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0911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政策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了建设资金来源。我国广大路桥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这一可贵、难得的机遇,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积极工作,多做贡献。现代化公路运输,不仅要求道路能全天候通行车辆,而且要求车辆能一定的速度、安全、舒适而经济地在道路运行,这就要求路基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耐久耐磨的性能。在路基建设工作中,应全面考虑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以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道路的工程性质差异很大,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质、地貌等

2、条件的不同来分析研究当今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的建设与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公路 运输 技术 发展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More importantly, Chinas economic policy for highway development for a wide variety of

3、financing channels to ensure the building of the sources of funding. China Road and Bridge majority of the workers, fully aware of this valuable, rare opportunities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play to their wisdom and talents for Chinas road construction, work actively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The mo

4、dernization of road transport, requires not only all-weather access roads to vehicles, but also to a certain degree of vehicle speed, safe, comfortable and economical to run in the road, which requires road project has a good use of the function and durability of the wear-resistant properties. In th

5、e road construction work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natur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peration and other factors.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round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road works very different in n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6、topography, geology, geomorphology, and so on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studies to analyze todays road-building projects in road construc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Keyword: Roads Transport technical Development目 录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1.引言12. 概述22.1 编制依据22.2交通量资料22.3工程技术标准33. 路线设计43.1 选线原则43.2 方

7、案比选53.2.1 方案比选的一般原则和要求53.2.2 方案比选意见53.3 平面设计63.3.1 平面设计要求63.3.2 圆曲线设计63.3.3 缓和曲线设计83.3.4 组合曲线类型及设计104. 纵断面设计134.1 纵断面设计要求134.2 纵坡设计144.2.1 最大纵坡144.2.2 最小纵坡144.3 坡长的要求144.3.1 最短坡长限制144.3.2 最大坡长限制154.4 竖曲线设计164.4.1 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164.4.2 竖曲线各要素计算公式184.5 平纵组合设计184.6 路基、桥涵、对路线纵断面的要求205. 横断面设计215.1横断面设计方法215

8、.1.1道路建筑界限及用地215.2 横断面组成225.3 交通量情况225.4 横断面要素的确定235.5 横断面其他组成的设计要求245.5.1 路拱形式及横坡度245.5.2 路肩横坡度245.5.3 超高设计245.5.4 加宽265.5.5 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275.6 路基设计275.6.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275.6.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275.6.3 路基填土与压实275.6.4 一般路基的设计295.6.5路基的边坡与防护295.6.6 边坡稳定性分析305.6.7 路基排水设计345.6.8 路基设计表见路基设计表405.7 路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405.8 路基标准横

9、断面图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415.9 横断面设计图见横断面设计图415.10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415.10.1 横断面面积计算415.10.2 土石方数量的计算426. 路面设计436.1 路面设计原则436.2 路面类型的选定446.3设计参数和结构层组合设计456.3.1 路面设计标准456.3.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476.3.3 结构层组合设计486.4 路面排水设计676.5 路面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69结 论71致 谢72参 考 文 献731 引 言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路线设计、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道路排水和桥涵方案设计、道路工程量计算等。这就要求我

10、们在设计中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主要针对道路的平纵横进行了精心设计,少占农田,方案比选,降低造价预算。在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工图绘制、口头表达等各个方面的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在道路排水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时有些欠缺,且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仓促,工作量较大,加之设计经验有限,还有许多不妥之处在,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专业水平。2 概 述2.1 编制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03)2.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7)3.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4.部颁

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5.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6.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7.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04)8.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9.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10.拟建公路的设计任务书11.拟建公路的设计原始资料12拟建公路所处地区的地区地形图2.2交通量资料路线近期交通量见提供的设计说明。车辆类别 各种车辆所占比例 (%) 备注小客车 34.5 2011年调查的正常 交通量为:N=2780辆每日大客车 10.2 中小型货车 47.1大货车 8.2注:2011-2

12、020年平均增长率r1=7.1%2021-2030年平均增长率r2=5.1%1、新路建成后在老路行驶的车辆占总量的8%、在新路上行驶的占总量的92%。2、 2011年调查铁路转移到公路的的物资交通量47.5万吨每年,1辆车装载4T,实载率72%;由铁路转移到公路的客运量为165万人次每年,以每辆装载30人计。 此部分交通量由新老路共同承担。3、诱增交通量按正常交通量的16%计。2.3工程技术标准工程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道路等级:高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道、硬路肩横坡:2%土路肩横坡度:3%3. 路线设计3.1 选线原则一、正确处理道

13、路与农业的关系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有利农田灌溉,尽可能少和灌溉渠道相交,把路线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渠道尾部;3.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1.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2. 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足够的路基宽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3. 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14、1.大、中桥位常常是路线的控制点,但原则上应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的要求,桥路综合考虑;2. 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但遇到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曲的情况,可采取改河措施或改移路线,调整桥轴线与流向的夹角,以免过分增加施工困难和加大工程投资。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平原地区的土壤水文条件较差,特别是河网湖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使路基稳定性差,因此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当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如需要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确定。五、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平原地区通常有较宽的人行大路或等级不高的公路,

15、当设计交通量很大,需要修建汽车专用公路时,应分别情况处理好新、旧路的关系:1.现有一般二级公路由于交通量很大,需修建汽车专用二级公路时,宜利用、改造原路,并另建辅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2.现有公路等级低于一般二级公路标准,宜新建汽车专用路,原有公路留作辅道。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平原地区一般缺乏砂石建筑材料,路线应尽可能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以减少施工,养护材料运输费用。3.2 方案比选3.2.1 方案比选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方案的选定要从国家和当地的战略全局出发,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讲求社会、企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方案比选要把国家和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

16、充分收集资料,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听取各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和建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比选,不遗漏有价值的方案。3.2.2 方案比选意见推荐方案的优缺点:1.方案一优点:(1)路基基本为新建,不存在新旧路基结合处理问题; (2)线形较缓和。 (3)中、小桥总长度小,比较经济; (4)路线里程短。缺点: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较短。2.方案二优点:(1)旧路利用率高,工程量小,占地少; (2)拆迁建筑物面积少,工程造价低; 缺点:(1)桥梁总长度大。 (2)拆迁建筑物面积大,工程造价高;(3)路线里程较长,工程量大综合比较,方案一更理想经济。3.3 平面设计3.

17、3.1 平面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中,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半径长度的取值必须满足其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设计条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选用指标中的最大(或最小)值,并保持各种线形要素的均衡性、连续性。3.3.2 圆曲线设计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必须能够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行驶。选用曲线半径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水文条件,使曲线既能更好地吻合地形,减少工程,又能满足桥梁的要求和隧道、路基等建筑物的设置条件。一般地段曲线半径的选择受地形影响不大,应结合占用农田等情况,尽量采用较大半径的曲线。圆曲线能较好的适应地形的变化,并可获得圆滑的线形,圆曲线在适应地形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半径,在

18、确定半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情况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2.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3.应同前后先行要素相结合,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4.应同纵断面线形相结合,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合;5.每个弯道半径值的确定,应按技术标准根据实际选用。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具体规定见下表3.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圆曲线的长度也宜有3s的行程。极限最小半径是指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驶的

19、最小半径。它是设计采用的极限值,当路面横坡和横向力系数最大时,可按R=V/127(i)计算出极限最小半径,道路曲线为极限最小半径时,设置最大超高。 一般最小半径对按计算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和舒适性,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它介于极限最小半径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之间。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曲线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采用的最小半径,这时路面可以不设超高。此时对行驶在曲线外侧车道上的车辆,其i值为负值,大小等于路拱横坡。从舒适角度考虑,此时取的值比极限最小半径所采取的值小的多。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取=0.035 , i=-0

20、.015 。因此根据汽车转弯的横向稳定分析: (3.1)式中:横向力系数;路面横坡,无超高时为路拱横坡。取=0.1,=2%,代入上式(3.1),得R=585。所以在此段公路设计中根据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拟采用圆曲线半径为R=1100。表3.1 圆曲线半径取值表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0极限最小半径(m)65040025012540012525060125306015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一般最小半径(m)10007004002007002004001002006510030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路拱2.0%550

21、04000150015004000150025006001500350600150路拱2.0%75003.3.3 缓和曲线设计 直线与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的圆曲线相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本设计中圆曲线半径取R=400m,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R=5500m(路拱2.0%),所以需要设置超高。由于车辆要在缓和曲线上完成不同曲率的过渡行驶,所以要求缓和曲线有足够的长度。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的高速公路中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是50m(见表3.2)。表3.2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

22、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10085705085150703550253520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旅客感觉舒适 (3.2)2.超高渐变率适中 (3.3)3.行驶时间不过短 (3.4)式中:圆曲线半径(m); 设计车速(km/h);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取1/200。因此,根据上式(3.2)、(3.3)、(3.4)得结合以上要求,取。3.3.4 组合曲线类型及设计图3.1 平曲线要素示意图1.曲线几何元素的计算公式如下:内移值: (3.5)切线

23、增值: (3.6)缓和曲线角: (3.7)切线长: (3.8)曲线长: (3.9)圆曲线长: (3.10)外距: (3.11)切曲差: (3.12)则由上式(3.5)、(3.6)、(3.7)解得=1.11(m),=99.985(m),=3.82(),其余具体计算数值附表一: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逐桩坐标计算本次路线设计的逐桩坐标计算采用坐标法,且本路线设有一个控制交点。见逐桩坐标表(1)直线上桩坐标计算 设交点坐标为JD(XJ、YJ),直线的方位角为A1、A2。则ZH点坐标:XZH = XJ + Tcos(A1 + 180)YZH = YJ + Tsin(A1 + 180)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

24、L, 曲线起点里程为ZH,曲线终点里程为HZ,则前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 X = XJ + (T + ZHL)cos(A1 + 180) Y = YJ + (T + ZHL)sin(A1 + 180)后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LHZ): X = XJ + (TZH + L)cos A2 Y = YJ + (TZH + L)sin A2(2)设缓和曲线的单曲线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横距式中:缓和曲线上任意点至ZH(或HZ)点的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度。(3)第一缓和曲线(ZHHY)任意点坐标 (4)圆曲线内任意点坐标由HYYH时 式中:圆曲线内任意点至HY点的曲线长; XHY、YHYHY点的坐标。由YHHY时

25、 式中:圆曲线内任意点至YH点的曲线长。(5)第二缓和曲线(HZYH)内任意点坐标式中:第二缓和曲线内任意点至HZ点的曲线长。综合以上公式计算出本次设计的线路上各桩号的坐标,见逐桩坐标表。4. 纵断面设计4.1 纵断面设计要求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总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基本要求是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和纵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顺。具体体现如下:1.纵断面设计应满足纵坡和竖曲线的各项规定(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等);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

26、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越岭线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变坡点处应尽量设置大半径竖曲线;3.设计标高的确定,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气候、排水等和各种构造物控制标高等因素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纵断面的设计应与平面线形和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即应考虑人体视觉心理上的要求,按照平竖曲线相协调及半径的均衡,来确定纵断面的设计线;5.一般情况下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就近移挖做填,以减

27、少借方和弃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保证自然环境;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4.2 纵坡设计4.2.1 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及造价。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当设计速度为100km/h时,最大纵坡为3%。最大纵坡设计时不可轻易采用,应留有余地。4.2.2 最小纵坡在长路堑、低填设边沟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通畅的路段,为保证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采用不小于

28、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成平坡或小于0.3%的纵坡时,设边沟路段应作纵向排水设计。当然,像干旱地区,以及横向排水量毫不产生路面积水的路段,如直坡段或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的路堤路段的最小纵坡仍应不小于0.3%。在弯道超高渐变段上,当行车道外侧边缘的纵坡与超高附加坡度(即超高渐弯率p)方向相反时,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p+0.3%)。4.3 坡长的要求4.3.1 最短坡长限制最短坡长的限制主要是从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考虑的。如果坡长过短,使变坡点增多,汽车行驶在连续起伏地段产生的增重与减重的变化频率,导致乘客感觉不舒服,车速越高越感突出。从路容美观、视觉效果、相邻两竖曲线的设置和纵面视距等也

29、要求坡长应有一定最短长度。最短坡长以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9s的行程为宜,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公路最短坡长应按表4.1选用。在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的匝道,最短坡长可不受限制。表4.1 最小坡长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小坡长(m)300250200150120100604.3.2 最大坡长限制公路纵坡的大小及其坡长对汽车正常行驶影响很大。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影响也越大。主要表现在使行车速度显著下降,长时间使用低速档会使发动机发热过分而使效率降低,水箱沸腾,行驶乏力。而下坡时,则因坡度过陡,坡段过长而使刹车频繁,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为保证行驶质量和行车安全,对陡坡

30、的坡长应加以限制。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规定如表4.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纵坡及坡长的选用应充分考虑车辆的运行质量要求。对高速公路即使纵坡为2%,其坡长也不宜过大。缓和坡段的具体位置应结合纵向地形起伏情况,尽量减少填挖工程数量,同时应考虑路线的平面线形要素。在一般情况下,缓和坡段宜设置在平面的直线或较大半径的平曲线上,以充分发挥缓和坡段的作用,提高整条公路的使用质量。表4.2 各级公路纵坡长度限制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0纵坡坡度(%)3900100011001200100011004700800900100080010009

31、0011001000110011001200560070080080070090080090090010006500600600700600700700700800750050060083004009200所以,本设计中坡度及坡长取值,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4.4 竖曲线设计4.4.1 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在纵断面设计中,竖曲线的设计要素受众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有三个限制因素决定着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1汽车行驶在竖曲线上时,产生径向离心力。这个力在凹形竖曲线上是增重,在凸形竖曲线上是减重。这种增重与减重达到某种程度时,旅客就有不舒适的感觉,同时对汽车的悬挂系统也有不利的影响,所以确定竖曲

32、线半径时,对离心加速度要加以控制。根据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限制在0.5m/s0.7 m/s比较合适。2.时间行程不过短汽车从直坡道行驶到竖曲线上,尽管竖曲线半径较大,如其长度过短,汽车倏忽而过旅客会感到不舒适。最短应满足3秒行程,即 3.满足视距要求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上,如果半径太小,会阻挡司机的视线.为了行车安全,对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加以限制。当汽车行驶在凹形竖曲线上时,也同样存在视距问题。对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道路,在夜间行车时,若竖曲线半径过小,前灯照射距离近,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上有许多跨线桥、门式交通标志及广告宣传牌等,如果它们正好处在凹形竖曲线上方

33、,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根据以上缓和冲击、时间行程及视距要求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各行车速度时的凸、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如下表4.3,表4.4。表4.3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变坡点计算行车速度(km/h)停车视距(m)=-(%)缓和冲击(m)视距要求(m)K1+720120210-1.59063.612175.330表4.4 凹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变坡点计算行车速度(km/h)停车视距(m)=-(%)缓和冲击(m)桥下视距(m)K0+6401202101.32653.05621.729K2+5601202101.30752.29621.418表4.5 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计算行车

34、速度km/m1201008060403020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值(m)11000650030001400450250100一般最小值(m)170001000045002000700400100凹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值(m)4000300020001000450250100一般最小值(m)6000450030001500700400200竖曲线最小长度(m)1008570503525204.6 视觉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计算行车速度(km/h)竖曲线半径(m)计算行车速度(km/h)竖曲线半径(m)凸形凹形凸形凹形1202000120008012000800010016000100004030

35、002000上表4.5,表4.6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竖曲线半径取值依据。所以,综合以上表4.3、4.4、4.5、4.6,暂取凹形竖曲线半径R=9000m,凸形竖曲线半径R=6000m。4.4.2 竖曲线各要素计算公式图4.1 竖曲线要素示意图各要素计算公式如下: (4.1) (4.2) (4.3) (4.4)式中: 竖曲线长度(m); 竖曲线半径(m); 坡差(%),为“+”时表示凹形竖曲线,为“-”时表示凸形竖曲线; 竖曲线切线长(m); 计算点至起算点的距离(m); 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m); 竖曲线外距(m)。4.5 平纵组合设计公路线形最终是以平纵横面所组合的立体线形反映于驾驶员

36、的视觉上,为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与舒适,应把道路平、纵面结合作为立体线形来分析研究。对于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平面与纵面的组合设计指导原则有所不同。当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必须注重平、纵的合理组合;而当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首先应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线形要素规定值(最大、最小值),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利组合。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不仅要满足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求,而且应充考虑驾驶员在视觉、心理上的要求。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在视觉上能否自然地诱导视线

37、,是衡量平、纵线形组合的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平曲线与竖曲线要一一对应,且平曲线比竖曲线更长,即所谓的“平包竖”,这种组合能较好地保持视觉上连续性。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且坡率差较小时,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做不到平、竖曲线较好的组合,宁可把两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要避免在一个平曲线或一段长直线内包含几个竖曲线。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它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而且与工程费用相关。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协调均衡,采用长曲线较采用

38、直线可使线形舒顺流畅。研究认为:当平曲线半径在1000m以下时,竖曲线半径宜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此时可获得视觉与工程费用经济的平衡。如当平曲线半径为1500m时,竖曲线半径宜为60000m。而本设计中,平曲线半径为1500m,选用的凸形竖曲线半径为65000m,符合要求。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为避免合成坡度过小,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特别是凹形竖曲线。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图4.3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综合考虑,图4.3即为本设计中所选的平竖组合形式。4.6 路基、桥涵、对路

39、线纵断面的要求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2.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线,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应高出所规定的洪水频率计算水位0.5m以上;3.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应高于该桥设计洪水位至少0.5m;小桥涵附近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于桥(涵)前壅水水位至少0.5m;4.软土、泥沼、多年冻土等地区路基要特别处理(本设计中未考虑);5.桥涵要求的最低路基设计高程由水文条件、桥下所需净空高度和桥涵构造条件决定。跨线桥和通道要求的最低路基设计高程由净空高度和跨线构造物(或通道)的构造条件决定。桥下为道路时,高速公路净空高度为5.0m;乡村道路中一般人行通道净高

40、不小于2.2m;畜力车及拖拉机通道净高不小于2.7m;汽车通道不得小于3.2m;6.当桥涵下净空高度或路基高程不足时,可考虑采用下列方案进行比选:(1)适当提高路基高度;(2)采用建筑高度小的桥梁上部结构,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板梁或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的上部构造;(3)适当加大桥梁跨径或改用多孔较小跨径的桥涵;7.小桥与涵洞处的纵坡应按路线规定进行设计;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相同,其长度不宜小于3s行程;位于市镇附近非汽车交通较多地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不得大于3%。5. 横断面设计5.1横断面设计方法道路横断面是道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其包括行车

41、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带、路肩、护坡、边沟、路界石等。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根据交通量、地形、地质、行车速度等进行设计。5.1.1道路建筑界限及用地道路建筑界限是指为保证车辆、行人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类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界限,又称建筑净空。建筑界限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道路标志、护栏、照明灯柱、电杆、行道树以及跨线桥的桥台、桥墩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建筑界限之内。公路建筑界限划定原则:1.建筑界限的上缘边界线;2.一般路拱路段,其上缘边界线与路面超高横坡垂直;3.设置超高的路段,上缘边界线与超高横坡平行。公路用地,指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据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它既要根据公路建设的需要,保证必须的用地,又要考虑农业生产及照顾群众利益,尽可能节省用地。对新建公路,用地范围指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缘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地段,一级、高速路不小于3m,二级路不小于2m。改建公路保持原有用地范围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