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腰背部).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868960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腰背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腰背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腰背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腰背部).ppt(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肩井】n点状与面状结合穴位。n位置: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部位。n操作:操作:用手指按其穴位,称按肩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作拿法,称拿肩井。n次数:次数:按3050次;拿35次。n主治:主治:感冒、惊厥、上肢抬举不利等。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感冒,可与常例手法,拿风池等穴合用;上肢痹痛可结合局部相应的成人手法医治;可用于治疗结束后的总收法。【大椎】n位置: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间隙。n操作: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大椎。n次数:次数:2030次。n主治:主治:项强、发热、咳嗽。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感冒发热项强可与常例手法推天柱等穴合用;咳嗽,可与揉乳

2、房、乳根等穴合用。【风门】n位置:位置:第二胸椎与第三胸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1寸5分。n操作:操作: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动,称揉风门。n次数:次数:2030次。n主治:主治:感冒、咳嗽、气喘。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可与拿风池、清肺经、揉肺俞、推揉膻中等穴合用。【肺俞】n位置:位置: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1寸5分。n操作:操作: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动,称揉肺俞;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肺俞或称为分推肩胛骨。n次数:次数:揉50100次;推100300次。n主治:主治:喘咳、痰鸣、胸闷、胸痛等症。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穴

3、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可与推揉膻中、清肺经、揉丰隆等穴合用;对久咳不愈者,指揉操作时可蘸少量精细盐,效果会更好。【脾俞】n位置:位置:第十一胸椎与第十二胸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l寸5分。n操作:操作: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动,称揉脾俞。n次数:次数:50100次。n主治:主治: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疳积、四肢乏力等。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可与揉中脘、推脾经,按揉足三里、捏脊等穴合用。【肾俞】n位置: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1寸5分。n操作:操作: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动,称揉肾俞。n次数:次数:50100次。n主治:主治:腹泻、便

4、秘、少腹痛、下肢痿软乏力等。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对肾虚所致腹泻、便秘的患儿,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揉上马等穴合用;对下肢痿软乏力,可与捏脊、肢体手法治疗合用。【腰俞】n位置:位置: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3寸5分凹陷中。n操作:操作:可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动;亦可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左右穴位揉动,都称为揉腰俞。n次数:次数:50100次。n主治:主治:腰痛、下肢瘫痪。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可配合肢体手法推拿治疗。【脊柱】n线状穴。n位置: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是小儿身体上最长的线状穴。n操作:操作:用食、中二指螺纹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若加天柱骨一起自上而下直推,就

5、称为大推脊,其清热作用更强。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法。n次数:次数:推300500次或更多;捏35遍。n主治: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便秘等。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能清热,在推脊时可蘸少量冰水或酒精,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多与退下六腑、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多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上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七节骨(七节)】n线状穴。n位置:位置:第四腰椎棘突向下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n操作:操作: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二指螺纹面

6、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和推下七节。n次数:次数:100300次。n主治:主治:泄泻、便秘、脱肛。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上七节能止泻,可与揉龟尾、摩腹、揉脐等穴相合用。推上七节还可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可与按揉百会,揉丹田等穴合用;推下七节能通便,可与揉膊阳池穴合用。【龟尾】n位置:位置:尾椎骨端(即督脉经长强穴)。n操作:操作:以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n次数:次数:100300次。n主治: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n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穴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节大肠(具有双向性)的功能。对泄泻、便秘可与推七节、摩腹、揉脐等穴合用;对脱肛、遗尿可与揉丹田、按揉百会等穴合用。【腰背部常用穴位小结】n按揉肺俞、脾俞、肾俞能调治肺、脾、肾本脏器及其相关的疾病,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n推脊、揉大椎、揉风门均能清热。前者清热作用较大,后两者以解表平喘为长。n龟尾、七节具有双向调节大肠功能的穴位,一起应用,形成一组合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