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第五章教学内容.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2950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学·第五章教学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儿推拿学·第五章教学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学·第五章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学·第五章教学内容.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儿推拿学第五章第二节 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小儿推拿以按抑类手法为主。其基本要求为轻快、柔和、平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稳、着实。一、轻快一、轻快 “轻”指手法力度,“快”指手法频率。小儿肌肤柔弱,脏腑娇嫩,不耐重力,必须轻。因为轻,要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就必须快。成人推拿要求蓄力于掌、指、肘等部位,甚至借助体重,频率多为120次/分左右,小儿推法要求轻而不浮,频率多在200次/分左右。轻手法虽然刺激弱,但频率快,连续作用于经穴,最终达到阈上刺激,发挥治疗作用。二、柔和二、柔和 “柔和”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寓于各种手法之中,只有当熟练掌握了某种手法,并长期运用之后才

2、会在不自觉间流露出来。柔和与力度轻有关,但柔和不等于轻手法。重手法同样可以柔和。小儿最喜柔和,手法柔和是小儿推拿得以进行的基本保证,是在反复演练、理解、感悟及长期功法训练中逐步获得的。三、平稳三、平稳 其一,指单一手法操作时,力度、频率、幅度基本保持一致;其二,指手法和手法之间转换不能太突然。机体的反应性常随刺激形式和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平稳是保证某种刺激尽快达到并恒定在某一阈上值水平的基本要求。传统小儿推拿常常运用揉3按(点、掐)1、振按法、捏脊法等。不同形式的手法及力度固定组合,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形成较为复杂的定式,它们比单一手法刺激机体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但整体上仍然是平稳的。四、着实四

3、、着实 “着”为吸附;“实”即实在。着实才能有效激活经络与穴位。具体要求为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手法是否着实,可以根据推拿时局部皮肤温度、皮肤柔软度、皮肤色泽及指下感觉等综合判断。第三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推法一、推法(一)直推法直推为从某一点起,沿直线推向另一点,即单方向直线运动。【技术要领】1.拇指,并拢的食中指或食中无名三指紧贴皮肤。沉肩、垂肘,轻快推动。2.频率多在200次/分钟左右。3.要求顺穴位、顺经络、顺纤维、顺趋势。【临床运用】1.用于线性穴位。如开天门、推坎宫、清天河水、推箕门等。2.上推为补、为升、为温,如推上三关;下推为泻、为降、为清,如退六腑。3.顺纤维直推为重要理筋整

4、复手法,多用于小儿筋伤。要求力度稍重,频率较缓。(二)旋推法旋是回旋,推有位移。旋推法为表面有摩擦,同时带动深层组织回旋运动。【技术要领】1.前臂摆动,手腕放松,蓄力于指,力度稍重,“皮动肉也动”。2.频率较快,可达160260次/分。旋推轨迹多为圆形。3.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临床运用】只用于手指螺纹面。如补脾经、补肾经,清肺平肝、心肝同清等。(三)分推与合推法同时从中央向两边推,如“”,或 为分推,又称分法;从两边同时向中央推动称合推,又称合法。【技术要领】1.两侧用力对称,部位对称,速度均一。2.轻快而不滞,频率120200次/分。3.头面、手腕、背部多用拇指,腹部可用拇指、多指或大

5、鱼际。【临床运用】分推即“分阴阳”,合推即“合阴阳”,有调节阴阳、气血、寒热之功。分推法多用于起式,能分别阴阳,分理气血,激活经络与穴位,还能消积导滞,化痰行气。合推与之同功。二、摩法二、摩法较轻的环形运动为摩法。可分为单指摩法、多指摩法和掌摩法。【技术要领】1.要求轻贴皮肤,轨迹为圆形运动。2.圆周各处操作力度、速度均匀。食中无名三指摩时,手指应并拢。3.力度较轻,不带动深层组织运动,古人谓“皮动肉不动”。【临床运用】1.摩法力度很轻,患儿感觉舒适。摩囟门、摩中脘、摩关元、摩神阙等为温补,用于体虚。摩中脘、摩腹又能消食化积行气,用于脘腹胀满、肠鸣腹痛等。2.古人谓缓摩为补,急摩为泻。3.摩法

6、方向古有“左转补兮右转泻”之说。后人多采用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临床上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方向。三、运法三、运法由此往彼的弧形或环形运动。有拇指运或食中无名三指运。【技术要领】1.弧形或圆形轨迹要流畅,不要突然转折、中断、停止。2.弧形运作可始终沿一个方向,也可来回运作。3.古人谓“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频率为80120次/分钟。【临床运用】1.用于弧形和圆形穴位。2.运者,运输,有转运、输送之意。能平衡起点与终点关系,如运土入水和运水入土;也是祛邪导滞的重要方法,如运中脘,运太阳,运腹等。3.因其摩擦产热而适用于虚寒证,如运丹田。四、揉法四、揉法吸定基础上的回旋运动称为揉法。临床有拇指揉

7、、多指揉、掌根揉和鱼际揉等。【技术要领】1.指下吸定,不得移动,揉法轨迹见图5-3。古人谓“肉动皮不动”。2.沉肩、垂肘、腕部放松。【临床运用】1.揉法柔和舒适,最能放松。2.因其力度、部位、频率、方向和深浅随证而变,最大限度满足个体病情,针对性强,古人谓“揉以和之”言其调和阴阳与气血。3.指揉法多用于点状穴位,常与点、按、振等法结合,形成3或5揉1点(按、振)定式。掌揉法多用于腹部,消散力强,是治疗小儿腹痛、腹胀、食积、便秘等的重要方法。鱼际揉多用在面部。五、按法五、按法稍大面积的垂直下压为按法。【技术要领】1.接触面积比点大,多用指腹和掌根。2.指、掌着力,先轻渐重,由浅入深,得气为度。每

8、按压至患儿最大忍受度时,可适当停留数秒,放松,再按。【临床运用】1.指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强,适用于穴位及痛点。掌按法接触面积大,压力亦大,适用于腰背、脊柱和腹部。2.按之则热气至。按法是温补法代表。如按肾俞、按小腹可聚元气、散寒邪,适用于虚寒证。3.按而散之。按法向下用力,长于消散,可用于脘腹痛、便秘、腹胀、厌食等六、掐法六、掐法掐以甲入。甲是指甲,人为刺入,即以指甲刺入皮肤,又称“切法”、“爪法”、“指针法”。【技术要领】快进快出;垂直施力。【临床运用】1.急救醒神。如掐人中、掐攒竹、掐合谷、掐涌泉、掐老龙、掐精威、掐五指节等。借其强刺激发汗祛邪,用于外感。如掐耳背高骨。2.中病即止,严格

9、控制次数,不宜作为常规手法,不要指破皮肤。古时多以掐后儿不做声为“不治”。七、捏法七、捏法特指捏脊疗法。临床有两种术式。其一为以两手拇指置于脊柱两侧,从下向上推进;边推边以指与食中二指捏拿起脊旁皮肤;另一法详见“冯氏捏脊流派”手法。【技术要领】1.均从龟尾向上推进,直至大椎。2.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力度要恰当。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得太松则不易提起皮肤。推进与捏拿要流利。3.一般捏脊法多捏3遍以上,冯氏捏脊为6遍。最后1遍操作时,每捏3提1,提时力度深重,多有皮肤与筋膜剥离声响。【临床运用】1.攻补兼施,能明显增强小儿体质。2.两种捏脊疗法操作方法和作用部位有别。由于手的惯常定式使第一

10、种术式主要刺激脊旁,第二种术式(冯氏捏脊)主要刺激脊柱。脊旁多与夹脊穴和背俞穴有关,正中则偏重督脉。故普通捏脊术长于调理五脏,冯氏捏脊术温补功著。3.消积化行气。尤长于治疗疳积,临床又称为“捏积”。4.传统为从下向上捏,今有从上向下捏之说,可供参考。5.捏3提1强度大,小儿多哭闹,应最后操作。且不强求弹响。八、捣法八、捣法节秦性敲击穴位的方法称为捣法。可用屈曲的中指端或食中指指间关节髁击打。【技术要领】1.瞬间作用,快落快起,节奏感强。2.小儿穴区太小,应注意部位的固定和击打的准确性。【临床运用】1.用于点状穴区,特别是四肢关节处,能活络通关、镇惊定志,如捣小天心。2.用于头部、额部,嘣嘣声响

11、,与弹法同功,能醒脑开窍。用于小儿遗尿、抽动症、多动症及鼻炎、鼻窦炎、耳鸣耳聋等。九、拿法九、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分为拇指与食中二指的三指拿,拇指与其余四指的五指拿。【技术要领】1.沉肩、垂肘,朝后上方拿起。2.同时或交替拿起,快拿快放,节奏感强。【临床运用】1.重要的放松手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功,用于肢体疼痛、强直,肩背酸楚等,如拿颈肩部。2.方向为向上向外,有升提气机,发散外邪的作用,如拿风池。3.腹部拿法减肥助消化。提拿肚角,镇痛良效。拿肩井为常用收势。十、捏挤法十、捏挤法以双手拇、食二指对称置于穴位四周,同时用力向穴位中央推挤称捏挤法。【技术要领】两手四指对称。穴位在中央,四指

12、在穴位周围正方形四个角上。捏挤时,四指沿正方形对角线同时向中央发力。手指在皮肤表面并无摩擦,而是推挤皮下组织。【临床运用】1.强利激手法,其刺激量比常规推拿手法强,比取痧法(刮痧、拧痧、扯痧)轻。与取痧同功理大,用于儿发热、神昏、感冒等。2.消导之力强,用于食积、痰浊、流涎、肥胖等证。十一、取痧法十一、取痧法运用特殊手法快速作用于人体皮肤,使其潮红,并出现细小如沙(痧之名源于此)粒状的深红色斑点称推拿取痧法。【技术要领】1.主要有揪痧、扯痧、拧痧、刮痧(器械)等。取痧部位有前额、人迎、前胸、大椎、七节骨、肘窝、腘窝等。2.手法从重从快,取痧器具要光滑、整洁,多用冷水、酒精或植物油为介质。见痧则

13、止。小儿皮肤细嫩,应控制力度。3.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临床运用】1.适用于痧证。痧为传统中医病名。指因气候影响,患儿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邪不得解而表现为以心慌、头昏、脘痞腹胀、转筋吐泻,甚至昏厥等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传统医籍有转筋痧、绞肠痧、痧气病、痧胀病等。2.取痧能清解暑热,发散外邪,透营转气,可用于外感、高热等。十二、搓法十二、搓法夹持基础上来回运动为搓法。其法为用双手掌夹持患儿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快速接揉,并做上下往返移动【技术要领】夹持松繁适度;双手用力均衡;搓动快,移动慢。【临床应用】1.运用于柱状部位,如上肢、下肢、胸廓和胁肋等。2.用于四肢活血化瘀,放松肢体。用于胸廓和胁肋顺

14、气、化积、化痰、消痞、散结。十三、捻法十三、捻法夹持搓揉谓之捻【技术要领】拇食指对称着力夹持肢体,快速搓揉,缓慢移动,动作自然连贯。【临床运用】1.适用于手指、足趾。能舒筋活络,调畅气血。用于指、趾损伤、疼痛等。2.捻耳与依次捻手指与脚趾,是重要的调节心神,健脑益智之法,用于小儿脑瘫、语言障碍、耳鸣耳聋、多动等。十四、摇法十四、摇法被动环转运动肢体的方法称摇法。【技术要领】1.以一手托住或握住关节近端,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双手协调,做相反方向的环转运动。2.环转的轨迹为一圆锥体。顶点在关节处,底为关节远端肢体所成的圆形。固定顶点,圆形轨迹为其基本要点。3.摇动范围由小至大,频率由慢渐快。【临床

15、运用】1.用于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能增强运动范围。适应于伤筋及各种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如臂丛神经损伤、脑瘫、五迟、五软、五硬等。2.动摇肢体,活气血、通经络、消积滞。能导引阳气,用于阳虚倦怠等。十五、振法十五、振法以高频率振颤肢体或穴位的方法称振法。有掌振法和指振法。【技术要领】指或掌吸定于某一部位或穴位,前臂强直性收缩,细微振颤。要求蓄力于掌或指,形神合一。【临床运用】1.先有点按,后行振颤。有了振颤,产生机械波,有利于点按刺激纵向深透和横向扩散。2.振颤使原有刺激变得柔和。3.频率很高,有消散之功。于肢体可通经活络,镇痛消炎;于脘腹能消积导滞,消痞散结;于小腹和腰骶可导引元气;以温

16、补见长。第四节 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手法 复式操作手法指具有特定手势、步骤、名称和特定主治功用的一类手法。最早的复式操作手法见于明代徐用宣袖珍小儿方秘传看惊掐惊口授手法,称为“大手法”;稍后按摩经称为“手诀”,推拿指南以“大手术”命名。单式手法仅一招式,复式手法乃多法联合;单式手法穴位单一,复式手法同时运用多个穴位;单式手法可用于多个穴位和部位,如推攒竹、七节骨、板门、箕门等,而复式手法既定成俗,只用于特定部位和穴位;单式手法以按抑类为主,如推、拿、揉、按、摩、运、掐、捣等,复式手法以关节运动为特色,如苍龙摆尾等。复式操作手法命名原则:依据操作时的动作形象,如“苍龙摆尾”、“双凤展翅”、老虎吞食”

17、等;依据手法和穴位名称,如“运土入水”、“取天河水”等,依据主治功用,如“止泻四法”、“飞经走气”等。同名异法和同法异名是复式操作手法的普遍现象。本教材主要根据历代文献和各地保存的常规操作进行整理,同名异法数及主要异法附于后。一、黄蜂入洞一、黄蜂入洞【术式】左手扶儿头部,右手食、中二指端轻揉患儿两鼻孔(实际操作多揉于鼻孔下方)20-30次。【应用】发汗、宣肺、通鼻窍。用于感冒风寒、鼻塞流涕、恶寒无汗等【异法】一名七法。还有“按揉天河水”、“揉外劳宫”、“拿风门穴”、“跪按耳门”等。二、猿猴摘果二、猿猴摘果【术式】两手食、中二指夹持患儿两耳尖上提36次;夹持两耳垂向下牵拉,如猿猴摘果状。反复操作

18、1分钟。【应用】性温。健脾行气、化痰、镇惊。用于小儿惊惕、夜啼、四肢抽搐、饮食积滞等。【异法】一名六法。还有“捏螺蛳骨上上皮”、“牵拉活动双于”等。黄蜂入洞黄蜂入洞三、揉耳摇头三、揉耳摇头【术式】先掐大天心(额正中)数下,双手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揉患儿两耳垂3040次;两手捧儿头部,左右摇动1020次。【应用】镇惊、顺气。用于小儿惊风、抽搐,脘腹胀满、便秘。【异法】一名二法。幼科铁镜“将两耳下垂(尖)搶面揉之,再将两手捧头而摇之,以其顺气。”四、黄蜂出洞四、黄蜂出洞【术式】一掐中指心经;二掐内劳宫,均39次;三捣小天心3040次;四掐总筋39次;五从总筋穴起分推手阴阳,每分推35次至两侧时就势点

19、按阳池和阴池1次。此为1遍,操作39遍。【应用】性大热。发汗解表、定惊。用于外感风寒、惊风,夜啼。【异法】一名二法。保赤推拿法载:“黄蜂出洞法,先总筋,内劳言,分阴阳,次以左右两大指,从阴阳穴正中处起,一撮一上,至内关,又在坎离穴上掐。此法大热,发汗用之。”五、按弦走搓摩五、按弦走搓摩【术式】两掌置于患儿腋下,从上至下依次推抹,搓揉各1020次;最后一次揉至肚脐平面时,双手中指同时点按两侧天枢穴,并一拂而起。此为1遍,操作36遍。【应用】理气化痰,消积散结。用于小儿痰多咳嗽、胸闷憋气,厌食、腹胀、腹痛、疳积及肝脾肿大等。【异法】一名三法。按摩经:“按弦摩:先运八卦,后用指搓病人手,关上一搓,关

20、中一搓,关下一搓,拿病人手轻轻慢慢而摇,化痰可用。”六、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六、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术式】取仰卧位,分别揉脐与摩腹各13分钟;取俯卧位,一手拇指或中指点揉龟尾,另一手掌置于七节骨,推、揉、振、擦。两手协调,同时操作,13分钟。【应用】止泻痢、通大便。【异法】一名二法。幼科推拿秘书:“此治泄痢之良法也。龟尾者,脊骨尽头闾尾穴也。七节骨者,从头骨数第七节也。其法以我一手,用三指揉脐,又以我一手,托揉龟尾。揉迄,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水泻专用补,若赤白痢,必自上七节骨擦下龟尾为泄,推第二次,再用补。先去大肠热毒,然后可补也。伤寒后,骨节痛,专擦七节骨至龟尾。”七、水底捞明月七、水底捞明

21、月【术式】一手握持手掌,一手拇指自小指根起,沿小鱼际推至小天心,转入内劳宫处,做捕捞状,后一拂而起,3050次。亦可将冷水滴入儿掌心,以拇指或中指端旋推,边推边吹凉气。【应用】性寒凉。用于小儿发热、心烦及各种热证。【异法】一名六法。还有“右旋推内劳宫至天河水”、“从小指尖推起”、“小指尖一小指根旁一坎宫一内劳宫,轻拂起”等。八、取天河水八、取天河水【术式】以拇指或食、中二指蘸冷水,由曲池推至内劳宫12分钟。【应用】性大凉、清热退烧。用于小儿热病、发热、烦渴等。【异法】厘正按摩要术:“推天河水,天河水在总筋之上,曲池之下,蘸水由横纹推至天河为清天河水;蘸水由内劳宫推至曲池为大推天河水;蘸水由曲池

22、推至内劳宫为取天河水。均是以水济火,取清凉退热之义。九、打马过天河九、打马过天河【术式】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二指从腕横纹循天河向上拍打(亦可用弹法)至肘横纹,红赤为度。【应用】退热、活络。用于高热、烦渴,及手臂痛和关节不利等。【异法】一名五法。还有“先掐总筋,次沿天河弹至曲池,再掐肩井、琵琶,走马穴”,“屈儿手指,握其手背上推”等。十、飞经走气十、飞经走气【术式】遍运五经穴13遍;一手握小儿四指不动,一手食、中、无名、小指从曲池穴起,轮流弹跳至总筋穴,如此反复9次;左手拇、食二指卡于阴池、阳池,右手握儿四指屈伸约20次;左手不变,右手来回摆动约20次。【应用】性温,行气活血,清肺化痰

23、。用于噬嗽痰多、胸闷气喘等。异法】一名五法。万育仙书云:“飞经走气,传送行气法,先运五经,医用身靠儿背,将两手从胁下出奶傍之。”十一、飞金走气十一、飞金走气【术式】一手握小儿手背,掌心朝上,滴凉水于内劳宫处,另一手中指引水上天河,并吹气使水上行,39遍。【应用】性凉,清热泻火,消胀。用于急性失音,脘腹胀满。【异法】幼科推拿秘书:“此法去肺火,清内热,消膨胀,救失声音之妙法也。金者能生水也,走气者气行动也,其法性温。以我将指蘸凉水置内劳宫,仍以将指引劳宫水上天河去。前行三次,后转一次,以口吹起微嘘跟水行,如气走也。”十二、二龙戏珠十二、二龙戏珠【术式】一手拿捏小儿食指和无名指,一手拇食二指卡于阴

24、、阳二池,并由此边按捏边缓缓向上移动,直至曲池,寒症重按阳穴,热证重按阴穴,操作35次。后一手卡阴、阳二池,一手捏其食指和无名指端,两手协调,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各摇动2030圈。【应用】镇惊,调和气血。用于惊风、夜卧不安、半表半里证等。【异法】一名五法。幼科推拿秘书:“此止小儿四肢掣跳之良法也。其法性温,以我食将二指,自儿总经上、参差以指头按之,战行直至曲池陷中,重揉,其头如圆珠乱落,故各戏珠,半表半里。”万育仙书:“二龙戏珠,温和法。医以两手摄儿两耳轮戏之,有用两手指在儿两鼻孔揉之。十三、苍龙摆尾十三、苍龙摆尾【术式】一手握小儿食、中、无名三指,另一手握其前臂,从腕横纹向上搓揉至肘部,又向下

25、搓揉回到腕,34次,后托于肘尖,两手协调先左右摆动手腕,后摇动,1分钟。【应用】退热、开胸、通便。用于发热,烦躁,腹胀,便秘等。【异法】一名二法。按摩经:“用手拈小儿小指。十四、双龙摆尾十四、双龙摆尾【术式】一手托小儿肘,一手拿捏食指与小指,拔伸数下,并左右摆动,似双龙摆尾之状,1分钟。【应用】行气,开通闭结。用于小儿大小便闭结。【异法】秘传推拿妙诀摇手腕后:“医人屈按病者无名指,摇食小二指。”十五、赤风摇头十五、赤风摇头【术式】一手托左肘,一手捏住小儿食指,上下摇动,要求保持肘关节屈伸,如赤凤点头状,屈伸2030次。【应用】消胀定喘、通关顺气。用于疳证、腹胀、惊惕、咳喘胸闷等。【异法】一名五

26、法。还有“两手置于两耳前摇头”,“一手拿曲池,另一手拿儿四指摇动”等。十六、双凤展翅十六、双凤展翅(风凰展翅风凰展翅)【术式】两手食、中二指夹持两耳捻揉数次,并向上提,提毕,依次掐承浆、颊车、听会、太阳、眉心、人中穴。此为1遍,操作35遍。【应用】疏风宣肺。用于外感、咳嗽、流涎等。【异法】小儿推拿广意:“双凤展翅:医用两手中、食二指捏儿两耳往上三提毕,次捏承浆,又指捏颊车及听会、太阴、太阳、眉心、人中完。”十七、凤凰鼓翅十七、凤凰鼓翅【术式】术者双手食、中二指夹持固定小儿手腕,两拇指分别掐于精宁、威灵二穴,于掐穴时上下翻动腕关节,如风凰展翅之状,1分钟。【应用】温肺、开窍、定喘、降逆、镇静、定

27、惊。用于昏迷,哮喘,胸闷憋气,噎膈、呃逆、惊惕等。【异法】小儿按摩经载:“掐精宁、威灵二穴,前后摇摆之,治黄肿也。”十八、丹凤摇尾十八、丹凤摇尾【术式】一手掐内劳宫,一手掐揉中指指腹。两手协调摇动中指,1分钟。【应用】镇惊,和气生血。用于惊风,夜卧不安等。【异法】按摩经:“丹凤摇尾:以一手掐劳宫,以一手掐心经,摇之,治惊。”万育仙书同样手法,却谓:“苍龙摆尾,和气生血治惊。”十九、老虎吞食十九、老虎吞食【术式】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仆参穴。【应用】刺激性强,开窍醒神。用于急救。【异法】一名二法。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如小儿急死,将口咬之,则回生,名曰老虎吞食。”二十、凤凰单展翅二十、凤凰

28、单展翅【术式】一手拇、中指分别拿捏总筋及一窝风;另一手拇、中指分别捏拿内、外劳宫穴,两手协调摇动,1分钟。【应用】性温,调和气血,温经补虚。用于虚烦发热、寒痰咳喘。【异法】一名四法。还有“握儿大小指,摇动腕及肘关节”,“拿肘,摇中指”等。二十一、天门入虎口二十一、天门入虎口【术式】固定小儿拇指,以拇指指腹从拇指端沿尺侧赤白肉际直推至虎口35次,点掐合谷1次,操作1-2分钟。【应用】温经散寒、止吐泻。用于小儿腹泻、呕吐、疳积,斜视惊风等。【异法】一名四法。还有“指合谷,摇肘关节”,厘正按摩要术:“将儿手掌向上,蘸葱姜汤,自食指尖寅、卯、辰三关侧,推至大指根。”二十二、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二十二、运

29、土入水与运水入土【术式】从大指根起,经大鱼际、小天心、小鱼际运至小指根处,12分钟。反方向即为运水入土。【应用】清泻中焦,补益肾水,用于土盛水枯之症,如尿频、尿痛、尿赤,热秘、吐泻等。运水入土用于水盛土枯之症,如泄泻、虚秘、腹胀等。【异法】二者均一名二法。即起止点分别在“小指尖”和“大指尖”。二十三、摇二十三、摇 肘肘【术式】一手托肘,一手握其手,两手协调摇动肘关节,1分钟。【应用】顺气、和血、通经活络。用于脘腹痞满、胀痛、肝脾肿大等。【异法】有摆为主和摇为主之别。二十四、开璇玑二十四、开璇玑【术式】分推胸八道,以两手拇指或四指同时自璇玑自上而下依次从正中分推至季肋部8次。推中脘,两手交替从巨

30、阙向下直推至脐24次。摩腹,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12分钟。气沉丹田,从脐向下推至耻骨联合1分钟。【应用】通调上、中、下焦。宽胸理气、降气化痰、和胃止呕。用于胸闷咳喘、痰鸣气急、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异法】同名二法。幼科集要:“开璇玑,璇玑者,胸中、腹中、气海穴是也。凡小儿气促,胸高,风寒痰闭,夹食腹痛,呕吐泄泻,发热抽搐,昏迷不醒,一切危险急症,置儿于密室中,解开衣带,不可挡风。医用两手大指蘸姜葱热汁,在患儿胸前左右横推,至两乳上近胁处,三百六十一次。口中计数,手中推周天之数,乃为奇。璇玑推毕,再从心坎用两大指左右分推至胁肋六十四次。再从心坎推下脐腹六十四次。次用热汁入右手掌心,

31、合儿脐上,左挪六十四次,右挪六十四次。挪毕,用两手自脐中推下少腹六十四次。再用两大指蘸汁推尾尻穴六十四次,其法乃备。虚人泄泻者,逆推尾尻,至命门两肾间,切不可顺推,此法屡试屡验。二十五、孤雁游飞二十五、孤雁游飞【术式】一手握小儿手腕,另一手拇指从小儿拇指桡侧起向上推进,经拇指桡侧-三关-肘横纹-六腑-天门(乾宫)-内劳宫,复止于拇指根,1分钟。【应用】调和气血。用于小儿黄肿,虚胀等。【异法】保赤推拿法:“从儿大指尖脾经外边推上去,经肱面左边,至肱下节大半处,转至右边,经手心,仍到儿大指头止,治黄肿虚胀。”二十六、老汉扳罾二十六、老汉扳罾【术式】一拇指掐小儿拇指根,一拇指掐于脾经。两手协调摇动1

32、分钟。【应用】化积消痞。用于腹胀、腹痛、肝脾肿大、便秘、厌食等。二十七、调五经二十七、调五经(脏脏)【术式】一手拇指与中指相对,捏住小儿的小天心和一窝风,另一手拇指与食指相对从小儿拇指起,依次捻揉食、中、无名和小指螺纹面,捻35次,拔伸1次;后从拇指至小指逐指轻快掐十宣35次。【应用】十指连心,协调心智和脏腑,用于汗证、外感、夜啼等。【异法】将患儿五指并拢成梅花状。同时在五指尖上旋推、按揉。二十八、抱肚法二十八、抱肚法【术式】抱小儿同向坐于大腿上。两手从腋下插入,置于胸前,两手掌重叠,掌心向后,两手向后尽力挤压,同时配合挺胸、挺腹。从胸腔逐渐向下至盆腔为1遍,操作510遍。【应用】通调三焦,宣

33、肺、排浊、降气、通便。用于咳嗽、痰鸣、胸闷、腹胀、便秘、反复感冒等。【异法】有“抱儿反向坐于腿,手掌在脊柱向后抱”和“抱胸”、“抱脘腹”、“抱小腹”等不同。有“节律抱”和“持续抱”之别。二十九、肃肺法二十九、肃肺法【术式】抱儿侧向坐于大腿,双掌一前一后夹持前胸与后背,从上至下,依次推抹、搓揉(58遍)、振拍(35遍)。【应用】肃肺,降逆,化痰。用于咳嗽,哮喘,咽喉不利。【异法】推抹、搓揉、振拍次序有别。三十、温熨元阳三十、温熨元阳【术式】抱儿侧向坐于大腿,双手掌一前一后置于其小腹与腰骶,分别搓揉13分钟,振颤58次,叩击腰骶(一手掌扶于小腹,另一手拳眼轻轻叩击腰骶部)2030秒,最后两手掌来回

34、搓擦小腹与腰骶令热。【应用】温阳固本,健脑益智,助儿成长。用于各种虚寒性疾病,如遗尿、久泻、脱肛、小便频数,以及五迟五软、脑瘫,反复感冒、久咳久喘等。【异法】先取仰卧位,后取俯卧位,分别操作小腹和腰腰骶。务必腹热透腰和腰热透腹。三十一、开门见山三十一、开门见山(头面四大手法头面四大手法)【术式】以两拇指交替从小儿眉心直上推向前发际;继则从印堂向两侧分推;顺势揉或运太阳穴;最后掐揉耳背高骨。【应用】调和阴阳、祛风解表、镇惊通窍。一般起式各24次,用于头面诸疾,健脑益智等操作时间稍长。【异法】一名二法。清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一推坎宫,自眉心分过两旁。二推攒竹,自眉心交互直上。三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四运耳背高骨,推后掐之。”头头面面四四大大手手法法三十二、总收法三十二、总收法【术式】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拿肩井36次。【应用】通行一身之气血,收功手法。【异法】一名二法。幼科推拿秘书:“诸症推毕,以此法收之,久病更宜用此,久不犯,其法以我左手食指,掐按儿肩井陷中,乃肩膊眼也,又以我右手紧拿小儿食指、无名指伸摇如数,病不复发矣。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