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875475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优秀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逻辑学的基本概念第1页,本讲稿共47页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对每个论证的检验结论是由论证提供的前提或假定推出的吗?前提能为接受其结论提供良好的理由吗?前提为真就能推出结论为真推理正确Note:在人类生活中,有些事情并不能完全用逻辑方法加以分析,有些问题并不能用论证(即使是良好的论证)来解决,有时求助于情感比逻辑论证更有效力,在某些语境中或许也更为合适。第2页,本讲稿共47页1.2命题与语句命题:是一种可以被否定或肯定的东西。人们通常用陈述句表示,唯有命题断定了事情是(或不是)如此这般,因而也唯有命题才会是真的或是假的。真与假不适用于问题、

2、命令或感叹。命题必须是真或是假。命题和断定命题的语句。一个特定的命题可以被不同的语句甚至语言肯定,而同一语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和”联言式,“或”选言命题,“如果”条件命题第3页,本讲稿共47页1.3论证前提与结论推论:以一个或更多命题作为出发点,得出另一命题的过程论证:一个命题从其他命题推出,后者为前者之为真提供支持或根据。“命题组”逻辑学上的含义。一些相关的命题,可能并不包含任何论证。论证在文中,结论既可以出现在前提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前提之前。假言命题看上去像论证,但不是。第4页,本讲稿共47页1.4论证的分析1.解析: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表明论证中的

3、问题2.图示:用二维空间关系图展示论证的结构 可以“独立支持“,以可以”命题相结合支持“对列出隐含前提很有效多重复合论证:包含两个或更多论证和若干相关联系并不明显的命题时。一段话中论证的数目通常取决于其中所含结论的数目,同一个命题既可在一个论证中作结论,又可以在另一个论证中做前提。一个论证的结论作为另一个论证的前提的一串论证,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被压缩。第5页,本讲稿共47页1.5论证的辨识A.使用“结论指示词”和“前提指示词”B.语境中的论证:一段话也可以作为前提。C.非陈述形式的前提 用反诘问句:当提问者相信问题的答案显然或确定无疑时,可以用问句暗示或设定一个前提 (可以避免直接提供前提的责任

4、,增加说服力)有时论证的结论可以采用祈使句或命令句的形式。尽可能减少依赖语境的因素。聚焦于命题本身,探索它们是真还是假,它们蕴涵着什么,它们是否被别的命题所蕴涵,在论证中它们是否是前提或结论。我们要抓住命题的实质,而无论它们的语言形式是什么。完整地重塑论证。D.未明确陈述的命题 当论证中有一个或更多个构成命题未被明确陈述,但又假设能为人理解时,论证的分析可能变得更复杂。如: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省略三段论 省略三段论中未陈述的命题可能并不明显或者可疑的,不明确陈述,可能正是为了避免受责难。省略三段论极其依赖语境。当为了强调某个命题是假的时,说话人常常构造一个假言命题,以该命题作前件(“如果”部分),

5、以一个普通认为是假的命题作后件(“那么”部分)在一个真的假言陈述中,如果后件是假的,前件就不可能是真的。第6页,本讲稿共47页1.6论证和说明“因为”“由于”“因此”也可以用于说明,关键是判断语段中作者的用意。论证:为了证明某一命题是真的说明:已知某一命题是真的,但希望对为什么真给一个说明为了区分论证和说明,我们必须对语境有一定的敏感性。有时甚至有两种目的,既可认为是结论,又可能是说明。第7页,本讲稿共47页1.7演绎和有效性演绎论证断言其前提决定性的支持结论。归纳论证没有起前提决定性的支持结论。每个论证或者是演绎的,或者是归纳的。当一个论证断言它的前提(如果是真的)为它的结论的真提供了无可辩

6、驳的理由时。当这个断言是真的,该论证是有效的;如果是假的,论证是无效的。一个演绎论证或者是真,或者是假的。演绎逻辑的中心任务就是对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第8页,本讲稿共47页1.8 归纳和或然性归纳论证不要求它们的前提必然地支持结论,而是或然性地支持。或然性是必然性的缺失。永远不会穷尽所有的证据。归纳论证既不是有效的,也不是无效的。前提授予结论的或然性越高,论证的价值越高。归纳论证可以是较好的,较差,或较弱、较强。附加信息可能强化或弱化或然性。新发现的事实可以改变我们对或然性的估价,而不能增减演绎的有效性。或然性是一种程度归纳论证并不是明确表明其结论仅仅是在某种或然程度上推出来的。论证中出现或然

7、性并不必然就是归纳论证,因为有些演绎论证就是关于或然性本身。第9页,本讲稿共47页1.9有效性和真实性一个成功的演绎论证是有效的。有效性是一种命题之间的关联,不适合任何独立的单一命题,而只能论及其真实性。真:断言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无效论证:真结论 假结论 真前提 假前提 有效论证:真结论 假结论真前提 假结论而论证有效,则前提是假的假前提 所有前提为真的有效论证称为可靠论证第10页,本讲稿共47页1.10 复杂的论证性语段有时表达同一命题的不同语词重复出现,有时有省略1.11 推理矩阵法以当前的事态推出起因称为回溯分析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叙述不是很精确的。对于一部分叙述要加以拒绝或替换。现实问题不

8、是有着明确答案的精心构造的问题,而是突发事件或矛盾的情形。第11页,本讲稿共47页语言的用法语言的用法语言是一种非常精细和复杂的工具,以至于我们可能会忽视它的用法的多样性。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简单化,而不注意语言使用的语境及其不同使用目的,从而就可能被我们遇到语词或话语形式所误导。语词并不总是服务于它们的表现诉求。思想交流并非像通常想象的那样是语言的首要的和唯一的目的。使用语言还有许多其他宗旨,诸如引起某些情感、鼓励或抑制行动,使人专心于某些特定安排等等。很多情况下,交流思想是从属性的,当没有前者也能实现那些宗旨时,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第12页,本讲稿共47页2.1 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信息性

9、:通过明确表述并肯定(或者否定)命题来完成。信息也包括错误信息,真命题和假命题,正确论证和错误论证。用来描述世界和进行有关世界的推理。表达性:揭示或交流情感、感受和态度。表达性的语句既不真也不假。但有时会混合用途。表达有两种:1.独自发泄 2.激发听者在心中引发共鸣指令性功能:意欲引起或阻止明显的行动。例:命令和请求指令性话语不真也不假,但有其他属性:合理、不合理。我们可以为履行某个行动给出理由。这时命令的过程可视作论证。祈使逻辑第13页,本讲稿共47页2.2多功能话语几乎任何一种正常交流都可能表现出语言的这三种用法成功的交流都要求一定的功能结合。除了清晰的语境和正式的关系之外,人们不能简单地

10、发布命令并希望它得到执行。赤裸裸的命令会引起反感和敌对。因此,必须使用一定的间接方式。通常,为了追求我们要引起的行动,我们并不直接了当地发布命令,而需要使用比较委婉的方法。行动常常具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既涉及欲望又涉及信念。欲望:是态度和情感的特殊类型信念会受到接收到的信息影响被说服的人可能处于:缺态度、缺信念或两者都缺。语言的其它功能:礼仪性用法践行性用法第14页,本讲稿共47页2.3 话语形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与陈述、询问、命令和惊叹的目的并不完全对应 要正确地评价某一给定语段,需要把握语言的不同功能以及该语段本身的宗旨。功能与语法结构没有必然联系,尽管语法结构有标识作用,功能与

11、表面上断言的内容之间也不存在严格关系。例:移位语语境在判断功能的过程中极其重要。论证和说明之间的差别常常取决于语段的说话者的目的。第15页,本讲稿共47页2.4情感词汇 一个语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情感影响。后者是词汇的情感意义。词汇的字面意义和情感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各自独立的。我们用以指示事物的词汇会明显地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态度。而这种影响造成委婉语增多。委婉语就是用温和的词汇表示严酷的现实。我们不断创造新词汇来替代那些不再令人满意的委婉语。一旦与指代的实际相联系,委婉便迅速失去了它们的功能。在某个具体的人的思想中,语词的情感意义往往产生于第一次学习它的语境。相同事物可以被情感色彩非常不同的词汇所指

12、称第16页,本讲稿共47页2.5一致与歧见的种类纯粹言辞上的还是实质性的两个人可能会在某事情是否已经实际地发生上意见相左,这种情况称为“信念歧视”有时信念一致,但感受或态度不同,成为态度歧见。也可能既有信念歧见又有态度岐见信念歧见可以通过确认事实得到最好的解决。可以询问证人,查阅文本和检查记录。态度歧见不是关于事实是什么,而关于怎样评价。解决上可以考虑“如果引起不愉快的事情不发生会怎样?”用表达性的语言来说服。“好”和“坏”、“对”和“错”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我们能用语言支配人。我们能用语言支配人。本杰明本杰明迪斯雷利迪斯雷利第17页,本讲稿共47页2.6 情感中性语言语言的表达性用法和信息性用

13、法一样是正当的如果把探求现实真理作为我们的目标,那么中性语言就应更受重视。而情感因素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力量。激情倾向于掩盖真相。当我们试图以冷静和客观的方式推论事实时,使用强烈的情感语言便是有害无益的。当我们处理某些冲突时,使用完全中性、不受感情影响的语言或许并不可行。从事专业民意调查的采访者必须非常谨慎,以免在调查询问中使用情感措辞而使收到的反馈产生偏差。逻辑要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交流信息,如果我们希望避免误会,那么要尽可能少使用情感色彩浓厚的语言。玩弄情感,而不是诉诸理性,是那些从歪曲真相中获得好处的人的常用手段。尤其是广告和政治中。最好的防御就是对语言及其不同的用法要多思而敏感,并具备识

14、别那些不讲道德原则的人强词夺理的伎俩的能力。第18页,本讲稿共47页定义定义3.1论争、言辞之争与定义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设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当语词被漫不经心或错误地使用,它就变成我们的负担。信念和态度的歧见都可能是实质歧见,但有时仅仅是误解或词汇误用。论争:1.明显的实质论争:信念或态度上,毫不含糊地对立 2.纯粹的言辞之争:没有实质歧见,语言的误解或误用是常见 的原因。良好的定义对互相理解是非常关键的。3.表面上是言辞的,但实际上是实质的论争。有时是“标准”概 念之争。辨识流程:1.出现歧义了吗?实质论争 是 否 2.清除歧义可以消除对立吗?纯粹的言辞之争 否 是 表面言

15、辞、实为实质论争第19页,本讲稿共47页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注意:定义总是符号的定义,因为只有符号才需要定义说明其意义。定义项是与被定义项具有相同意义的另一种符号或符号串。定义的主要用途是消除歧义。1.主要的两种定义:规定定义:引进新符号的人具有规定给予它什么意义的完全自由。新被定义的符号本身不必完全是新奇的,它可以仅在定义出现的语境中是新的。引入新符号的原因各种各样:1.为了方便 2.为了保密 3.为了节约时间、注意力或脑力(因为一句子或等式变得太长时,它的含义就不易捕捉)4.心理目的:如激发兴趣,或对论争问题进行中性分析规定定义既不真也不假,也没有确切与不确切之分;在这方面,与词

16、典定义截然不同。由规定定义而定义的符号在该规定给予它一种意义之前不具有那种意义。规定定义是用被定义项意指定义项所意味的东西的一个建议或方案,或者被视作那样做的一个请求或指令。规定定义是指令性的,而非信息性的。好的规定定义不应太模糊或复杂,避免毫无结果的言语冲突。第20页,本讲稿共47页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2.词典定义:如果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歧义或增加个人的词汇,而被定义项并不是新词而是已具有固定的用法,那么这种定义就是词典定义。词典定义不能给予其被定义项一个迄今还没有的意义,而是报告其已经具有的意义。词典定义可以真可以假。词典定义中的真实定义与所指称的事物不一定有关通常用法VS

17、异常用法 词汇的用法是一种统计问题,一定不要忽视某种语言大量使用者对词项的使用方法,否则,词典定义对实际用法就不真或不完全正确。第21页,本讲稿共47页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3.精确定义:用于消除模糊性。模糊性:词汇存在临界状态,而不能确定词汇是否适合该状况。歧义:有多种意义,而不知哪个适用,则在该语境中有歧义,所有词项都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但是过于模糊会造成困难。在消除模糊性时,我们不能诉诸日常用法,日常用法没有足够的准确性。精确定义的制定者不能自由地选择意义而指派给被定义项。他必须尽可能保持固定用法。填充它们与固定用法之间的差距是规定定义的问题。当制定政策时,为了避免不可接受的模糊

18、性,立法机关非常普遍有“定义”的前言部分。要考虑一般公众会怎样理解。理解时,既要理解它包含的意义,又要了解它排除的意义。第22页,本讲稿共47页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4.理论定义:试图给词项所适用的对象一种理论上充分或科学上有用的精确描述的定义。理论定义是可以合理争论的,可以为另一种理论定义所取代。争论一般不在词义上,而在于目的。5.说服定义:精确构造出来并用来说服他人,即通过影响读者或听者的态度或者激发他们的情感以解决问题。影响情感而间接地改变行为。常见于政治辩论,感情色彩被悄悄地注入一个定义中。要警惕被说服定义愚弄。第23页,本讲稿共47页3.3 外延和内涵 普遍词项:可以适用于多

19、于一个对象的类的词项 一个普遍词项可以正确适用的对象的汇集构成那个词项的外延。普遍词项指谓的所有对象并且仅仅那些对象共同拥有的属性集,称作那个词项的内涵。每个普通词项都有一个内涵意义又有一个外延意义。当一个词项的内涵固定下来时,它的外延也就固定下来了。注意:词项的外延由它的内涵决定,反过来却不对。词项可以具有不同的内涵而外延相同,而不同的外延的词项却不可能有同样的内涵。内涵增加,外延处于非递增的次序,有些词的外延是空的。第24页,本讲稿共47页3.4 外延定义最方便的方法是列举所指谓的那些对象来指明外延 1.外延定义不能区分不同的词项 2.外延可以完全列举出来的词项是极少 的,部分列举严重的困

20、难 引进反面事例,也不完善,无法克服局限性 列举法的一种特殊类型:实指定义或示范定义,用姿势来指示而不是用名称来命名。局限性:1.地域 2.歧义 加短语:准实指我们学习使用语言的根本途径是经过观察和模仿而不是定义外延为空,并不是没有意义。第25页,本讲稿共47页3.5 内涵定义所指谓的所有对象共有且仅为这些对象特有的属性构成分类:1.主观内涵:因人、因时而异 2.客观内涵:所有对象的属性全集,因无法穷尽,无法全知 3.规约内涵:通过非正式的承诺 识别规约内涵的方法:1.提供一个意义已经被理解的词,而且它与被定义的词有相同的意义。同义定义。容易、方便而实用,但不存在严格的同义词 2.操作定义:词

21、项被正确地运用到某个给定场合,当且仅当那个场合中,特有的操作行为会产生特有的结果 3.属加种差定义。属:被分子类的类、种、子类 类:具有某些共有特征事务的一个汇集。种差:区别该子类与该属其他种的元素的属性 局限性:1.简单的不能再分析 2.不适用于解释最高属第26页,本讲稿共47页3.6 属加种差定义的规则 选择适当的属,识别出最有用的种差。1.定义应当揭示种的本质属性(被定义项的规约内涵)词项的规约内涵不必是它所指谓事物的内部特征,它很可能与这些事物的起源有关,或者与它们跟其他事物的关系有关,或者与它们的用法有关 2.定义不能循环:被定义项(包括其同义词)不能出现在定义项中,也禁止使用反义词

22、。3.定义既不能过宽,又不能过窄 定义项指谓的事物既不应比被定义项指谓的事物多,又不能少。4.定义不能用歧义的,晦涩的或比喻的语言来表述 晦涩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如:儿童VS成人,业余VS专业)比喻和隐喻可以用于表达情感,但不能用于定义。5.在可以用肯定的地方就不应当用否定定义。否定的:不能指谓的东西不能穷尽覆盖 有些词项本身意义就是否定的,此时就要求否定定义。就大多数目的来说,内涵意义很大程度上优于外延定义。内涵定义中属加种差最有效。第27页,本讲稿共47页第四章谬误第四章谬误4.1什么是谬误 不能确定结论的真的两种情况:1.前提为假 2.前提不蕴含结论 谬误就是推理错误。看似正确但经过检验可

23、证其为错误的论证。特定的论证是否事实上真是谬误,可能取决于其作者对词项的解释。脱离语境,就无法确定作者使用的词项意味着什么。例:断章取义,尤其作者在开玩笑时。谬误有时类型难辨,或有多重谬误。第28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当一个论证所依据的前提与其结论不相干,因而不能确定其结论之真。这种论证的前提常常在心理上与结论是相干的,使它们似乎正确和有说服力。R.1诉诸无知论证(The argument from ignorence)辨称一个命题为真的,其依据的仅仅是该命题并没有被证明为假,或辨称一个命题为假的,仅仅因为没有证明为真,反对变革的人,往往以变革未证明可行或安全反驳,而反驳往往是无知

24、混合着恐惧。部分地“知”和“未知”的界限可以影响行动。如科学实验反例:法律上的无罪推定是基于:宣判无罪者有罪比有罪者无罪更为严重。第29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R.2诉诸不当权威(Appeal to inappropriate authority)在试图对某些困难或复杂的问题做出决定时,受公认专家判断引导是完全合理的。但专家判断不构成最终证明。专家意见可能不一致,即使一致,他们也可能出错。但是,专家意见是支持结论的一种合理方式。当诉诸的对象对所论证的问题不能合理的宣称权威时,就会产生诉诸不当权威的谬误。在决定谁的权威可以合理地依靠和拒绝上必须小心,要避免头脑简单,意识到可能引发谬误的

25、环境因素。第30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R.3人身攻击论证(Argument Ad Horninem)谬误性反驳,它的抨击不指向结论,而是指向断定结论或为结论辩护的人。A.诽谤:贬低对手的品格,否定它们的智力或推理能力,质疑它们的正直等等。但是,个人的品格与他主张的命题的真假或推理的正误在逻辑上并无关联。诽谤的前提与结论是不相干的,然而它却可能通过转移心理进路来说服人,可以鼓动对一个人的反对态度,情感上的反对范围甚至扩展得与鼓励者作出的判断也相对立。形式多样:1.被诽谤为“巧舌如簧”,不允许指责。2.攻击对方的出身(与真假无关)-遗传谬误一个结论和它的拥护者可能会因为其拥护者是那些被

26、广泛认为品质不好的人而受到指责。连带罪恶。反例:法律上禁止不可靠者及“有疑证人”,但不能简单地说证人说的就是谎话。第31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R.3人身攻击论证(Argument Ad Horninem)B.背景谬误:在本不相干的信念与该信念持有者的背景之间加以牵连。人们认为某个主张的背景并不承载该主张为真。如果仅仅因为对手的职业、国籍、政治联系和其他背景,就固执的迫使对手接受或拒绝某个结论,这种论证就是谬误。在严肃的论证中,对手的背景并不是重要问题,要求注意他们可能会在赢取赞扬或说服他人方面起心理作用。但无论多么有说服力,这种论证本质都是谬误的。例:污泉使用背景谬误明显或暗含地指

27、责对手缺乏一贯性,(在他们的信念中、或言行之间),指责对手因属于某个集团或具有集团性质而缺乏信任价值,显然是指责对手有自利偏见。第32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R.4诉诸情感(Appeal to Emotion)用表达性语言和其他有计划的手段以博取情感,激起兴奋、愤怒或憎恨,而不是致力于提出论据和合理论证。例:广告或明或暗的与人们渴望或有感的事物相联系,各种手段来支配我们的注意力,甚至渗透到我们的潜意识中。例:在民意调查中,诉诸大众热情尤其有害。回答取决于如何询问一项广为接受的政策并不代表它明智。很多人都持的一种观点不证明它就是真的。R.5诉诸同情(Appeal to pity)诉诸听

28、众的利他主义和怜悯之心。第33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R.6诉诸暴力(Appeal to force)诉诸暴力以达到接受某种结论。“强权就是公理”方便实用。暴力威胁不一定用武力。意大利法西斯说:真正的说服可以通过许多工具来进行,讲道理是一种,大棒是另一种。一旦对手被说服,他们就会坚持它,而说服的工具却可能被忘却了。诉诸暴力是对理性的抛弃。第34页,本讲稿共47页4.2 相干谬误R.7不相关结论(Irrelevant conclusion)当一个论证声称要证明一个特定的结论,但却去证明另一个与之不同的结论常见手法:忽略具体问题,而用某种更大或更加吸引人的普通东西来隐蔽具体问题。通过热情

29、力陈前提所辩护的大目标,支持者可以成功地将听众的热情传送到那些具体措施上,获得支持。成功的原因是使用高度情感化的语言。推不出不相干。第35页,本讲稿共47页4.3 预设谬误假定某些未经证明和无根据的前提为真揭露:要留心偷偷溜进的假设及其可疑和虚假性。P.1复杂问句(Complex question)以预设掩藏在问句中的某些论断为真的方式来问问题。问句本身往往是修辞性的。假定不是公开断言的,提问者回避了对他们进行正面辩护的需要。复杂问句常常是一种欺骗设置,回答着可以澄清问题再予以回答。(解释问题中掩盖着的前提)。在争论中,无论何时一个问句伴随有回答“是与否”的强性要求时,都有理由怀疑该问句是“负

30、载的”。Roberts Rules of order 罗伯特议事规则当一个问句是复杂的,而且掩藏着多个预设时,就必须对它们逐个进行否定。仅仅否定一个预设可能会导致对其他假设的肯定。在法律中,人们将之称为“否定孕蓄”the negative Pregnant第36页,本讲稿共47页4.3 预设谬误P.2虚假原因(false cause)设定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因果关系。“无因之因”人们假设一事件是另一事件的原因,只因为另一事件在时间上紧随着前者。这里原因成为“缘出前物”。P.3丐题(Begging the question)在证明论题的努力中,却又假定了所要寻求证明的论题。有人用不同语言将伪装起来

31、的结论本身作为前提。“同义词”。丐题在推理技术上是有效的,但毫无价值。第37页,本讲稿共47页4.3 预设谬误P4和P5偶然和逆偶然(accident and converse accident)当我们把一个概括运用于个别事例中,而该事例并不适于这种适用时,就犯了偶然错误。反之,当我们把对一个特殊事例为真的东西直接看作对大量事例为真,就犯了逆偶然错误。概括,即使广泛合适和有用的概括,往往也有例外,我们必须对之保持警惕。良好的规则都有例外。对于机械地诉诸规则来解决问题的人偶然谬误是严重的威胁。轻率之失当人们漫不经心或充满感情。第38页,本讲稿共47页4.4 含混谬误(诡论)Sophism由于用心

32、不专或故意,在论证过程中,词或词语的意义变化:一个词项在前提中是一种意义,但在结论中是相当不同的意义。A.1 歧义:混淆一个词或短语的几个意义时。歧义有时是机智的工具。特殊形式:相对性词项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例:小象是小动物A.2 由于前提的语法结构原因,会导致前提的表达歧义,导致意义不确定。在一种解释下可能为真,而在另一种解释下为假。当以使其为真的解释来表述前提,而以使其为假的解释得出结论时,犯双方谬误。第39页,本讲稿共47页4.4 含混谬误(诡论)SophismA.3 重读:当论证的意义变化源于对其词汇或组成部分的强调的变动时,可以是欺骗性的和无效的。语词只有在其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例:

33、断章取义(破坏性用法)。把词语从它的语境中取出,放入另一种语境例:广告中的“小字印刷”和突出“大字”甚至字面为真的语段,也可以通过操纵其位置以重读来骗人。第40页,本讲稿共47页4.4 含混谬误(诡论)SophismA.4 合成(无效推广)1.从整体中一部分的性质得到整体本身性质的推理 例:机器的一个零件轻机器很轻2.从一个集合的单个元素的性质得到该集合总体或元素全部的性质 例:一辆公共汽车比一辆小轿车省油所有公共汽车比所有小轿车省油 分布式断言的真推汇集式断言的真。第41页,本讲稿共47页4.4 含混谬误(诡论)SophismA.5 分解1.对整体为真的东西,对其部分也真2.对集合为真的东西

34、,对其元素也真合成:所有部分的性质整体,所有元素集合特性逆偶然:整体的一部分整体 部分元素集合特性 分布偶然:整体部分,(重点是认为没有不适用)分解:整体每一部分合成和分解都是歧义谬误。第42页,本讲稿共47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演绎演绎第五章第五章 直言命题直言命题5.1 演绎理论:前提被要求为结论的真提供决定性基础古典理论:亚里斯多德工具论现代逻辑:符号学第43页,本讲稿共47页5.2 直言命题及其类别关于范畴(Categories)和类(Classes)的命题直言命题是演绎理论的基石,肯定或否定某个类S 全部或部分包含于另一类P之中两类三种关系:1.一个类的元素都是另一类的元素包含、包括于

35、 2.一个类中部分而非全部包含于另一类中 3.两类没有共同元素相互排斥的关系否定/肯定 直言命题的四种标准形式 1.全称肯定(A)2.全称否定(E)3.特称肯定(I)4.特称否定(O)第44页,本讲稿共47页5.3 质、量与周延性A.质:肯定与否定B.量:全称或特称C.标准式直言命题的一般模式:量项(主项)联项(谓项)D.周延性:如果一个命题述及了某个词项所指称的类的全部元素,则称该词项在这个命题中是周延的。谓项 不周延 周延 A:所有S是P E:没有S是P I:有S 是P O:有S不是P 主 周延 项 不周延 主项 谓项不周延周延周延A:所有S是PE:没有S是P不周延I:有S 是PO:有S不

36、是P第45页,本讲稿共47页5.4 传统对当方阵A.矛盾关系:如果两个标准的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相同,而质量都不同。它们是拒斥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B.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就可推出另一个的假(A、E间)可以同假。C.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一个假可以推出另一个真,(可以同真)IO 之间。D.差等关系:主项谓项和质相同,但量不同 E.对当方阵 反对 A E 差等 矛盾 差等 I O 反对间接推论:包括一个以上前提的推论直接推论:从唯一的前提出发,不经过任何中介推得结论第46页,本讲稿共47页5.5 其他直接推论A.换位法:交换命题中主、谓项的位置,进行推论有效换位表 被换位命题 换位命题 A I (限制换位)E E I I O 换位无效B.换质法 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所有对象的集合共同属性:类的定义特征,补类:不属于原来类的所有东西的集合非S就是S 的补换质法:主项不变,量也不变,改变其质,并用谓项的补替代原来的谓项所有标准式直言命题与其换质命题在逻辑上都是等价的,推论也是有效的。C.换质位法:主项换为原谓项的补,谓项换为原主项的补 换质位表 A A:所有非P是非S E O:有非P不是非S(限制)I 换质位无效 O O:有非P不是非S第47页,本讲稿共4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