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诊断技能 考试.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5767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考试诊断技能 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诊断技能 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考试诊断技能 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考试诊断技能 考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初诊接待咨询人员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保持社交距离(1.5米左右),不可直视对方眼睛,可扫视对方的眼神或表情*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保密原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2.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有权选择心理咨询师以及确认他的执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有义务如实向咨询师说明情况,提供有关的真实信息;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2、按规定缴费.*保密原则的重要性:求助者的资料,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均属保密范围之内.*危机处理: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避免使用方言,使用专业术语时,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摄入性会谈: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一般情况下,使用开放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式提问(限制性开放式提问);为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

3、式提问.*倾听:需全神贯注,倾心地听.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摄入性会谈规定不能在交谈中加入咨询人员评论).最重要的是听出这些关键点在哪里.*控制会谈内容及方向1.释义-重复求助者的话并做解释,后,立即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2.中断-在会谈中暂时何止一下,如替他倒杯水或暂时停止会谈,下次再来等3.情感的反射作用-有意识地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需注意的是,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此法,可能会难以控制.4.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在咨询交谈中,一般情况下,不能做笔录,更不能录音和录像,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会谈法:1.听比说更重要-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心

4、理咨询师就只能用热情友好地倾听将会谈维持下去.2.态度-非证判性态度(中立);或”我十分理解你的情况(或心情)等”理解只说明对他的行为或情结发生的规律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3.区别-1)对会谈内容首先要做程度上的区别: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业,对决定咨询措施是重要的2)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3)因果鉴别.*谈话法的种类:1.摄入性会谈-用于收集资料,最常采用的是病史采集法.2.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3.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谈话.4.咨询性谈话-谈话涉及的往往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5.危急性谈话(危

5、机性干预)-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的应急性谈话.*提问过多的原因:1.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和谈话内容缺乏基本理解2.没有掌握语言交流技巧.*提问过多所带来的不良状况: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当事人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凯利(1977)对不恰当的提问方式的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暗示当事人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属封闭式提问,如”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等,使获得信息受限制3.多重问题-没有经难和缺乏训练的表现4.修饰性反问-会把所谈的内容引向

6、空洞和抽象的评价,对求助者毫无益处5.责备性问题-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是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且更不应以疑问方式反问对方*会谈内容的选择:1.适合患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患者的兴趣2.对患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患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患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患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患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会谈法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且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

7、.提问中避免失误3.除提问和引导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职责、批评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正确使用心理测验: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认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再进行测评.*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资料整理1.一般资料: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求助者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

8、述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谈及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列,以供诊断时参考2.个人成长史资料: 婴幼儿期-围产期,是否顺产,及母亲身体状况,服药情况童年生活-生长发育状况;有无特殊事件及对当时的记忆;既往疾病史;家庭环;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青少年期-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有无挫折发生;性萌动时的体验和对待;兴趣何在,喜欢的书籍,崇拜对象;各种相关挫折(学习,工作,婚姻);有无好友及好友状况(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法律意识) 重大事件及对它的看法.3.目前现状:精神状态-知(感知学,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情绪,情感表现);意(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致性等);

9、人格(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身体状态-有无身体异常感觉;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相关知识:1.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求助者个体方面的(生物特性的,心理与行为以及自我意识及其表现)情况有关求助者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的物质条件)3. 他(她)人对他(她)的评价(一般印象,对治疗情况的评价等).首先考虑与咨询方案密切相关的资料,再找出哪些是偏离正常标准的行为,然后抓住那些”显眼和突出”的事件.2.不管从哪方面入手去归纳和解释资料,都有一个先决条件-资料的可靠性:验证资料的可靠性使用

10、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资料的具体意义就事论事(现象描述)寻找相关(寻找关联事件)迹象分析(原因推断)3.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过分随意地交谈同一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策者没要根据情况,灵活地做出交谈计划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当.咨询师必须尊重资料,不可固守自己的印象.*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1.非专业的人士-用日常生活的眼光和概念对求助者观察并评价2.持病理学观点的心理学家和咨询师-要发现求助者是否有病3.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也叫功能分析)-关心的是求助者身上存在的那些不适应环境的习惯4.生物学家-从发展生长

11、角度上看问题5.生态学的观点-重视组织和环境条件及人与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关系思维方法较正确的心理学家,即可以用学习的观点揭示求助者的学习需要,又可以用发展观点鼓励他们自我发展;即可以用病理学观点发现求助者的变态心理,又可以用生态学的观点帮助求助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使人格更加完善*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1.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2.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原因哪些是躯体方面,哪些是心理方面,及二者关系如何3.求助者过去曾经历过心理咨询,有可能原来的诊断不正确.4.求助者即使患有精神病,也要区分此次咨询的问题.5.必须详细了解其曾有的咨询过程,澄清问题的性质.*

12、注意事项:1.对有咨询经历的求助者要说明详细了解既往史的重要性2.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失误是难免的;不可在求助者面前对以往的失误进行挑剔和嘲讽,这是职业道德所需,也是避免加大对求助者的伤害.*心理咨询的适宜范围:1.一般心理问题2.某些类型严重的心理问题*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不是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则: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2.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如躁郁症的诊断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是否主动求

13、医)-神经症主动求医,重性精神病不主动求医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有无自知力)-神经症有自知力;重性精神病无自知力*初步印象:即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工作程序:1.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2.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3.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诊断”一词,最早出现在M.罗夏的一书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质,从以下几方面评定:1.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2.诊断几乎无法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3.心理学各基础学科所验证了的规律是心理诊断方法的出发点4.

14、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心理诊断的目标: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刺激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原因轻)2.不良情绪不间断的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时间短)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影响小)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未泛化)*诊断

15、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的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大,反应越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的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5.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6.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即有因有度有时,泛化排器排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