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之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之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 专业: 年级:2009级 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 文章题目: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 姓名:* 学号:*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摘要:厌学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教育界,困扰着各个望子(女)成龙的家长们的问题,所以一直是受到所有社会各界那些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的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学生 厌学 厌学心理分析 对策正文:每个家长都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茁壮成长,希望孩子拥有闪亮的人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类拔萃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种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完美成功,都希望自己能够因成
2、为家长和老师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而骄傲自豪。然而围绕孩子,更多的问题出现了:网瘾、厌学、抑郁、焦虑、强迫、品行障碍、环境不适、离家出走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孩子,还困扰着老师和家长。而其中的学生厌学问题尤为重要,这种厌学心理是一种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的心理反应。他们视学习为负担,失去学习兴趣,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情绪消极,敷衍了事并伴随学习效率降低,总之,就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学生厌学这种状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学生的稳定和巩固,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大的阻碍。到最后孩子痛苦,家长痛心,老师头痛。家长管不了,老师教不好,好孩子做不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3、是什么导致孩子违背老师的谆谆教导,辜负父母的期望,而产生厌学这种心理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原因。一.学生厌学的成因1.应试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是一个贬义词,它是相对素质教育而提的。应试教育也称“升学教育”,强调能力与智力因素,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片面教育。单纯的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德育,忽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片面教育。 (1)应试教育偏重智力,忽略德智体美劳的发展,重视应考科目,忽略选修和免考科目,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
4、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2)应试教育重视知识量,忽视学生素质、自我探究能力的开发。逐渐的孩子就缺失了学习的动机,茫然无措,而学习动机缺乏时,就会出现各种焦虑不安的内心紧张状态。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也会减少。(3)应试教育只求分数,应试教育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用来评价和要求学校教师的也是分数。这就造成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分数面前被湮没了,教育不是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时反而造成不同类型的人才被扼杀;另一方面,以考试成绩表示的教育结果被无限地夸
5、大,而教育过程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往往把教育过程和指导学生应考过程实际等同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自觉地提高学生素质,甚至违反教育规律。这样的教育过程,有时也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不仅不能使学生良好的素质得到培养,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4)应试教育偏重“好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校教育成为严酷的、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重压力的淘汰赛。英才三两人,牺牲一大片。要知基础教育(包括高、专、职及成人高中)是服务大多数的普通的普及式教育。培养少数人才,耽误较多人,反映了应试教育的极端功利性。(5)应试教育的表面性。应试教育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只抓并不标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
6、考试成绩;素质是更为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人的品质。因此,应试教育实际成为肤浅的、庸俗化了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和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教育领域里的弄虚作假现象也屡见不鲜、屡禁不止,造成教育效果的虚假性2. 家庭因素的原因 (1) 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因素冲淡理智因素。一个独生子女受到四位祖辈和两位父母的钟爱与呵护,孩子处的核心地位,被超量的爱包围着。他们很容易发展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生理发展超前,心里成熟滞后”,“消费超前,道德滞后”,“依赖性太强,能力太弱”等人格上的严重欠缺。导致孩子上学后,对学校的严格的管理的不适应,或者跟同学的相处不自在等
7、,逐渐的就会导致孩子的厌学问题的产生。 (2)家长望子(女)成龙心切,但又不掌握教子(女)成才的规律和方法。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今天看到某某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就让孩子放弃学习,也对选秀趋之若鹜.这样子不尊重孩子的观点,不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上去培养孩子,不理解孩子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孩子在上学时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厌学也就会慢慢的衍生。 (3)对于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部分留守儿童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
8、,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很复杂,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挣钱学习、有的为了混文凭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学知识学习。那些动机好的还可以认真的学习,但是动机不纯,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逐渐的也就厌学心理产生。3.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原因 环境学习者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性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们也是社会性的,工具中介绍的合作构建过程。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图的,复杂的,是处于它
9、所发生的情境脉络之中的。”环境,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这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教育、公共场所、社会风气、流行思潮和社会制度等。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竞争愈来愈激烈人际关系也显得更为复杂,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思潮与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并存的局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是最能改变一个人了。它可以让你变好,更可以让你变坏。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所以
10、当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然,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们有时也会去其精华取其糟粕。二. 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1) 摒弃应试教育,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与之相对应,则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若详细划分,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
11、动技能素质等,与此相对应,则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使素质教育与人的素质结构相适应,养成人的整体素质。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实施了素质教育,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得到培养,不再受到压迫式的学习,等等,从教育制度方面的改变可以避免部分孩子产生厌学心理。(2) 父母的榜样教育 首先要从父母自身来入手。对于小孩子的启蒙教育,最经典的
12、莫过于榜样教育,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从小父母就给孩子留下一个坏的榜样,对后期的成长很不利;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打个巴掌给个甜枣,软硬兼施。只要能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少了鼓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孩子也是人,也喜欢被哄的;有时候,多让孩子接触一些人间疾苦,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苦心。学习自立自强。(3) 可以综合治理,净化环境。 首先我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流传了几千年,直至今日仍然受到很多教育学者的肯定,因此,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有必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地成长环境,为孩子寻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应该多考虑社区总体氛
13、围好的社区,如果一个社区即脏又乱,整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警车三天两头来,这样孩子在这里是不会学到什么好的。其次是邻居的选择,在你买房子或搬迁时最好先拜访下你的新邻居,好的邻居那胜过家人,要是不好的它间接给你的孩子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 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扫除“黄赌毒”和封建迷信以及假冒伪劣、欺诈等社会公害的力度。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优惠开放。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
14、成年人;加强学校管理,避免外来势力入侵校园,保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结语: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疑的。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我们面前。面对矛盾,如果没有适当的解决方法,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就是矛盾一方的妥协。孩子选择上网逃课厌学甚至包括一部分恋爱都是一种无声的抗争融合了理智和冲动的极端路线。解决矛盾,解决孩子们的厌学问题,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老师们才能放心安心的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保驾护航。参考文选教育心理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007年版 学习动机多学习的影响参考资料教育心理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007年版 218页本文参考资料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年第17期-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