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3879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学要点l 世界的物质性l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l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l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l 唯物辨证法是根本方法l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l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关键词物质 实践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方法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l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l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

2、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l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l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参考休谟人性论。l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一个问题)l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第二个问题)l 辨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l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l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l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

3、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l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人类的意识。l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l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屋子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l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

4、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l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l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静止,静止是相对的。l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l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l 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l 实践具有物质性、直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直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l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

6、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l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l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l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

7、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l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l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l 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二)事物的永恒发展l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l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l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社会

8、是线性进步的。参考中国的历史:宋元,明清。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l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辨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l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实质和核心,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l 矛盾是反映事

9、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l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两方面含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l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l 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无条件的绝对

10、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l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l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l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

11、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l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l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l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12、、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性对的。(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l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适度原则)l 量变是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l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

13、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l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l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l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唯物辨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

14、证法的统一l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l 客观辩证法语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l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l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

15、本质、内容与形式等。(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l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l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l 感性的具体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认识的起点)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

16、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务的某一本质方面的的认识。(对感性具体的否定)l 逻辑的进程与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同时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l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及其客观性l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l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

17、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l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l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l 二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表现在:都具有不以人的一致为转移的客观性;区别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作用l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

18、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l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l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l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l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