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农村融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农村融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康市农村融资情况调研报告作者:安康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0-9-25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农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状况如何,是事关安康“三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农村融资现状 安康市农村融资近几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发展畜牧、蚕桑、茶叶、魔芋、烟草、药材等主导项目基地与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产值逐年增长,并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原料基础。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较上年度增长15%,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实现农业增加
2、值65.59亿元,比上年增长6.2%。支农资金支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短期农业贷款为例,2004年为28.39亿元,2009年底上升到54.82亿元,增长了93%,比2009年年初增加16.28亿元,增幅为42.2%。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中,当年投放贷款2.82亿元,有效解决了巴山丝绢、阳晨牧业、秦东魔芋等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问题,实现了农业增加值逐年增长。2009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为97.9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5%。 (一)农村金融网点分布:2009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机构点数275个,基本覆盖到各基层乡镇。农发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点只到县。 (二)涉农贷款份额:截止201
3、0年1季度末,全市涉农贷款市场份额中,农村信用社占84%,农业发展银行占14%,农业银行占2%。邮政储蓄银行占0.003%。2009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25.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7.63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70.12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0%。2009年末,农村信用社新增短期农业贷款16.16亿元,占新增农业贷款的99%。可见,农村信用社是信贷支农的主力军。市农业发展银行是农业中小型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截止2010年3月末中小型贷款余额7.8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6%,主要投放对象是农副产品收购、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市农业银行是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
4、力量。至2010年4月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32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8100万元、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9700万元,发放个人贷款5931万元。邮政储蓄主要从事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解决养殖、种植业的临时资金需求,工作已经起步。 (三)农村互助资金状况。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自2008年试点到2009年,全市共建立村级互助资金协会126个,吸纳协会会员9282户、35156人。目前,协会资金总量2504万元,发放互助资金3266户,放款1819.85万元,其中贫困户借款711.95万元。 二、农村融资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点 (一)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村金
5、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涉农金融服务,人行安康中支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安康中心支行关于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与安康市银监局分局共同提请市政府批转关于进一步改进服务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意见,把支持安康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际行动,重点做好现代农业生产、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中小企业等方面的信贷投放,积极支持“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产业化程度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蚕、茶、药、畜、魔芋等特色农业的种植、养殖及产品加工与流通业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充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
6、“三农”发展。一是发挥支农再贷的作用。支农再贷款是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金融政策。安康市从2000年到2006年,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58.06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目前,人行安康市中支全辖还有支农再贷款限额7.1亿元。二是给予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人民银行共向全市10县(区)信用社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06亿元,增强了支农服务能力。 (三)积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近年来,人民银行安康中心支行及所辖县支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第一,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平利县信用联社将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扩大到土地经营权、房产、加工机械设备等,截止2009年12
7、月底,试点所在地长安信用社共发放贷款158户,贷款额1385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宁陕县农信社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截止2009年底,宁陕县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87户、贷款467万元,促进了林业资产向资本的转化。第二,创建农村融资平台。汉阴县成立了利民养殖信用协会、宁陕县江口镇新铺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和汉滨区、旬阳县两家小额贷款公司,扩大了授信范围、授信额度和融资渠道。第三,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近年来,辖区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产业项目,先后推出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库存产品质押贷款”、“家家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劳务输出小额贷款”、“能人创业贷款”、“订单农业贷款
8、”、“农机具消费贷款”、“农户建房贷款”、“庄园经济贷款”等十余种新的金融产品,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 (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市农村信用社自2002年在全省率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围绕“三农”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变化,不断提升和打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品牌,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建设。将小额信贷授信额度从最初不同信用等级户的3000元、5000元、8000元提高到1万元、3万元、5万元,个别信用等级优秀的农业产业大户最高授信额20万元,至2009年末,全市已建立经济档案的农户57万户,建档面87%,授信总额92.85亿元。市农业银行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的要求,实施
9、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蓝海战略,走村串户现场办理业务,累计发放惠农卡7.1万张。 三、农村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不足。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13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市存款总额的三分之一。涉农融资的主渠道是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的空间来自于当年存款额的增加,因而农村融资总量有限。汉滨区联社2009年存贷比最高时接近80%,受到风险提示。汉滨区涉农贷款余额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额的54%,其涉农贷款难问题在全市具有一定共性。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农业百亿增收工程计划”,实施这一宏伟的计划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实需要很难得到保障。2010年
10、4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37.62亿元,邮政储蓄存款余额50.46亿元,两项之和为188.08亿元,而农业贷款余额为79.27亿元。由此可见,在农村融资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资金被转移到“三农”以外。 (二)风险众多。农业属弱质产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投资回报风险大。农业中小企业竞争力差,其规模小、法人治理不完善、项目市场环境脆弱,风险系数较高。由于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农业自然风险最终必然转移为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三)信用淡薄。部分农民及农村企业,社会诚信意识比较淡薄,信用环境欠佳,履约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审计和验资不严,对农村融资决策带来不良影响。 (四)
11、中介缺失。农村中介咨询、委托理财、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缺失,农民不能享受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少,固定资产拥有率低,抵押担保难,农村扩大担保抵押的评估机制不完善,评估收费过高。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尚未建立。 (五)支持乏力。由于“三农”问题的特殊性,需要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对“三农”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激励和引导,但因政府财力有限,政策配套资金难以到位,支持乏力。司法部门对维护金融资产安全,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力度明显不足。 四、农村融资工作建议 (一)把握农村金融服务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农业的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
12、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壮大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支撑,二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因此,各涉农银行、联社要积极应对农村融资形势的变化,以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为重点,认真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增加涉农信贷投放,主动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二)建设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因此,要不断提高全民信用意识,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誉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信用环境为核心,以银企、农户多赢为目标的信用环境格局”。结合信用村镇建设,实施惠农卡和农户小额信贷蓝海战略,认真落实中小型企业金融扶持
13、政策,积极开展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信用度评级工作,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要运用法律、行政、金融制度等手段,根治恶意逃废债等不守信行为,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强化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三农”金融服务要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财政应当更多地发挥其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政策引导作用,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补贴、贴息、风险补偿等,使之产生“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进而建立起农村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同时要运用市场手段,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农村建设投资主体,逐步探索和建立多元投资的新机制。要依法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多种形
14、式农业专业担保机构,逐步形成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农业生产保险体系,以减轻农民负担并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引导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制度,规范评估行为。 (四)扩大农村金融服务门类。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必然要求金融服务门类的多元化。因此,要在坚持信贷业务投向以服务“三农”为主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信贷业务品种,提高小额贷款授信额度,扩大信用贷款对象,拓展小额贷款用途。逐步扩大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范围,推进农村房屋产权等多种项目抵押贷款,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将“死资源”变成“活资源”,切实解决农村资金需求。 (五)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支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支农体系,是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当前,要在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各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改善融资结构,改变目前金融资源向城市流动,加剧贫困地区“失血”的现象。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吸引民间资金支持“三农”,拓宽农村融资渠道。要积极探索、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明确目标群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执笔人:方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