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3部分3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3部分3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12012011 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 第第 3 3 部部分分 3 3 章末整合练习章末整合练习 新人教新人教版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八)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二、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2009 年南京调研)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 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
2、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ARS 技术BGPS 技术CGIS 技术D实地考察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第 1 题,流域主要是指某个河流水系的集水范围,因此属于按单一的自然指标划分的区域。尽管地形因素是影响流域划分的主要因素,但气候特征不是流域划分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不要错选为 D 项。第 2 题,获取地物的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RS 技术。而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
3、等;GIS 的主要功能是查询、筛选、模拟分析等。第 3 题,通过空间位置判断,乙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丁位于渤海,主要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答案】1.A2.A3.C(2009 年合肥质检)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 45 题。4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5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用心爱心专心2()A矿产品B粮食C工业制成品D廉价
4、劳动力【解析】第 4 题,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考查城乡区域之间生产因素的转移。第 5 题,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答案】4.B5.A(2010 年泰安质检)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数据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 67 题。6测量图中各地海拔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7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拔:甲丙B坡度:甲乙C气温:丙丁D降水:乙丁【解析】第 6 题,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
5、获得地面某点的三维(经度、纬度、海拔)数据。第 7 题,本题需要将图变成等高线图(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海拔约 300 米,而丙处海拔大于 500 米;乙处附近等高线较密集而甲处稀疏,故坡度甲小于乙;丁处位于丙的西南侧且海拔较低,故气温高于丙;该山地大致呈南北走向,乙坡处于山体的东侧,处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带,降水较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答案】6.B7.D(2010 年威海质检)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读图,完成 89 题。8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病害
6、的松树B健康的松树在 0.40.76 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用心爱心专心3C在波长 0.81.4 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此波段反射率越低D在波长大于 1.6 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9松树属针叶林,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AGIS 技术BRS 技术CGPS 技术D计算机技术【解析】第 8 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纵坐标是反射率,横坐标是波长,小于 0.6 微米波段健康植物和病害植物反射率差别不大,大于 0.6 微米时差别比较明显,特别是在 0.81.4 微米波段更明显,不同健康状况很容易区分开来。第 9
7、题,不同的树叶的叶面面积大小不同,其反射率不同,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其加以区分。【答案】8.C9.B(2009 年高考宁夏文综卷)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 1011 题。1016501780 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解析】1650 年该地为茂密的原始森林,人口稀少,到 1780 年的 130 年间,森林覆盖率急剧减少,由接近 100%到降为 30%多,而耕地的比重迅速扩大,从无到有,直至增加到 6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迁入,导致当地地表植被受到巨大破坏。【答案】B11进入 20 世纪该区域()A气候持续干旱B大力发展
8、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D实施了退耕还林【解析】20 世纪以来伴随次生林地面积增加的是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而草地和灌丛地的面积保持稳定,因此该地畜牧业的土地利用比重未有明显变化,不存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情形。【答案】D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 1214 题。12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13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用心爱心专心4()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4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
9、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解析】本题组以人类活动为切入点,考查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荒漠化。第 12 题,甲地有水井,牲畜饮水和农牧业过度用水导致植被死亡,土地沙化。第 13 题,绿洲萎缩说明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土壤盐碱化。第 14 题,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答案】12.D13.C14.B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
10、乐观。据此完成 1516 题。1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BC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而采伐亚马孙平原雨林属于破坏性开发。【答案】B16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的区别,“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共同性原则。【答案】C(2008 年高考上海地理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 1719 题。17下
11、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解析】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类,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但风能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电量不稳定;撒哈拉沙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风能开发的条件差。【答案】A18 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解析】内蒙古高原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劲,所以冬季利用风能最佳;东部沿用心爱心专心5海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强劲,风能丰富。【答案】B19塔里木盆地内部是
12、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解析】塔里木盆地虽然离冬季风的源地近,但由于是盆地地形,北有天山的阻挡,风能资源贫乏。【答案】C(2010 年湖南联考)下图为 M 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022 题。20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 处Bb 处Cc 处Dd 处【解析】根据该河流的剖面图可知,c 处河流的落差大,因此该处水力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位置。【答案】C21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Aa 处Bb 处Cc 处Dd
13、 处【解析】由图可知,d 位于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该处汇集了大量来自上、中游的河水,再加上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故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答案】D22M 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解析】从图中可知,M 河流域的上、中游位于山地、丘陵区,落差较大,故在该河流域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C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生物柴油等燃料,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领域的发展希望所在。据此回答 2325 题。23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酒精生产国,酒精燃料汽车曾占到巴西汽车市场的 90
14、%多,巴西燃料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是()A甘蔗B林木C甘薯D玉米24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好处有()用心爱心专心6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及促进农民增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可以降低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可以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ABCD25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选择这种类型的土地发展生物能源,最主要的目的是()A扩大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B提高难以利用土地的质量C增加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D缓解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矛盾【解析】巴西地处热带,是世界上甘蔗的主要生产国。化石燃料是将储存在地下的碳元素释放到大气中,生物
15、能源虽然也排放二氧化碳,但其碳元素的来源是光合作用对空气中碳元素的吸收,并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即消费市场的扩大。荒山、荒坡、盐碱地等,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不是粮食的主要产区,选择这种类型的土地发展生物能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小。【答案】23.A24.A25.D二、综合题(共 50 分)26(2009 年烟台调研)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 分)(1)阶段一时期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该地区城市化发
16、展的主要动力是_。(2 分)(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_,_。(3 分)(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_。(2 分)工业布局的调整_。(2 分)生态建设_。(2 分)其他方面_。(2 分)【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用心爱心专心7(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27(2009 年高考广东地理卷)长江上游地区
17、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8001 600 mm 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14 分)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见下图。(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等。(3 分)(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2 分)(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多项选择)(2 分)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4 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
18、治理对策。(4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用心爱心专心8长江上游流域地区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2)结合图 2 分析可知,水土流失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结合图 3 分析可知,在 525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3)长江上游为河流的水源涵养区,所以水土流失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土壤肥力降低。(4)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从降水、坡度、土质和植被状况等方面分析。(5)治理水土流失须从保护和增加植被、调整产业结
19、构及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旱地增大(3)BCD(4)自然因素: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和 E 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1)E 河段的汛期在_季,补给方式主要为_。(2 分)(2)简要说明 G 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4 分)(3)分析 E、G 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
20、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4 分)河段开发利用流域地形、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EG【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自然背景、存在问题及流域的开发条件与方向。第(1)题,由经纬度可确定图中河流为莱茵河。根据 E 河段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可知其汛期出现在夏季,但其夏季降水较少,说明降水不是该河段的主要补给方式,根据其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可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其主要的补给形式。第(2)题,从径流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河流不同支流的汛期不同,使得下游河段的径流不致出现过大变化,有利于防洪。第(3)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其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解答时一定要结合不同河段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图中的相关图例进行分析。【答案】(
21、1)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同,在季节上的交错削减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使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3)用心爱心专心9河段开发利用流域地形、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E水能、旅游高原和山地,纬度较低,河谷地区热量充足粮食、啤酒花等种植业G航运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花卉业(乳畜业)29读山西省(19802000 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3 分)(1)A 图显示_投资比重大,体现了_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2 分)(2)B 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在煤和电之间,突出_,其意义在于:_;_
22、;_。(4 分)(3)C 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比重明显向耗能大的_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3 分)(4)D 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_。(1 分)(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并且_工业逐步超过_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3 分)【解析】本题用了四幅扇形图说明山西省投资构成情况,能反映出产业结构的特点。(1)读图可知,能源生产所占比重大,充分体现了它的主导产业地位。(2)在煤和电当中,虽然煤的比重略大于电,但应看到电是后来者。重点发展电力主要是为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能源的输出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3)耗能大的工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山西省不仅铝土矿丰富,而且电力充足。(4)D 图所示的产业链是煤焦化。(5)投资比例说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答案】(1)能源工业主导产业(2)电力改善能源工业的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3)有色冶金电力充足;铝土矿丰富(4)煤焦化(5)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原料采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