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后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课后题》word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章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二章(三)什么是
2、“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五)何谓“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1940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
3、,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 (七)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
4、、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观点如下: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
5、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4.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九)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其代表人物是米瑟斯(L.Mises)、哈耶克(F.A.Hayek)、里奇(W.O.Reckie)、阿门塔诺(D.
6、T.Armentano)、罗斯巴德(M.N.Rothbard)等人。其主要观点如下: 1.认为经济生活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制约,这种有创造性的作用定义为创造精神。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唯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2.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地利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
7、容的态度,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 3.在政策主张上提出以完全的自由市场来获得充分的竞争,完全否定反垄断和规制政策,这使得该学派理论的适用性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其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注重人类行为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看作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这些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三)按照科斯的观点,试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他认为: (1)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小
8、的统制经济,市场体系不应该也不能够排除或消除诸如企业组织这样的统制经济,相反它倒是保证了它们只能在比其他企业或者比市场运行的结果更有效率的时候才能够生存下去。 (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四)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如何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第一个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
9、资产就具有专用性。这时假如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全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其他用途,使得投资中的成本里包含部分或全部的“不可挽救成本”或“沉没成本”。因此,契约关系的连续性意义重大。 第二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使应变性的、连续的决策成为必要。当交易受制于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时,对治理结构的选择就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应变能力。 第三个维度是交易发生的频率。一种治理结构的确立和运转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在多大程度上能被所带来的利益抵消,取决于在这种治理结构中所发生的交易的频率。多次发生的交易,较之于一次发生的交易,更容易使治理结构的成本被抵消。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
10、质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这时假如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全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其他用途,使得投资中的成本里包含部分或全部的“不可挽救成本”或“沉没成本”。因此,契约关系的连续性意义重大。 第二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使应变性的、连续的决策成为必要。当交易受制于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时,对治理结构的选择就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应变能力。 第三个维度是交易发生的频率。一种治理结构的确立和运转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在多大程度上能被所带来的利益抵消,取决于在这种治理
11、结构中所发生的交易的频率。多次发生的交易,较之于一次发生的交易,更容易使治理结构的成本被抵消。威廉姆森用资产的专用性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他认为只有懂得了资产专用性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市场采购会让位给企业自己生产。他把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指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其思路大致如下: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的垄断或买方独家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使合约双方
12、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并且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因而造成市场交易的高成本。当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变得更为重要时,用传统市场去处理纵向关系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因此,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就被用来替代市场。因为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内,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企业家)的督察,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应的市场交易成本。(八)简要论述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 1.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所谓产业简单地说就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这样,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而不同产业究竟是由具有什么样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来构成,则取决于具体经济分析
13、的需要。 2.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所有这些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作用: 1.企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这是因为: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最终还要靠企业来完成;第二,企业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是产业能否不断发展的关键;第三,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国家优化资源配置的措施,如果没有企业的呼应,就不能落到实处;第四,现代
14、企业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第五,由于银行不良债权主要是企业经营不善或相互拖欠造成的,因此防范金融风险,企业也负有很大责任。 2.企业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 提升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把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教育开始,构成一个链条:即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开发(R&D)科技成果转化(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市场等)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必须相应建立起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
15、专院校及中介组织的作用,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在这里企业是主体和突破口,这是因为企业不仅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是研究与开发、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将是一所大学校,是教育、研究、生产的重要阵地。 第四章(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
16、项因素。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2.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17、(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使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也就是说,这些试图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产品差异化行为,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的顾客或者争取原有企业的顾客转换品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市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3.进入和退出壁垒:在影响市场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分析,主要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考察产业内原有企业和准备进入的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最终反映出来
18、的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二)试对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这四种市场形态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同一性很高。 (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因为市场上只有一个提供产品的企业。(2)没有替代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直接替代产品,所以它的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
19、为零。(3)进入壁垒非常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三)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产品差异化是如何影响市场结构的?企业进行产品差异
20、化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1)产品主体差异化。(2)品牌差异化。 (3)价格差异化。 (4)渠道差异化。 (5)促销差异化。 (6)服务差异化。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1.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使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
21、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也就是说,这些试图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产品差异化行为,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的顾客或者争取原有企业的顾客转换品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市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五)试述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掠夺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1)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是企业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性定
22、价行为; (2)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能提高价格; (3)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掠夺性定价行为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因此,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23、企业采用限制性定价的直接目的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但实质上这是一种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因此限制性定价同掠夺性定价一样,都是企业长期定价的策略性行为。 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策略。即市场主导企业经常先订立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的进入逐渐降低价格,这样做最符合企业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十)试论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
24、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一)简述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我没勾这一题 但是陈濛佳那个版本有 就拉进来了)所谓静态竞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 包括以古诺模型为代表的产量决策行为,以伯特兰德模型为代表的价格决策行为和以豪泰林模型为代表的产品决策行为。(二)简述动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在动态竞争博弈中,各博弈方在关于博弈进程方面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25、,后行动者有更多的信息来帮助自己作出选择。一般来说,这是后行动者的有利条件,因为其可以帮助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此即所谓后动优势或后发制人;但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在动态博弈中一定占有优势这一结论并不总是对的,有时先行动者能够利用后行动者的“理性”,采取一些行动并发出一定的信号让后行动者知晓,迫使后行动者不得不作出一些在不知道这些信号前不会作出的选择,此即先动优势或先发制人。主要有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为代表的产量领先策略、以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为代表的长期竞争策略和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第六章(五)你如何看待库兹涅茨与罗斯托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问题的争论?库兹涅茨认为:在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
26、系中,首要的问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有总量的高速增长才能导致结构的快速演变。没有总量足够的变化,结构变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受到限制。与库兹涅茨的观点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虽然他无意要否定总量的概念,而只是强调,部门分析是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 (七)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1. 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27、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首先提
28、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4.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
29、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5.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6.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
30、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八)请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提供劳动力的人口、投资(包括国内资金供应和外来投资)、商品供应、进口、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也往往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 2.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 3.国际贸易因素。 4.国际投资因素
31、。 5.其他因素 , 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第七章(一)简述产业关联的涵义、产业关联方式和类型。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 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主要的纽带有:1.产品、劳务联系;2.生产技术联系;3.价格联系;4.劳动就业联系;5.投资联系。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主要有: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2.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八)简述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现
32、象。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或者说,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其他产业产出量的变化有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过程的长短,往往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经济循环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如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种差异往往是由于“库存”的存在而发生的。在需求增加时,多半首先反映在库存的减少上。这样,由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动导致的波及效果,由于库存的存在而被中断或减弱。反过来,当库存不足以满足波及要求的需求增加,而生产又不能马上增加时,需求变动造成的波及效果可能表现为价格的上升。显然,上述库存的缓冲作用表现在投入产出表的最终需求的库存栏里,中间需求、中间投入矩阵是无法反映这种经济变动的。因此,在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时,要考虑时滞现象,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