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理科)物理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理科)物理试卷-.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三调考试高三年级(理科)物理试卷共 8页。共 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 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得 4分,对而不全得2分)1.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
2、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C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的四条图线1、2、3、4 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的t1时刻v1v2Cv-t图象中 0 至t3时间内 4 的平均速度大于3 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的t2、t4时刻分别表示两物体开始反向
3、运动3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当 t=4s 时两车相遇B当 t=4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两车有两次相遇D两车有三次相遇4.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将该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 x 1 t t1 t2 2 O v 3 t t3 t4 4 t
4、5 A该工件仍可能向右匀速运动B该工件P可能向右加速运动C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F/2 D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F/2 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 是 指 驾 驶 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 到 采 取 制 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两种情况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D表中 x 为 66.7 6.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 将物体 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力F逐渐变大B物体 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7.如图所示,物体
6、A和 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 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的叠放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A与 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有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B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使物体运动,则 F 至少为()()A20N B22N C11N D17N 8.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kg 和 mB=2kg 的 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10/gm s35都为=0.2,水平恒力F作用在 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 10m/s2)。则()A若 F=1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若 F=1.5N,则 A物块所受
7、摩擦力大小为1.5N C若 F=4N,则 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D若 F=8N,则 B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平板A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侧,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A和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L时,A和B达到最大速度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和B达到最大速度v时,弹簧是自然长度B若运动过程中A和B能够分离,则A和B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cos)C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弹簧对A所做的功等于21sincos
8、2MMgLMgLvD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等于212mv1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 取 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11.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与质量为m的物体 A连接,A放在
9、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 连接。现BC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以速度 v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 A做加速运动B物体 A做匀速运动CT 可能小于mgsinDT 一定大于mgsin12.如图为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一人站在A点处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AO=40m,g 取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v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B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C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
10、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D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小13.“套圈”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3 根直杆 1、2、3,直杆的粗细不计,高度均为0.1m,相邻两直杆之间的距离为0.3m。比赛时,运动员将内圆直径为0.2m 的环沿水平方向抛出,刚抛出时环平面距地面的高度为 1.35m,环的中心与直杆1 的水平距离为1m。假设直杆与环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面,且运动中环心始终在该平面上,环面在空中保持水平,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 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能够套中直杆,环抛出时的水平初速度不能小于 1.9m/s B如果
11、能够套中第2 根直杆,环抛出时的水平初速度范围在2.4m/s 到 2.8m/s 之间C如以 2m/s 的水平初速度将环抛出,就可以套中第1 根直杆D如环抛出的水平速度大于3.3m/s,就不能套中第3 根直杆14.如图(a)所示,A、B为钉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根铁钉,小球C用细绳拴在铁钉B上(细绳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A、B、C在同一直线上。t=0 时,给小球一个垂直于绳的速度,使小球绕着两根铁钉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在0t 10s 时间内,细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两钉子间的距离为绳长的1/6 1m1.350.30.3m123Bt=10.5s时细绳拉力的
12、大小为6N Ct=14s 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10N D细绳第三次碰钉子到第四次碰钉子的时间间隔为3s 15.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支架上的摆长为l的摆,小车与摆球一起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 小车与矮墙相碰后立即停止(不弹回),则下列关于摆球上升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H=l B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H=2lC不论v0多大,可以肯定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总是成立的D上述说法都正确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调考试高三物理试卷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2答卷时
13、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二、填空题(共12 分,每空 2 分)16、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面标明A,第六个点下面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面标明 C,第十六个点下面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面标明E。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14.56 cm,CD=11.15 cm,DE=13.73 cm,则打 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2,AB 间的距离应为 _ cm.(结果均保留三位
14、有效数字)17、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 处由静止释放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 d=mm实验时,将滑块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B 的时间 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 A 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18(8 分)
15、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lm/s 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m/s 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s=50m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6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s0=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t=10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19(9 分)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速度 vo=5 m/s 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
16、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ml613,货箱放到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车可视为始终做 a1=3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2,g=10 m/s2。求:(1)货箱刚放上平板车瞬间,货箱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货箱放到车上开始计时,经过多少时间货箱与平板车速度相同;(3)如果货箱不能掉下,则最终停止时离车后端的距离 d 是多少。图乙1 0 2 0 5 10 15 20 cm 20(9 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
17、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 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 10 m/s2)求:(1)小球的质量;(2)光滑圆轨道的半径;(3)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 20 m/s,为使小球能沿光滑轨道运动,x 的最大值。21.(12分)如图所示,装置BO O 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 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 水平,细线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o。已知小球的质量m=1kg,细线 AC 长 L1m,B 点距转轴的水平距离和距 C 点竖直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sin3
18、7o=0.6,cos37o=0.8)(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1时,细线AB 上的张力为 0而细线 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1的大小;(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2时,细线AB刚好竖直,且张力为0,求此时角速度2的大小;(3)装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试通过计算在坐标图中画出细线AC上张力 T随角速度的平方2变化的关系图像20132014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三调考试高三年级(理科)物理答案1.B 2.BC 3.D 4.D 5.C 6.AD 7.D 8.D 9.BD 10.BCD 11.AD 12.A 13.BC 14.ABD 15.AC 16.0.9862.58 5
19、.99 17.2.25mm 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A 18.解析:123412tttttt10s小明可以在汽车还停在车站时上车19.【答案】(1)a=g=2 m/s2,方向与车前进方向相同(2)t=1s(3)1 m【解析】试题分析:(1)货箱刚放上平板车瞬间,货箱相对平板车向左运动,由 mg=ma,得 a=g=2 m/s2,方向与车前进方向相同(2 分)(2)货箱放到车上后,先做匀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 t和车达到相同速度,由 at =vo a1t 得 t=1s (2 分)(3)当货箱和车速度相等,此时货箱和车的位移分别为 x1、x2,对货箱:x1=vot-12a1t 2对平板车:x2=vo
20、t-12at 2此时,货箱相对车向后移动了x=x2 x1=2.5 m l=136 m,货箱不会从车后端掉下来。由于货箱的最大加速度 a=g=2 m/s2 a1,所以二者达到相同速度后,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停止,此时相同速度为 v=a1t =2 m/s 对货箱:s1=v2/2 a1=1 m 对平板车:s2=v2/2a=2/3 m 故货箱到车尾的距离 d=l-x+s1-s2=1 m 第三问 5 分20.试题分析:(1)设轨道半径为R,出机械能守恒定律:(1)对 B点:(2)对 A点:(3)由(1)、(2)、(3)式得:两点的压力差:由图象得:截距 6mg=6,得 m=0 1kg(5)(2
21、)因为图线的斜率所以 R=2m(6)在 A点不脱离的条件为:(7)由(1)、(6)、(7)式得:=15m21、解(1)细线AB上张力恰为零时有21tan37sin37mgml(2 分)解得1505rad/s2rad/scos3742gl(1 分)(2)细线AB恰好竖直,但张力为零时,由几何关系得:3cos553(2 分)22tansinmgml此时250rad/s3(1 分)(3)152rad/s2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上张力的竖直分量等于小球的重力cosTmg12.5NcosmgT(1 分)12时细线AB松弛细线AC上张力的水平分量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2sinsinTml2Tml(2 分)2时,细线AB在竖直方向绷直,仍然由细线AC上张力的水平分量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2sinsinTml2Tml(1 分)综上所述152rad/s2时,12.5NT不变1时,22(N)Tml2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