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概论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概论名词解释.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流概论名词解释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二律背反: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功能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实质: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 精益物流:是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
2、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内涵: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基本原则:(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2)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需的步骤和活动;(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得价值;(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目标: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一体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物流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盟与合作。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
3、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服务: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成果。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第三方: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现代的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的具体标志:(1)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2)可以向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3)不是货主向物流服务商偶然的、一次性
4、的物流服务购销活动,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的业务外包的长期物流活动;(4)不是向货主提供的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物流外包: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的业务合同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物流业务外包:由物流企业作为承包方,物流需求企业为发包方的物流联盟形式。业务外包: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企业经营运作方式。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宏观物流: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纵观性
5、和全局性。微观物流: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物流活动。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装卸: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运输:是指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流通加工:根据客户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
6、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的总称。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商流: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信用证、汇票、现金等,在各个交易方之间的流动,简称资金流。物流: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简称物流。信息流: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现代物流管理
7、: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也就是对物流活动诸环节(运输、配送、包装、储存、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的管理。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物流专门性评价:是指对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做出的分析,如仓储中的物资吞吐量完成情况,运输中的吨公里完成情况,物流中的设备完好情况等。物流综合性评价:是对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的物流活动进行全面衡量的综合性分析,如某仓库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某运输部门的运输成本,某部门对物流各环节的综合性分析。物流纵向评价:是指上一级物流部
8、门对下一级部门和机构的物流活动进行分析。物流横向评价:是指执行某一相同物流业务的部门之间的各种物流结果的对比。物流管理行政机构:是指那些负责制定物流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对物流计划进行管理以及编制物流计划并组织实施的组织。物流管理业务机构:是指那些负责执行物流计划,具体进行各项物流活动的组织,如运输管理组织、仓储管理组织等。物流工程: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看做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
9、型组织管理活动过程。物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目的:实现物资的空间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物流系统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把物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物流系统的规则、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是指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制造企
10、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物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订货点采购:是由采购人员根据各个品种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的大小,确定每个品种的订货点、订货批量或订货周期、最高库存水准等。然后建立起一种库存检查机制,当发现到达订货点时,就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由规定的标准确定。定量订货法采购: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一个订货批量,然后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相同,都等于规定的订货批量。定期订货法采购: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水准,然后以规定的订货周期为周期
11、,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不一定相同,订货量的大小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量与规定的最高库存水准的差额。JIT 采购:JIT 采购又称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完全以满足需求为依据的采购方法。需求方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供应商下达订货指令,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品种、按指定的数量送到指定的地点。VMI 采购:即供应商掌握用户库存。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即按照工厂布局、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要
12、求,实现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等物料,在工厂内部供应库与车间、车间与车间、工序与工序、车间与成品库之间流转的物流活动。项目型生产物流:(固定式生产)物流凝固,即当生产系统需要的物料进入生产场地后,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或者说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性不强。连续性生产物流:(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进行,并且生产出的产品和使用的设备、工艺流程都是固定与标准化的,工序之间几乎没有在制品存储。离散型生产物流:(加工装配式生产)产品由许多零部件构成,各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且制成的零部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最后成为产品,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是离散的,各个生产环节之间要求有一定的在制品储备。生产物流的空间
13、组织:是相对于企业生产区域而言的,目标是如何缩短物料在工艺流程中的移动距离。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是指一批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单位、各道工序之间在时间上的衔接和结合方式。生产系统布置设计(SLP):产品召回制度:是指制造商在确定其产品存在缺陷之后,根据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产品数量、销售市场分布情况等因素,对缺陷产品采取修理、更换或退货回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消除缺陷产品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危险。批发企业的物流:是指以批发据点为核心,由批发经营活动所派生的物流活动。连锁经营:是指在零售业、饮食服务业中,若干同行店铺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统一管理等方式连接起来,在同一个企业形象下经营或服务,共享规模效益
14、的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区域经济:是指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主要是是指依托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民族习俗和文化、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理论、人才技术等各种因素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带和区域经济圈。区域物流: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适合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形式。含义:(1)区域物流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2)区域物流是适应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特征而建立的物流系统;(3)区域物流应具有广阔的物流空间结构和物流服务规模;(4)区域物流应设有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
15、流信息支撑体系和区域物流组织运行体系;(5)区域物流应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本质:协同合作 区域物流规划:是在正确认识区域物流规模、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中长期)区域物流发展的目标、区域物流资源的建设、区域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等进行的系统设计。三个层次:(1)区域物流总规划:是指对一个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域联合体的物流发展所进行的总体规划。(2)城市物流规划:是指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根据现有的物流状况以及未来的物流发展需求,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环境等各方面,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3)物
16、流园区规划:是指在区域物流总体规划、城市物流规划的基础上,对某个物流园区的物流发展所进行的规划。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区域物流规划小组或委员会收集基础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行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各种发展目标提出措施整理、归纳规划内容,形成规划草案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征求各方意见完成区域规划方案 城市物流:在一定的城市行政规划条件下,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发展特点而组织的区域性物流,其研究目标是实现一个城市的物流合理化问题。特征:城市物流的繁杂性,城市物流密度大、流量多,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 主要功能:(1)城市运输中的主要方式公路运输;(2)物流城市的主要运作
17、方式配送;(3)城市物流与实现“零库存”目标;(4)城市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物流信息系统 区域物流中心:是指全国物流网络上的节点。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区域内外的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物流活动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主要功能:(1)货物集散功能是指接受通过各种方式运输的到达货物,并进行分拣、储存,将本市发出的货物进行集中,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向外发运。(2)货物中转功能(3)配送功能(4)流通加工功能主要
18、包括商品的包装整理、加固、换装、改装、条形码印刷等。(5)口岸功能可设置海关、卫检、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6)商品检验(7)物流信息服务是指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以及方便保管、结算、报税等单据处理,提高工作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简化手续。(8)物流咨询与培训包括物流系统与规划、物流培训、物流项目咨询等(9)商品展示的商流功能(10)电子商务的辅助功能 物流中心:指从事物流活动 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要求:(1)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2)物流功能健全;(3)
19、集聚辐射范围大;(4)存储、吞吐能力强;(5)对下游配送中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主要功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 目的:减少中转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配送中心:是指从事 配送业务 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场所或组织。要求:(1)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辐射范围小;(4)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 主要类型:(1)自用型配送中心:是由制造商、零售商经营的,主要服务于自己的产品销售或自由商店的供货;(2)社会化配送中心:也称“第三方物流”,是由独立于生产者和零售商之外的其他经营者经营。分类:(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20、:制造商型,批发商型,零售商型,专业物流;(2)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储存型,流通型,加工;(3)按配送中心所处的位置划分:供应型,销售型;(3)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食品,日用品,医药,化妆品,家电,电子(3G)产品,书籍,服饰,汽车零件,生鲜产品处理中心 国民经济物流:国民经济物流是指在一国范围内由国家统一计划、组织或指导下的物流。国民经济物流是宏观物流,它强调的是从国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来规划、组织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物流活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十大任务:(1)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2)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3)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4)推进重点领域物流发展;(5
21、)加快国际物流和报税物流发展;(6)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7)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8)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9)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10)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九大重点工程:(1)多式联运、运转设施工程;(2)物流园区工程;(3)城市配送工程;(4)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5)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过程;(6)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过程;(7)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过程;(8)物流技术攻关工程;(9)应急物流工程 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即供应和需求分别处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时,为了克服供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而发生
22、的商品物质实体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跨越国境的流动。实质: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目标: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物流服务,即以选择最适合用户的服务水平、最理想的物流方式、最佳的路径,最少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实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应方送达到另一国的需求方。特点:(1)市场广阔、过程复杂;(2)物流环境的差异性;(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而成 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它是
23、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指定保税区:是为了在港口或国际机场简便、迅速办理报关手续,为外国货物提供装卸、搬运或暂时储存的场所。主要目的:在于使外国货物简便和迅速地办理报关手续。保税货棚:是指经海关批准、由私人企业设置的用于装卸、搬运和暂时储存进口货物的场所。保税货棚与指定保税区的区别:指定保税区是公营的,保税货棚是私营的 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外国货物可以不办理进口手续和连续长时间储存的场所。保税工厂:它是经海关批准,对外国货物可以进行加工、制造、分类以及检修等业务活动的场所。保税陈列场:它是经海关批准,在一定期限内用于陈列外国货物进行展览的保税场所。海关:
24、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代表国家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宗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规、条例的规定,依法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任务:(1)监督管理;(2)征收关税;(3)查缉走私;(4)编制海关统计 商品检验: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为了鉴定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以检查卖方是否按合同履行了交货义务,并在发现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不符时,买方有权拒绝接受货物或提出索赔。国际集装箱场站:是指承担国际集装箱堆存、保管、装箱、拆箱、中转、修理和清洗业务的国
25、际集装箱场站。具备的条件:(1)场地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点;(2)场站地面必须平整并能承受堆存 3 层至 4 层重箱的压力,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3)场站应有必要的消防设施、足够的照明设施和通道,并且应备有必要的交通和通信设备;(4)场地应有围墙、门卫和检查设施;(5)场地应有足够的集装箱专门机械设备;(6)场地应有计算机管理设备;(7)场地应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国际集装箱的交接地点:(1)海上承运人与港口交接以船边为界。(2)经水路集疏运的集装箱,水路承运人与港口交接以船边为界。(3)经船船(驳)直取作业的集装箱,水路承运人与港口交接以船边为界。(4)在国内中转的集装箱,水路承运
26、人与港口交接以船边为界。(5)经公路集疏运的集装箱,场站经营人与公路承运人代表货主或货运代理人,交接以场站大门为界。国际集装箱交接的责任:(1)采取交接前和交接后各自承担其所管辖的集装箱 及集装箱货物的灭失、损坏赔偿责任的原则。(2)交接前,由交方承担集装箱和集装箱货物的灭失或损坏的赔偿责任。(3)交接后,由接方承担集装箱和集装箱货物的灭失或损坏的赔偿责任。(4)如果在交接后 180 天内,接方能提出证明交接后的集装箱或集装箱货物的灭损或损坏是由交方的原因造成的,则交方应按有关规定,负赔偿责任。国际集装箱的交接标准:(1)重箱交接标准;(2)空巷交接标准;(3)交接时异常情况的批准。国际铁路货
27、物联运: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铁路运送中,使用一份运送单据,办理货物的全程运送,在由一国铁路向另一国铁路移交货物时,无须发、收货人参加。特点:涉及面广,车、票、证都必须符合有关规章和规定,办理手续也较复杂 大陆桥运输:是指用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中间桥梁,将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连贯运输方式。CIF:售价中包括商品的价格、保险费用、航运费用和与航运有关的装卸费用。FOB:售价中不包括运输,但负责装运上船。购买者负责运和到达地的陆路运输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商业包装:是以促进商品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工业
28、包装:又称之为运输包装,是物资运输、保管等物流环节所要求的必要包装。包装标记:是根据物资本身的特征用文字和阿拉伯字数等在包装上标明规定的记号。包装标志: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资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像的说明。指示标志:用来指示运输、装卸、保管人员在作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以保证物资的安全。危险品标志集装化:是用来表示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险程度的标志,他可提醒人们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等活动中引起注意。集装箱: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适于多种运输工具而且容积在 1m以上(含 1m)的集装单元器具。集合包装:就是将若干个相同或不同的包装单位汇集起来,最后包
29、装成一个更大的包装单位或装入一个更大的包装容器内的包装形式。托盘:是在运输、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承载面上辅助结构件的装置。货捆:是集装化的一种形式。它是采用各种材料的绳索,将货物进行多种形式的捆扎,使若干件单件货物汇集成一个单元。框架:是集装化的一种重要手段。这是一种根据物资的外形特征选择或特制各种形式的框架,以适用于物资的集装方法。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以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单间作业法:单件、逐件的装卸搬运是人工装卸阶段的主导方法。即使当前装卸机械几乎运用到各种装卸搬运领域的时候,单件、
30、逐件装卸方法也依然存在。集装作业法:是指物资先进行集装,再对集装件进行装卸搬运的方法。间歇作业法:指在装卸搬运作业过程中有重程和空程两个阶段,即在两次作业中存在一个空程准备过程的作业方法。连续作业法:指在装卸搬运过程中,设备不停地作业,物资可连绵不断、持续流水般地实现装卸作业的方法。自动导引搬运车: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对装卸作业中的物资进行装卸作业时的难易程度。原材料库存:是指企业通过采购和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以及外购半成品等,是用于支持企业内制造或装配过程的库存。在制品库存:是指已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
31、全部完工、在销售以前还要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和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制造库存:制造业为了满足生产消耗的需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节奏性而建立的储备。流通库存: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消费的需要,补充制造和生活消费储备的不足而建立的库存。周转库存:又称经常库存,是指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保险库存:又称安全库存,是指用于防止和减少因订货期间需求率增长或到货期延误所引起的缺货而设置的储备。仓库布局技术:是指仓库区域内各种作业设施的合理布置问题。四号定位:是将库房、货架、层数,货位号四者按规律编号,并和帐面统一起来的规划方法。五五化:即是以五为基本计算单位,根据物资的不同形状,码成
32、各种垛形,其总数均是五的倍数。物资的保管损耗: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保管某种物资所允许发生的自然损耗(一般用保管损耗率表示)。条形码:是一种用光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特殊代码,一般由一组数字组成。复合码:自动化仓库:又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等。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崭新的物流技术。货运量: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所担负和完成的实际货物运输量。货运周转量:是指运输货物的数量(吨)与运输距离(公里)的乘积。其表示方法为吨公里或吨海里。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
33、运输综合体。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送至另一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方式。流通加工: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的总称。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流通加工的劳动与效益产出的对比关系。流通加工合理化: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
34、流活动。配送中心:是指专门从事配送工作的物流节点,指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a.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b.配送功能健全;c.辐射范围小;d.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柔性配送中心:是为了适应精益化生产而服务的配送中心。物流信息: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产生及使用的必要信息,它是物流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发展变化的反映。POS 系统:即销售时点,通常被定义为具有自动信息识别及信息处理能力的销售时点管理系统。货物跟踪系统:顺序码:是用连续数字或有序的字母代表编码对象的代码,如业务流水账、各种票据的编号等。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
35、个区间代表一个组,区间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如邮政编码、学号等。助记码:将编码对象的名称、规格等用汉语拼音或英文缩写等形式形成编码,帮助记忆,过程之为助记码。缩写码:此法是助记码的特例,从编码对象名称中找出几个关键字母作为代码。校检码:又称编码结构中的校验码。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逆向物流:又称反向物流,指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精神磨损:也称为无形磨损,它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继续使用某些物资(设备)不经济的现象。废旧物资物流:当物资失去或部分失去了原
36、有的使用价值以后,为了发挥其潜存的使用价值的效能,将其回收,经再加工或完全不加工重新投入使用。废旧物资的这一实物运动过程就形成了废旧物回收物流。废弃物: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基本上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再重新利用的最终排放物。商品包装回收:旧包装的利用:电子商务下得物流系统:是指在实现电子商务特定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所需位移的商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设施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B2B 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指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B2C 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37、,指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B2G 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C2G 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指的是政府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活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物流业: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业是指物流企业的集合。物流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的业务合同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企业业务外包:即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其关键业务上,即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伙伴完成。物流服务水平: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联盟战略:是指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的企业之间那种典型的多方位、目标导向的长期合作关系。供应链联盟战略会为合作双方带来长期战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