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的起源及主要流派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877721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发展的起源及主要流派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认知发展的起源及主要流派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发展的起源及主要流派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发展的起源及主要流派精.ppt(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知知发展的起源及主展的起源及主要流派要流派第1页,本讲稿共30页目录目录第2页,本讲稿共30页认知发展的起源认知发展的起源与结构主义相关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与生物进化论联系与控制论的关系 4123 5 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 与鲍德温思想第3页,本讲稿共30页1、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 皮亚杰曾说:“我把康德的知性范畴拿来重新考察了一番,于是形成了一门学科发生认识论。”皮亚杰接受康德的先天范畴学说的观点,认为“在发生学上主体所完成的一切建构都以先前已有的内部条件为前提,这方面康德是正确的。”第4页,本讲稿共30页1、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

2、系 康德哲学对皮亚杰的深刻影响,还表现在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认识上。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空间看做是人们先天的感性形式。而皮亚杰的认知图式又直接导源于康德,但皮亚杰不同意将这种图式看作先验的,而是把它看作人们在活动中,主客体经过内化和外化双重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正是从主客体的统一性来研究认识论的。他从活动出发,创立了内化外化双重建构学说。第5页,本讲稿共30页2、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1)“结构”是皮亚杰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指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皮亚杰是系统地把结构论思想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人。2)结构主义的共同特点:具有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和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结构能够形式化

3、,作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第6页,本讲稿共30页2、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3)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皮亚杰认为只有作为一个自动调节的转换系统的整体,才可被称为结构,结构具有动力性。每个行为活动都是一定的结构,它的动态方面就是适应,而适应本身是由同化和协调过程的平衡组成的。第7页,本讲稿共30页2、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皮亚杰认为主体具有组织和适应两种主要机能。皮亚杰强调儿童在智慧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主动建构的行为者角色。第8页,本讲稿共30页2、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皮亚杰的结构论思想:皮亚杰用图式来表示认知结构,图式是主体与环境相作用,经过同化和顺应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它是

4、认知结构的单元,是一组动作或操作的内化了的复现表象。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在与外界接触、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认知结构的产生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即动作和运算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已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运用于客体以形成广义物理知识的结构(外化建构)。第9页,本讲稿共30页3、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皮亚杰理论的基调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皮亚杰理论的基调借鉴生物学上的适应概念,皮亚杰提出了自己的“适应观”:认知的发展机制就是一种适应的机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物学前提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个体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就是个

5、体不断适应过程。第10页,本讲稿共30页4、皮亚杰理论与控制论、皮亚杰理论与控制论控制论是借助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系统的科学,由数学家维纳建立。皮亚杰理论中几个重要概念如系统、平衡等均来自生物学和控制论。皮亚杰认为,“生命是基本的自动调节系统控制论。模式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战胜其他理论而对自动调节机制的性质作出解释的理论模式控制论模式对我们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它对所有的认知机制的结构给出了指导性的表达。”第11页,本讲稿共30页5、皮亚杰理论与鲍德温思想皮亚杰理论与鲍德温思想皮亚杰深受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的影响。他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专列一节介绍鲍德温得到的发展观。皮亚杰理论中的很多概念,如

6、同化、顺应、图式、非二分主义、自我中心或儿童心理的未分化特征都来自鲍德温的著作。皮亚杰所主张的关于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即认识论可以提出发展心理学的问题,而发展的观察可以回到认识论的问题的观点,也直接源于鲍德温的主张。第12页,本讲稿共30页二、主要流派二、主要流派第13页,本讲稿共30页(一)(一)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

7、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第14页,本讲稿共30页(一)(一)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

8、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第15页,本讲稿共30页(一)(一)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 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第16页,本讲稿共30页

9、(一)(一)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 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第17页,本讲稿共30页(二)(二)新皮亚杰学派新皮亚杰学派 1、日内瓦的新皮亚杰学派2、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的新皮亚杰者3、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

10、的新皮亚杰学派第18页,本讲稿共30页1、日内瓦的新皮亚杰学派日内瓦的新皮亚杰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之一蒙纳德于1976年发表了儿童心理学的变革一文,标志着走向新皮亚杰学派的第一步。1985年,这个学派出版了一本文集皮亚杰理论的发展:新皮亚杰学派,比较系统的阐明了他们的观点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朱智贤,1988)第19页,本讲稿共30页1、日内瓦的新皮亚杰学派日内瓦的新皮亚杰学派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恢复了日内瓦大学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体人格完满发展的需要。二是不仅仅追求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更重视应用的研究。三是不赞成只研究

11、认知的发展,而是要求把儿童心理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四是采用更加复杂的研究方法,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况,强调被试(儿童)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并注意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扩展和丰富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第20页,本讲稿共30页2、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的新皮亚杰者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的新皮亚杰者有些研究者从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修订的角度出发,发展皮亚杰的理论或形成自己的理论。他们发现,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非以皮亚杰描述的“全或无”的形式进行,许多重要的认知能力在非常年幼的儿童中就已经存在。例如,代表人物之一卡米洛夫-史密斯将皮亚杰的理论与新先天论结合,他相信,许多以往就

12、被认为是在儿童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复杂技能实际上在很幼小的婴儿身上就有所表现。(张卫,林崇德,2002)第21页,本讲稿共30页3、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不少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心理发展和说明心理过程。有些研究者试图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从其不足出发,结合信息加工的思想建构新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产生了信息加工的新皮亚杰学派(李雅林,1994)。第22页,本讲稿共30页3、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信息加工论者对于皮亚杰的理论,一种是“非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13、之所以与成人不同,只是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贮存不够。另一种是“发展论”,认为应当把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发展论”代表人物主要有帕斯库利恩、罗比凯斯、哈尔佛特(Graeme S Halford)、费舍(Kurt W Fischer)、西格勒(Siegler)等。莫拉与塞尔吉奥(Morra&Sergio)在认知发展:新皮亚杰的观点一书中指出,像皮亚杰一样,他们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认知发展,并认为认知发展可以分成性质不同的各个阶段,但是他们是根据儿童的信息加工秩序而不是根据逻辑工具来划分这个阶段的。第23页,本讲稿共30页3、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与信息

14、加工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他们承认皮亚杰认识发展的基本思想,但在具体思想的建立上,他们不认同皮亚杰对认识的数理逻辑式的描述,认为皮亚杰过多注重了认识发展的质变和普遍规律,缺少关注认识发展的微观机制,他们用信息加工理论建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程序模式,提出比皮亚杰更具体的儿童心理发展模式。第24页,本讲稿共30页(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虽然还未形成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统一理论,但各理论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共同特色。第一,它们都将个体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不十分关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是专注于儿童表征、加工及转换信息的过程,以

15、及儿童的局限如何阻碍上述过程的有效进行等方面;并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质量是由其在特定情境下表征信息、加工信息的水平及每次能储存信息的数量决定的。第25页,本讲稿共30页(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第二,都强调对儿童认知发展内在机制的精细分析,以鉴别出那些对认知发展具有突出作用的变化机制,并了解这些特殊的变化机制如何一起工作从而引起个体认知能力的增长。第三,都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主体不断的自我调节过程而实现的。第四,都认为了解儿童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关键是精细的任务分析,强调只有通过对特定任务的每一个细节的分析,才能更好的了解儿童的认知活动。第26页,本讲稿共

16、30页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理论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斯滕伯格、凯斯、克莱贺和华莱斯、希格勒。斯滕伯格的理论主要探讨了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编码及策略构建的问题。凯斯的理论揭示了儿童如何通过达到某些思维活动或过程的自动化,克服记忆局限性的过程及意义。第27页,本讲稿共30页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理论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理论克莱贺和华莱斯的理论主要强调归纳、概括以及发现新旧情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对认知发展的影响。西格勒的理论以人类认知发展与生物进化具有类似性的观点为基础,详细分析在个体认知发展过程中,策略选择及策略构建的问题。第28页,本讲稿共30页2、认知发展的后信息加工观理论认知发展的后信息加工观理论在当代认知发展领域中,信息加工观点仍占据统治地位,但同时也不断受到检验、挑战和修正。一些挑战者来自于认知科学领域,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认知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另一些挑战来自于信息加工理论本身,传统的信息加工理论和方法不能很好的解释某些实验结果,因此一些研究者对传统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了修正,于是出现了认知发展的后信息加工观,主要代表理论有:抑制和抗干扰理论、模糊痕迹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的联结主义模型。第29页,本讲稿共30页Thank You!第30页,本讲稿共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