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5781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期末复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词解释1.管理:英语词汇叫MANAGE,意为指挥、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便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2.人际知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含个体与他人关系知觉和他人之间关系知觉。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4.归因: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经验,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测与解释其性质或原因的心理活动过程。5.群体规范:群体成员认同并遵守的行为准则。6.激励:意指让人产生某种做事的需要和动力。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驱使或诱导行为产生。7.

2、社会助长: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促进。8.社会抑制: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9. 工作满意感:来源于组织成员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10.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群体成员个人会放弃自己对问题的态度、做法,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态度、做法。11.群体沟通:即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络、通讯、交往、交流。12.群体思维:又称小集团意识,是指在一个高度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方

3、式。13.群体压力:在群体内部,当个人的意见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群体压力。14.群体决策:是指群体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通过其成员的充分讨论协商,共同确定行动策略方案的过程。填空1. 心理技术学:心理技术学是工业心理学前期的名称。1912年闵斯特伯格发表名著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2. 社会心理学:罗丝、麦独孤在1908年先后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人的社会认识,社会态度,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群体中的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群体的团结、竞争与合作等心理行为现象的特点与规律。3. 人群关系理论:又叫群体人际关系说,创

4、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尔顿梅奥。产生与霍桑实验。4. 群体动力理论:创始人德国勒温。B=f(PE)5. 需要层次理论的创始人:马斯洛。6. 经济人-X理认;社会人-人群关系理论;自我实现人-Y理论;复杂人-超Y理论判断1、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所以我们知觉到的世界就是现实的世界。(错,知觉到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加工的;歪曲的;未知觉到的)2、个体的态度决定个体行为。(错,态度影响行为,但不一定决定行为。)3、同质性结构群体比异质性结构群体具有更高的群体效率。(错,一般情况下,在完成简单任务时,同质结构的群体效率较高;而在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时,异质结构的群体则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4、高

5、凝聚力群体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错,还要积极的诱导)简答1、A管理的职能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B管理心理学的特点(1)人本性 (2)综合性 (3)应用性(4)权变性 C现代管理阶段所呈现的特点(1)管理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出现众多管理学派,出版大量管理科学著作 (2) 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3)管理由静态转向动态,评估员工工作效率由定性分析转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企业决策从依靠经验判断转向以科学调查研究为基础,并发挥专家智囊团参谋作用。(4)管理由重物轻人转至以人为中心。(5)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社会开放系统(6)重视劳动者素质提高,重视具有潜力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引进与

6、培养,要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有创新、超前意识。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中庸之道无为而治以和为贵3、凯利的“归因三度理论”要点对人的行为归因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即行为者、行为对象、行为者与行为对象交往时的情境。4、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持久性内隐性间接性5、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所包含的理论模型及激励的意义A内容型激励理论理论模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奥尔德弗ERG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激励意义: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由于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和源泉,所以这几种理论主要研究人的需要。B过程型激励理论理论模型:弗鲁姆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

7、平理论洛克目标设置理论激励意义: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6、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揭示了人的三种行为规律愿望加强律:满足前进律受挫回归律7、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的群体系统四要素。活动相互作用感情群体规范8、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心理行为发生具有的影响作用;行为导向群体的支柱评价标准群体动力9、A四种人性假设的内涵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把重视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需要,而轻视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人称为“社会人”人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自我实现人是复杂的,各不相同10、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改变三阶段理论及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A服从阶段、

8、同化阶段、内化阶段。B认为态度形成改变遵循服从-同化-内化的模式规律进行。11、个体能力存在的差异。它大体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比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个人需要等,二是心理特征,如气质、能力、性格等12、 霍兰德的性格类型分类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13、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四要素。目标具体性参与制定时间规定绩效反馈14、奥尔波特的个体价值观的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政治型15、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的需要种类的划分。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友谊需要16、非正式群体的群体特征。自发性有较强的凝聚力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有自然形成的“头

9、面”人物有较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有强烈的群体意识有较大的随意性17、A如何根据个体能力差异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1)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制定质与量的标准,招聘新员工(2)坚持因事设岗原则(3)坚持人适其职、职得其人原则(4)坚持人尽其才原则(5)坚持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B如何根据气质特点实施科学管理、类型管理要点胆汁质*着重培养自制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顶牛激怒;*可以进行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多血质*着重培养踏实专一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与注意力分散;*创造条件,多给活动的机会;对其缺点可严厉批评粘液质*着重培养热情爽朗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对其教育批评要有耐心,允许其

10、有足够时间考虑和做出反应抑郁质*着重培养友好合作刚毅开朗自信的精神;*对其多关心爱护鼓励疏导*不宜公开批评C如何根据个体性格差异进行有效管理。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人事管理中的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管理者应注意加强自身的性格修养18、员工感到不公平时可能采取的措施。(1)做出努力,改变个人的收益与付出比值,以求自我心理平衡。(2)采取不合情理手段,让多拿钱的人多干,企图以此伤害他人,平衡失衡心理。(3)改变比较对象,找比自己更受不公平待遇的人作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主观上自我安慰。(4)改变错误比较方法,重新认识自己的收益与

11、付出比值,改变对己对人努力、能力的不真实估计,从根本上清除心理失衡。(5)发牢骚、说怪话、泄私愤,甚至造谣中伤,制造人际矛盾,企图在混乱中求得心理平衡。19、中国古代信息管理的心理思想内容。(1)知己知彼、知天知地(2)利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谍报: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3)信息传递(4)建立信息网络系统(5)适宜的信息刺激20、影响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人格与工作的匹配21、群体的功能、群体的内涵。群体的功能汇合成新的力量完成组织的任务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特征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规范有凝聚力有一定的结构22、期望理

12、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确定适宜的目标:适宜挑战性和可能性提高员工的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效价 1.注意把组织奖励和满足个人愿望结合; 2.在组织中树立共同的效价目标, 即组织的价值观23、群体决策的特点及试论述群体思维产生的条件。特点F 每个成员必须觉得团队中的其他人听到、了解它的意见。F每个成员必须能接受最后的决策或解决方案。F每个成员必须对它在执行决策或者完成解决方案中的角色许下承诺。F群体决策的效果受群体大小的影响。产生的条件 1、高凝聚力的团体; 2、与外界隔绝; 3、威望高、作风专断式的领导; 4、缺乏理性而科学的决策程序; 5、现存方法已被领导者接受,找到更好方法的压力大而希望小。24、如何

13、解决薪酬设计中的公平性问题。(笔记)外部公平性:对于类似的职位,公司的薪酬水平和其他同等企业相比应该基本相同,或者应超过同等企业的薪酬水平。内部公平性:在公司内部,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应该与其对公司的贡献一致。个体公平性:公司内部有相同或相类似职位的员工,其薪酬水平应基本一致。论述1、论述“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人 又称 社交人,认为特质利益、环境条件对调动人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对调动人工作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人群关系理论又称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于霍桑实验。企业员工士气、生产积极性取决于社会心理因素,取决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2、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

14、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不具备,会引起职工许多不满;具备了,只能消除不满,不会有满意感,对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意义不大。激励因素的具备,会使职工产生满意感,人而调动工作积极性;不具备,只是没有满意,工作能照常进行。(2)激励因素源于工作。换句话说,激励因素存在于工作的进行中。因为工作本身能体现职工自身价值,可以发挥聪明才智,从中体验到个人成就、个人成长和个人责任,而且工作成就可能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取得名誉、地位,为晋升提供机会,这一切会成为一种激励力量,调动工作积极性。3、论述群体思维产生的条件(1)高凝聚力的团体;(2)与外界隔绝;(3)威望高、作风专断式的领导;(4)缺乏理性而科学的

15、决策程序;(5)现存方法已被领导者接受,找到更好方法的压力大而希望小。图形理解1、需要、动机和行为关系示意图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成行为出现和持续,以实现需要的满足。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链式的关系。其中,需要是始动力,是前提;动机由需要引起, 又是行为的推动力量;行为由动机促成,又是需要满足的途径。另外,人的需要是随时变化的,旧的需要满足后,又会有新的需要发生。所以,需要、动机、行为三者形成的链条是首尾衔接循环往复的,不然生命活动即将终止。人的行为是从需要开始的。当人产生某种需要时,会出现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满足需要的特定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能推动人去进行某项活动。当达到目

16、标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有新的需要产生。 2、认知平衡示意图。1958年人际关系心理学阐述了认知平衡的基本原则,体现在著名的“P-O-X”模式中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平衡理论在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体态度变化的作用,在理论上有重要启发意义。3、需要与心理发展关系图。(1).逐层递升的,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依次出现和满足;(2).总有某一种需要处在优势地位,成为主导需要,需要强度最大; (3).同一时期,不同层次需要可以并存;(4).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需

17、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 由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按次序逐级上升的低级需要,需要通过外部条件来满足;高级需要,它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不再是积极的推动力了,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主导需要,成为驱动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 各层次需要虽然呈现递进关系,但各层次的需要又相互依赖和重叠未知题型书上P34-43四种人性假设1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代表人物:泰勒;吉尔布雷斯 。X理论即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X 理论的基本观点: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

18、工作,并尽可能逃避工作;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指挥的措施,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风险与责任,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挥;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得高于一切;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和他人影响;经济人的典型代表:泰勒制时间动作分析的出发点,只考虑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主张管理者与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工人参加管理; 计件工资制的出发点是单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2把重视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需要,而轻视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人称为“社会人”。“人群关系”理论: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

19、位和成就等;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工作单调而无意义,因此人们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乐趣和意义;人受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影响远比诱因强烈人们最希望管理人员能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3 Sdlf-actualizing man;又称自我实现人,20世纪50年代末。代表人物: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观点:人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自我实现。1960年麦格雷戈提出“Y理论” 。Y理论: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外力的控制和惩罚不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具有巨大的内部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

20、责任。人群中广泛存在着相当高程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仅仅发挥了潜力资源的一小部分。4“复杂人”假设Complex man。20世纪6070年代。薛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正式提出“复杂人”假设。观点:人是复杂的,各不相同。1970年美国学者莫尔斯和洛尔施发表了超Y理论。超Y理论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权变”指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理论实质是要求工作、组织、个人三者的最佳配合。人们怀着不同的动机和需要工作,但最主要的需要是获得胜任感。胜任感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满足方法,如权力、自立、地位、物质、待遇、成就、归属感等。当工作性质和组织形态配合时,胜任感最能被满足。没有万能不变的管理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