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内江人口普查.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8635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次内江人口普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六次内江人口普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次内江人口普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次内江人口普查.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内江人口年龄结构研究统计资料第36期发布时间: 2012-08-16 【字体: 大 中 小】 来源:市统计局阅读次数:4366【打印本页】【关闭窗口】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年龄分布状况。它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很大的作用。本文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结构和比较分析法,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对内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2、参考意见。考虑全市外出人口较多,因此,本文在采用常住人口分析的基础上,还尽可能采用户籍人口辅证,文中非特指的人口均指常住人口。 人口年龄明显老年化(一)年龄类型属典型的老年型据2010年内江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按常住人口计算: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6,65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8,老少比为71.2,年龄中位数为37.54岁;按户籍人口计算,该四项比值依次为15.5、10.9、70.2、37.31岁,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表一),不论按哪种口径,四项指标均落在老年型人口指标值内,说明内江人口类型属典型的老年型。表一:静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年轻型成年型老

3、年型0-14岁人口40以上30-4030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4以下4月7日7以上老少比15以下15-3030以上年龄中位数20以下20-3030以上表注:老少比,指65岁及以上人口与14岁及以下人口数的比值;年龄中位数,指在此年龄以上及以下的人口,各占总人口的一半的分界线年龄。进一步分析分性别和分地区人口情况(表二),按照上面人口类型划分标准,结果显示,男女人口均进入老年化,女性人口老化程度高于男性;所辖各区县人口也均进入老年化,但老化程度不一,其中,市中区和威远县老化程度最高,其后依次是隆昌县、资中县、东兴区。如以户籍人口为基础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表二:内江市分性别分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合

4、计分性别分地区男女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0-14岁人口()16.61716.214.917.815.417.017.265岁及以上人口()11.811.312.412.211.412.811.312.2老少比()71.266.576.382.163.983.066.670.9年龄中位数(岁)37.537.537.638.836.338.836.538.7(二)年龄结构快速老化与五普及四普相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断下降,人口快速进入老龄化时代。从各年龄段常住人口分析(表三),一是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快速下降,由2000年的22.13下降

5、为2010年的16.63,下降了5.5个百分点,比1990年-2000年多下降2.05个百点。二是青年人口(15-34岁)比重快速下降,由2000年的35.34下降到2010年的26.05,下降了9.29个百分点,比1990年-2000年多下降5.57个百点。三是中老年人口(35岁以上)比重快速上升。由2000年的42.54上升到2010年的57.31,上升了14.77个百分点,比1990年-2000年多上升7.62个百分点。其中,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7个百分点,较1990年-2000年多上升2.97个百分点。说明,低年龄段人口快速减少,高年龄段人口快速增加。 表三:2010年和20

6、00年人口年龄构成表2010年人口数2000年人口数人口数(人)比重()人口数(人)比重()总计100100 0-45.475.18 5-95.455.68 10-145.7111.27 15-196.076.77 20-248.946.39 25-295.2711.13 30-345.7711.05 35-3910.348.22 40-4410.065.3 45-497.57.29 50-545.135.5 55-597.114.53 60-645.333.66 65-694.22.99 70-743.09983492.36 75-79818472.21618561.49 80-845309

7、21.43324280.78 85-89236580.64128910.31 90-9477680.2137790.09 95-9918010.059100.02100岁及以上2760.01700另一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年龄老化程度的相对指标是老化指数,是社会人口平均年龄占平均预期寿命之比重。一个人口是否出现老化,可以通过观察老化指数是否存在不断增长的趋势来判断。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8.27岁,平均预期寿命77.59岁,老化指数为0.49,相当于一个人已年届中年,而这一指数在三普(1982年)、四普(1990年)、五普(2000年)时依次为0.39、0.41、

8、0.46,也说明人口呈快速老化态势。二、人口再生产接近减少型人口年龄结构是历年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及流动对人口发展综合的作用结果。通过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看出由出生和死亡决定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及人口发展趋势。桑德巴模式及人口年龄金字塔都是把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分析模式,是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分析模式。(一)桑德巴模式按照桑德巴模式划分标准(表四):如果0-14人口比重大于40,表明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再生产类型为增加型;如果5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30,则表示人口老化,未来人口发展缓慢,人口再生产类型为减少型;如果15-49岁人口比重在50左右,老少比为1:1.5,则人口

9、发展处于稳定状态。根据2010年末内江常住人口计算:0-14岁人口占16.63,15-49岁占53.95,50岁以上人口占29.42;按户籍人口计算依次为15.49、56.89、27.62。参照桑德巴动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结合 “五普”及 “四普”数据分析(表四),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内江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渐从偏增加的稳定型到偏减少的稳定型,目前虽然尚属稳定性,但已至减少型边界。表四:桑德巴模式及近几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各年龄组比重 桑德巴人口增长类型划分2010年2000年1990年增加型稳定型减少型0-14岁人口比重4026.52016.622.125.1815-49岁人口比重5050.55

10、053.956.257.785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0233029.421.717.04(二)人口年龄金字塔人口年龄金字塔是描述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几何形式,反映人口再生产类型:递增型(增加型)人口年龄金字塔基部宽广,呈锥形;静止型(稳定型)人口年龄金字塔为稳定的桶形;而退缩型(减少型)人口年龄金字塔则上部较大下部较小。下图是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所得内江分年龄人口数据绘制的年龄金字塔,虽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个口径绘制,但两图形状完全一致。对金字塔分段分析,第一段:1975年以前,全市人口呈增长型。从金字塔结构看,35岁以上(出生于1975年前)年龄段,除50-54岁组(出生于1956年-

11、1960年)和45-49岁组(出生于1961-1965年),因50年代末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出生人口基数低导致总量低外,塔的形状呈标准的上窄下宽型;第二段,1975年以后,全市人口呈缩减型。35岁以下年龄段中, 虽30-34岁和25-29岁组人口总量急减,但主要因母辈(大20岁计)基数小所致,所以塔的形状总体呈上宽下窄型。 结合下图全市49岁及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折线图分析,根据普查对10人口抽样的结果:内江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期间,近20年来生育率走势:1989年、2000年、2010年的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依次为83.6、27.6、23.09,呈下降走势,综合分析得出:如果没有大的计划生育

12、政策调整,自2010年末起,近5年将有一个新的生育高峰期,其后20年将不会再出现生育高峰,人口出生将逐年减少,内江人口再生产将从目前的稳定向减少发展。全市人口再生产发展规律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成为国家法律的发展轨迹完全相符。 抚养水平高位运行,仍处于“人口红利”后期(一)总抚养比水平高,老年抚养负担加重一般用抚养比即劳动年龄人口对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全社会的抚养负担,分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在计算人口抚养比时,因我国目前实际执行的是60岁退休,所以采用国内60岁的标准计算抚养比。2010年内江常住人口总抚养比为51.07,

13、比全省高1.2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77个百分点,其中,老年抚养比为25.95,比全省高1.52个百分点(如按户籍比全省高4.9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81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总抚养比持平,抚养重心从少儿转到老年(详见下表五)。所以,内江目前社会负担情况为:总抚养比高位运行,老年抚养负担加重。表五: 内江2010年与2000年人口抚养比(按60岁计算)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2000年33.4317.6851.112010年25.1225.9551.07(二)仍处于“人口红利”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自然变动从高出生、高死亡率到低出生、低死亡率演变,人口总

14、抚养比水平呈”高、低、高“的走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上通常把人口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称为 “人口红利期”或“人口机会窗口”,它是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带来生产领域劳动力供给充足、储蓄和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同时,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反之,总抚养比大于50%的时期称为“人口负债期”。根据国内实情,按国内标准分析抚养比: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抚养比为51.07,如按照前述划分标准,人口年龄结构处在“人口负债”期,但由于内江是劳动力输出大市,特别是“三普”以后全市劳动力常年外出(半年以上)数量快速递增,从“三普”的不足5

15、万人到六普的近60万人,且外出人口大部份收入流回原住地储蓄、投资和消费,本人也有可能返乡就业,所以个人认为这个指标还应结合户籍人口分析,同口径计算得出,内江户籍人口总抚养比为45.50,因此认为,内江人口年龄结构目前仍处于有利经济发展的“红利期”。进一步从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分析:劳动力数量已呈递减趋势,粗略测算,当50-54岁组的人口退出劳动年龄时,户籍人口总抚养比也将超过50%,总人口“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将不复存在,因此,目前的人口红利期为后期,预计最多持续10年左右。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各年龄段人口及变化,影响消费市场发展0-14岁少儿组,人口总量近62万、占16.6

16、%,除受20-24岁人口基数影响,近五年将有一个新的出生高峰期以外,如果没有大的政策调整,总量将呈递减趋势。这个年龄组的消费品主要是儿童用品市场及初级教育市场。15-29岁青少年组:人口总量75万、占总人口的20.2,其中,20-24岁组人口33万,占该年龄组比重44,形成一个典型的驼峰。从年龄金字塔估算,15年以后,这个年龄组人口将减少到62万左右,并将继续减少。这个年龄段属典型的80后独生子女,有家庭背景做经济支撑,其开放的消费观念会促进电子、电子商务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兴服务行业的兴起,同时这部份人已经或即将进行婚嫁,对耐用品及住房市场也有较大刺激作用。30-44岁年龄组:人口数9

17、7万,占总人口的26.2%,其中,35 -44岁人数占该组人数的78%。据年龄金字塔估算,15年后,这个年龄组人口将降至75万左右,并将继续减少。这部份人目前在总人口中比重最大,是消费主力,他们稳定的经济实力会促进中高端消费市场的扩张,同时,他们强烈的投资欲望会带动固定资产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发展。45-59岁年龄组,总人口73万,占总人口的19.7。据年龄金字塔估算,15年后,这个年龄组人口将增至97万左右,随后开始减少。这个年龄组主要的消费特点是,本身仍在工作,孩子已开始工作,因此经济条件是相对最宽裕的一个年龄段,这个年龄组的消费特点是,开始为养老进行储蓄,同时做一些相对稳健的投资如住房或商业

18、用房投资,旅游也是他们喜爱的消费方式之一,花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日益增加。60岁及以上年龄组,总人口64万,占17.2。据对年龄金字塔估算,15年后,这个年龄组人口将增至100万左右,30年以后,将增至140万,随后总量将开始减少,但比重继续增大。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及心理服务是这个年龄段主要的消费特点。综上所述,结构调整是未来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二)劳动力资源减少,“工人”将持续短缺、劳动力资源将不断减少目前,内江市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2(按户籍算68.7),其中,15-29岁、30-44岁、45-59岁比重依次为30.7、39.5、29.8(按户籍算依次30.9、40.5、2

19、8.6),因此,当前,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正处黄金年龄。进一步分析,根据2010年末各年龄人口数及分年龄别死亡率推算,得出未来15年的劳动力资源数,根据各年份数绘制趋势图(见后),结果发现:除2019年-2022年产生一个波峰外,劳动力资源总量将呈现下滑趋势,结合前述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劳动力资源减少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说明:该图按户籍人口数预测绘制,如按常住人口绘制,走势完全一致。、刘易斯拐点己经出现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工业化过程,随着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逐渐转移,

20、滞留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日,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折点到来之时。2009年,“长三角”、“珠三角”普遍发生的“民工荒”,其实正是全国性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征兆,因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完毕,如果没有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新增转移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所以,工人短缺不是暂时性的,而将是持续性的,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来竞争劳动力已成大趋势。(三)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家庭养老服务不足、老年人口规模扩大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64万,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9万,10年前这个数

21、据依次是48万、5万,据推算,10年后,这个数据将依次增长到80万、20万,因此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空巢”老人多从普查的家庭户分析,全市46万有老年人的家庭户中,有60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8.1万户,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6.1万户;60岁以上的老夫妻户5.7万户,65岁以上的老夫妻户3.6万户,如按60岁计算,空巢率占30,如按65岁计,空巢率占21.1。除此以外,还有60岁以上的老人与未成年户1.2万户,有65岁以上的老人与未成年户0.7万户,这部份老人虽然不算空巢,有一定精神寄托,但不但得不到较好的生活照顾,相反,还要照顾未成年人,所以相当辛苦。养老服务体系是指老

22、年人在生活中获得的全方位服务支持的系统,既包括家庭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条件,也包括政府、社会提供的有关服务的形式、制度、政策、机构等各种条件(不包括经济和物质)。家庭养老服务是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养老服务系统,服务提供者主要是由老年人本人、配偶、子女以及亲朋好友,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关怀。但从上述数据看出,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及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大大增加,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已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四)学龄人口规模缩小,教育需求发生变化1、学龄人口规模缩小与2000年相比,2010年末各学龄组人口总量下降了23.8(详见表六),各年龄组人数除大学年龄组外,均出现程度不

23、一的减少;再分析2010年末各低龄组人数发现,低龄人口规模按年龄从高到低,除小学年龄组因时期长出现明显驼峰以外,总体仍呈下降趋势(详见表六)。2、教育需求发生变化0-2岁婴幼儿人数略低于3-5岁学龄前儿童,结合人口再生产趋势,意味着上幼儿园的人数将越来越少;0-5岁人口数与6-11岁小学学龄儿童人数相当,意味着今后6年内上小学的人数基本无变化;6-11岁小学学龄儿童人口(其中,6-8岁11.88万人、9-11岁11.21万人)是12-14岁(初中)和15-17岁(高中)学龄人口的82,意味着今后6年内上初中和高中的人数均会减少;高中学龄人口是大学学龄人口的63%,结合各低学龄组人口数分析,意味

24、着上大学的人数将持续减少。表六:2010年各低年龄组人口数及变化情况 2010年2000年人口数(人)人口数(人)合计婴幼儿0-2学龄前儿童(3-5)小学学龄儿童(6-11岁)初中就学年龄(12-14岁)高中就学年龄(15-17岁)大学就学年龄(18-21岁)五、几点建议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因素会决定人口年龄构成,当人口年龄构成一旦形成后又会反过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前述分析得知,内江人口已属典型的老年化,人口再生产呈减少的态势,相比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已超2万美元,我们如何在 “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加速经济发展,为老年化浪潮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核心。同时

25、,如何构建方便老年人吃穿住行的社会养老服务框架是我们今后民生问题的重点。(一)抓住 “人口红利“期,促进经济发展1、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人口红利期”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上,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资源较丰富,而这一“有利条件”能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尚依赖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在“人口红利”期,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则当人口的“机会窗口”关闭后,“人口红利”也会随之消失。如前所述,目前内江的“人口红利”属外生型,虽然务工者的大部份收入能进入内江储蓄和消费,但务工者本身并没有投入内江生产领域,不能在生产领域制造增加值,这种输血性的人口红利将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随

26、着全国城乡统筹制度不断发展及流动人口管理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将选择在打工地买房或永久居住,人和钱均不再流回内江,我们在损失外来收入的同时还将损失劳动力资源。因此,要真正抓住10年的“人口红利”期,关键还是要在怎样吸引本地劳动力返乡创业或就业上下功夫,提升内江自身造血功能,让本地经济实现内生型增长。另从劳动力文化程度分析,全市仍有近30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仅20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适应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多开设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及对应就业培训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2、充分发挥财富增值效益“人口红利期”对储蓄及消费的影响

27、主要体现在社会财富将不断增加,消费力增强,社会储蓄率水平提高,相关研究发现,即使在总抚养比超出50的初期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的一段时期内,储蓄率都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因为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倾向,而我国执行的60岁退休年龄致使这种倾向性更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在“人口红利”期还是“人口红利”结束初期,均要充分发挥好财富效益,让资金得到合理的回报,“人口红利”更像一个机会,只有抓住这一机会并加以很好利用才能使“机会”转变为“红利”。就内江来说,年年递增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发展支撑,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钱的使用效益,让资金最大限度的变投资资本,使“人口机

28、会”变为促进内江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同时,要想法设法刺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扩大消费总量,拉动内需,依靠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二)应对老年化浪潮,调整消费市场结构前述分析得知,对未来的消费品市场,规模扩大空间有限,多元化、层次化、老年化是消费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1、青少年市场求“新”根据青少年人口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消费用品发展重点是“新”,我们要向市场不断推出各类高新技术产品,满足他们追求新奇的消费需求,达到提高消费总量的目的。2、中老年市场求“精”根据中老年人口多,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经济能力及消费需要,服务业应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档次,尽可能满足他们对舒适度及

29、品质的需求,同时,提升他们的理财意识,多开发适合他们的投资理财品种,让其闲钱流入再生产领域而不仅是储蓄或不动产,拉动经济良性增长。3、老年市场求“广”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老年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但从消费品市场来看,老年人市场在许多领域还是空白,很多消费门类都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商品和服务,适合老年人消费的品种相当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个性需求,更不适应日益增大的老年人队伍,因此,大规模开拓老年人商品市场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1、劳动力优势不可持续劳动力资源减少、“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提醒我们,“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我们必须考虑与“人口红利”相伴相随的“人口诅咒”当我们

30、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时,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创新的能力,以致在“人口红利”枯竭时,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与很多发达地区相比,内江的工资水平缺乏竞争优势,劳动力短缺现象将更为严重,可以预见,2011年初内江发生的“民工荒”只是工人短缺的开始。2、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选择前述分析告诉我们,产业结构升级是内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优势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优势推进,由二产业集中发展向三次产业间协调发展。一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强化吸收再创新,创造自有技术、自有产品、自有品牌,提高产品

31、附加值;二是选择性引资,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导向,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投资的方向,由注重引资规模转向重视引资质量;三是产业间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产业间关联度,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四)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当前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低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养老服务水平低。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目前,内江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养老服务均跟不上需求。据统计,全市目前有各种养(敬)老院105所,如果按每个养老院平均60人计算,养老院最多可吸纳6000名老年人,且按现有

32、的政策,老年人没有子女才能进养老院,因此造成了农村中子女长年外出务工,家中老人普遍无人照顾的情况,加上村社干部多为兼职,农村村社级养老服务可说基本为零;全市有老年服务机构16个,除去10个干部休养所、老干局等专为退休干部服务的机构,平均每10万老年人才有1个机构、5个人员为其服务,服务内容也仅是相关老龄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二是以社会为主导的非基本养老服务规模小。非基本养老服务指政府、社会提供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和市场性(赢利性)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具有一定和较高幸福指数的享受服务。据统计,目前全市有老年公寓24家,如按人均80人计算,吸纳人数不足2000人,与国际上每千名老人50张床的标准相

33、比,差距甚远,相对于全市老年人口或者是空巢老人数量,只能算聊胜于无;全市有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茶馆等休闲娱乐机构84个,平均每八千名老人才有一个,规模明显偏小;专门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健康及心理服务的机构目前还没有。因此,目前的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本的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等需求。2、加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政府的责任,如何构建既经济又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政府统筹规划,政府既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又不能大包大揽,应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

34、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分类建设,从而满足老年人口需求的多样性,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经济状况和不同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五)教育发展重点是调结构1、中低等教育缩规模未来10年,中小学教育仍是缩规模:幼儿教育未来发展规模可逐步缩小;小学教育规模10年内可不动,后缩小;初中、高中教育规模可适度缩小,或考虑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在规模缩小的同时,中低等教育发展发展重点转向提高师资质量、提高教学设施配备水平、加强教育软环境建设等。2、高等教育抓普及据普查数据显示,大学学龄人口中,43的人口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因此,针对这个年龄组,除国家学历教育以外,还应多开设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或成人教育,让这些处于黄金年龄的人群接受更高层次教育,为本地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后备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