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意象诗歌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意象诗歌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意象诗歌大全 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须要根据肯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足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中国古代意象诗歌,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1 1、咏新竹 际智清代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笋称新竹,出土尖尖。其之始也,小极,细极,嫩极,毫不起眼。终归是视察敏锐,想象丰富的诗人,际智从这才冒出土面的小小新竹,已然看出了其擎天之志,入云之势,化龙之概。这种想象,以及将想象注入诗行,本身便是一种智能和魄力。际智自号愚庵,其实何曾愚也。际智斋室,号为茎草堂,自
2、比一茎小草,孰知不也是一棵志欲凌云的新竹?诗写得精炼,生动,警策,颇有力度。 2、题李次云窗竹 白居易唐代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咏竹诗。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妙品行。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借竹言志,对竹子赞誉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竹的生存环境,总是猗猗静谧幽雅,醉心在竹的世界里,可以弥补人的心理缺陷和远离凡尘的愉悦、超脱!可以获得短暂的心理平衡。 3、题画竹 郑燮清代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这诗
3、的作者就是老幼皆知的郑板桥,他是清代闻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怜悯人民疾苦,常借竹石来题写自己的性格。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颂了竹子在恶势力面前,不畏强暴,挺然相斗的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性格的写照。诗的大意说: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英勇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2 1、竹石 郑燮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坚韧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
4、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一般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坚韧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详细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逍遥自在、坚决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裂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坚韧的生命力和坚决的信念。最终一句中的一
5、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主动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2、新竹 郑燮清代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比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气的成长又须老一代主动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育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气将更好更强大。 3、绝句 王庭筠元代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愿下西厢。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
6、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芳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由其中。 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
7、令人缺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缺憾或幽怨的心情。诗人缺憾或幽怨的是什么?或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或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3 1、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陈子昂唐代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
8、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嬉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这首诗的序文是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也是陈子昂
9、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令他惊喜的是,东方虬咏孤桐篇竟使汉魏诗歌的“风骨”与“兴寄”重新得到复归。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谓风骨朗健的佳作。陈子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烈,遂挥毫写下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寄赠给东方虬。惋惜,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今已失传,但从陈子昂的行文来看,那自然是他诗作的同调,而且,陈子昂用以赠答的修竹篇的确也是一篇“风骨”与“兴寄”兼备的作品。 2、满江红咏竹 陆容明代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
10、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3、庭竹 刘禹锡唐代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适宜。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4 1、东湖新竹 陆游宋代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听见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诗的形象性很重要,咏物诗更是如此。一株树,一竿竹,一朵花,看起来是静止的东西,比较平常,但有才华的诗人,通过艺术的语言,从各个侧面,以恰当的描画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就会把景物写活,从而“静止”的东
11、西也会变得活灵活现。陆游这首咏竹诗,正是以“多侧面”的形象性描写,给予“东湖新竹”以生命。诗的开头一句,写出种竹时的情景,接下来一连五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其次句“寒碧映涟漪”,通过水来反映它的疏影。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涟漪”,相互呼应,都有“冷”、“凉”的含意。第三句“清风掠地秋先到”,通过“风”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非常精确,生动,把“新竹”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形象地烘托出来。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过“光”来反映它的绿荫萋萋、一片青翠的景象。五六两句中“声簌簌”、“叶离离”,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
12、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最终两句抒情,写作者对竹林的仰慕和想望,希望“官闲”是常常到此“枕簟”。而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应试题的“竹”字。这首诗由于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诗意也就更加清爽传神了。 2、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唐代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本诗更象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一般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觉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受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
13、”“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样,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好像望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绕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了“苦节”与“虚心”。其次层写桥上观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绢绢细流,抬头可以听到萧萧的竹声。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啁鸣归巢。既俯看,又仰视,还运用听觉。天涯的太阳,近处的鸟鸣,一一入画,充溢了朝气。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妙的,然而胸怀大志的诗人不能象鸟一样自由翱翔,投入她的怀抱
14、,只能与“囚徒为朋”,在寺院的木鱼声中难以入眠,这剧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产生共鸣,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最终抒发感概“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这里的苦竹也不行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栖息供应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休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明珠暗投之意。”(柳宗元选集)诗除了咏苦竹桥之外,还写到竹林、小径、溪流、竹韵、落日、鸟鸣,故自然属于山水诗。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5 1、咏院中丛竹 吕太一唐代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吕太一这一首出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吕太一咏院
15、中丛竹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争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困难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烈人心,又耐人寻味。 2、咏归堂隐鳞洞 王汝舟宋代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 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 该诗描写了作者在福建南平藏春峡读书论学时怀有的理想,表现了其以竹自喻的清高雅致和明珠暗投的心情。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