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电子教案.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6826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电子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电子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电子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电子教案.ppt(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误区警示“水资源”、“水力资源”与“水利资源”的区别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来说。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来说。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效能的利用。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总体方案: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2三条线路(1)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上,可自流供水,但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2)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3)东线工程: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在黄

2、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特别提醒华北地区冬春季节缺水最严重,而长江流域夏秋季节水量最为丰富,为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南水北调应采取“先蓄后调”的办法,即:夏秋季节,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水利枢纽储存起来,等到华北缺水的冬春季节进行调水。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长江泥沙淤积

3、加重,航道淤塞。(3)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4)沿线土壤易发生盐碱化。(5)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方法技巧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意义1(2012安徽文综)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题。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答案答案B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

4、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3.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评价(1)一般分析步骤由于地区之间存在资源的供需矛盾,所以在地区之间要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分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即介绍建设该工程的背景。其次,应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即该工程是否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应对输送线路进行分析,包括线路经过哪些地区,每条线路有哪些优缺点等。应分析该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分别带来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分析)和消极影响。(2)

5、西电东送工程评价如下所示:有利于把中、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大气环境,利于环境保护;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1从四川小镇普光到国际大都市上海,遥遥2 000多公里,如今被一条绿色的能源大动脉川气东送工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单位:%),回答(1)(2)题。(1)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D使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2)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

6、、清洁的特点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国际市场接轨答案答案(1)A(2)C考点二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2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1)(2)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污染严重,水质差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 BC D(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答案答案(1)B(2)D1南水北

7、调工程(1)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的比较(2)南水北调东线的影响2.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22011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期间建设的四大工程,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工程和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工程。(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建设难度较小B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最大C工程能完全解决北方地区供水紧张的矛盾D工程能缓解北方灌溉区土壤的盐碱化(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

8、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答案(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2)A(3)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

9、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

10、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在学习时,我们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分析资资源跨区域源跨区域调调配的重要意配的重要意义义分析

11、分析资资源源调调配工程的配工程的实实施,可以施,可以带带来巨来巨大的大的经济经济、社会和生、社会和生态态效益。从以下两效益。从以下两方面分析:方面分析:a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定与繁荣。b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