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规范专题.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5649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规范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消防规范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规范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规范专题.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消防规范专题讲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2.0.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0.2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0.3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

2、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2.0.8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2.0.9小区(级)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2.0.10组团(级)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2.0.11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8.0.2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8.0.

3、2.1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8.0.2.2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8.0.2.3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8.0.2.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8.0.2.1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条文说明:居住区级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道,要考虑城市公共电,汽车的通行,两边应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

4、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卉,按各种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度,居住区级道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0m,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3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混行方式。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8.0.2.2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条文说明:小区级道路的宽度考虑以非机动车与人行交通为主,不能引进公共电、汽车交通,一般也采用人车混行方式。所以,车行道的最小宽度为6m,如两侧各安排一条

5、宽度为1.5m的人行路,总宽度为9m,即可满足一般功能需要。同时,小区级道路往往又是市政管线埋没的通道,在无供热管线的居住区内,按六种基本管线的最小水平间距,它们在建筑线之间的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0m,此距离与小区级道路交通车行、人行所需宽度基本一致。8.0.2.3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条文说明:组团级道路是进出组团的主要通道,路面人车混行,一般按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人行带双向计算,路面宽度为4m。在用地条件有限的地区,最低限度为3m。在利用路面排水、两侧要砌筑道牙的特殊要求下,路面宽度就要加宽至5m。这样,在有机

6、动车出入时不影响自行车或行人的正常通行。对组团级道路的地下空间也要满足大部分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无供热管线的居住区一般要求建筑控制线之间应有8m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居住区至少应有10m的宽度。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条文说明:宅间小路为进出住宅的最末一级道路,这一级道路平时主要供居民出入,基本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住区内部有关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宽度在22.5m之间。所以,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一般为2.53m,最低极限宽度为2m。这样,正好能容纳双向一辆自行车的交会或一辆中型机动车

7、(如130型搬家货车、救护车等)通行。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的通行,路面两边至少还要各留出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8.0.2.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

8、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8.0.5.8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年版)表8.0.5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与建、构筑物的关系道路级别居住区道路小区

9、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03.02.0多层3.03.02.0有出入口-5.0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02.01.5多层2.02.01.5围墙面向道路1.51.5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1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类312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

10、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22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2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3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4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24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2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

11、,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3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注:2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

12、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消防车道消防车道6.0.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0.2有封闭

13、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6.0.5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0.8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0.9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

14、业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的障碍物。条文说明:1消防车道的净宽和净高定为不小于4m,是根据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各种消防车辆外形尺寸、按照单车道并考虑消防车速一般较快,穿过建筑物时宽度上应有一定的裕度,便于车辆快速通行确定的。对于一些需要使用或穿过特种消防车辆的建筑物、道路桥梁,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消防车道的宽度与净空高度。据调查,一般中、小城市及消防队大都配备了泡沫消防车、水罐车。大城市,尤其是高层建筑居多的城市,除上述消防车外,还配备有曲臂登高车、登高平台车、举高喷射车、云梯车、消防通讯指挥车等。对于油罐区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场所配备的消防车辆主要为干粉车

15、、泡沫车和干粉泡沫联用车。从1998年的调查统计看,在役消防战斗车辆中,消防车的最大长度为13.4m,最大宽度为4.5m,最大高度为4.15m,最大载重量为35.3t(标准荷载20KN/m),最大转弯直径为24m;消防车的最小转弯直径为1Om,最小长度为5.8m,最小宽度为1.95m,最小高度为1.98m。2根据一些地区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反映,在一些山地或丘陵地区城市中平地较少,坡地较多。另外,对于起伏较大的坡地,为保证消防灭火作业需要,规定了消防车道的坡度要求。一般举高消防车停留操作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3在役消防车辆的宽度大都与3.5m这一宽度接近,如车道设计为3.5m则不便于消防车通行。

16、对有些地区,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垛宽度在能保证消防车通行的前提下,可在4m内适当调整,但必须考虑当地消防车的发展需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0.10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

17、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条文说明:6.0.10本条规定了消防车的回车及消防车道路面的承载力等要求。1据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实测,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本条规定12m12m的回车场,是根据一般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而确定的,对于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比如有些大型消防车和特种消防车,由于车身长度和最小转弯半径已有12m左右,设置12m12m回车场就行不通,而需设置更大面积的回车场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某

18、些城市已使用的少数消防车,其车身全长有15.7m,而15m15m的回车场可能也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因此,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与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共同确定回车场的大小,但最小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2在设置消防车道时,如果考虑不周,也会发生路面荷载过小,道路下面管道埋深过浅,沟渠选用轻型盖板等情况,从而不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通行荷载。表23为各种消防车的满载(不包括消防人员)总重,可供设计消防车道时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0.3本规范适用于

19、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1.0.3.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1.0.3.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3消防车道消防车道4.3.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或总长度超过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的消防车道

20、。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沿街时,沿街时,应设应设置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距离不宜超过80m。4.3.4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4.3.5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4.3.6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4.3.7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

21、,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19日征求意见稿GB500*-201*7.1.9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其转弯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的外墙宜大于5m。供消防车停留的作业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7.1.10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高层建筑,回车场不宜小

22、于l5ml5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的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消防车道和扑救作业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该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转弯和停靠的要求。7.2消防救援场地7.2.1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进深大于4m的裙房,该范围内应确定一块或若干块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且两块场地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40m。7.2.2消防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宽度不应小于8m,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至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5

23、m;2登高车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8m;3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7.2.5供消防救援的建筑立面一侧不应设置影响灭火救援的架空高压电线、树木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3.3.1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的居住区内宜设有消防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8m。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当确有困难时,应至少沿住宅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的回车场地不应小于15mx15m。3.3.3高层住宅应设置消防登高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

24、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2.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3.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公共楼梯或阳台、窗。4.消防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m,且进深不应大于4m。3.3.4高层住宅应在登高面一侧,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不少于一块的消防登高场地,每块消防登高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5mx8m。3.3.5消防登高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等高场地距住宅的外墙不宜小于5米,其最外一点至消防登高面的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0米。2.设有坡道的消防登高场地,其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5%。3.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等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车网架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操

25、作。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431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条文说明: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8018093(2002年版)第801条中规定,小区道路应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即要求做到适于机动车通行,但通行范围不够明确。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口增多,购物方式改变及居住密度增大,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诸如机动车能进入小区,但无法到达住宅单元的事例,对急救、消防及运输等造成不便,降低了居住的方便性、安全性,也损害了居住者的权益。为此,提出“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的要求。执行本条规定时,为保障居民出入安

26、全,应在住宅单元门前设置相应的缓冲地段,以利于各类车辆的临时停放且不影响居民出入。432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2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3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4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条文说明:为保证各类车辆的顺利通行,规定了双车道和宅前路路面宽度,对尽端式道路、内外道路衔接和抗震设防地区道路设置提出了相应要求。因居住用地内道路往往也是工程管线埋设的通道,为此,道路设置还应满足管线埋设的要求。当宅前路有兼顾大货车、消防车

27、通行的要求时,路面两边还应设置相应宽度的路肩。452住宅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住宅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住宅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9.0.3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宜根据规划地面形式及所防护的灾害类别确定,主要采用护坡、挡土墙或堤、坝等。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3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1.0;5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0m;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左右高度退台。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