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9069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n 密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江西)毕 业 论 文 (20 11 年)题 目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分 校: 九江电大 瑞昌工作站 学位论文: 班 级: 09春 会计学 本科 学 号: 13 学生姓名: 朱胜模 指导教师: 张家珍 起讫日期: 2011年3月2011年5月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

2、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本论文属于保 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江西)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题 目: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分 校: 九江电大 瑞昌工作站 学位

3、论文: 班 级: 09春 会计学 本科 学 号: 13 姓 名: 朱胜模 指导教师: 张家珍 填表日期: 2011 年 5 月 8 日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重新修订,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审计风暴”以后,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但各种经济事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在审计过程中极易产生一定的审计风险。风险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影响审计机构的信誉和独立性,审计人员自身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同时也可能给被审计的单位或有关入员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对于降低审

4、计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审计取证受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制约,注册会计师有时不可能按事先设想的方式进行。在取证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具证明力的证据,有时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对其取证方式进行调整,需要面对复杂多样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职业判断。因此,注册会计师除应掌握审计证据准则有关规定外,还应了解我国的诉讼证据制度,如证据规则、质证制度等,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的规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应开设证据学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对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分析和判断。 三、 本课题研究内容审计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

5、计报告能否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关键。判断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就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考验注册会计师判断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审计证据所具有的实质的价值,是审计证据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要把审计证据作为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基础,就要确定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具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其作用表现在证明被审计事项的存在和性质、证明被审计事项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及证明审计质量的高低。四、参考文献:1 张齐新:审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 卞建林: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 社:2-3. 4曹志平.理解与科学解释M.北京:

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68. 5莫茨,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171179 6张成敏。证据学与科学逻辑学A.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4卷)M.2002.7蒙哥马利审计学翻译组。蒙哥马利审计学(上)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8美罗伯特。K.莫茨,埃及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论文目录开题报告摘 要 6关键词 6一、审计证据和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6(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6(二)审计证据证明力的概念 7二、审计证据证明力的评价过程 8三、审计证据证明力存在的问题 11(一)当前审计取证中存在的问题 11

7、(二)审计证据证明力存在的缺陷 12四、增强审计证据证明力的措施 13(一)区分审计证据的有用性 13(二)了解我国证据制度规定 14(三)保证适当的取证时间和审计收费 14(四)完善现有审计证据准则 14参考文献 15e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t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摘 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重新修订,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审计风暴”以后,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但各种经济事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在审计过程中极易产生一定的审计风险。风险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影响审计机构的信誉和独立性,审计人员自身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8、同时也可能给被审计的单位或有关入员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对于降低审计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充分 适当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能否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关键。判断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就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考验注册会计师判断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审计证据所具有的实质的价值,是审计证据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要把审计证据作为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基础,就要确定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具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其作用表现在证明被审计事项的存在和性质、证明被审计事项会计

9、处理的正确性以及证明审计质量的高低。一、审计证据和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audit evidence)是审计人员在执行某项审计业务的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而获取的各种凭据。审计证据对整个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必须以审计证据为基础,离开审计证据而得出的任何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都是不切实际的、不能令人信赖的。同时,审计证据也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审计业务负责人可以通过查阅审计证据判断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根据与审计目的的关系分类,审计证据可分为:证明是否存在的证据、证明所有权的证据、证明价值的证据等;根据提供逻辑证明的类型分类,可分为:

10、正面证据、反面证据;根据与其他证据的关系,有基础证据、佐证证据、重迭证据等;根据与被证明事项的关系,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来源,有外部证据、内部证据、审计人员自己获得的证据。 一般而言,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可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 (二)审计证据证明力的概念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指审计证据本身所具有的可靠性并使之成为审计证据的能力。审计证据要具有证明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审计证据必须是与被审计事项存在内在的、一定的逻辑关系,即符合相关性原则;审计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必须能够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经营状况;审计证据必须是审计人员利用审计方

11、法所取得的。如果审计证据客观存在,但由于审计人员疏忽或当事人故意掩盖而未被获取,则此证据不具有证明力。 1、不同的审计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 由于不同的审计证据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品质也有所区别。审计证据的品质越好,证明力就越强;反之,证据的证明力越差。对于不同的审计证据,它们的品质具有如下特点:审计人员亲身经历所取得的证据比审计人员间接取得的证据证明力要强;审计人员向独立的第三方询证而获得的证据比从企业内部询证所获得的证据证明力要强;审核外来凭证所获得的证据比审核内部凭证所获得的证据证明力要强;实物证据比书面证据证明力要强;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证明力要强;一个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下产生的审计证

12、据要比在内部控制较弱的情况下产生的审计证据证明力要强。 2、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形成的三个阶段 审计证据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是否具有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充分证明力。假如某一证据无需其他佐证证据就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那么就可以说该证据具有充分的证明力。审计人员对实物资产进行监盘或抽查所获的证据通常都有充分的证明力。有充分证明力的证据必须是客观的、有力的和充足的。 (2)部分证明力。假如某一证据需要其他佐证证据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那么该证据具有部分证明力。如大多数的内部证据都要求审计人员对证据的产生、处理和保存等一系列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来加以证实其证明力的大小。 (3)无证明力

13、。某些证据尽管有助于审计人员获取更可靠的信息,但其本身并没有证明力。例如对被审计单位的询问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这类证据就因其内在的固有局限而几乎不具有证明力。因此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只能作为进一步审计的辅助证据。 二、审计证据证明力的评价过程 审计证据证明力的评价,就是对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即对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做出判断,确定已收集的证据与被审计事项有无联系,有何联系,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否成为支持审计结论佐证的一项审计活动。 (一)审计证据证明力评价基本程序 审计证据评价的基本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鉴定审计证据的真伪。对于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首先必须鉴定其真实性。伪

14、证和假证不能作为审计证据评价的范围,应予以舍弃。审计证据按鉴定的主体不同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审计人员在分析证据时的个人鉴定;二是审计小组在汇总证据时的集体鉴定;三是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对证据的重点鉴定;四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时,对证据的组织鉴定;五是上级审计机关在接受复议申请后,对证据的复查鉴定;六是被审单位和个人提出行政诉讼后,对证据的司法鉴定。 2、选择合法合理的审计标准。审计标准存在着层次性、相关性、时效性、地域性等特点,在进行审计时就必须选择适时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法规,则要以上级的指示、规章制度、或本单位的规定为准。 3、初步评价。由负责收集、鉴定证

15、据的审计人员,对收集的或正在收集的审计证据,按审计事项或专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实际上就是为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而进行的对证据的评价。因此,评价内容侧重于证据所要证明的事物是否合理、完整、恰当、充分,证据技术性要素是否齐全,从所取得的证据中,能否发现新问题,是否继续查证和如何查证等。 4、再次评价。为编写审计报告,在分析审计事项和重要的审计内容时,主审人员会同审计小组成员对形成审计意见的重要证据进行再度评价,最终确认审计证据。这是审计证据评价最重要的环节,评价的重点主要是证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充分性。 5、反馈评价。由审计小组按审计程序,将审计报告送给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意见

16、后,由审计机构的业务负责人会同审计小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审计意见及其证据进行分析研究。这一阶段侧重于评价有异议的意见,分析时侧重于有争议的焦点,分歧较大者应将整个审计事项及其证据重新审议,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策依据进行分析。如果审计报告中列举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重新取证加以纠正,确保审计机关做出的结论和决定体现其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审计证据证明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审计证据评价,应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充分、适当是对审计证据的总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各种取证方法获得审计证据时,必须考虑证据是否能真实反

17、映被审计事项,客观事实是否与审计目标高度相关以及审计程序是否恰当,数量上是否足够,取得程序和方法是否合法有效,审计证据是否具有足够代表性和时效性,是否具有足够的证明力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结论。 1、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 (1)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审计人员在取证和运用审计证据时,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防止估计与虚构。客观性要求审计证据载明的时间、地点、事实、当事人等必须与事实相符;审计证据所描述的被审计经济事项的变化过程、因果关系、制约因素、影响程度,必须真实而不能虚构;审计证据中涉及的各种数字都必须通过验算和核对,与事实相符。客观性是审

18、计证据胜任其证明的必要条件,不客观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明力。 (2)审计证据的合法性指审计证据是否具备可采用性,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或合法来源的证据才具有证据能力,否则将丧失证据资格。一是形式要合法,按我国民事诉讼相关法规规定,证据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视听证据、口头证据、当事人陈述、鉴定和现场查验等证据,审计证据也应该基本符合这些形式,法律上对证据形式必须履行相应法律手续的,审计证据应当满足这些要求。二是审计证据的来源要合法,包括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 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数据必须和审计目标保持相关一致。这里的审计目标通常是具体的审计目标,某项审计证据可

19、能和某个具体的审计目标有关,却和另外一个审计目标不具相关性。例如,审计目标是要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是否存在,那么审计人员通过观察存货地点而取得的证据是和存货的存在性是相关的,但是却不能证明存货的所有权情况。收集的证据如果和审计目标不相关,即使证据再可靠、再充分、再及时,也不具有证明力。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度。如果审计证据的可靠程度很高,那么对于审计人员确认财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审计人员亲自监盘存货所取得的证据要比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的存货数据可靠。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审计程序的选择相关,只有选取适当的审计程序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3、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重

20、要性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又称足够性,就是用来证明审计意见的证据种类和数量必须要足够,能够满足形成审计意见的需要,它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要求。一般而言,拥有的审计证据越充分,证明力越强。 (2) 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是指证据的有用性。搜集到的证据是否有用还取决于该项证据的内容对于评价被审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证据内容重要包括两个方而的含义:一是证据反映经济业务金额的重要性,在同质证据的条件下,金额大比金额小的更重要。二是证据反映经济问题性质的重要性,问题的性质不同其重要性程度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反映会计舞弊的证据比反映会计差错的证据更重要。 4、审计证据的代表性和时效性 (1)客观、公正的审计

21、结论必须建立在有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上。但并不是一定要求审计证据越多越好。为了执行有效益、高效率的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通常把审计证据需要量的范围降低到一个最低限度,这就要求所选的审计证据的样本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做一方面避免相同或类似性质资料堆砌,突出代表性证据的证明力;另一方而也可在一定基础上降低审计成本、提高收集审计证据的经济性。只有抓住代表性证据,才能获得解决审计证据问题的主要途径。选择代表性证据既缩减审计证据的样本数量,也使审计证据更加精炼有效,更具证明力和说服力。 (2)审计证据的时效性是指审计证据收集的时间及审计证据所涵盖的时间区域。一般而言,关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

22、会计项目的审计证据越接近资产负债表日获得,其证明力就越强。而对于损益表中的有关会计项目,如果所选样本涉及整个时间区间,则其证明力要比集中于某一时间段所选样本的证明力强。有时效的审计证据应考虑在时间上具有临近性,即证据反映的时间越临近被审计事项发生的时间,其时效性越高,证明力越强。 对于分散的、单个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按审计事项的类型,归纳、汇总形成连贯的系统的证据,起到充分证实审计证据证明力的作用,并据以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 三、审计证据证明力存在的问题 审计取证程序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

23、基础的证明材料。尽管审计证据准则中做出了“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的原则要求,但对于不同性质的审计项目取什么证以及如何进行取证等等,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即便在同一问题的取证上,不同的审计人员,可能收集不同的审计证据。许多审计取证,在取证之前没有系统地分析决策,仅仅凭经验,盲目取证,导致证据不充分不相关;取证后未能就取证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审计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证据力不足,加大了审计风险。 (一)当前审计取证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取证方式方法趋于单一化。 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审计取证一直以检查财务账表为主,重视书面证据,忽视环境分析证据。侧重内部证

24、据,避开外部证据。对环境证据的搜集主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内部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度、各种管理条件、管理人员素质等事实的取证。在规范的审计程序里规定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等取得环境证据的重要环节,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常常未做到这一点,有的虽零散地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但并未对相关的符合性测试、审计调查进行记录,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造成审计建议、审计评价存在明显的证据不足。外部证据同内部证据相比,证明力较强,但由于客观上取得外部证据成本较高等原因,现实中外部取证做的仍不够,导致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 2、审计取证的内容不规范。 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

25、,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和过滥同时存在。数量不少,但相关性差,与审计具体目标及审计事项缺乏联系,与要查处的主要问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审计证据收集了很多,还产生重复和互相矛盾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时很困难,无形中浪费了审计成本。 3、取证文书形式不规范。 有的证据只记录一些数据,没有文字说明材料。有的需要通过审计人员分析、复算、核对等方法取得的证明材料缺少必要的过程记录,无计算依据或者其他必要的说明;对于重要的审计证据,有的缺少经过被审计单位确认审计事项的事实及其定性的环节,仅对收集的零散证据盖章,没有经过相关责任人员签字认定的文书,加大了审计交换意见时的沟通难度。(二)审计证据证明力存在的缺陷

26、1、时间因素 审计证据由于受到会计表披露时间等限制,如年度报表一般要求在期末后的4个月内(今年为6个月)披露。审计取证时间多则一二个月,少则只有几天,而诉讼证据有时在进入诉讼前,可进行长时间的收集。一至二年,甚至更长,进入诉讼程序后还可以对不足方面继续取证,因此,事务所在接受多家委托时,不可能像收集诉讼证据那样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以致有时难以获取令人满意的证据,影响其证明力。 2、成本效益因素 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审计取证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相称。现代审计方法主要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基础上的抽查,证明对象应是审计事项对会计报表或审计结论构成重大影响的方面,不可能对每笔业

27、务、每份会计凭证予以验证。而诉讼证据在诉讼时取证成本负担对象不确定,有时为获得有价值的证据,取证成本大大提高,有些事务所不愿付出过高的代价,导致审计取证的质量不太令人满意。 3、职权因素 作为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业务,在取证手段上,没有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权,更没有司法部门的司法权,对外查证,法律未赋予相关单位或人员提供证明的义务,如银行查证、函证的回复没有强制性;发票、字迹的真伪鉴定等不是审计活动所能解决的。此外,诉讼性证据的取证对同一证据是多方取证,如法庭、原被告双方和其他参加人,而且还需通过质证程序确认。 4、专业技术因素 许多审计证据是审计专业人员依据专业手段取得的,如通过计算、分析测试

28、等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做出专业判断,并由审计人员单方面取得,不论在专业方法的使用上,还是审计人员的品行上都可能对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审计证据的上述局限性,使依据审计证据形成的审计结论只能对会计信息做出“合理保证”,意即“审计真实”之说,一些不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士还以“法律真实”或“客观真实”的标准来衡量“审计真实”,从而忽视了审计证据的专业局限性。 四、增强审计证据证明力的措施 目前,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增加的法律诉讼,公安、司法部门以及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进一步关注,审计证据的证明作用或诉讼功能正日益显现。一方面,当注册会计师因为审计意见被提

29、起诉讼时,审计证据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有无过错,对注册会计师起着保护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审计证据作为审计工作成果,以鉴证报告或鉴定结论等形式出现,在法庭上充当诉讼证据。因此,审计证据应努力适应诉讼证据的要求,以保证其应有的证明力。 (一)区分审计证据的有用性 为便于对审计证据进行分析筛选,使审计证据在收集时更具针对性,审计证据除上述分类外,同时还可按其在诉讼中的作用分为意见性证据、追偿性证据和免责性证据等。意见性证据是直接支持审计意见的依据。主要是对不符事项的重要性做出相关处理,如账项调整是否恰当,计算是否准确,包括对报表各项目审计的审定表、检查表等追偿性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根据有关方面的约定、承

30、诺或证明面向相对人追回损失或进行民事赔偿的有关依据。对此类证据要求应履行和完善相关的法定手续,看其是否具备主体资格、签字盖章是否完整等。这些证据主要有:能证明违约责任的业务约定书,证明虚假承诺的承诺函以及与实际不符的证明或会计资料等;免责性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尽到了职业上应有的谨慎,根据有关规定可以避免或减轻审计责任的依据。其主要表现在审计责任人的“过失”或“故意”的认定上,这些依据主要有实地查验记录、询证函、重大事项的请示等有关审验资料,这些资料是否存在不符或遗漏等情况。 (二)了解我国证据制度规定 审计取证受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制约,注册会计师有时不可能

31、按事先设想的方式进行。在取证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具证明力的证据,有时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对其取证方式进行调整,需要面对复杂多样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职业判断。因此,注册会计师除应掌握审计证据准则有关规定外,还应了解我国的诉讼证据制度,如证据规则、质证制度等,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的规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应开设证据学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对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分析和判断。 (三)保证适当的取证时间和审计收费 适当的取证时间和合理的审计收费。如适当延长工商等部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要求;及时出台行业招标方面的规定;制定本地行之有效的行业公约等,维护市场秩序,制止不合理低

32、收费竞争。 (四)完善现有审计证据准则 创造健全的审计法制环境,全方位规范审计取证。审计工作的规则是判断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审计准则体系为审计工作确立了工作规范。衡量审计取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审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遵守职业规则的情况。审计准则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将进一步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并为控制审计质量提供标准和依据。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取证过程中的需要制订相关的取证工作表格,规范审计取证格式,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取证行为,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 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取证责任。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应以追究责任的方式促使审计法、审计准则、审计项目质

33、量控制办法的规定落到实处。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科学的审计取证决策机制。取证之前要分析思考,想清楚了再做,解决取什么证、怎么取证、取哪些证、取多少证、何时取证的问题。一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二要明确审计证据的转化方式,要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原始证据。要使原始证据转化为其他便于搜集的审计证据形式,既保证其证明力,又减轻审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 加强审计取证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研讨,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前应加大对审计人员使用现代审计方法和信息

34、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利用现代审计技术的能力以及专业判断能力,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取证工作。 参考文献1 张齐新:审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 卞建林: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 社:2-3. 4曹志平.理解与科学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68. 5莫茨,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171179 6张成敏。证据学与科学逻辑学A.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4卷)M.2002.7蒙哥马利审计学翻译组。蒙哥马利审计学(上)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8美罗伯特。K.莫茨,埃及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