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习题集》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工程习题集》word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1组1、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 B )。 A系统是又元素或子系统组成的 B机械系统与生命系统乃至社会经济系统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并利用反馈进行控制 C有些系统可控,有些系统不可控制 D控制系统有两大类,即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2、闭环控制系统中( C )反馈作用。 A依输入信号的大小而存在 B不一定存在C必然存在 D一定不存在3、控制系统依不同的反馈情况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 B )的分类是正确的。 A线性系统和离散系统 B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C功率放大系统和工人控制系统 D数字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4、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馈实
2、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C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D反馈是输出以不同的方式对系统作用、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取决于( D )。 A系统的实际输出 B系统的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之差C输入与输出之差 D输入6、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 D )。 A机床主动传动系统的控制论问题 B高精度加工机床的控制论问题C自动控制机床的控制论问题 D机械工程领域中的控制论问题7、对于控制系统,反馈一定存在于( C )中。 A开环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 C闭环系统 D线性时变系统8、一下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不确定性越小的事件信息量越大 B不确定性越大的事件信息量越大C信号
3、越大的事件信息量越大 D信号越小的事件信息量越大9、以下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每个系统只能有一个数学模型 B系统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C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10、机械工程控制论所研究的系统( D )。 A仅限于物理系统 B仅限于机械系统C仅限于抽象系统 D包括物理系统和抽象系统第2组1、学习机械工程控制论基础的目的之一是学会以( A )的观点对待机械工程问题。A动力学 B静力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2、机械系统、生命系统及社会和经济系统的一个共同的本质特性是( B )。 A都是由元素组成 B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并利用反馈来控制C都是可
4、以控制的 D都存在微分环节3、机械系统之所以表现动态特性,主要原因是( D )。 A机械系统是由机械部件组成的 B存在阻尼元件C存在弹性元件 D存在内反馈4、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存在( C )。 A执行环节 B运算放大环节 C反馈环节 D比例环节5、闭环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是( C )。 A测量系统输出的过程 B监测系统偏差的过程C检测偏差并消除偏差的过程 D使系统输出不变的过程6、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系统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B )。 A系统综合 B系统分析 C系统辨识 D系统设计7、以下关于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系统是由元素和子系统组成的 B系统的特性仅取决于组
5、成系统的元素C系统具有动态特性 D系统内存在信息的传递与转换8、开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D )。 A不能实现计算机控制 B存在信息的反馈C容易引起不稳定 D结构简单,成本低9、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 C )。 A系统的经济性 B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C系统的稳定性 D系统的响应速度10、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不存在反馈的有( C )。 A抽水马桶 B电饭煲 C并联的电灯 D教学过程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第1组1、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它是( A )。 A线性定常系统 B线性系统 C非线性系统 D非线性时变系统2、一下关于系统数学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线性系统才能用数学模型表示 B所
6、有的系统都可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表示C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只能用分析法 D同一系统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数学模型进行表示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则该环节为( B )。 A惯性环节 B积分环节 C微分环节 D比例环节4、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 A B C D5、关于叠加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C )。 A对于作用于系统共同一点的几个作用才能用叠加原理求系统的总输出B叠加原理只是用于线性定常系统C叠加原理只是用于线性系统D叠加原理适用于所有系统6、关于线性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C )。 A都可以用传递函数表示 B只能用传递函数表示C可以用不同的模型表示 D都是稳定的7、设一阶系统
7、的传递函数为 ,则其时间常数和增益分别是( C )。 A2,3 B C D8、设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可看成为由( A )串联而成。 A惯性环节与延时环节 B比例环节、惯性环节与延时环节C惯性环节与导前环节 D比例环节、惯性环节与导前环节9、系统的传递函数( A )。 A与外界无关 B反映了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C完全反应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D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10、线形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该系统的极点为( A )。 A BC D以上都是第2组1、以下几个微分方程表示的系统中,属于线性定常系统的是( C )。 A B C D2、对于一个线性系统,( )。 A不能在频域内判别其
8、稳定性 B不能在时域内判别其稳定性C若有多个输入,则输出是多个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D每个输入所引起的输出不可单独计算3、系统数学模型是指( )的数学表达式。 A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 C系统的动态特性 D系统的特征方程4、某传递函数 则它是由( )组成的。 A比例+积分环节 B比例+微分环节 C比例+惯性环节 D比例+积分+微分环节5、传递函数 的零点、极点和比例系数分别是( )。 A零点为z=0.5,极点为 比例系数为1B零点为z=0.5,极点为,比例系数为2C零点为,极点为,比例系数为1D零点为,极点为,比例系数为0.56、系统传递函数为 则系数的放大系数为( )。 A0.5 B1 C2 D无
9、法确定7、右图所示环节属于( )。 A微分环节 B积分环节 C导前环节 D惯性环节8、以下传递函数属于振荡环节的是( )。 A B C D9、已知闭环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如下,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B C D10、系统如图所示,以下传递函数中,错误的是( )。 A BC D答案: CCCDD BDCCC第三章 时间响应分析第1组1、以下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B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组成C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D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2、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B C D3、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0、 若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 )。 A8 B2 C7 D3.54、已知机械熊挺难过的传递函数为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0.25 B0.5 C1 D25、 若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无阻尼固有频率为,则其有阻尼固有频率( )。 A= B C D与无关6、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 A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98%的时间B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时间C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D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98%的时间7、以下二阶欠阻尼系统性能指标只与其阻尼比有关的是( )。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8、以下关于系统稳态偏差的
11、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偏差只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稳态偏差只取决于系统输入和干扰C稳态偏差与系统结构、参数、输入和干扰等有关 D系统稳态偏差为09、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 )。 A500 B1/500 C100 D0.0110、以下系统中存在主导极点的是( )。 A BC D答案: CABAC CDCDD第2组1、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间响应( )。 A只与输入信号有关 B只与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有关C反映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及输入作用下的行为D会随干扰信号所引起的输出而变化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其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t=0时的切线斜率为( )。
12、 A-7 B-3.5 C-14 D-1/73、线性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 则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 A B C D4、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 )。 A等幅的振荡 B发散的振荡 C收敛的振荡 D恒值5、已知某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为( )。 A B C D6、要想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不变,增大 B不变,减小C减小,增大 D减小,增大7、要想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最大超调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不变,增大 B不变,减小C不变,减小 D不变,增大8、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增益和型次分别是(
13、)。 A7,型 B7,型 C3.5,型 D3.5,型9、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单位反馈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0。 A BC D10、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单位反馈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的误差最小。 A BC D答案: CCDCA DACCD第四章 频率特性分析第一组1、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的瞬态特性B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的稳态特性C时间响应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都能揭示系统动态特性D频率特性没有量纲2、以下关于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系统的数学模型 B都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C与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存在一定的数学变换关系 D与系统的微分方
14、程无关3、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其频率特性为( )。 A B C D4、已知某环节频率特性Nyquist图如图所示,则该环节为(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5、已知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如图所示,则该系统的型次为( )。 A0型 B型 C型 D无法确定6、已知某环节频率特性Bode图如图所示,则该环节为( )。A比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7、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图如图所示,则系统包含( )个积分环节。A0B1C2D38、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图如图所示,则系统不包含(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C二阶微分环节D惯性环节9、二阶振荡
15、系统的阻尼比,则无阻尼固有频率、有阻尼固有频率和谢振频率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10、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B C D答案: CDDCC BBCCB第二组1、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在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输出为( )。 A BC D2、已知某环节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为一单位圆,则该环节的幅频特性为( )。 A0.1 B1 C10 D无法确定3、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其谢振频率为( )。 A4 B C D不存在4、已知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如图所示,则该系统的型次为( )。 A0型 B型C型 D无法确定5、系统的Nyquist图为( )。 6、已
16、知某环节频率特性对数幅频特性图如图所示,该环节为(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7、已知最想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图如图所示,则系统包含( )个积分环节。 A0B1C2D3 8、已知最小相位系对数幅频特性如题7图所示,则系统不包含( )。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导前环节 D振荡环节9、二阶振荡系统其中,阻尼比,则无阻尼固有频率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是( )。 A BC D10、一下关于频率特性、传递函数和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答案: BBBBB DBDDB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第一组1、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 A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17、 B系统输入 C系统的干扰 D系统的初始状态2、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 A系统的全部几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内B系统的全部几点都在s平面的上半平面内C系统的全部几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内D系统的全部几点都在s平面的下半平面内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传递函数,则该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判断4、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则该系统包含正实部特征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5、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和辅助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三者的零点相同B的极点与的零点相同C的极点与的极点相同D 的零点与的极点相同6、已知开环稳定的系统,其开环频率特性的N
18、yquist图如图所示,则该闭环系统( )。 A稳定B不稳定C临界稳定D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7、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此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 )。 AK0 C2K0 D20K08、已知系统的相位裕度为,则( )。 A系统稳定 B系统不稳定 C当其幅值裕度大于0分贝时,系统不稳定D当其幅值裕度晓宇或等于0分贝时,系统稳定9、对于二阶系统,阻尼比越大,则系统( )。 A相对稳定性越小 B相对稳定性越大 C稳态误差越小 D稳态误差越大10、一个系统开环增益越大,则( )。A相对稳定性越小,稳态误差越小 B相对稳定性越大,稳态误差越大C相对稳定性越小,稳态误差越大 D相对稳定性越大,稳态误差越小答案
19、: ACBCB BCCBA第二组1、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D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有关2、劳斯判剧用( )来判定系统稳定性。 A系统特征方程 B开环传递函数 C系统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 D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3、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则该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判断4、延时环节串联在闭环系统的前向通道时,系统的稳定性( )。 A变好 B变坏 C不会改变 D时好时坏5、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和辅助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
20、绕点的圈数就是绕原点的圈数B绕原点的圈数就是绕点的圈数C绕点的圈数就是绕原点的圈数D绕原点的圈数就是绕点的圈数6、已知开环稳定的系统,其开环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如图所示,则该闭环系统( )。 A稳定B不稳定C临界稳定D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7、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此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 )。 AK0 C2K0 D20K08、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 A幅值裕度大于0分贝 C幅值裕度大于0分贝,且相位裕度大于0 B相位裕度大于0 D幅值裕度大于0分贝,或相位裕度大于09、对于一阶系统,时间常数越大,则系统( )。 A系统瞬态过程越长 B系统瞬态过程越短 C稳态误差越小 D
21、稳态误差越大10、以下方法可以增加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是( )。A增加系统的开环增益 B减小系统的开环增益 C增加系统的型次 D较小系统的输入答案: CABBC CDCAB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第一组1、所谓校正(又称补偿)是指( )。 A加入PID校正器 B在系统中增加新的环节或改变某些参数C使系统稳定 D使用劳斯判剧2、一下系统中,综合性能指标不能取为的是( )。 A B CD3、一下校正方案不属于串联校正的是( )。 A增益调整 B相位起前校正 C相位滞后校正 D顺馈校正4、增大系统开环增益,可以( )。 A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B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C降低系统的稳态精度 D加大系统的
22、宽带,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5、以下环节中可以作为相位起前校正环节的是( )。 A BC D6、如图所示,其中是未加校正环节前的系统的Bode图;是加入某种串联校正环节后的Bode图,则系统采用了( )校正。 A增益调整B相位超前C相位滞后D相位滞后超前7、下图所示的网络可以作为( )装置。 APID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校正 D相位滞后-超前校正8、关于相位超前校正走永和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加系统稳定性 B加大了带宽 C降低系统稳态精度 D加快系统响应速度9、以下网络可以作为( )环节。 AP校正 BPI校正CPD校正 DPID校正10、关于顺馈校正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
23、系统稳定 B降低系统稳定性C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 D系统稳定性取决于是否引入干扰答案: BADBA BCCDC第二组1、以下关于系统性能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性能指标可分为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和和综合性能指标B时域性能指标可分为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C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可以互相转化D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2、对于传递函数为和两个系统,( )。 A系统1的带宽宽,响应速度快 B系统1的带宽宽,响应速度慢C系统2的带宽宽,响应速度快 D系统2的带宽宽,响应速度慢3、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它属于( )。 A增益调整 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校正 D
24、相位滞后-超前校正4、如图所示,其中是未加校正环节前的系统的Bode图;是加入某种串联校正环节后的Bode图,则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 BC D5、以下环节中可作为滞后-超前校正环节的是( )。 A BC D6、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处的频率为( )。 A0.25 B0.5 C1 D27、下图所示的网络可以作为( )装置。 APID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校正 D相位滞后-超前校正8、关于相位滞后校正作用好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系统稳定性 B加大带宽C降低系统稳态精度 D加快系统响应速度9、以下网络可以作为( )环节。 AP校正 BPI校正CPD校正 DPID校正10、在位置反馈校正中,原系统为,则校正后系统的( )。A时间常数下降,响应速度下降 B时间常数下降,响应速度提高C时间常数提高,响应速度下降 D时间常数提高,响应速度提高答案: CABAD DDAB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