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形势与任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形势与任务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 形势与任务形势与任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郝志军电话:010-62003352,13681115642E-mail:主要内容:o1.如何看待十多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如何看待十多年来的新课程改革?o2.如何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如何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o3.开展实验区建设有那些初步设想?开展实验区建设有那些初步设想?一、现状描述o如何看待十多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如何看待十多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成效与问题成效与问题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的进展o目标:目标: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o标志标志:01年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系列文件;o进程:进程:2012年底,义务教育段和普通高中31个省市区进入新课程。课程改革进入常态化。o特点:特点: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是教育观念和价值的重大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示意图新课改的成效新课改的成效1、总体判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主体地位形成回归实践的价值观 联系现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教学)方式 促进学习2、具体表现(目标、内容、课堂、评价等)3.五大推进策略(经验)o“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o系统思考,重点解决o动态把握,激励创新o点面结合,典型引路o培训、教学、研究结合课改存在主要问题总体判断:三维目标关系重心偏移,知识目标重视不够
3、,有可能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生发展的片面性;师生关系重心偏移,过分强调学生的地位,教师的作用重视不够,有可能造成教学中主体人群结构的单一性;问题(续):课程文化关系重心偏移,传统的、本土的文化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外来文化,有可能造成人的文化结构狭隘性;教学活动方式重心偏移,讲解、传授、示范等主导性教学方式受冷落,缺乏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十分常见,教学过程形式化倾向。以课堂教学为例o去“问题化”、o去“中心”化、o舞台化、o“蜻蜓点水”化o去“学科”化几点思考:对几点思考:对“改革改革”性质的认识性质的认识 【加】富兰在变革的力量续中,提出8条变革启示o启示一: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变革越
4、复杂,你能迫使它做的最少)o启示二: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不确定性,有时还违反常理)o启示三:问题是我们的朋友(无问题就学不到东西)o启示四:愿景和计划稍后形成o启示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具有同等力量o启示六:集权和分权都行不通(上下结合策略)o启示七:与广泛的环境保持联系对成功必不可少(内外学习)o启示八: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力量(不只是专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特征o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由实践探索进入系统总结、提高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由实践探索进入系统总结、提高质量、难点突破的深化阶段。量、难点突破的深化阶段。o其阶段
5、性特征:其阶段性特征: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但束尚不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但束缚改革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课程改革已由实验探索进入缚改革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课程改革已由实验探索进入常态推进,但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常态推进,但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在改革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系统总结、各地区在改革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系统总结、提升和
6、推广的任务依然繁重。提升和推广的任务依然繁重。o一句话: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还在路上。一句话: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还在路上。二、主要任务二、主要任务o如何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如何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任务一:要关注政策任务一:要关注政策o主要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o三坚持的战略主题: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o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按照按照教育规划刚要教育规划刚要,如何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如何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强化能力为重等方面提出研究课题
7、?学内容方法、强化能力为重等方面提出研究课题?课题研究题目:教师教学观念状况的调查研究;教师教学观念状况的调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机制与策略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机制与策略研究;新型教学方式(启发、参与、讨论式)的学科运新型教学方式(启发、参与、讨论式)的学科运用成效的实验研究,等用成效的实验研究,等刚要提出课题(续)o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o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内外、主客因素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内外、主客因素等);o提高学生学习
8、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思路、途径、手段、方法,提供案例);(思路、途径、手段、方法,提供案例);o学科能力表现的调查研究;学科能力表现的调查研究;o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策略研究等。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策略研究等。案例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从科研的视角)o以科研推动和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把科研落到实处)o办学思想:o “以德治校”(精神特区)、“以法治校”、“以人为本”图片:衡水中学总目标:思品、基本功、教材教法、管理、教育科研措施:第一个成立教科室,独立不兼职;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都应成为课题研究;每学期教师写一篇优秀科研论文。科研管
9、理办法各项制度保障 科研检查办法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 从青年教师入手,以老带新,科研培训,消除不良思想 畏惧思想、轻视思想、无关思想、懒惰思想、无用思想、麻烦思想共性问题:集体研讨、合作攻关,树立大课题意识思考提出2个问题:1、一所成功的学校就是好的学校吗?2、每所学校都声称自己实施素质教育,为什么成效差别大?启示整体推动:老师办学理念 运作模式 行动策略 学生 (保障机制)学校文化 (教学+管理+育人)o任务二:任务二:要关注学校课程改革要关注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地位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
10、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学者们的共识课程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地位o实体性:实体性:是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目标、理念、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和集合体。o中介性: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转化为教师和学生行为的纽带;学校连接国家、社会和家长的桥梁。o标杆性:学校教学活动的依据,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规划、方案、标准和蓝图。o一句话,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在于课程改革。推进学校“五大课程”系列建设:o学科课程o活动课程o实践(研究)课程o社团课程o环境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文化课程)。社团课程分科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
11、践 课 程 环 境 课程社团课程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课程建设案例:学校课程建设案例:o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区“课程整合、自主排课课程整合、自主排课”,设置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探索设置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探索(2012-2013)o一个典型的学校课程改革案例一个典型的学校课程改革案例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课程”案例1:清华大学附小的清华大学附小的“1+X课程课程”o目标:目标:为儿童打下学习底子、精神底子和健康底子。具体为10个“一”的目标: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
12、语。o含义:含义:“1”是基础,“X”是“1”基础统合变量或增量(拓展、延伸)。二者的比值为0.618(类似黄金分割)。o设置:设置:将原11门学科整合为四大类: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品德、艺术与审美。各门类下设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清华大学附小的清华大学附小的“1+X课程课程”(续)o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o1.改变教学内容。(1)学科内部:精研国家课程教材,筛选、归拢先关内容,本学科核心概念、重点、难点、易错点内容精讲精练。(2)学科之间:寻找内容的相关点、整合的联系点,形成整合性课程。节省下来的课时,实现“X”拓展。(续)o2.改变组织方式。(1)课时安排:打破40分钟固定课时
13、,构建集约化课时。如“小课时”10分钟,晨读、习字;“基础课时”35分钟;“大课间”30分钟上下午操;“大课时”60分钟,部分基础性课程模块、分层走班、拓展性课程、实践活动等。(续)(续)o3.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教师专心做好“编”(自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合称为乐学手册)和“导”,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o(2)学生围绕乐学手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总结与反思(一)总结与反思(一)o1.“课程整合、自主排课”的探索,大胆、创新,基本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有重要意义;o2.这种探索是按照“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
14、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思路展开的,把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且相互联系促进,符合教育教学特点。总结与反思(二)总结与反思(二)o1、经验成分多,理论支撑、现实依据不足,如黄金分割的依据、“X”的范围与程度等要深入研究;o2、课程内容领域的划分与术语表述,需要推敲、提炼、规范;o3、乐学手册吸收了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和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的特点,但对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合作要求高,对“三单”的逻辑、本质关系需要不断研究;o4、要保证课程的实施,需要科学、民主的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和评价体系做支撑。任务三: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任务三: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o教与学的方式问题、教学模式问
15、题等。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2012(结论)(结论)样本:6省、36所学校,3403名学生o1、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积极的方面转变,但研究型学习和合作学习开、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积极的方面转变,但研究型学习和合作学习开展得很不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差距较大。展得很不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差距较大。o“课堂上开展各种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课堂上开展各种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多的比例仅,多的比例仅19.6%;一般和少的比例为;一般和少的比例为81.4%;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仅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仅为10.5%。o2、转变和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是重视
16、发现学习、转变和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是重视发现学习。o3.从学段来说,初中阶段是转变和改善学习方式的重点。从学段来说,初中阶段是转变和改善学习方式的重点。o4、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40人以下)人以下)中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间调查(2013年)o样本:样本:1200人,北京、山西、四川人,北京、山西、四川12所学校所学校o1、有77.8%以上的学生建议进一步增加自主学习时间,说明目前存在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不够用。o2、有4成以上(41.6%)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规划不好、利用不尽合理,时间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教
17、师之“导”很重要。2006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1.明确教学本质特征、要素关系及评价o自1997年叶澜教授发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以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深化,人们已经突破传统“知识课堂”、“讲授课堂”的局限,上升到对人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考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发展为指向”成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价值理念。近期一些中小学倡导和实验的生本课堂、生命课堂、文化课堂、智慧课堂和理想课堂等,就是在这种主导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现代课堂教学本质特征1:活动活动实践性实践性o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发展为目标、以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活动过程。活动作为主体
18、成长的基本方式,既是主体认识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也是人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实现形式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操作活动、认知活动、交往活动、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等。o 无论是主体内部的认知建构和情意活动,还是外部的操作、交往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实践成果在特定教学时空中的集聚、传承与创造,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代课堂教学本质特征2:社会社会交往性。交往性。o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性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过程,又是一种情感的、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对象性目的才
19、能得以实现。现代课堂教学本质特征3:文化文化价值性价值性o教学是历史文化与价值体系的传承延续过程。o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并传承与发展着文化,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进行的方式和价值导向。o课堂教学是师生生成自我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传递社会价值的过程。o“抓住价值与理念、实践与活动、合作与交往这些重大命题,对于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构建,将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同时也从根本上把握中国课堂教学存在形态及发展的未来走向,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裴娣娜,20082.理清教学要素及关系o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教师、学生、课程与课堂文化
20、与课堂文化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的互动构成了六种教学关系:o(1)学生与课程互动构成的创生关系;(2)教师与课程互动构成的调适关系;(3)学生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的创生关系;(4)教师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的调适关系;(5)学生和学生互动构成的合作关系;(6)教师和学生互动构成的导学关系。其中,由学生与课程互动构成的创生关系是核心关系,其他关关系是辅助性关系。六个教学关系与教学本质特征直接相关:学生与课程的关系、教师与课程关系分别体现了教学的“活动实践性”特征;学生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分别体现了教学的“交往-社会性”特征;学生与课堂文化的关系、教师与课堂文化的关系分别体现了教学的“文化-价值性
21、”特征。教学本质与教学关系的相互依从性表明:教学本质决定教学关系,教学关系体现教学本质。基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特征和教学关系的分析,尝试性地建构由一个“六关系维度、十三指标要素”(6.13)构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如下表)课堂教学评价框架本质特征本质特征 关系维度(关系维度(6)指标要素(指标要素(13)表现描述表现描述活动实践性教师课程 目标确定 明确、具体、可测 内容设计 主题、结构、呈现。技术运用 关联性、新颖性、多样性 学生课程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质疑、探究 学习效果 学会、学好社会交往性教师学生 提问应答 启发性、挑战性、全体性 活动引导 任务、责任、路径、时效 评价反馈 客观、及时
22、、正向 学生学生 合作研讨 团结、互助、共享文化价值性教师课堂文化 气氛营造 活跃、轻松、和谐 秩序调节 规范、灵活、机智 学生课堂文化 学习状态 有动力、有精力、有活力 学习体验 感悟、愉悦3.实现课堂教学的四大方式转变四大方式转变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4、师生互动交往方式的转变转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策略一)o 从单边静态走向多维动态(1)“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动脑、动手、动情”;(2)把“备课”改为“设计”:不求多而求精、不求细而求活、不求快而求新、不求静而求动。o从独白走向对话导入性对话;诊断性对话;解释性对话;总结性
23、对话;和预测性对话。o从知识点走向问题阈(1)区分问题的类型:认识(真理)问题、价值(观念)问题、操作(实践)问题。(2)区分问题的性质:一般问题与学科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等。(3)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实践归纳、理论推演和文献综述。(4)发现探究性教学问题的六个着眼点:发现探究问题的六个着眼点 一是从教学内容(或学科内容)所标示的重点和难点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二是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且有争论的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三是从与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相联系的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四是从模拟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验证学科中相关的定理、结论或原理的过程中寻求与发
24、现所探究的问题;五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所引发的有价值的疑难和矛盾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六是直接从相关文献翻阅和学习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等等。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o接受学习体验学习教学法o知识掌握问题发现教学法o连贯讲授挫折演示教学法o被动听讲尝试探索教学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策略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策略二)o有目的地学习o有选择地学习o联系实际地学习o创造地学习o主动地学习o合作性地学习o反思性学习o依靠丰富想象力和预测前瞻性学习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策略三)o直接呈现间接呈现o全部呈现部分呈现o肯定式呈现疑问式呈现o当下呈现以后呈现o结果
25、呈现过程呈现 转变师生的互动方式转变师生的互动方式(策略四)o以知识为主的单向交往以问题、课题、项目为中心的重过程与方法、重情感与态度、重引导与合作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新型教学交往关系(指明问题,多向互动)。三、关于实验区建设的初步设想三、关于实验区建设的初步设想o1.全面调查研究区域、学校现状,系统总结经验,利用优势和机全面调查研究区域、学校现状,系统总结经验,利用优势和机遇,找准问题和不足。遇,找准问题和不足。对此,可采用SWOT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即基于内外部环境和外部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是内部因素;O(opp
26、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是外部因素。这种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通过系统分析,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为作出科学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实验区初步设想o2.科学研制区域“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5年,三个关键词“关键”、“收官”、“谋局”。在系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研制区域教育发展五年规划。主要包括:现状与形势、经验与问题、目标与思路、任务与项目、实施与保障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人。实验区初步设想o3.确定近期要落实的主要工作或项目。按照五年规划,在时间上可分解为“1+3+1”或“1+2+1+1”;在目标和任务上可分解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并有阶段性成果。根据合作协议,近期主要在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重点研究提高。近期,要组队开展系统、深入的调研,为规划制定和重点工作实施创造条件。实验区初步设想o4.建立有效合作研究的工作机制。实验区由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和武侯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共同组成,根据需要适当聘请相关高校、研究单位专家。建立:1.沟通协商机制(确定联系人);2.工作简报机制;3.研讨交流机制;4.监测评价机制。o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