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性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课程的性质》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本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门顺应“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而设置的新课程,它是一门教学法的课程,它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综合课程,既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涉及到教育实践。该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小学科学教育总论和小学科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总论部分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概论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及内容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小学科技活动包括: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和任务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和辅导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策略、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以及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任务和设计等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开拓学生视
2、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科学教育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学习方法和规律学生学习时,以自学和学习光盘材料为主,同时学习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籍,尤其是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领会其精神。四、本课程的重难点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论第一节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内涵第二节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节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第四节小学科学教育的展望第一节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内涵一、科学的内涵(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二、科学教育的内涵(定义以及对内涵的理解)三、科学教育的特征(客观性、理智性、实践性、准
3、确性、进取性)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一)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表现为由以知识技能为中心向以科学素养为中心。科学素养不仅包含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而且涉及科学精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二)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现代的学校教育要求向全体学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这里不再仅为升学做准备,而是结合日常生活,
4、强调对生活常用的知识的传授。科学本身向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也需要科学教育及时把当前生活中需要的科技知识包括进去,让学生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三)教育方式上强调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科学教育要解决科学素养问题,首先要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但是,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只懂得术语和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以科学方法、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过程是一种直接经验,它更注重参与、体验、内化,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尤显重要。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相结合体现在科学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整个教学过程中。(四)教学过程上强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能力的培养,或智能、智力的培养。知识经
5、济时代把智能当作现代经济发展的资本,智力具有创新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自身智力的培养。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多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助手,使学生真正从读科学转为做科学。第二节第二节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脑科学(左、右脑的功能)人的认知结构(组成部分)建构主义哲学(两个基本概念)内化学说理论(基本观点)STS教育(含义、特征)STS教育(含义、特征)它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STS教育的特征强调参与,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不仅仅是为了谋取某种
6、职业,而首先是社会的一员,将通过各种程序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的决策。今后的学习过程,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都要有利于参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技术得到比过去更多的重视。现代技术成就本身就是科学的结晶,它的各种产品已经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科学教育中不重视技术教育。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上,决不允许忽视价值取向。第三节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四、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五、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六、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何领会这六个基本理念
7、)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1.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科学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科学家和从事科学事业的专业人员,而是要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公平的良好的学习科学的机会。2.时代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不仅表现为高新科学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生活这一时代的人们需要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与享受现代生活,而且表现为每个人
8、在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给人类造成的麻烦,自觉防止与减少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并付之行动。3.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科学教材在教学要求和编排上都有弹性,它给予了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的余地。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给予师生广阔的空间,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
9、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
10、,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四、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四、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发展和学生双方面的发展科学教育的功能:()使一个人能自如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能驾驭和享受各种高新科技的成果,具有使用日常科技新产品,参与科技新技术的能力;()使一个人有科学创造与发明的能力,能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科技问题的开发与研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使一个人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积极参与各种科学技术与社会有关问题的讨论与行动,如环保、人口、健康、科普等。()使一个人
11、能自觉抵制科学技术有损于人类与社会健康发展的种种负面效应,正确对待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因此,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当然要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站在当代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把一些最新的科技发现与发明的成果纳入小学科学课程,并使它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与需要。小学科学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的来说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内容还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小学生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五、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五、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是指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
12、课程,整个过程将随着教师、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具体情况而展开。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在学生探究结果的表述方面也是开放的,不把结论直接写在书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六、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六、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
13、成与发展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的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第四节第四节小学科学教育的展望小学科学教育的展望一、小学科学课程的回顾(基本常识)二、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三、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四、我国科学教育的未来第二章第二章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及内容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及内容第一节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第二节科学探究第三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四节生命世界第五节物质世界第六节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小学科学教育目标一、世界先进国家科学教育目标简介(“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
14、准)二、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目标(一)什么是课程目标(二)总目标(三)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四)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第二节科学探究一、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探究、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的特征、
15、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小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主要有哪些,提出问题的内容标准、观察、实验、制作的内容标准)第三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能力的关系。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行为习惯的关系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标准及教学建议第四节生命世界一、选择“生命世界”内容的原则二、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架(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
16、环境、健康生活)三、生命世界具体内容标准及教学建议第五节 物质世界一、物质世界内容标准框图(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二、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及教学建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具体内容标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教学建议:声现象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部分的要求也很粗浅。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开发设计一些简单、新颖和有趣的实验,以活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会使全体学生都亲身经历实验的全过程,并在这种“经历”的基础上发展探究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但声源的振动有时不太明显,不易观察。教学中可通过梳子、格尺、水杯、纸片、橡皮筋等物体的发声实验以及鼓面上或锣面上小纸片的跳动实验,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体验、动脑思考。这样就会收益更大,印象更深,也会使整个教学有悬念、有惊诧,更有成功的体验和欢乐。声音能听到,但看不到,也摸不着,其传播要靠物质,这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真空铃”实验最有说服力,教学中应力求做这个实验,也可让学生制作土电话或对不同材料的传声进行比较,来了解声音只能通过物质传播,且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情况亦不同。声速概念不必涉及,但可介绍一些声传播的应用。关于声音的三要素,只要求能区分其大小和高低。教学中可通过“
18、锯条振动发声”、“硬纸片拨梳子”、“皮筋琴”、“发音齿轮”等一些惟妙惟肖的土实验或发挥学生多才多艺的特点,让他们演奏各种乐器、演唱歌曲等,生动直观地探索出决定声音大小和高低的条件,从而体会到科学术语与日常生活用语的不同。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这部分内容要从环保角度出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声音、区分出乐声与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方法,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常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安全教育要时刻进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使学生清楚知道:无限制地大声喊叫会损伤声带,保护耳朵十
19、分重要,因此不能频繁地听过大的声音,以免损伤听力,也不要随便将异物放入耳朵,以免损坏耳膜;做发声实验时,注意不要过度地拉或弹拨张紧的橡皮筋和琴弦,以免伤及眼睛和脸。第六节地球与宇宙一、地球与宇宙内容标准框图(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的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二、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第三章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第一节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第二节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方法第三节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第一节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概述(涵义、步骤)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其编制、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学设计的基
20、本原则)三、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例说四、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总体建议教学设计的内涵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经历以使学习更加有效的过程,就称为“教学”。教学设计,正是规划一个学与教相互配合的序列,安排好各种教学的“事件”、“情境”与“刺激”,以唤起、维持并推动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教学设计是一种将不同学习策略整合进教学经验的一门技术,利用这些教学经验可以使得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和更吸引人。教学设计是一种创设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科学的“创设”
21、有利于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复诵、编码和处理信息,监控学生的学业行为,提供学习活动反馈等。教学设计在于为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技能提供不同需要的学习条件,包括遴选掌握预期知识技能所要求的教学策略。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经验和环境。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学习要求评估,澄清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明晰化、具体化);分析教学目标
22、,包含按学习的类型对目标陈述进行分类;运用信息加工分析来说明学生在完成某一目标时他实际要做什么;分析从属技能(先决条件),即弄清学生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掌握哪些技能;确定起点行为,即明晰学生在教学开始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通常是指那些与学习新课题有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编写教学具体目标,包括:说明教学中确定的技能和行为;说明学生完成任务所允许的条件;提出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标准;编制测验题目,包括:起点行为测验,前测,插入测验,后测等;设计教学策略,即设计好引发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组教学材料和程序。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总体建议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总体建议1
23、.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落实总目标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不能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创设环境。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让儿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科学。营造气氛。营造儿童喜欢的课堂氛围,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精选内容。选择儿童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巧用形式。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讲明道理。在活动中帮助儿童认识动手动脑学科学的重要意义。形象表述。使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尽量用形象直观比喻来说明复杂深奥的道理鼓励表扬。表扬
24、那些勇于尝试、克服困难、有创意方法和策略、乐于合作和交流的儿童。灵活手段。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真正了解每一个不同的儿童,真正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实际状况,从而切实有效地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活动亲历活动是指学生经历科学活动,包括科学考察、测量、实验、探究、制作乃至科学创新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各种科学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做到动手动脑学科学。所以,科学教师应当用丰富多彩、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活动。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5、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并选择方案实施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顺其自然(不是放任),灵活地、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对活动的反馈与调控要适当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所以,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教学观念。关键有三点:其一,教师不是权威,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的宝库。其二,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场所,但不是惟一场所。科学课不受课时的束缚,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学习活动;科学课不受课堂的束缚,教
26、师要带领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其三,科学结论不一定非要从课堂上获得,换言之,科学教师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科学结论硬性灌输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在规定的课时里全部奉献给学生。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科学教师对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具体指导策略有:课堂讲授。这是一种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指导策略,也是学生们最熟悉最习惯的模式。这种做法在大班授课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实地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科技场所等地,学生、教师以及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人员一起参观、探究、质疑、索解。这种模式需要额外动用课程资源和一定的经费,对学生开阔眼界
27、,通过亲身经历的活动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好处。情境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相关学习。积极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势、语言语调,尤其是说话的具体内容,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思想的火花、创新的灵感。例如:“这点子真妙!”“你干得好极了!”“试试看,也许我们能成功!”等等。问题启发。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过程的开端,先请学生回答:关于这个事物(或现象)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还想知道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事物(现象)?这样,教师可以快速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下一步的行动意向和大致做法,从而有
28、效地给予学生学习指导。鼓励发现。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研究自身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发现研究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结论,同进也发现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指导策略需要教师付出较多多的关注和较长的时间,对于小班教学和个别指导比较适宜。如果应用于大班教学,则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齐心协力一起来发现。动手动脑。这种学习指导策略的英文原文是handson&mindsonscience,直译是“把手和脑都放在科学上面”,意译为实践科学,领悟科学。这种指导策略,吸取了当代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注意到人的学习具有本质不同的两种模式,一是有意识、可自我觉察的外显学习,二是无意识、不能自我觉察的
29、内隐学习。儿童的脑神经系统正在发育完善之中,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儿童的学习事实上大量地依赖于无意识、不能自我探究的内隐学习。7.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以下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第二节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探究研讨法六、创造探讨法二、课题研究法七、活动教学法三、实验探索法 八、问题教学法四、合作教学法九、发现教学法 五、情景模拟法 十、尝试教学法(含义、特点、步骤)第三节第三节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一、什么是教育评价(定义)二、科学课程评价的主要特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
30、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三、科学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部分评价的主要内容)四、科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观察、访谈.作业与作品、学生成长记录袋、测验与考试、评定量表,每种方法的定义以及运用的时候注意事项)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什么是科学课程资源(含义、种类)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三、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呈现形式、特点)四、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义、呈现形式、途径与方式)五、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需要注意的问题)六、科学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义、内容)第四章小学科技活动第一节小学科技活动的性
31、质和任务第二节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和辅导第一节第一节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一、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二、小学科技活动的意义三、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四、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第二节第二节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和辅导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和辅导一、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种类、重要性、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一次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二、科技活动的方式(个人活动、科技社团活动、群众活动、班级活动及其类型)三、科技制作活动的辅导(小学生科技制作的三个层次)四、创造发明活动的辅导(意义、对辅导教师的要求)开卷考一、设计小学六年级科学教育活动(要求写明设计思路和具体的设计方案,方案中要写明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二、论述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