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必看的三个职业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新人必看的三个职业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职场新人必看的三个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等同于你的职业志向。公务员、经理人、白领丽人、医生、老师、工程师、警察等等都可以是你的职业志向,但这些职业志向都能成为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吗?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职场新人必看的三个职业规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在做职业规划之前最重要是知己知彼,其中包括了解自己和志向的公司: 1、了解自己的才能 一个人的才能自己或家人都很难帮忙量化,所以可以通过各种专业的职业规划工具了解自己的事业成就动机或企图心、性格特征、工作特长与爱好等; 2、了解自己的才能与什么样的公司/岗位相匹配 每个人有自己习惯和喜好
2、的工作习惯、工作环境、办事作风等等,因此不存在某类型行业或企业就是最好的状况,最重要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公司和岗位; 3、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符合成长的企业文化 假如一个企业不具有发展潜力,或是它并不供应员工学习成长的企业机制或文化,那这样的公司也很难是人才孵化基地,具有优秀潜质的人也很有机会被培育。 二、设定目标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谈到,“当我四十岁时,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爱护,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爱的工作,不必成名,亦不必发财,这是我幻想中的生活。” 我想,每个人或很多多少少都向往过自己将来的一个生活状态吧,向往将来生活中的某些场景;这种向往,一般都是我们发自内心想要达到
3、的一种生活状态,因为发自内心,所以定会全力以赴。因此,不妨就把这个转化为一个目标,想象一下自己40岁时想要达到的一种生活状态。 假如我想40岁达到的生活状态是,在我四十岁的时候,我有丰富的阅历,学问和40万年收入,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自己身体健康。抓取其中关键词,学问、阅历、收入,对应的是才智,家人对应的是时间,身体对应的是健康,这是将来要达到的状态,同时也是目标。 三、解除无关项 知道了目标,接下来为了达到目标,须要将一切与目标无关或者难以达到目标的职业解除 才智对应的学问、阅历和收入,就要解除:螺丝钉一类工作,如工厂流水线类、纯执行不须要独立思索类等职业 家人对应的时间,须要解除:全
4、部加班比较多,假期少、出差频繁类的职业 健康对应须要解除,全部对身体有较高危害的职业,如焊接技术、涉核职业等 四、岗位分析 解除掉与目标无关的职业后,剩下的职业选择范围就缩小了 然后再对全部职业做个分类,依据自身实际状况作出相应选择 我个人是把全部职业分三类,分别是,业务型,支持型,服务型 根据我设定的生活状态目标,要达到40万年薪,学问,阅历增长,确定首选业务型职业,此时,可能对于不同的人性格来讲,可能并不适合业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蛇头是业务型职业,详细以销售类职业居多,须要较强的市场开拓、交际技能,蛇身是服务型职业,详细以客服用户运营、客户维护类职业居多,须要较强的
5、沟通力,蛇尾是支持型职业,须要较强的专业实力,须要在一个领域独当一面。 这时,假设我是一特性格内向一点,喜爱钻研,那蛇头部分对外开拓业务就不适合了,那要达到目标,只有支持型职业比较适合,因为既能实现学问阅历增长,又能实现薪资的提升。 五、行业前景分析 确定自己适合的岗位后,还须要分析行业前景;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假如你是个业务人员,去了一个竞争很激烈很饱和或者江河日下的行业,那可能你付出了百倍努力,才能实现10万业绩,同样,假如去了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可能只须要付出非常之一的努力,就能带来100万业绩;我们常说的借力,就是这个意思,借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它的高速增长趋势将成为你实现目标的神助攻
6、。 如何来分析行业呢?可以去一些相关网站或者找度娘看行业趋势,这里举荐几个网站 证券机构:国内许多证券机构都有行业探讨报告,还可以下载一个慧博智能策略终端,里面可以下载许多行业报告 询问类网站:麦肯锡、艾瑞询问(互联网类较多)、互联网数据中心-199IT 综合类:数据局、今日报告网、微博报告发布平台、中国知网、中国产业信息网 搜集这类数据的网站有许多种,这里不一一列出,大家可以去自行查找。 依据分析,可以找动身展趋势较好的7个行业 这时,选择范围已经很小了,在上文已经确定目标、职业类型的前提下,再依据自己爱好确定行业已经是很简洁的事情了。 六、做出选择 假如我的目标是:才智、家人、健康,依据目
7、标确定了职业是支持型职业,依据爱好指标,选择互联网行业 在互联网行业中,支持型的岗位里,我觉得对产品运营比较感爱好,这时,选择已经很明确了,即,互联网行业+产品运营。 这套方法的核心在于,以目标为导向,全部的事情围围着目标来做,也就是说,行业、岗位、爱好等,不是第一要素,核心只有一个,只要能达到目标的因素都可以考虑。 职场工作的第一年,比薪水更重要是这件事 01、阅历是职场生涯的垫脚石: 现在的实习生,月薪一般都是 2k 、 2.5k 以上了,很少会有比这个数字低的。 现在看来,最主要的是毕业后,团队的人很重要,比如:要跟客户打交道,要协调团队,要多线跟进项目,要把关内容,要出各种方案这些都是
8、钱买不到的资源。 因为它给了我们太多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在职场生涯刚起先的时候,能够以最快速度完成原始积累,接触到项目、管理、团队,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02、量变确定质变: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加班少,工资多,晋升快,空间大等等。 但是,哪有这样的好事呢?绝大多数时候,尤其对于新人来说,这些要求,是没法同时满意的。 那么,当它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怎么选? 假如没有特殊重的经济压力,我建议,不要考虑太多薪水的事情。而是要考虑,哪份工作,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积累。 简而言之:选择哪份工作,可以有机会自己去做事情,去独立负责一些任务,乃至于一个项目。 记住,在职场上,
9、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恒久不是他拥有什么,而是他曾经做出过什么。你所做出的一切成果,包括作品,包括项目,包括业绩,都会成为你职场发展最珍贵的财宝。假如你在职场第一年的时间里,做到别人要花 2 年才能做到的事情,那么你的起点,就干脆比别人超前了 1 年。 很有可能,你其次年的时候,就可以当上一个基层管理者;而别人平平稳稳做了三年,还是一个底层职员。 在职场上,我们把这种状况,叫做“成长速度”。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成长速度?为什么有些人不到 30 岁已经是企业高层,有些人还拿着三年不变的薪水?很大程度上,这都取决于你做过事情的质和量。 质,就是你所做事情的重要性;量,就是你所积累的阅历。 优秀
10、的人,几乎都是遵循着这样的路径:大量地积累量,达到肯定程度,获得质的提升。周而复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定位和实力。一旦在一个平台进入了瓶颈期,就跳到另一个平台,接着突破自己,积累成果和阅历。 想要在这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就是走好你的职场第一步。 03、切勿执着于蝇头小利: 职场第一年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第一年,确定了你和别人起跑线的差距,也确定了你发展的速度。 假如你在职场第一年,能够遇到一份工作,有空间给你自己去施展拳脚,有机会给你放手一搏,能够让你独立做出一些成果,甚至给你试错,请不要迟疑地捉紧它。 你要知道,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或许,一年下来,别人还在做着支持性
11、和帮助性的工作,还在帮上级查数据、做 PPT 、填 EXCEL ,而你已经完整做出了一个项目。 无论它的成果是好是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接触到整个项目的方方面面,从规划,到协调,到执行,一整套下来,你所做的,肯定会比前者更多;你所获得的,也会比前者多得多。 在这个基础上,你将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困难、更重要的项目,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和提高自己。 以后,无论是接着发展,获得更高的职位,还是跳到其他更大、更高的平台,都会更加简单。 这就是赤裸裸的马太效应,也是这个社会的规则:起步越高,速度越快,发展的曲线就越陡峭。假如你在一起先就已经比别人落后,要想再赶上去,就完全不行能。因为随着
12、时间推移,你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制定职场规划时,你走过哪些误区 误区01、找最赚钱的: 从小到大,你肯定听亲戚长辈说过类似的话:报志愿,报那个最热门的;找工作,找那个最挣钱的。 什么是最热门的?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听说最热门的是国际金融,高校其次年变成了计算机。等我毕业,自动化变成最热门的了。你去哪儿说理去?总不能为了蹭热点,四年里连着跳三个专业吧? 这就是职业规划最大的一个误区: 把工作是否热门当做职业选择的依据,喜爱从众,追求短期利益。 热门随时会变冷,行业随时会消逝。我们或许知道明年的就业形势,但是确定不了将来五年十年甚至整个职业生涯的市场。从众,追求热门,往往更简单成为分母,甚
13、至成为炮灰。 误区02、我比较内向,找一份销售工作,比较熬炼自己: 小A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词。因为总是觉得这样的性格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困扰,确定变更,所以找了一份销售或客服的工作,用这样来逼迫自己变更。 但是结果却很不志向,因为心理的抗拒,所以每次和客户沟通时不是很志向,不仅客户不兴奋,自己还很难过。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这份工作,提出了辞职。 其实这样的事例有很多,许多人想要通过工作来变更自己,但是人的性格是有自己的三观形成,所以那有那么简单变更,就算工作的熬炼也难也产生根本性的变更。 一个与自己性格特质、实力特长等完全不相合甚至南辕北辙的工作,不仅不能让你发挥所长做出成果,还很有可能会让你消磨
14、自信,导致更深的挫折感。 误区03、规划周期太长: 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许多人都表示无从下手:将来很长,未知数多变。现在就确定将来几十年要做什么事,真的太难了。 许多人一想到要做职业规划意味着自己将来几十年就是那样了,将职业规划想的那么沉重,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胆怯试错成本太高,导致根本不敢迈出第一步。许多人高校毕业时就知道职业规划重要,到自己小孩都上小学了还没把职业规划出来。 职业规划其实是分阶段性的,三五年可以规划,十年也可以规划,大可不必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 误区04、年轻就要多尝试,所以常见的跳槽: 很多时候年轻人跳槽都会说这么一句:趁年轻,就应当多尝试一下不同的工作,其他的后面渐渐看吧
15、。 刚进入职场,很多新人在工作中遇到一点不顺心或者是困难,就立马放弃,去尝试其他的新领域。 其实很大的缘由就是他们不知道原委什么才是自己须要的“好工作”,毫无头绪地瞎跳槽、乱换岗位和行业,只会让自己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误区05、过于依靠别人的阅历: 许多人喜爱向四周的人请教职场阅历。这原来是好事,但是他们把前人阅历当做人生信条起先执行,觉得别人都走过的路,不会出错。这样做的人,没几年就懊悔不迭,懊恼当时没想好。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人。别人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多又怎样呢?别人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多又怎样? 每个人的性格特质、资源积累、实力优劣势、职业价值观都是无法复制的。别人的阅历只是适
16、当作为一种参考。走别人的老路,不针对个人定制职业规划,走错的风险极大。 误区06、有了各类证书就肯定能有好的工作: 小C从大二起先,就着手考各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三级证、导游证,但是立刻要毕业了。 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也不知道找什么好,面试了几家公司,也无果而终。 证书给我们的更多是一个证明,证明你对这一技能、行业有所了解和驾驭。但是企业更看中的是好用技能。从而推断你对公司是否会有创建价值实力,从而确定是否录用你。 职场新人必看的三个职业规划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