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新唐书狄仁杰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新唐书狄仁杰传》.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新唐书狄仁杰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遣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
2、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抵罪。由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计穷,
3、且为患。”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权宜。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中宗即位,追赠司空。(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B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C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D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
4、/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卷”指书籍,古时人们为了防止书蠹,多用黄檗来染纸,因纸色发黄,故以之代称。B“明经”是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明经与进士两科为唐朝科举的基 本科目。C“黜陟使”是唐代考察地方官吏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的官员,其中“陟”为“贬斥”之意。D“高庙”文中指汉高祖刘邦的宗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等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读书专注,受人尊重。他小时候家里有门人被害,官吏询问情况,众人都争着对答,只有他不为所动,因此受到官吏礼让。
5、B狄仁杰注重孝道,成全他人。有同僚需要离开年老病弱的母亲出使到边远地区,狄仁杰主动请求上级官员让自己代替前往。C狄仁杰善于劝谏,勇救同僚。在“砍柏”一案中,狄仁杰巧引汉代旧事,成功说服唐高宗,使权善才和范怀义被免去了死罪。D狄仁杰富有谋略,智降劫匪。狄仁杰在岐州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释放了被关押的人,让他们回去后相互传话,劫匪都前来自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5蔺仁基为什么称赞狄仁杰“贤”?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狄仁杰,字怀英
6、,并州太原人。举明经,调汴州参军。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天授二年,以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谓曰:“卿在汝南有
7、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谮者乃不愿知。”后叹其长者。会为来俊臣所构,捕送制狱。于时,讯反者一问即臣,听减死。俊臣引仁杰置对,答曰:“有周革命,我乃唐臣,反固实。”俊臣乃挺系。其属王德寿以情谓曰:“我意求少迁,公为我引杨执柔为党,公且免死。”仁杰叹曰:“皇天后土,使仁杰为此乎!”即以首触柱,血流沫面。德寿惧而谢。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遗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曰:“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反,死笞掠矣。”示其表,曰:“无之。”后知代署,因免死。武承嗣
8、屡请诛之,后曰:“命已行,不可返。”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官不能足,更诏天下日施一钱助之。仁杰谏曰:“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后由是罢役。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曰文惠。(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B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C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
9、案视D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廷诤,也写作“廷争”,指在朝廷上向皇帝呈递奏章进谏。B弃市,指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示众。C凤阁鸾台,指中书省和门下省,武周时改称为凤阁、鸾台。D革命,古代认为帝王受命于天,改朝换代乃变革以应天命。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善良仁厚,仗义助人。他见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崇质又将出使边远之地,便主动请求代其出行。B狄仁杰依法办案,持正秉公。高宗违律要杀误砍昭陵柏树的臣子,狄仁杰以汉文帝的旧
10、事规劝高宗,二人得以免死。C狄仁杰智慧机敏,坚守气节。被构陷入狱,他设法自救;面对来俊臣的严刑拷打和当面劝诱,他宁死也不诬陷同僚。D狄仁杰体恤百姓,心系社稷。武后准备斥巨资造浮屠大像,狄仁杰直言进谏,认为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于国不利。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2)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累迁度支郎中。帝幸汾阳宫,为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言盛服过者,致风雷之变,更发卒数万改驰道。仁杰曰:“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
11、避邪?”止其役。帝壮之,曰:“真丈夫哉!”天授二年,以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谓曰:“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谮者乃不愿知。”后叹其长者。时太学生谒急,后亦报可。仁杰曰:“人君惟生杀柄不以假人,至簿书期会,宜责有司。尚书省决事,左、右丞不句杖,左、右丞相不判徒,况天子乎?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诏耶?为定令示之而已。”后纳其言。会为来俊臣所构,捕送制狱。于时,讯反者一问即臣,听减死。俊臣引仁杰置对,答曰:“有周革命,我乃唐臣,反固实。”俊臣乃挺系。其属王德寿以情谓曰:“我意求少迁,公为我引杨执柔为党
12、,公且免死。”仁杰叹曰:“皇天后土,使仁杰为此乎!”即以首触柱,血流沫面。德寿惧而谢。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好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日承反何耶对日不承反死笞掠矣 示其表,曰:“无之。”后知代署,因免死。李楷固、骆务整讨契丹,克之,献俘含枢殿,后大悦。二人者,本契丹李尽忠部将,尽忠入寇,楷固等数挫王师,后降,有司请论如法。仁杰称其骁勇可任,若贷死,必感恩纳节,可以责功。至是凯旋,后举酒属仁杰,赏其知人。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13、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曰/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反/死笞掠矣/B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曰/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反/死笞掠矣/C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曰/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反/死笞掠矣/D仁杰子光远得书上变/后遣使案视/俊臣命仁杰冠带见使者/私令德寿作谢死表/附使以闻/后乃召见/仁杰谓曰/承反何耶/对曰/不承反/死笞掠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14、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度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贡税租赋的统计、调拨、支出等事务。B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并称分职,主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C胄子:指从贵族后裔中选拔出来充任帝后的侍卫扈从出行职责之人。D皇天后土:对天和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能匡正弊政。并州长史担心皇帝车驾经过会导致风雷之变,于是兴师动众改修驰道。狄仁杰阻止了这次工役,受到皇帝赞叹。B狄仁杰有长者之风。武后问狄仁杰想不想知道中伤他的人,他说如果有错,就应当改正,如果他没有过错,也不想知道是谁诬陷他。C狄仁杰能审时度势。有人告
15、他谋反,他不加辩解直接认罪,然后设计将谢死表藏在棉衣中传递到监狱外,武后查明冤屈后赦免了他。D狄仁杰有知人之明。降将李楷固曾数挫王师,有司奏请依法论处。狄仁杰认为他有骁将之才,主张委以重任,后来他果然立下战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惟生杀柄不以假人,至簿书期会,宜责有司。(2)仁杰称其骁勇可任,若贷死,必感恩纳节,可以责功。答案1、B句意:狄仁杰的父母住在河阳,狄仁杰登上太行山,回头看,看见一片白云孤身飞过,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父母就住在它的下面。”他眺望惆怅很久,白云飘走才离开。“白云孤飞”是“见”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 C。“舍”为动词,后面应有表地点的宾
16、语“其下”;“久之”作“瞻怅”的时间状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D。2C“其中陟为贬斥之意”说法错误,“陟”为“提升,升迁”之意,“黜”为“贬斥”之意。3A“受到官吏礼让”错误,原文说“吏让之”,这里的“让”意为“责备,责怪”。4(1)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犯人不至于死却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2)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5狄仁杰孝顺且能推己及人,郑崇质母亲年老且有疾病,狄仁杰便想代替郑崇质出使僻远的地方,以免郑崇质的母亲担忧儿子。蔺仁基赞赏他的品行,且为自己与人不睦的行为感到惭愧。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
17、是小孩时,家里有位门人被杀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申辩对答,狄仁杰读书而不予理会,官吏责问他,他回答说:“我在书中正与圣贤对话,哪有时间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狄仁杰)考中明经科,调任汴州参军。(狄仁杰)被官吏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他来问询,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道歉说:“孔子称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仁者的用心,你可以称得上是沧海中被遗落的明珠了。”举荐狄仁杰,他被授任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的父母住在河阳,狄仁杰登上太行山,回头看,看见一片白云孤身飞过,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父母就住在它的下面。”他眺望惆怅很久,白云飘走才离开。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郑崇质本应该出使僻远的地方
18、。狄仁杰对他说:“你怎能留给双亲儿子远行万里的担忧呢?”(狄仁杰)到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蔺仁基赞叹他们的友谊,这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不和,两人相对说:“我们可要稍稍感到惭愧了!”于是两人对待彼此像原来一样,他常常说:“狄仁杰品德贤良,北斗以南,只有他一个人罢了。”不久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一年之中判完了积压时间长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当时的人称道他公平宽厚。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由于用斧头误砍了昭陵的柏树,按律定罪应当免死,高宗下诏书要处死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不应被处死,皇帝生气地说:“这使我成为不孝子孙,一定要处死他们。”狄仁杰说:“汉朝有偷盗高庙玉环之人,文
19、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在朝廷直言规劝说:假如拿了长陵一捧土,该如何按律定他的罪呢?于是只处以弃市的死刑。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犯人不至于死却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现在误砍一棵柏树,就杀掉两位大臣,后世将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于是皇帝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几天后,狄仁杰被任命为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受宠恣意而行,狄仁杰弹劾上奏他的罪过,皇帝下诏宽宥他。狄仁杰说:“朝廷假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却不少。陛下怜惜有罪的人,破坏了现行的法律,这该怎么办呢?我希望您先斥责他,作为对大臣们的警诫。”王本立受到惩处。从此朝廷上下都严整恭顺起来。(狄仁杰)出使岐州,几百名逃亡的士兵
20、抢掠行人,道路上人们不敢往来。官府抓捕了盗贼党羽严加审讯,然而其他人仍混乱不能制止。狄仁杰说:“这是因为他们方法用尽,只能成为祸患。”于是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放出被关押的人,发给他们粮食之后就释放了,让他们相互传话,于是(他们)都自己绑着自己来到衙门。皇帝赞叹他通晓变通之策。(狄仁杰)在圣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朝廷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号叫文惠。狄仁杰所推荐引进的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都是唐朝中兴时期的名臣。中宗即位,追封他为司空。6、D句意:时间久了,看守渐渐松懈,狄仁杰求得笔墨在帛上写信,并把它藏在棉衣中,对看守说:“天正热,请交给我的家人,取出棉絮清洗。”,狄仁杰
21、的儿子狄光远拿到书信后呈送武后替父辩解,武后派使者去调查。“书”是动词,写信,“书帛”是“书于帛”的省略,“于帛”是“书”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得书上变”的主语是“仁杰子光远”,“后”指武则天,是下一句“遣使案视”的主语,这是两个人的行为,所以中间要断开,排除B。7A“呈递奏章进谏”有误,“廷诤”应指在朝堂上当面直谏。8C“来俊臣的当面劝诱”错误,依据文句“其属王德寿以情规劝”得出,当面劝诱的人不是来俊臣,而是王德寿。9(1)不久,狄仁杰升迁为大理丞,一年内判完了积压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当时的人称颂他公平仁爱。(2)如果不损害百姓,那么将要从哪里得到所需之物呢?现在边境尚
22、未安宁,应该放宽征发镇守的徭役,省免不急需办理的事务。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他考中明经科,被选调为汴州参军。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而且多病,而郑崇质将被派遣出使远地。狄仁杰对他说:“您能够留下母亲,让她为远在万里的儿子担忧吗?”于是狄仁杰拜见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去。蔺仁基夸赞他们的情谊。当时,蔺仁基正与司马李孝廉不和,就对他说:“和他们相比,我们很惭愧呀!”于是二人和好如初。不久狄仁杰,升迁为大理丞,一年内判完了积压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当时的人称颂他公平仁爱,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因误砍昭陵的柏树而获罪,按律定罪应当免职,唐高宗下诏处死他们。狄仁杰
23、上奏二人不应被处死,高宗生气地说:“这是让我成为不孝子孙,我一定要处死他们。”狄仁杰说:“西汉有人偷了宗庙里的玉环,汉文帝想诛杀他全族,张释之在朝廷上直言规劝说:假如有人盗取了长陵的一抔土,那么该按什么法律定他的罪呢?于是文帝按律令将他判为弃市。陛下的法令制度张贴在宫外阙门上昭示天下,判刑本来就应有差别等次。现在,砍一棵柏树,就杀掉两位大臣,后世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高宗的怒气消除了,于是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天授二年,狄仁杰以地官侍郎的身份同领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对他说:“您在汝南政绩突出,但也有人祗毁你,你想知道他是谁吗?”狄仁杰辞谢说:“座下认为我有过错,我应当改正;认为我没有过错,是
24、我的荣幸。至于诋毁我的人,我不想知道。”武后赞叹他是年高德厚的人。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构陷谋反,被捕解送到狱中。当时,审讯造反者时,初审就认罪,判决时就能减罪而只判本人死罪。来俊臣拉来狄仁杰提审,狄仁杰回答说:“武周变革天命,我是唐臣,谋反本来就是事实。”来俊臣就把他绑起来用棍棒毒打。来俊臣的手下王德寿以情相劝,对狄仁杰说:“我的想法是让你能稍稍避开这事,您只要听我的,揭发杨执柔是你同党,您将免去死罪。”狄仁杰感叹说:“皇天后土啊,你怎能让我狄仁杰干这种事呢?”说完,就用头撞柱,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了,赶紧向他道歉。时间久了,看守渐渐松懈,狄仁杰就求得笔墨在帛上写信,藏在棉衣中,对看守说:“天正
25、热,请交给我的家人取出棉絮清洗。”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拿到书信呈送武后替父辩解,武后派使者去调查。来俊臣让狄仁杰穿戴好官服出来见使者,私下让王德寿以狄仁杰的名义写了谢死表,让使者带回呈递给武后。武后于是召见狄仁杰,问他:“你为什么要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如果不承认谋反就会被拷打而死了。”武后拿出谢死表给他看,狄仁杰说:“没有这回事。”武后知道这是别人代他而写的,于是免去了狄仁杰的死罪。武承嗣多次请求杀了狄仁杰。武后说:“免死令已下,不可返回了。”武后想要建造浮屠大像,结算要花费数百万,官费不够,又下令让天下的僧人每天上交一钱相助,狄仁杰进谏说:“工程不能役使鬼,必定役使人;粮食不会从天
26、而降,终究是由地里长出来的。如果不损害百姓,那么将要从哪里得到所需之物呢?现在边境尚未安宁,应该放宽征发镇守的徭役,省免不急需办理的事务。”武后因此停止了此次工程役。狄仁杰在圣历两三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被追赠为文昌右相,谥号文惠。10、B“俊臣”做“命”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C;“仁杰”做“召见”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句子翻译:仁杰的儿子狄光远见到衣内的奏章,就送呈武后,武后派使者去视察。来俊臣让狄仁杰穿着官服出见使者,并秘密下令要王德寿以狄仁杰的名义写了一道谢死表,交给使者带回。后来,武后召见狄仁杰问道:“你为什么要谋反?”狄说:“我并没有谋反,而是差一点被无辜打死。
27、”11C“胄子:指从贵族后裔中选拔出来充任帝后的侍卫扈从出行职责之人”错误,胄子,指帝王或贵族的长子,或国子学生员。此处应该指“国子学生员”。12C“他不加辩解直接认罪”错误,由原文“仁杰叹曰:皇天后土,使仁杰为此乎!即以首触柱,血流沫面”可知,仁杰叹气说:“老天在上,我狄仁杰能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吗?”说完就用头碰柱,血流满面。由此可知,狄仁杰宁死不屈,直到最后都没有认罪。13(1)人君只有生杀权柄不能借给他人,至于签署文书、上奏请见应当责成有关部门去办理。(2)仁杰称他们骁勇,可留任,如果免去死罪,一定会对武后感恩戴德,还可建立功勋。翻译: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仁杰多次升迁为度支郎中。
28、高宗驾幸汾阳宫,仁杰为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以路必经妒女祠,民间传言盛服经过,会招致风雷交加为由,征发数万士卒改修皇帝经过的驰道。仁杰说:“天子出行,风伯为之清尘,雨师前来洒道,为什么要回避妒女呢?”于是,制止了这次徭役。高宗嘉奖仁杰说:“真正的大丈夫啊!”天授二年,狄仁杰以地官侍郎的身份,同时领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对他说:“你在汝南有政绩,但也有诋毁你的人,要想知道他吗?”仁杰辞谢说:“陛下您认为是错的,臣一定改正错;认为我没有错,那就是臣的幸运。诋毁之人是谁,我不愿意知道。”武后赞叹他为忠厚长者。当时太学生紧急求见,武后闻报认为可以。仁杰说:“人君只有生杀权柄不能借给他人,至于签署文书、上
29、奏请见应当责成有关部门去办理。尚书省决断事务,左、右丞不管拘捕;左、右丞相不判决囚犯,何况天子呢?太学生们告见,这是丞、簿的职责,如果报告允许谒见,那些贵胄弟子多达数千人,得下多少诏令呢?只要将明文规定告诉他们就行了。”武后采纳了仁杰的意见。狄仁杰被酷吏来俊臣诬陷犯了谋反罪,被捕入狱。这时,其他受牵连的人犯害怕来俊臣的严刑拷打,都含屈招认,只求听到减免死罪的消息。来俊臣提审仁杰,仁杰说:“周朝革命,我是唐臣,谋反历来就是事实。”来俊臣用木棒毒打,抓入牢狱。来手下的一个亲信王德寿利用感情到狱中对仁杰说:“我的意思是让你的处境求得稍微好些,只要你肯供说杨执柔是你的同党,我就设法开脱你的死罪。”仁杰
30、叹气说:“老天在上,我狄仁杰能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吗?”说完就用头碰柱,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了,赶紧溜掉。时间久了,看守渐渐松怠,于是,狄仁杰便借了笔,在布上写了奏章,放在褚色的破衣内,对牢中看守说:“天热了,请把这衣送到我家,让他们把里面的棉花去掉。”仁杰的儿子狄光远见到衣内的奏章,就送呈武后,武后派使者去视察。来俊臣让狄仁杰穿着官服出见使者,并秘密下令要王德寿以狄仁杰的名义写了一道谢死表,交给使者带回。后来,武后召见狄仁杰问道:“你为什么要谋反?”狄说:“我并没有谋反,而是差一点被无辜打死。”武后拿出谢死表给他看,狄说:“这不是我写的。”武后知道了这是别人代笔捉刀搞的花招,便免去了狄仁杰的死罪。李楷固、骆务整讨伐契丹,并攻克了它,在含枢殿献俘获,武后十分高兴。这两个人本来是契丹李尽忠的部将,尽忠入侵,楷固等多次挫败王师,后来投降,有司请求按律论罪处死。仁杰称他们骁勇,可留任,如果免去死罪,一定会对武后感恩戴德,还可建立功勋。到这时候,凯旋来朝,武后向仁杰举酒,赞赏他知人。狄仁杰圣历三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文昌右相,谥号为“文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