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概论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概论幻灯片.ppt(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神经系统疾病概论1第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肿瘤、变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肿瘤、变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第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感觉障碍 感觉的分类感觉的分类感觉的有关解剖及生理感觉的有关解剖及生理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第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感觉的分类一、感觉的分类l1 1、普通感觉、普通感觉 (1 1)浅感觉:痛、温、触(皮肤、黏膜)觉。)浅感觉:痛、温、触(皮肤、黏膜
2、)觉。(2 2)深感觉:运动、位置、振动(肌肉、肌腱、)深感觉:运动、位置、振动(肌肉、肌腱、关节、骨膜)觉。关节、骨膜)觉。(3 3)复合感觉:定位、点辩、图形、实体、重量)复合感觉:定位、点辩、图形、实体、重量(皮层感觉)觉。(皮层感觉)觉。l2 2、特殊感觉、特殊感觉 嗅、视、味、听觉。嗅、视、味、听觉。第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感觉的有关解剖及生理二、感觉的有关解剖及生理l1 1、感觉的传导通路、感觉的传导通路:(1)(1)痛温觉痛温觉:皮肤、黏膜:皮肤、黏膜脊神经节脊神经节II后根后根 后后角角IIII前联合前联合 XX脊丘束脊丘束丘脑丘脑IIIIII内囊后肢内囊
3、后肢中央后回中央后回 (2)(2)触觉、深感觉触觉、深感觉:皮肤、关节、骨膜:皮肤、关节、骨膜脊神经节脊神经节II后根后根薄楔束薄楔束薄楔束核薄楔束核IIII丘系交叉丘系交叉XX内侧内侧丘系丘系丘脑丘脑IIIIII内囊后肢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第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痛痛温温觉觉传传导导通通路路第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触触觉觉、深深感感觉觉传传导导通通路路第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 3)头面部感觉头面部感觉:皮肤、粘膜:皮肤、粘膜三叉半三叉半月神经节月神经节II三叉三叉N N感觉根感觉根 三叉三叉N N脊束脊束核(触觉至主核)核(触觉至
4、主核)IIX IIX 三叉丘系三叉丘系 丘脑丘脑III III 内囊后肢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第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髓内感觉传导束的层次排列、髓内感觉传导束的层次排列 脊丘束:由内至外脊丘束:由内至外C-T-L-SC-T-L-S 后后 索:由外至内索:由外至内C-T-L-SC-T-L-S3 3、感觉的节段性支配、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T4T4(乳头水平)、(乳头水平)、T10T10(脐)、(脐)、T12T12、L1L1(腹股沟)(腹股沟)三叉三叉N N:核上部(口周)、核下部(耳周):核上部(口周)、核下部(耳周)第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三、感觉障碍
5、的临床分类三、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l刺激性症状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感觉过敏: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 ()感觉倒错:非疼痛刺激诱发疼痛感觉()感觉倒错:非疼痛刺激诱发疼痛感觉 ()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值增高,达到阈值()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值增高,达到阈值产生一种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持续一段产生一种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持续一段时间消失时间消失第10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感觉异常: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感觉异常: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麻木感、肿胀感、蚁走感等出现的麻木感、肿胀感、蚁走感等()疼痛:()疼痛:a.a.局部性疼痛局部
6、性疼痛 b.b.放射性疼痛放射性疼痛 c.c.扩散性疼痛扩散性疼痛 d.d.牵涉性疼痛牵涉性疼痛第1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抑制性症状抑制性症状 (1 1)感觉减退或缺失感觉减退或缺失 (2 2)分离性的感觉障碍分离性的感觉障碍:第1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l1.1.末梢型末梢型 四肢远端对称性各种感觉四肢远端对称性各种感觉缺失(手套袜套样)可有运动、自主缺失(手套袜套样)可有运动、自主神经受累。神经受累。第1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2.2.周围神经型周围神经型 条块状各种感觉缺失条块状各种感觉缺失 (1 1)单一周围
7、神经:局限于某一周围)单一周围神经:局限于某一周围神经,如桡神经麻痹神经,如桡神经麻痹 (2 2)多数周围神经:神经干或神经丛)多数周围神经:神经干或神经丛病变,如臂丛神经损伤病变,如臂丛神经损伤 第1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3.3.节段型节段型 (1 1)后根病变)后根病变:患侧节段性、各种感:患侧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可伴有根性痛,同时可有前根觉障碍,可伴有根性痛,同时可有前根受累受累 (2 2)后角病变)后角病变:患侧节段性、痛温觉:患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触深存在(分离型感觉障碍)障碍、触深存在(分离型感觉障碍)(3 3)前联合)前联合:双侧节段性、痛温觉障:双侧节段
8、性、痛温觉障碍、触深存在(分离型感觉障碍)碍、触深存在(分离型感觉障碍)第1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4.4.传导束型传导束型 (1 1)脊髓半切综合症)脊髓半切综合症 (Brown-SequardBrown-Sequard):):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丧失(及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丧失(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受损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丧失受损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丧失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压迫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压迫征。第1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2 2)脊髓横贯型损害:)脊髓横贯型损害: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型各种感觉障碍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型各种感觉
9、障碍 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尿便障碍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尿便障碍 见于急性脊髓炎。见于急性脊髓炎。第1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5.5.交叉型交叉型 患侧面部、对侧半身痛觉减退或丧失患侧面部、对侧半身痛觉减退或丧失(交叉性)、触深感觉存在(分离性)交叉性)、触深感觉存在(分离性)见于延髓背外侧综合症见于延髓背外侧综合症第1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6.6.偏身型偏身型 桥脑上部、中脑、丘脑及内囊病变桥脑上部、中脑、丘脑及内囊病变均可致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均可致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 丘脑病变: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丘脑病变: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深深重于浅,远重于近)自
10、发性疼痛或感觉重于浅,远重于近)自发性疼痛或感觉过度(多见于过度(多见于CVDCVD)内囊病变: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内囊病变: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偏瘫偏瘫/偏盲(三偏)偏盲(三偏)第1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单肢型单肢型 对侧复合型感觉障碍对侧复合型感觉障碍 对侧感觉性癫痫发作(病灶对侧相应对侧感觉性癫痫发作(病灶对侧相应区域发生感觉异常,并可向邻近各区扩区域发生感觉异常,并可向邻近各区扩散)散)第20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瘫痪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l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l共济失调共济失调运动系统的损害运动
11、系统的损害第2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的组成1、锥体系统(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2、周围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3、锥体外系、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4、小脑系统、小脑系统-共济失调共济失调第2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瘫痪一、瘫痪第2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解剖学基础(一)解剖学基础-运动的传导通路运动的传导通路l1 1、皮质脑干束、皮质脑干束 中央前回(中央前回(I I)皮质脑干束皮质脑干束内囊膝内囊
12、膝部部颅神经核平面交叉颅神经核平面交叉X 对侧颅神经对侧颅神经运动核(运动核(IIII)颅神经颅神经效应器效应器第2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2 2、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央前回(I I)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内内囊后肢的前囊后肢的前2/3 2/3 延髓的锥体交叉延髓的锥体交叉X前角细胞(前角细胞(IIII)脊神经运动根脊神经运动根神神经丛经丛/干干效应器效应器第2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皮皮质质脊脊髓髓束束第2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皮皮质质脑脑干干束束第2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上下神经元瘫痪的临床特点(二)
13、上下神经元瘫痪的临床特点1 1、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瘫)、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瘫)l部位:脊髓的前角细胞和部位:脊髓的前角细胞和 脑干的脑神经脑干的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l临床特点: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临床特点: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肌肉萎缩,累及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肌肉萎缩,累及个别肌群个别肌群第2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l定位:中央前回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形成的定位:中央前回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形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和皮质
14、脑干束(锥体束)l临床特点: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腱反临床特点: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无肌束颤动,无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无肌束颤动,无肌萎缩,可出现废用性萎缩肌萎缩,可出现废用性萎缩第2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临床特点临床特点痉挛性瘫痉挛性瘫驰缓性瘫驰缓性瘫瘫痪的分布瘫痪的分布肌张力肌张力反射反射病理反射病理反射肌萎缩肌萎缩皮肤营养障碍皮肤营养障碍肌束颤动肌束颤动肌电图肌电图肌肉活检肌肉活检范围广,偏瘫单瘫和截瘫范围广,偏瘫单瘫和截瘫增高,呈痉挛性瘫增高,呈痉挛性瘫腱反射亢进腱反射亢进阳性阳性
15、无,可有轻度的废用性萎缩无,可有轻度的废用性萎缩多数无障碍多数无障碍无无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位正常正常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减低,驰缓性瘫减低,驰缓性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阴性阴性显著,且早期出现显著,且早期出现常有常有可有可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有失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有失神经电位神经电位失神经性改变失神经性改变第30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定位诊断定位诊断1 1、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瘫痪分布与周围神经的支配瘫痪分布与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伴有相应区域的
16、感觉障碍,如面神经一致伴有相应区域的感觉障碍,如面神经炎、挠神经麻痹。炎、挠神经麻痹。2 2、神经丛:、神经丛: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瘫痪、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第3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 3、前根:、前根:节段性分布的驰缓性瘫痪,常合节段性分布的驰缓性瘫痪,常合并后根损伤,出现根性痛和感觉障碍。并后根损伤,出现根性痛和感觉障碍。4 4、脊髓前角细胞:、脊髓前角细胞:节段性分布的瘫痪,常节段性分布的瘫痪,常伴肌束颤动、肌纤维颤动,无感觉障碍伴肌束颤动、肌纤维颤动,无感觉障碍第3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四
17、)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四)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定位诊断定位诊断1 1、皮质:、皮质:破坏性病变:单瘫破坏性病变:单瘫 刺激性病变:局限性癫痫刺激性病变:局限性癫痫 JacksonJackson癫痫:抽搐按运动代表区的排癫痫:抽搐按运动代表区的排列顺序进行扩散列顺序进行扩散2 2、放射冠区:、放射冠区:近皮层:单瘫近皮层:单瘫 近深部:偏瘫(不均等性)近深部:偏瘫(不均等性)3 3、内囊:、内囊:三偏。三偏。第3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4 4、脑干:、脑干:交叉性瘫:交叉性瘫:病变累及该平面的病变累及该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脑神经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
18、皮质脊髓束和和/或皮质脑干束,表现为病灶同侧脑神或皮质脑干束,表现为病灶同侧脑神经瘫,对侧肢体及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经瘫,对侧肢体及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性瘫。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第3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5 5、脊髓:、脊髓:(1 1)脊髓半切损害)脊髓半切损害:病变同侧损伤平病变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痉挛性瘫及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面以下痉挛性瘫及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2 2)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损伤平面以下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完全性感觉障下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完全性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变部位
19、不同,有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变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第3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颈膨大以上:四肢中枢性瘫痪颈膨大以上:四肢中枢性瘫痪l颈膨大:双上肢中枢性瘫痪,双下肢周颈膨大:双上肢中枢性瘫痪,双下肢周围性瘫痪围性瘫痪l胸髓: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胸髓:双下肢中枢性瘫痪l腰膨大:双下肢周围性瘫痪腰膨大: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第3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五)面肌瘫痪(五)面肌瘫痪1 1、解剖学基础、解剖学基础 1 1)运动:)运动:面神经核面神经核 内听道内听道面神经面神经管管 茎乳孔茎乳孔 表情肌(核上部受双侧支表情肌(核上部受双侧支配;核下部
20、受对侧支配)配;核下部受对侧支配)2 2)感觉(味觉):)感觉(味觉):舌前舌前2/32/3味觉味觉 鼓鼓索神经索神经面神经管面神经管 膝状神经节膝状神经节 内听内听道道 孤束核孤束核 丘脑丘脑 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第3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3 3)副交感:)副交感:l 上涎核上涎核 内听道内听道 面神经管面神经管鼓索神鼓索神经经 颌下神经节颌下神经节 舌下腺、颌下腺舌下腺、颌下腺l 上涎核上涎核 内听道内听道岩浅大神经岩浅大神经 蝶腭蝶腭神经节神经节 泪腺泪腺第3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临床表现与定位、临床表现与定位l周围性面瘫(患面全瘫)周围性面瘫(
21、患面全瘫)1 1)茎乳孔以下:患面全瘫)茎乳孔以下:患面全瘫 2 2)鼓索支以上:)鼓索支以上:1 1)+舌前舌前2/32/3味觉障碍及唾液分泌障碍味觉障碍及唾液分泌障碍 3 3)镫骨肌支以上:)镫骨肌支以上:2 2)+听觉过敏听觉过敏 4 4)膝状神经节:)膝状神经节:3 3)+外耳道疱疹,即外耳道疱疹,即HuntHunt综合征综合征 5 5)桥脑病变:交叉瘫)桥脑病变:交叉瘫 l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病灶对侧的下面部瘫,常伴病灶对侧偏瘫病灶对侧的下面部瘫,常伴病灶对侧偏瘫第3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六)延髓麻痹(六)延髓麻痹1 1、解剖学基础、解剖学基础2 2、临床表现
22、与定位、临床表现与定位l真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4 4症状,症状,3 3体征)体征)鼻音、声嘶、咳呛、吞咽困难鼻音、声嘶、咳呛、吞咽困难 咽反射消失、患侧软腭上提力弱、腭垂健侧咽反射消失、患侧软腭上提力弱、腭垂健侧l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吞咽困难吞咽困难 咽反射存在咽反射存在 下颌反射亢进下颌反射亢进 强哭、强笑强哭、强笑第40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不自主运动二、不自主运动第4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概述(一)概述 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不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不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运动。表现
23、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运动。表现形式多样。形式多样。共同点: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共同点: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与锥体外系病变有关。与锥体外系病变有关。第4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解剖及生理学基础(二)解剖及生理学基础 锥体外系组成:锥体外系组成:基底节基底节 :尾状核、豆状核(壳核尾状核、豆状核(壳核 +苍白球苍白球)新纹状体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旧纹状体 脚注核:红核、黑质、丘脑底核和网状结构脚注核:红核、黑质、丘脑底核和网状结构 新纹状体病变时出现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新纹状体病变时出现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旧纹状体(苍白球)病变时出现肌张力增高,旧纹状
24、体(苍白球)病变时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运动减少。第4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三)临床症状(三)临床症状1 1、静止性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静止性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起的节律性震颤。l搓丸样动作,搓丸样动作,4-64-6次次/分;分;l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运动时减轻,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睡眠时消失。l不同于小脑病变引起的意向性震颤(动作不同于小脑病变引起的意向性震颤(动作性震颤)性震颤)第4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肌强直:伸肌与屈肌张力均增高,向各、肌强直:伸肌与屈肌张力均增高,向
25、各方向被动运动遇到的阻力相同。方向被动运动遇到的阻力相同。l铅管样或齿轮样(伴震颤)铅管样或齿轮样(伴震颤)l不同于锥体系病变出现的折刀样肌张力增不同于锥体系病变出现的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高 以上为帕金森氏病的症状以上为帕金森氏病的症状第4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 3、舞蹈症:是肢体迅速的、不规则、无节、舞蹈症:是肢体迅速的、不规则、无节律、粗大的不能随意控制的动作。律、粗大的不能随意控制的动作。l转颈、伸臂、抬臂、伸屈手指等,上肢转颈、伸臂、抬臂、伸屈手指等,上肢重,远端重;重,远端重;l头面部可出现皱眉、挤眼、伸舌、歪嘴头面部可出现皱眉、挤眼、伸舌、歪嘴等;等;l见于舞现蹈病
26、及药物诱发的舞蹈症。见于舞现蹈病及药物诱发的舞蹈症。第4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4 4、手足徐动症:肢体远端游走性的肌张力、手足徐动症:肢体远端游走性的肌张力增高与减低动作,出现缓增高与减低动作,出现缓 慢的如蚯蚓爬慢的如蚯蚓爬行的扭曲样蠕动,伴肢体远端过度伸展。行的扭曲样蠕动,伴肢体远端过度伸展。l表奇异的姿势和动作,可伴怪相、发音表奇异的姿势和动作,可伴怪相、发音不清等。不清等。l见于变性病、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见于变性病、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第4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5 5、肌张力障碍:肌肉异常收缩导致缓慢扭、肌张力障碍:肌肉异常收缩导致缓慢扭转样不自主
27、运动或姿势异常。转样不自主运动或姿势异常。l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第4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三、共济失调三、共济失调第4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 概述概述 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所致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分为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和前庭性。分为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和前庭性。第50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l 解剖学基础解剖学基础 1 1、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功能:古小脑:维持躯体平衡及眼球运动。古小脑:维持躯体平衡及眼球运动。旧小脑:平衡肌张力及平衡旧小脑:平衡肌张力及平衡 新小脑:协调肢体
28、运动新小脑:协调肢体运动第5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传导通路:、传导通路:1 1)小脑下脚(绳状体):传入(脊)小脑下脚(绳状体):传入(脊髓、前庭、网状、橄榄小脑束)髓、前庭、网状、橄榄小脑束)2 2)小脑中脚(桥脑臂):传入(大)小脑中脚(桥脑臂):传入(大脑皮层脑皮层-桥脑桥脑X-X-小脑)小脑)3 3)小脑上脚(结合臂):传出(齿)小脑上脚(结合臂):传出(齿状核状核X-X-红核红核X-X-脊髓束)脊髓束)第5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额桥额桥X-X-小脑小脑X-X-红核红核X-X-脊髓束:脊髓束:共三个交叉共三个交叉 1 1)桥脑小脑交叉)桥脑
29、小脑交叉 2 2)WernekinkWernekink交叉交叉 3 3)ForelForel交叉交叉 所以,小脑半球损害产生同侧肢体所以,小脑半球损害产生同侧肢体功能障碍;大脑皮层、红核损害产生对功能障碍;大脑皮层、红核损害产生对侧肢体功能障碍侧肢体功能障碍第5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小脑性共济失调(一)小脑性共济失调l小脑病变表现为协调运动障碍,伴有肌小脑病变表现为协调运动障碍,伴有肌张力降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张力降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1 1、姿势和步态的改变:蚓部病变引起躯干、姿势和步态的改变:蚓部病变引起躯干共济失调;半球病变行走时向患侧偏斜共济失调
30、;半球病变行走时向患侧偏斜 第5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协调运动障碍:半球病变致同侧肢体共、协调运动障碍:半球病变致同侧肢体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协同济失调,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协同不能(快复及轮替运动异常)、大写等不能(快复及轮替运动异常)、大写等3 3、言语障碍:吟诗状语言和爆发性语言。、言语障碍:吟诗状语言和爆发性语言。4 4、眼运动障碍:眼震。、眼运动障碍:眼震。5 5、肌张力降低:回弹现象、肌张力降低:回弹现象第5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大脑性共济失调(二)大脑性共济失调1.1.额叶性共济失调: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共济失调
31、,对侧肢体共济失调,伴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伴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射阳性 其他额叶损害症状。其他额叶损害症状。第5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顶叶性共济失调:、顶叶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共济失调,闭眼时加重;旁中央小叶病变。闭眼时加重;旁中央小叶病变。3 3、颞叶性共济失调:、颞叶性共济失调:较轻。较轻。第5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三)感觉性共济失调(三)感觉性共济失调l脊髓后索损害。脊髓后索损害。l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l睁眼时不明显,闭眼时明显(闭目难立睁眼时不明显,闭眼时明显(闭目难立征阳性);征阳性);l检查:深感觉障碍。检查:深感觉障碍。第5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四)前庭性共济失调(四)前庭性共济失调l平衡障碍为主,站立时躯体易向病侧倾平衡障碍为主,站立时躯体易向病侧倾斜,改变头位使症状加重;斜,改变头位使症状加重;l四肢共济运动多正常;四肢共济运动多正常;l多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多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l前庭功能检查有阳性发现。前庭功能检查有阳性发现。第5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