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87130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一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一单元.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组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1、古诗词三首一、课程标准相关陈述:(1)、掌握本单元27个生字。读读写写22个词语;读读记记27个词语,丰富词语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

2、己的习作中来。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四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二、学习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

3、风光的古诗。三、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课时:23节四、评价设计方案:1、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等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分享。五、活动预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

4、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亭、庭 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六、作业:1.抄写生字。2.读、背三首诗。第二、三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

5、,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二、吟诵、理解望洞庭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

6、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4.指导背诵望洞庭三、吟读、理解忆江南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 胜:超过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

7、整。江南的景色 ,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课后反思:运用直观生动的课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且给学生以指导提高了课堂效率。2桂林山水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相关陈述依据一: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的识字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阅读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二、学习目标:通过看图

8、、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三、学习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具准备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学习时间课时。四、评价设计方案:1、书写“无瑕、翡翠、波澜壮阔、水平如镜”等词语2、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会背诵全文。 3、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写景的文章。并把排比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9、五、活动预案第一课时(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而后让学生谈感受。(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观察课件中的漓江水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

10、,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体会最后一句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可用图画、录像

11、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

12、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13、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六)朗读全文(七)作业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第二课时(一)指名读课文(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

14、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15、尺”。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四)指导背诵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五)完成“思考练习”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六)全班背诵课文(七)作业背诵课文抄写字词板书设计: 静 像一面镜子 水

16、 清 可以看见沙石桂林山水 绿 像无暇翡翠 舟行碧波上甲天下 奇 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人在画中游 山 秀 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险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课后反思:本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水、山”两段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方法,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再加上精美的图片真是像在画中游玩,学生学得开心,效果良好。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程标准相关陈述:(1)、掌握本单元27个生字。读读写写22个词语;读读记记27个词语,丰富词语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学习文章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描写景物的各种方

17、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四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二、学习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学习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

18、纲。学习难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四、评价设计方案:1、书写“孔隙、森郁、漆黑”等词语2、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会背诵全文。 3、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写景的文章。五、活动预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老师检查自学情况。3.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能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人课题。同学们都喜欢游览,旅游后还有写写游记。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后,就写

19、了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就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二、了解学生预习课文情况。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读了“预习”了解了些什么内容?2.通过读课外书,收集资料。你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什么知识?老师小结:同学们了解的情况真丰富,看来同学们在课外是下了一翻工夫的。三、思考问题。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思考:想一想每段讲什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把讲到洞中双龙的句子画下来。讨论以上思考题。四、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五、作业:抄写生字。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

20、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片段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过程:一、检查复习:二、学习第一段。抽学生读本段。思考: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请用:“ ”画出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眼前一片明艳”?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这里写溪水实际上是写什么?这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作者是什么心情。读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请你说出来,你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产生想象)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

21、是怎样学习这段文字的。学生总结:了解作者描写了什么景物。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体会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想象作者描绘的景色。三、学习第二段。学生自学本段。同学们我们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本段。请同学们随着叶圣陶爷爷继续向前游。学生自由朗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老师提问:你来到了双龙洞 看见了什么样的景观?你有怎样的感受?泉水的位置在哪里?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想象作者描写的外洞是什么样子的。四、学习第四段。学习方法同上1 3步。老师提问:我们与叶圣陶爷爷游到外洞,必须干什么?(生:坐船)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的小船是什么样的呢?叶圣陶爷爷是怎样乘船的呢?这小船是顺水而行,还是逆流而上?我们也来感受在

22、船上进洞的感觉。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老师题问:“挤压”是什么意思?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你有怎样的感觉?(要学生产生想象。)五、学习第五段。学生自学方法同上。老师题问:坐船进入内洞,内洞是什么样子的?当工人提着汽油灯看到了什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读完以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要学生产生想象。)老师题问:现在你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吗?六、齐读第六段。七、总结全文。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思考:读完本课你有何收获或感受?八、文字训练。片段练习:根据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你选择一处产生想象,写出百字以上的短文。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 洞口 外洞 内洞

23、 出洞映山红 突兀、森郁 窄 漆黑油桐花 宽 、大 挤压 双龙、石钟乳、石笋比外洞大溪流 泉水 泉水 泉水(变换调子) (靠洞右边) (孔隙流出) (缓缓、源头)课后反思:本文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在教学中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学习写作方法,而在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孔隙之窄、内洞之大”方面做得不够好,以后要引导学生对用词的选择。4七月的天山一、课程标准相关陈述:关于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二、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

24、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三、学习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学习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评价设计方案:个别读分

25、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阴,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五、活动预案:(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

26、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

27、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三)根据“阅读提示” 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2、引导阅读:(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

28、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

29、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

30、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五)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31、 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课后反思:本文虽说是阅读课文,但其结构及用词都相当不错,所以课堂上仍然以指导写作为主线展开教学。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知识: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情感:1、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学习时数:3课时课前准备:观察校园

32、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二、读课题,明要要求。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1)时间、地点(2)准备工作(3)开展的活动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三、分小组讨论1、提出要求(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3)学会倾听(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分工其它2、自由组

33、合。并选出组长。3、进行讨论。4、各小组进行汇报。5、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第二课时习作一、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二、读题:明要求。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2、梳理内容:(1)校园的一处景物(2)别处的景物(3)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三、指导选材:1、典型性: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四、指导写法:1、要有一定的顺序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

34、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五、相互交流: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六、拟定草稿。教师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七、部分学生完成后,选择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复习导入。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二、我的发现。1分角色读对话。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4全班交流。5摘抄。6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三、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诗句。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3教师点评释译。4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四、宽带网。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口头介绍,或者借助投影仪口头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