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分数乘法这个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但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回顾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教学的备课时一直被如何处理分数乘法意义所困惑。后来一想,假如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有相乘的关系就能够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2、少”。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升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我指导学生从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想一想,议一议五个方面入手,例如:教学 3105,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 5 个 310 相加的和,也就是求 3103103/10+3/10+3/10 是多少,并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得出3+3+3+3+3/10,然后让学生分析分子局部 5 个 3 连加就是 35,并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特别是 3/105 与 53/1
3、0 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为什么“同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一练 63/10,然后实行集体交流,看一看能不能在相乘之前的哪一步先约分,比一比在什么时候约分计算能够简便一些,从而明白为了简便,能约分的先约分。结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协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
4、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协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个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在分数乘法的应用时,主要是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协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协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在教学分数乘法时,
5、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实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实行教学,注重增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增强日常教学。1、在教学中多实行题组训练,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2、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3、协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4、增强单位化聚方法的复习,如 时=()分 吨=()千克。通过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学生很容易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又能够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 3/105 的结果。总之,在上数学课时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