制时间|2、计划内容|3、编制计划的布置|4、计划项目的确定与编制|5、计划的审批|6、计划的下达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四节
2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经营单位方针、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基本要求:|(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2)、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3)、所有单
25、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5)、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对培训时间的要求:|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
26、于48学时;每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一)、基本要求:|(二)、培训的主要内容:|(三)、对培训时间的要求:|(四)、再培训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一)、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二)、新从业人员|(三)、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
27、的培训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并获得证书后方可上岗。|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年进行一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年复审一次。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1、形式: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2、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
28、产管理|第五节建设项目“三同时”|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三同时”的内容(*)|“三同时”制度的实施要求从项目的论证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都应按“三同时”的规定进行审查验收,具体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试生产|()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三同时”的主要法律
29、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六节安全生产检查|一、基本概念:|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安全检查的类型(*)|1、定期安全检查|2、经常性安全检查|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4、专业
30、(项)安全检查|5、综合性安全检查|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具体主要是:软件,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查意识、查制度;硬件,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四、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常规检查|2、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是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3、仪器检查
31、法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五、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一)、安全检查准备|(二)、实施安全检查|(三)、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四)、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五)、整改落实(实现安全检查工作闭环)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七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一、分类(*)|按防护部位:头部呼吸器官眼面部听觉器官手部足部躯干护肤防坠落|二、选用原则(*)|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发
32、放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标准,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四、正确使用方法(*)|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一、国家安全监察主体一、国家安全监察主体执法主体:国家安全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综合专项二、监察方式二、监察方式2 2种种1)行为监察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教育培训2)技术监察 安全装置、设施条件;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尘毒水平监测 消防设施条件;防护用品配备等。三、监察程序三、监察程序
33、 监察准备 听取汇报 现场调查 提出意见或建议 发出行政执法文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 听证程序或诉讼程序 四、安全监管部门的三大职权第四、安全监管部门的三大职权第5656条条 现场调查取证权 现场处理权 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 五、安全监察机构的职权五、安全监察机构的职权 现场监督检查权;行政处罚权警告、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等;经济处罚对个人、对单位;司法建议:拘留、刑事追究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六、安全生产专门监察内容六、安全生产专门监察内容 对生产性建设项目的监察 对特种设备的的监察 劳动防护用品的监察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察 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监察 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 矿山安全
34、监察 事故监察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2.19通过2003.6.1实施目的监察范畴七大类监察环节八大环节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责任人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的生产特种设备的使用使用单位八项责任!使用单位八项责任!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例题例题计算:计算:1、已知事故严重度为L,事故概率为P,试写 出风险R的数学表达式?答案:RLP。2、已知某故障树的结构函数为(X)X1X2X3,试 写出故障树的概率函数?答案:P(q)1(1q1)(1q2q3)3、已知某作业岗位的事故发生可能性L分值为6分,暴露于作业环境的频
35、率分值E为10分,事故发生的严重度为C为3分。试进行作业环境危险性评价(说明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论是什么?)答案:采用LEC法;作业环境危险性为180分,评价为二级,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第四章安全评价|第一节安全评价的分类|一、安全评价的概念|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二、安全评价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第四章安全评价|三、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及内容(*)|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
36、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四章安全评价|四、安全验收评价(*)|概念: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内容: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实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促进项目实现系统安全。第四章安全评价|五、安全现状评价(*)|概
37、念: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内容: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对发现的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整改的优先度进行排序;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第四章安全评价|六、专项安全评价(*)|概念:专项安全评价是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专项安全评价。|内容:查找其存在的危
38、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四章安全评价|第二节安全评价的程序|一、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第四章安全评价|第三节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第四章安全评价|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第四章安全评价第四章安全评价|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
39、方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宜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第四章安全评价|四、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评价单元;第四章安全评价|第四节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1、按评价结果
40、的量化程度: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定量安全评价方法|2、按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归纳推理评价法、演绎推理评价法|3、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4、按照评价对象:设备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第四章安全评价|二、常用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指数方法;|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第四章安全评价|第五节安全评价报告|1、安全预评价报告|(1)、内容(*)|
41、概述生产工艺简介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2)、格式(*)|封面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著录项目录编制说明前言|正文附件附录第四章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报告|(1)、内容(*)|概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易燃易爆场所评价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电气安全评价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评价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录|(2)、格式(*)|封面评价机构安全验收评价资格证书影印件著录项目录编制说明前言正文附件附录第
42、四章安全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内容(*)|前言评价项目概况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对策措施与建议评价结论|(2)、格式(*)|前言目录第一章评价项目概述第二章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第三章危险性预先分析|第四章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第五章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第六章职业卫生现状评价|第七章对策措施与建议|第八章评价结论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辩识标准|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
43、的单元。|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一、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重大危险源的辩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重大危险源的监察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二、重大危险源的辩识标准及方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和
44、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2、相关概念:|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露事故,并该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
45、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生产场所: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3、重大危险源辩识|辩识依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分类: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4、重大危险源的辩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
46、表2、表3、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公式计算。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一、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是在对大量重大火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是在对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
47、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并提出应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并提出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一、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1)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特点|(2)建立事故预警的
48、原则和要求|(3)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1.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2.外部环境预警系统|3.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二、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预警系统的组成|2.预警系统的功能|(1)监测系统|(2)预警信息系统|(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4)预测评价系统|(二)预警系统的实现|1.监测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2.识别|3.诊断|4.评价|5.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三、预警监控|(一)组织准备|1.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2.预警机构|(二)日常监控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三)事故的危机管理|(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1.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
49、基本关系|2.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沟通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第七章事故应急救援|第一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b)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2、事故应急救援特点|重大事故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第七章事故应急救援|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
50、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七章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五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七章事故应急救援三、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1、预防|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