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贸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经贸概论.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科生选修课程结业论文课程名称: 中国对外经贸概论 论文名称: “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生姓名: 刘学芬 学 号: 学 院: 经济与贸易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 生 成 绩: 任课老师 (签名) 论文上交日期:2013 年 1 月 6 日 “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摘要:农业问题始终是中国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农业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是否稳定发展.入世后,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大农业的冲击,这将给我国农村经济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研究新环境,根据世贸规则,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证我国农业健康顺利地发展.关键字
2、:中国农业 发展 机遇 挑战Into the world hind the opportunity that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faces and challengeAbstract Chinese agriculture is always a critical issue. Agriculture is stable, matter to whole countryman economic stability development. After entering the WTO, Chinese agriculture will be faced with
3、the concussion of international big agriculture, this will give our country rural economics to bring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lso bring grim challenge. We must study new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WTO, to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structure adjustment, seize opportunity, meet a chal
4、lenge, make sure health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smoothly 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es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hallenge正文一、 中国农业的现状: 人口多,农业压力大。目前,我国已经近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而且还在继续增长,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农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且由于日益膨胀的人口,也使得农业资源越来越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 耕地面积少。我国耕地总面积0.95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8公顷
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品的30%,美国的10%,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可耕面积还在继续下降。 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占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地区,农业用水严重不足。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二、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部分领域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7提高到现在的43。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我国的农业科技还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但是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是不可否认的。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
6、业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3;建立了生物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为代表的新品种培育体系,杂交水稻和抗虫棉等6000多个动植物新品种投放农业生产中,为粮食生产,特别是肉、蛋等的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技术以及种养、机械化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和土地的使用效率,2007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每亩350公斤,总产达到5亿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建立了畜牧水产等良种繁育、集约化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体系。目前,我国畜牧总产跃居世界首位,科技贡献率达50,肉、蛋等产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比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
7、,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率编低。如:我国农业有很多地方仍采取漫灌措施,灌溉利用效率不到40,比先进国家低1倍;肥料利用效率不到35%,低于世界一般水平1 520;农药利用效率也不到30;高产稳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此外,农业生态受到很大威胁。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造成35的减产,畜禽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率达1015;农药、化肥和抗生索等的施用过量和残留问题等加剧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并影响到农产品质量。由于品种类型单一、产品质量偏低,粮食单产仅是发达国家的5070。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世界每万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所拥有的农业科研人员为140人,我国还不到80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
8、转化率仅为30到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尽合理。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二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农技推广和农民教育工作多头进行,使得有限的经费“撒胡椒面”,难以达到快速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的目的。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初步估测,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总体差距达15到2O年。三、入世后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农业将与市场经济和农产品自由贸易制度逐步接轨,使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融合于世界经贸体制的框架中,这有利于我国加快引进国际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推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
9、向深层次方向改革,加速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为我国创造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利用WTO 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机制,一方面通过制定各项条款以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灵活运用WTO有关条款并联合发展中国家来保护自己,防止某些发达国家歧视性地使用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加入WTO后, 我国在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下,可以无条件的享有135个缔约方的多边最惠国待遇,经过努力也可得到主要发达国家给予的普惠制待遇,这就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改变目前我国出口过度依赖某些国家市场的被动局面。有利于我国分享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成果,特别是分享WT
10、O 的经济贸易信息资料,从而准确及时的制定和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使之符合国际经济格局和科学制定我国的宏观农业经济政策,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减少盲目性和波动性。有利于我国结合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加入WTO 后,就可更多地利用外资以及争取具有更多优惠条件的国际贷款用于农业开发工作。有利于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降低了农业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农产品将进入发达国家让出的部分出口市场,将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特别是农产品的加工品及纺织服装品
11、的大幅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启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棉花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加入WTO, 我国就可利用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及其他符合规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使中国农业走出长期负保护的困境,从而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 入世后对中国农业带来的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由于中国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贸易,分属农业、内贸、外贸三个系统主管,这种格局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化的需要。 其次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当前中国农产品并非总量过剩,农产品价高质低,科技含量少,现
12、在中国的粮食价格普遍比国外高,因此,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竞争上,任重道远。 第三是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加入WTO后,农产品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农产品将接受国内外市场的严格挑选,价廉物美的健康农产品,将会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而现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远不适应市场消费需要,已突出表现出来。如不尽快调整农业结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中国农产品很难打入国际市场。 第四是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中国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非关税措施调控。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
13、段的丧失,为国外农产品大举占领国内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因而影响了中国的宏观调控。 第五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远不适应加入WTO的形势。 在市场准入方面,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进行了5 次较大幅度的降税,目前农产品算术平均税率已降至21.2以下,其中:原料为16.5,半成品为24.2,制成品为27,活动物和动物产品为20.6,植物产品为6.9,油脂类为22.7,食品、饮料、烟、酒类为28.7,原木及木制品为10.4,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为26.6。若继续降税,加上我国关税结构等问题,可能引起进口农产品涌入国内,冲击我国农业发展。我国使用的非关税措施主要是进口配额管理、进口许可证管理,按农业协议
14、要求,需将其关税化,势将加大我国调控农产品贸易的难度。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产品成本刚性上涨,以及供求缺口的存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曾一度超过国际市场价格,部份农产品已丧失了比较优势。若毫无准备地加入WTO,国际优质、低价农产品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压低市场价格,势必损害广大农民利益,挫伤其种粮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五、 政策与措施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加 入WTO后,成员国的非关税壁垒都将转换成等量的关税并逐步予以削减,政府保护农业的免 于 削减就放行的领域只允许在所谓“绿箱”的范围内。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定,来支持和保 护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科研
15、和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保护等投资就属于这一类。因 此,政府应加大这三个方面的投入。通过加大农业科研和教育投入,来提高对农业的科技支 持和农民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先进农业科技的支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否 则一切都谈不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强对环境及生态保护,既可为农业生产创造良 好的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制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 加入WTO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势在必行,而且相当紧迫。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培育和提升我国必须的、在国际市场上又 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或产品的竞争力,如我国的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我国在
16、国际市场上 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行业,如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蔬菜及水果、茶叶及蚕丝等;适当把不 具备竞争优势行业的资源向有竞争优势行业转移;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业 和高值农业的发展。为了使调整过程平稳进行,不致对农民收入产生较大的冲击,可采取如 下措施:设立结构调整基金。该基金专门用来扶持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水 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为调整结构 提供信息保障。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充分研究和运用WTO的有关保障条款,保护国 内生产,如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等。建立对受影响较大的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如减轻税 费负担,增加其就业机会
17、等。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总的形象是质次价低。价格竞争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随着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商品的品质。质量竞争在市场竞争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 流。如我国的果品产量世界第一,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我 国生产的苹果在价格上也有明显的优势,但我国每年都高价进口大量的苹果,是净进口国。 在粮食生产上也是如此,一方面小麦等每年都出现卖粮难,另一方面又进口大量的优质小麦 或面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生产的小麦和苹果等农产品的质量差。因此
18、,政府应制 定相应的农产品品质改良扶持政策,如建立示范区、提供优良品种和科技服务等,切实提高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占领国际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 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如农民 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一方面可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从而降低生 产和流通成本,也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还能代表农民就WTO有关谈判向政府 表达农民的意愿,同时也为调整结构、执行国家的政策提供组织上的支持。否则,我国农业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适应日趋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中国是农业
19、大国,对农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面对着既是机遇,同样又充满着挑战的WTO,中国的农业应该怎么样更好更快的融入WTO、融入国际市场,如何抓住机遇,同时趋利避害成为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着力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品质与质量,质量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时甚至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而中国农产品的质量也成为出口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入WTO,农业生产者都要有质量第一的意识,切实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参考文献:1.王传丽 WTO农业协定与农产品贸易规则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周文梅-苏向莲 何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3期3.秦红斌-赵伟峰-鲍步云农业产业化中的违约问题分析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9期4. 宗义湘 加入WTO前后中国农业政策演变及效果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75.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