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知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知识论.ppt(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知识论形而上学;对理念论的批判;存在与本质;四因说;实体与共相;范畴论;知识的等级,知识的分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的知识;方法论一、亚里士多德其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出色的学生。他在柏拉图学园学习了二十年。罗素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柏拉图哲学的产儿。但在一些重大哲学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柏拉图的见解和理论。柏拉图形容亚里士多德,就像一匹刚出生的小马驹,一生下来就用蹄子踢它的母亲。亚里士多德敬爱柏拉图,他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风格亚里士多德最突出、也是最为后世称道的一个特点,是他的渊博。他是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2、,不仅通晓当时所有的知识,而且系统地整理这些知识,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把每一类知识加以理论化,由此形成种种学科或科学。有一些学科是他首创的,比如逻辑学。亚里士多德的第二特点,是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分类归纳的能力。例如他的生物学知识是以大量的观察为基础的。在亚里士多德死后的十五个世纪里,他被认为是科学领域的权威者。而这也是伽利略不得不用实验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论断并不科学的原因。不过,他被当成权威并不是他的错。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亚力山大的导师。但亚力山大虽尊敬老师,却并不喜欢哲学,至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柏拉图死后12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创建了他自己的学园。由于他喜欢在散步时讲学,所以他的追
3、随者被称为步行者,逍遥学派。亚力山大死后,雅典人起来反抗马其顿统治者。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雅典避难。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由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名著。但他本人没有给这本书命名。他死后200多年,后人整理他的手稿时,临时定名为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是日本学者根据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译来。亚里士多德自己有时称“第一哲学”。第一哲学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基本规律或秩序。实际上就是研究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所以形而上学与本体论、存在论的意思大同小异。对理念论的批判根据理念论,一个具体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分有了完美的人的理念。可苏格拉底既是人又是动物。苏
4、格拉底既分有了理想的人的理念,也分有了理想的动物的理念?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依赖于理念的存在而存在,反之不然。亚里士多德认为反之亦然。第三者证明:如果两个同类的具体事物是因为它们共有的理念而联系起来,那就应该还有一个将理念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理念。但这个理念与那个理念联系起来也需要一个理念,以至无穷。这个问题柏拉图自己在巴门尼德篇中也已经意识到了。质料与形式柏拉图认为一切可见可感的具体事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真实存在的实体是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就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每一个存在着的具体事物都是一个实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都包含了质料和形式两方面。质料就是构成这个东西的东西,例如一个雕像由一
5、块大理石构成。形式就是使得这个东西具有其独特样态的东西,例如一块大理石必须被雕凿出某种形状才成为一种塑像。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离不开质料与形式(上帝除外)。但使得一事物是这样存在而不是那样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形式。四因说然而,具体事物是变化着的。所以柏拉图认为知识的对象不可能是具体事物。但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追问具体事物变化的原因而拥有知识。为此,先要弄清楚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原因。他区分了四种原因:首先是形式因,即:它是什么?其次是质料因,即:它由什么构成?再次是动力因,即:什么创造了它?最后是目的因,即:它为什么被创造?现代科学只承认第三个原因,即动力因。实体与共相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其实
6、是共相。柏拉图认为共相是比具相或殊相更真实的存在,因为具体个别的事物会有生灭变化。亚里士多德指出共相存在于个别的具体事物之中,共相是从个别具体事物的类的特征(共性)中抽象出来的。这样,亚里士多德就否定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才是不灭的实体的观点。他认为每一个别具体的事物都是一个实体。实体包含了共性与个性。但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共相也是一种实体。于是有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分。第一实体即具体事物的独特性质,第二实体即具体事物的类或共相的本质。这是一个不彻底的解决方案。它导致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存在与本质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用存在与本质进行哲学研究。对事物的认识首先要判断它是否存在
7、,所以存在判断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判断它是什么。为此要研究事物的本质。实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体事物的独特性,即它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独特的存在本质。二是事物的类别或共性,即相同的或相近的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第二种实体,即第二种本质,是从分类中看到的本质。由于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分类。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把事物的存在方式分为几个大类。于是有了范畴学。范畴论任何一个事物都首先作为“这个”而存在。所以实体性是最根本的存在特性或存在方式。此外,事物的存在方式还包括:数量、性质、关系、地点、姿势、时间、状态、主动、被动。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把存在分为十大范畴。在判断了事物是否存在即是否是一个实
8、体后,接下来,就是从十大范畴判断事物以什么怎样方式存在,或者说,它们如何存在。三、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本原获知就是要认识事物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所以首要的工作就是确定事物存在原因的本原。本原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事物的生成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定有某物作为基础存在着。这个基础就是本原,也叫作“载体”(“躺在下面的东西”)。载体是生成的基础,但还不是生成的东西。使得生成物是此物而非彼物的,是它的形式。因此形式也是本原。形式中包含了具有和短缺的对立,短缺就是尚不具有这种形式或尚是另一种形式。所以有三种本原:载体(质料)、形式和短缺。知识等级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知识有五个等级:一切
9、生物都有感觉感觉。但并不都有记忆。动物有记忆记忆。但只有人才有经验。人能从记忆中得到经验经验。经验是最广义的知识,人通过经验得到知识和技术。经验只知道特殊,技术技术才知道普遍;有经验者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原因,有技术者则知道原因,懂得为什么;技术能传授而经验不能,知与不知的标志就在于能否传授。所以,技术比经验更接近狭义的知识即科学。技术也有不同种类和等级,有的技术为生活必需,有的只供消磨时间并无实用。只有后一种技术中才有智慧。智慧。因为智慧是以本原为知识的对象。知识分类说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思辨)知识理论(思辨)知识;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
10、知识是创制的知识创制的知识。理论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和形而上学。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创制的知识包括艺术、工艺等。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的区别在于本原不同,虽然两者的运动本原或根源都在自身即实践者和创制者,但实践者靠意志或意图,创制者靠理智、技术和能力。实践知识是行的知识,以至善为目的。逻辑学是科学知识的工具,但不是科学本身。方法论柏拉图的回忆说是以先天知识为对象,先天知识即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例如几何学的公理和逻辑学知识。所以柏拉图更重视理性的直观和直接洞见。亚里士多德重视从感觉经验中获得知识。为此他提出一种定义法,即属加种差。实际上是对经验进行分类和归纳,求得知识的方法。仅仅分类和归纳
11、还不够,因为很多经验需要借助推理和分析成为知识。所以他研究逻辑学,并总结出三段论的推理分析方法。他是逻辑学之父。但是亚里士多德也发现,最高的知识理性认识的最高原则,是不能用定义和三段论获得的。它需要直觉。例如对上帝的知识。哲学就是爱智哲学是智慧的一种,也是最高的智慧。哲学的目的是求取最高的知识。哲学知识的产生有三个条件:一是因好奇而生,人为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二是因闲暇而生,只有在闲暇中人才能进行哲学思考;三是为自由而生,它仅仅是为了知而求知,不是为实用而求知。“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门知识中,唯有这门知识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哲学是神圣的,“神圣只有两层含义:或者它为最大的神所有;或者对某种神圣东西的知识”。哲学可以说是神学,一切知识都比它更为必要,但却没有一种能比它更加高贵。亚里士多德实体论和知识论的评价有一个说法是,亚里士多德把柏拉图飘在空中的哲学,拉到了地面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实体论。亚里士多德对共相问题的认识比柏拉图更具常识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知识论不同于柏拉图之处是,他重视从感觉经验中获得知识。他为后来的经验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