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18.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B. 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C. 水稻细胞中由C、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8种D. 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答案】B【解析】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可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指蛋白质,并不是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不同物种中结构相同,动物细胞中的糖原、脂肪等的结构也相同,植物细胞的淀粉、纤维素等的结构也相同,A项错误;有的RNA分子具有催
2、化作用,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B项正确;水稻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G、C是组成DNA和RNA共有的碱基,T和U分别是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因此能形成6种核苷酸,故C项错误;激素和抗体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但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继续使用,D项错误。【点睛】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综合性考查,可梳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然后根据选项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对于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 细胞间
3、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C. 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 人体细胞中,催化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的酶都位于线粒体中【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A项正确;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不一定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如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项错误;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也要吸收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因此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项错误;人体内有些细胞(如成熟的红细胞)在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分解成乳酸,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
4、要注意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本题易错点是C、D选项,一定要认真审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3.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 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 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
5、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结合题意进行综合分析。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4. 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要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必需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B. 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取F1花粉加碘
6、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C.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 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答案】D【解析】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然后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即可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项错误;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Aa),F1可产生含A、a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花粉,所以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1/2,B项错误;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
7、单倍体水稻,由于单倍体水稻体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能产生可育配子,表现为高度不育,故C项错误;由于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所以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是Aa11,而雄配子是Aa21,自交后代中三种基因型之比为AAAaaa(1/22/3)(1/22/31/21/3)(1/21/3)231,D项正确。5.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常温下,双缩脲试剂加入到酶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紫色反应B. 为加速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可用适宜浓度的盐酸处理细胞C. 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后进行低温处理,可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D.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
8、【答案】D【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中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项错误;健那绿是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剂,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时,不能用盐酸处理,B项错误;要诱导染色体加倍,应该是先将洋葱根尖进行低温处理后再制作装片,而不是先制成装片再低温处理,C项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不同,而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因此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课本上的几个常考的重要实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相关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
9、程中注意归纳和积累。6. 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B.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C. 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但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D. 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答案】C【解析】因寒冷环境中人体与外界温差较大,故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A项错误;肾小管细胞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其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即其能选择性地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B项错误;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所有的活细胞
10、都能产生酶,而激素是功能性的细胞(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C项正确;脱落酸能促进休眠,抑制种子萌发,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 在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为验证“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试管若干、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离心机
11、。 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把下面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选取3支试管,编上1号、2号和3号。 第三步: 向1号试管中加入1%DCPI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给予光照处理。 向2号试管中加入_, _处理。 向3号试管中加入_, _处理。 第四步:将上述试管放置在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第五步:一段时间后,对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观察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2)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观察结果:离心后13三支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为:_;
12、 为什么不直接观察试管内的溶液颜色而是要在离心后观察上清液的颜色? _。 实验结论:“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答案】 (1). 1%DCP1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 (2). 用锡箔纸遮光(或黑暗) (3). 1%DCP1P溶液0.5mL和0.5mol/L蔗糖溶液5mL (4). 给予光照 (5). 1号无色,2号、3号蓝色 (6). 排除叶绿体颜色的干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意在考查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单一变量的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变量的设置应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设计,本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的结论是唯一的。本实验的目的是
13、验证“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所以实验的自变量分别是光照和叶绿体,用观察二氯酚吲哚酚是否褪色来确定“希尔反应”是否发生。(1)1号试管为对照实验(处于正常状态下),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可推知,应向2号试管中加入1%DCP1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用锡箔纸遮光(或黑暗)处理;应向3号试管中加入1%DCP1P溶液0.5mL和0.5mol/L蔗糖溶液5mL,给予光照处理。(2)根据三支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和条件可以判断1号试管进行了光反应,2号试管、3号试管不能进行光反应。1号试管由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二氯酚吲哚酚褪色,所以1号试管无色;2号试管和3号试管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4、二氯酚吲哚酚不褪色,仍然显示蓝色。叶绿体本身为绿色,为排除叶绿体颜色的干扰,不能直接观察试管内的溶液颜色而是要在离心后观察上清液的颜色。8.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发现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等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完全消失,Bb使红色淡化。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的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一所示。研究发现,A基因控制正常酶1的合成,a控制失活酶1的合成,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图二。回答有关问题:(1)据图推测,酶1氨基酸序列a、b两处的突变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
15、突变的结果,其中b处是发生碱基对的_导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酶1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翻译过程_。(2)第1组F1的粉红花基因型是_,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3)第2组亲本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a.第2组中,利用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育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b.第2组中用秋水仙素处理F2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该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答案】 (1). 增添或缺失 (2). 提前终止 (3). AABb (4). 1/2 (5). aaBB (6). 5 (7). 红色
16、:白色=1:3 (8). AAbb:Aabb:aabb=1:4: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性状在遗传过程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根据遗传规律通过正推的方法解答相关问题。由题意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粉红色花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_ _。图二中a处突变只导致一个氨基酸改变,没有引起其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突变应为碱基对的替换;b处突变使得其后的氨基酸序列也发生了改变,突变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1)据图分析,b处突变导致b处及
17、其后肽链上所有氨基酸都发生变化,可能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的;失活酶1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说明其肽链比正常的要短,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导致的。(2)第1组中,F1粉红花(A_Bb) 自交后代出现121的分离比,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纯合子AABB和AAbb的概率为1/41/41/2。(3)第2组中,纯合白花(AABB或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粉红色花(A_Bb),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等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
18、B使红色完全消失,所以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包括AABB、AaBB、aaBB、aaBb和aabb。a.第2组中,F1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Ab、aB和ab4种花粉。利用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育出的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白色)AAbb(红色)aaBB(白色)aabb(白色)1111,所以育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白色13。b.第2组中用秋水仙素处理F2杂合的红花植株(Aabb)幼苗,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AAaabbbb)。该植株减数分裂形成配子,AAaa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41,bbbb 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是bb,因此对于两对等位基
19、因来说,该植株(AAaabb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41。9.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
20、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1)细胞中合成性激素的细胞器是_;参与肝细胞合成SHBG过程的RNA有_。 (2)器官甲是_;“器官甲垂体器官乙雌激素”的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调节。 (3)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增加、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_(增强、减弱)。 (4)SHBG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作用。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利用葡萄糖。研究表明SHBG含量_(高、低)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最终造成的结果。【答案】 (1). 内质网 (2). mRNA、tRNA、rRNA (3). 下丘脑 (4)
21、. 分级 (5). 减少 (6). 减弱 (7). 拮抗 (8). 低【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据图可知,器官甲是下丘脑;雌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环路分级调节;雌激素能促进SHBG合成,而胰岛素能抑制SHBG合成;雌激素能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能力减弱。可据此答题。(1)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根据题意,SHBG是一种蛋白质,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三种RNA都发挥作用,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能识别并转移氨基酸,rRNA和蛋白
22、质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分析题图可知,甲垂体器官乙为分级调节,则器官甲是下丘脑。(3)根据题意,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结合胰岛素的作用可推知,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减弱。(4)据图可知,雌激素能促进SHBG合成,而胰岛素能抑制SHBG合成,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拮抗作用;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降血糖的功能减弱,导致血糖的含量较多,从而使胎儿获得更多的葡萄糖。而胰岛素含量多又会使胰岛素对肝脏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SHBG含量降低。10. 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的
23、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_模型。 (2)通常采用_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_。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 (3)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_。鄂尔多斯草原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 (1). 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 (2). 数学 (3). 样方 (4). 随机取样 (5). 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
24、取食量 (6). 亚洲小车蝗 (7). 竞争 (8). 物种组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的特征,群落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等,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能力。考生要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1)分析题图可知,曲线纵轴表示牧草产量,横轴表示蝗虫密度,是牧草产量随蝗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2)狭翅雏蝗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
25、;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在该密度条件下,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3)由题图曲线可知,牧草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物来源,因此属于竞争关系;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11. “贵州茅台”被誉为我国的国酒,虽然工艺并不复杂,但是大家公认其独特品质的关键是当地的独特气候、水质、以及当地空气或环境中存在独特的微生物。为了提取当地环境中的独特菌种,某研究小组以优质高粱,上等小麦为原料,制作培养基,搜集、分离空气中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按成分分类,属
26、于_(“天然”或“合成”)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_灭菌。 (2)将上述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 10g 该培养基用无菌水制成 100ml 样品溶液,再将样品溶液稀释 104倍后,各取样品溶液 0.1 mL 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 和 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每克培养基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个;与血细胞计数板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目较实际值_,原因是_。 (3)生产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_,其产物乙醇与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答案】 (
27、1). 天然 (2). 高压蒸汽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1.75108 (5). 低 (6). 死菌不能形成菌落;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时形成一个菌落 (7). 异养兼性厌氧性 (8). (酸性)重铬酸钾【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计数的相关知识。考生可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两处涉及微生物数量测定,一处是必修3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运用抽样检测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血球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并推算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体数;另一处是选修1中“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
28、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活菌的大致个数。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比较。(1)该培养基是由优质高粱、上等小麦等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的,属于天然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3)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性;乙醇可与(酸性)重铬酸钾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12.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P蛋白为主要抗原。据图回答: (1)过程代表的是_,与过程中的碱基配对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 (2)过程中若导入的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则需要用_处理大肠杆菌,以增加细胞壁的
29、通透性。 (3)在构建重组DNA分子的过程中,需将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后的载体与P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酶,目的是恢复_键。 (4)除了B淋巴细胞外,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还有_(用图中相应数字表示),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_。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制成疫苗。【答案】 (1). 逆转录 (2). U-A (3). Ca2+ (4). DNA连接 (5). 磷酸二酯 (6). (7). 糖蛋白 (8). P蛋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图,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特异性免疫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识记体液免疫过
30、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分析题图:图中表示逆转录过程;是P基因的扩增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是浆细胞;是记忆细胞;是抗体;表示增殖和分化过程。(1)据图可知,过程代表逆转录;过程是已知RNA链与新合成的DN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A-T、U-A、C-G、G-C),而过程中是两条DNA链间的碱基互补配对(A-T、T-A、C-G、G-C),所以与过程中的碱基配对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2)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需要用氯化钙(Ca2+)处理微生物细胞,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使之处于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DNA连接酶连接P基因和运载体形成重组DNA;DNA连接酶的作用主要是恢复磷酸二酯键,将P基因和运载体连接起来。(4)除了B淋巴细胞外,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还有记忆细胞;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5)根据题干信息“该病毒表面的P蛋白为主要抗原”可知,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P蛋白制成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