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教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建筑设计教学教材.ppt(2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院建筑设计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1医院建筑的起源与发展1.1定义 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建筑,一般包括综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服务。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1.2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 医学模式:指人们对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医学形式的总体概括和看法 1.2.1 古代宗教医学与经验医学模式寺庙、教堂、民居型建筑 1.2.2近代实验医学、机械医学
2、模式分散式、健康工厂式医院建筑 生理解剖学的发展:肺循环、血液循环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 自然科学的发现:细胞、能量守恒、进化论 使细胞病理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得到发展,并出现输血、麻醉术、灭菌术、近代护理、X光和心电检查等技术手段 于是促进了专业分科和医护分工的近代医院雏形。18世纪工业革命更是崇拜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性,使医院建筑变成健康修配厂 总的来说,专业分工、集体协作是近代医院的基本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则是分科,分栋的分离式布局,医院建筑也变成一种新的独立的建筑类型受到人们的重视 1.2.3 现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模式人性化的整体医院建筑 20世纪下半叶,科学
3、统计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2医院的功能结构和建筑形态 2.1医院的组成要素和功能关系 2.1.1组成要素 1.门诊部 医院的前沿和窗口,接待不需住院的非急重病人就诊和治疗。包括:各科门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神经、中医等)、公用部门(挂号、收费、门诊药房、门诊
4、办公、示教等)、医技科室(化验、手术室等)、急诊部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改扩建最多的部分。3.住院部 由出入院、住院药房和各科病房组成。各科病房包括:普内、普外、儿科、妇科、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皮肤科、消化科、肿瘤科、眼科、五官科、心血管科、传染科、整形外科、康复病房、特优病房等。4.后勤部 医疗辅助部门,一般包括:中心供应(或划归医技)、营养厨房、中心仓库、洗衣
5、房、整齐站、中心供氧室、中心吸引、医疗器械修理、汽车库、动物房、太平间、污水处理站、变配电战、空调机房、及其他设备用房等。5.行政办公 包括院长办、接待、会议、医教、质检、医务、护理、财务、总务、文秘、人事、档案、电话通讯、统计、计算中心、图书馆、研究室等。6.生活服务 包括医生宿舍、职工食堂、家属住宅、幼托设施、商店、俱乐部等。2.1.2各部门的功能关系 1.医院人、物流线及各部门的功能关系 a,医院分为医疗、后勤、管理三大部门,医疗部分门诊在前,住院在后,医技介于两者之间,其中药房、检验、功能检查、放射、核医学等应靠近门诊布置,手术、分娩、中心供应等应适当靠近住院部 b,科室和部门的关系:
6、手术部应靠近外科病房、ICU和中心供应,分娩部应靠近产科病房并适当靠近儿科病房,核医学靠近放射或作一体化布置,解剖和病理检验有某些联系,可适当靠近 c,传染、精神、结核、老人病房应有特殊要求最好在独立地段分别单独布置,一面相互影响和感染 d,急诊和手术部应有直接而方便的联系,急诊与住院、放射也应有方便的联系,营养厨房与住院部应贴邻布置 2.医院各部联系的急切度 ICU、急诊、手术、血库、分娩最为紧急,检验、放射、中心供应其次,住院部则以儿科、妇产科、外科、内科与相关科室的联系优先考虑 3.医院各科室联系的强度和频度 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强度和频度最高,药剂、放射人流主要来自门诊,住院次之,手
7、术人流主要来自住院 4.医院职工及探病人员分布密度 普通病房,急诊部、恢复苏醒、接待入院、放射诊断、理疗等部门是病人、家属及探访人员联系密切的部门,更衣、食堂则是医院职工联系较多的地方,检验科人员流动联系较少 5.医院各部食品、物品、供应品的联系情况 中心供应、被服库、中心库房、药剂部、血液中心、检验科等与各部的联系最为密切,营养厨房次之 流线组织要点:病人流线是关键、特别是急诊、传染病人的流线应控制在最短的情况,物流方面,到急诊、手术、ICU等物流线也要适当考虑缩短 2.2医院建筑总体布局 1.分散式 即将门诊、医技、住院按使用性质分别设计为若干栋相对独立的建筑,有良好的采光通风,但各部联系
8、不便,病人诊疗路线过长 2.集中式 又分高层或多层的一栋式和高底层结合的双向发展式,由高层部分和裙房部分组成,门诊、医技设于裙房中,病房设于高层建筑中,适合与用地紧张的大城市,布局高效紧凑 3.混合式 门诊、住院、医技分建,并由连廊或连接体建筑组成有分有合的整体,各部分既联系方便,又能根据不同功能有相对的独立性,便于设置各自独立的出入口,枝状布置还能使各科室有一个安静的尽端 4.低层巨型板块式 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主义喜欢追求简洁、巨大、力度,以及追求交通效率的结果,试图体现医院是“治疗疾病的机器”。优点是节约用地,流线短,效率高,便于管线铺设和维修,缺点是60都是黑房间,需要人工通风和照明,
9、能耗巨大,交通路线纵横交错,导向性差;密闭的空间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建筑形象也显得单调 5.标准单元组合式 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不断扩建,灵活多变,特点是用于多层或低层的横向发展模式 2.3医院建筑的形象塑造 医院建筑由于功能复杂,要求严格,创作自由度受到种种限制,国外有建筑师断言,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强求某种形式,算是找错了对象。国内外众多建筑大师中也鲜有因医院建筑而成名的作品。但是近年来国内对医院建筑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标志性、过目不忘、几十年不过时等等,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形式可以调整,但是功能性是首要的,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病人的心理需求。不过分追求形式不等
10、于不追求形式,建筑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驾驭建筑形式协调医院功能的能力,以更好的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审美要求。医院建筑的艺术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对应时期的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影响,现代医院建筑在以功能为依据,建筑体块不变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实例,这多半是建筑师采用“固本变末”的手法的结果。1.现代派 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需要,建筑形式取决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注重应用新技术。建筑形式反映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特点,建筑趋于净化,拚弃繁琐装饰,建筑造型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简洁、明快、流畅,同时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具体体现为流动空间、有机建筑,开敞布局。2.新乡土派 现
11、代风格结合地方特色 3.新古典派 与新乡土派吸收民间传统建筑构图要素不同,新古典派吸收的是官式建筑的构图要素,比例工整,严谨,造型典雅简洁 4.高技派 主张工业技术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决定性作用,宣扬机器美学,讲究精确、精美,结构逻辑性。典型表现是采用新材料如玻璃和钢,新结构如玻璃幕墙,金属网架等,并将之毫无遮掩的表现3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3.1综合医院的分类及选址3.1.1分类 1.综合医院的条件限定 a,设置包括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三科以上。b,设置门诊和服务24小时的急诊部和住院部。c,设置正规病床且病床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2.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12、 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3.1.2选址 符合城镇规划和医疗卫生网点的布局要求;基地大小符合不同规模医院的用地标准;节约用地,适当留有发展扩建的余地 1.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2.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3.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4.地形力求规整;5.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13、的生产和贮存区;6.不应临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3.2总平面设计 3.2.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将医院中性质相近的建筑成组配置,并根据整体功能关系形成有机整体 1.医疗区 即门诊、医技、住院所形成的主体,应布置在相对平坦,日照、景观条件较好的部位 2.感染医疗区 主要是传染病房、放射治疗用房等,应布置在医疗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并有一定间距 3.清洁服务区 包括医生宿舍、职工食堂、幼儿园、营养厨房等,一般位于医疗和生活区之间,便于双向服务,营养厨房应靠近住院部,或直接设在住院部内 4.污染服务区 包括洗衣、锅炉、冷冻机房、动物饲养、太平间等,应不知在用地的边缘地带,其中锅炉房应靠近厨房和食堂,
14、冷冻机房靠近负荷中心,一般位于住院楼低下层 5.职工宿舍区 贴邻清洁服务区布置,有单独对外的出入口 3.2.2外部出入口及洁污流线组织 1.外部出入口 出入口设置的原则是洁污分区的前提下便于管理 a,主要出入口:供门诊、急诊病人,出入院、探视、工作人员出入的主要出入口,位置明显,一般设于城市主干道上 b,供应出入口:供食物、药物、燃料出入的货运出入口,一般布置在次干道上,如与主要出入口位于一侧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拉开距离 c,污物尸体出口:设于次要干道,远离医疗区与生活区 d,传染病房出入口:床位在25床以上宜单独设置出入口 2.外部流线组织 a,传染与非传染分开,一般传染门诊、病房在总平上
15、独处一隅,常用的诊疗设施也单独设置 b,洁污分开,两种流线不产生交叉干扰,各行其道,单向运作 a)洁衣污衣:注意住院部污物电梯出口要设于主入口的背面一侧,经专用通道送至洗衣房,洁衣由另一条路线从主入口送入 b)营养厨房餐车:可与洁衣共用一条路线 c)垃圾尸体:病房楼由污物电梯,急诊、手术由辅助楼梯沿污衣路线送往焚烧炉或太平间 d)人流线与污物、尸体路线应绝对分开,可采用地下通道方式解决 e)探视流线:应以最短路线直达出入院或住院部出入口,不应穿越门诊或其他科室 3.住院与门诊病人分开,保证病房的安静和秩序 4.洁污流线不应穿越住院和门诊的庭院绿化区,保证病人活动不受干扰 3.2.3建筑与绿地配
16、置 1.建筑配置 强调集中、紧凑,门诊、医技、住院可以综合考虑,办公、单身宿舍、中心供应、制剂、库房、变配电、设备用房可以合并考虑,充分利用地下层设置对采光要求不高的用房,以获得足够或更多的绿化、活动用地及预留地 2.建筑设计 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基本尺寸2400 x3000)。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
17、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 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诊查室2.60m,病房2.80m;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3.间距要求 a,住院楼与其他建筑的间距应满足日照间距要求,且不宜小于12m b,医技楼对采光要求不大,按防火间距确定 c,门诊楼保证自然采光通风,按防火间距确定 d,传染病
18、房与其他病房宜有30m以上的心理距离,应特别注意与住院和厨房间的距离 e,太平间与病房,厨房,食堂间应有50m以上的心理距离 f,锅炉、动物、洗衣等服务用房与医疗用房应有20m以上的距离 4.绿地配置 绿化率354医院环境与病人心理视觉环境、音响环境、嗅觉环境生理需求:康复、日常生活、安全保障、性别比例心理需求:私密性、领域感、识别性、交往5综合医院门诊部设计 5.1门诊部的类型:一般门诊、保健门诊、急诊 5.2门诊部的组成 1.各门诊科室 2.各医技科室:使用频度高的门诊部专设 3.各共用科室:挂号、收费、取药、办公、综合大厅、小卖、鲜花、快餐、礼品、示教、研究等 5.3门诊就诊程序 分诊挂
19、号候诊就诊医技检治终结离院(交费取药、住院观察)门诊应分科候诊,门诊量小的可合科候诊。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 候诊除在分科候诊厅候诊外,就诊人数较多的一般还利用诊室外廊组织二次候诊,以保证诊室的秩序和安静。5.4门诊流线组织 5.4.1组织原则:不同性质的人流、物流分别处理,避免交叉 1.人车分流 2.传染与非传染分流,传染科独立设置 3.儿童与成人患者分流,有各自的活动范围,挂号、收费、取药最好能独立设置 4.保健门诊与其他门诊人流分开 5.4.2设计要点 1.三级分流模式:广场、大厅、候诊厅 2.门诊人次流线平均距离最短原则:门诊
20、量大的内科、外科、儿科、妇产、中医科的位置要接近地面层,并缩短走动距离 3.每个主要门诊科室保持独立尽端,防止无关人员通行 4.房间安排与门诊流程协调一致,保证顺畅,减少迂回 5.流线易于识别,空间留有余量,避免拥挤 6.特殊流线处理:优待门诊、残疾人流线上应设电梯,标本化验流线注意人性化 5.5门诊建筑类型及空间组合 5.5.1街巷式 俗称医院街,各专科门诊候诊厅通过“街”联系,各科室的内部通道为“巷”,其识别性强,易于辨认,但须注意区分街与巷的尺度,街必宽(大于6m)、长(大于50m),巷必窄(4m左右)、短(30m)左右。5.5.2庭廊式 由围绕庭院或中庭的通道来联系各门诊科室 5.5.
21、3套院式 往往受规模、层数影响,同时又要强调良好的通风采光和庭院绿化。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简化平面交通体系,增强识别性;如何保证各科室的独立尽端;如何解决不利朝向的影响 5.5.4厅式组合 即通过门诊综合大厅直接与各科室候诊厅联系,减少中间环节,一般小型医院采用环状布置,大型医院则采用枝状布置 5.5.5板块式组合 节约用地、流线短、效率高、多采用人工照明和全空调系统,能耗大 5.6门诊综合大厅及公用科室设计 5.6.1综合大厅 具有挂号、收费、取药、化验、注射、分配人流的作用,包括公用科室及小卖、饮食、鲜花礼品等。布置方式有合厅式、联厅式、街厅式,其中前两者为基本形式 1.合厅式 多为贯通数
22、层的中庭式大厅,挂号、收费、取药、化验、注射等环大厅周边合设。面积指标为每一门诊人次约0.3,大厅内常布置等候区域 2.联厅式 由23个厅联在一起,各厅分别布置不同的公用科室 3.街厅式:即较长的纵向大厅,医院街 5.6.2公用科室设计 化验:提取、接收标本、发放化验结果等 卫生间:儿科、妇产、传染、急诊需单独设置,医护人员卫生间宜单独设置 注射输液:与急诊观察室适当靠近 5.6.3非医疗服务用房如礼品鲜花、书报、小卖多布置在门诊大厅附近 5.7门诊候诊及各科诊室设计 5.7.1候诊空间设计 1.厅式候诊:主要用于分科候诊的一次候诊使用 2.廊式候诊:多为诊室外面的二次候诊使用 5.7.2专科
23、诊室设计 有分间式、合间式、套间式等形式,诊室尺度以33.3m开间x4.24.5m进深为宜 1.内、外科 内科包括诊室、治疗室、隔离室,外科包括诊室、有菌、无菌换药处置室、手术室等 2.儿科 挂号、收费、药房、化验、卫生间等宜单独设置,应设两端开门的隔离诊室 3.妇产科 产科包括产前检查室、化验、诊室、人工流产、术后休息、宣教室、专用卫生间等,妇科包括妇科诊室、隔离诊室、细胞检验、冲洗室、洗消室、专用卫生间等 妇产科应考虑私密性的需要,防止视线干扰 4.耳鼻喉科 包括诊室、测听室、治疗室,洗消室,宜北向,诊室为大空间分设小隔间,分隔间距1.4x1.4x1.8,测听室要求56m测听间距,洗消室应
24、在诊室和治疗室之间 5.眼科 包括检查室、验光室、暗室、治疗室、激光诊疗室、眼科手术室等。检查室宜北向,验光室保证有56m进深(有反光镜减半),暗室长度不小于6m,激光诊疗室可设23个标准间,手术室尺寸最小4.5x5.5m 6.口腔科 包括诊疗室、矫形、技工室、洗消室、口腔X光室等。诊疗室内治疗椅中距22.1m,口腔x光室面积15左右,另设5暗室 5.8急诊部与急救中心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院前急救护送、院内急救、院内监护三个部分,目前我国急诊部和急救中心分为独立型和附设型两种。1.急救中心设计要点(附设型)a,位置明显,与门诊入口有适当距离避免干扰,入口前有能停车、回车的场地,急救车应能直达
25、急救大厅或入口雨棚下面 b,位置应接近入院处,与中心手术部有适当联系 c,由抢救、诊断、观察、ICU等组成 d,儿科、传染科在门诊单独设急诊室,其余各科在中心设诊室或设联合诊室 e,抢救室分内科外科,儿科、传染科在门诊急诊室内单独设抢救室,面积36左右 f,手术室与外科抢救室相邻,面积36左右 g,输液室与治疗处置室相邻布置 h,ICU宜靠近手术室,床位23张 i,观察病房规模按编制床位的5计算,应与急诊抢救部分同层布置,否则应有电梯联系 j,急诊大厅可考虑救护车驶入,值班、挂号、收费应在大厅设置窗口 k,CT,B超、检验、药房等宜单独设置 l,护士站位于急诊部与急诊观察病房之间,与治疗处置室
26、邻近 2.急诊部设计 急诊部应设在门诊部之近旁,并应有直通医院内部的联系通路。必须配备的用房:抢救室、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护士室、值班更衣室;污洗室、杂物贮藏室。可单独设置或利用门诊部、医技科室的用房及设施:挂号室、病历室、药房、收费处;常规检验室、X线诊断室、功能检查室、手术;厕所。门厅兼作分诊时,其面积不宜小于24。抢救室宜直通门厅,面积不应小于24;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观察室宜设抢救监护室,平行排列的观察床净距不应小于1.20m,有吊帘分隔者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6综合医院住院部设计 6.1住院部的组成、规模与设计原则 6.1.1组成 主要由各科病房
27、、出入院处、住院药房等组成,各科病房则由若干护理单元组成。所谓护理单元,指由一套配备完整的人员(医生、护士、其他工作人员)、若干病人床位、相关诊疗设施以及配属的医疗、生活、管理、交通用房等组成的基本护理单位,具有使用上的独立性,便于分组集中护理。护理单元必须配备病房、重病房、盥洗室、浴厕、污洗室、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男女更衣、库房、配餐、开水间 6.1.2规模 护理单元床位:3050床 护理组:一个护理单元床位等分为两组,设两个护士站,共用一套医附用房 护理层:同层布置单个或多个标准护理单元 研究显示,护理单元床位太少,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太多则护理效果达不到要求,护理组和护理层的提出
28、同样也是出于对资源和效率的双重考虑,一些医疗研究机构认为,同层布置60床过小,不经济,90床适宜,120床最好 6.1.3护理单元设计原则 1.保证护理单元的独立完整:不受公共交通和其他科室的穿套和干扰,保持独立尽端,公共交通枢纽应在护理单元大门之外,单元内部楼梯为封闭楼梯,楼梯平台不能占单元走道 2.一个护理层有两个以上护理单元的时候,同科单元同层布置,外科单元宜与手术部同层或邻层布置 3.护士站居中布置,以缩短护理距离,ICU、CCU紧靠护士站 4.单元内部应便于护士直观监护,病人表情宜能从走廊上观察到,护士站与治疗室、处置室靠近布置,其他医附用房应相对集中,有内部走到联系更佳 5.要求单
29、独设置出入口的单元一般设于底层 6.护理单元应标准化,楼梯、井道、配餐、浴厕等用房须上下对位 7.病房半数以上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及良好的视野 6.1.4病室床位及私密性与开放性 调查显示,的病人希望住三床以下的病室;少床私密性与多床开放性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应区别对待。一般危重病人采用开放病室集中监护,中等护理及自我护理病人则采取带观察窗的私密病室,前者靠近护士站,后者适当靠近,定期巡视。为弥补私密病室直观监护的不足,可采用紧簇式、放射式平面布局,或设双护士站。6.1.5巡行效率 护理单元效率的重要控制指标,包括以下几项:、护理活动中心到病床的平均距离护理中心分别到各病床距离的总和/病床
30、数 、护理活动中心到最远病床与最近病床的距离,用以衡量是否具有均衡的距离 、距离系数护理活动中心到各病床的平均距离/病床数,系数越小,护理效率越高 以上说明,减少护理中心和病室之间的距离是提高护理单元效率的关键因素,在设计实践中一般控制最大护理距离,到最远病房门口不应超过30m,同时应注意从护士站看到的床头数量尽可能的多一些 6.1.6病室卫生间 一般采用病室专用卫生间而不采用公共卫生间,一方面出于对病人的考虑,另外可以缩小护理距离。需考虑的是卫生间的布置位置。6.2护理单元的形态类型 1、中廊式条形单元 利用一条内走廊作为主要交通联系空间,易取得良好的自然采光及通风、日照、朝向,且建筑结构简
31、单,易于实施,可单面或双面布置病室。但应注意控制护理路线.2、复廊式条形单元 两条内走廊,病室沿周边布置,辅助用房布置在中间。可以缩短护理距离,提高效率,但同时增加交通面积 3、单复廊式 单廊和复廊组合,使绝大多数房间具有自然采光通风,适合双护理单元的组合,对于单护理单元楼层,可将护士站部分设计成复廊形势布置医辅用房,以提高效率 4、环廊式单元 在单复廊的基础上,形成环状走廊的方形、圆形或多角形单元,使平面更加紧凑,护理路线更短,直观性更强,但是床位受到限制 5、组团式护理单元 将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室和医辅用房分成若干组团,组团围绕多个中心布置,分设多个护士站 6.3护理单元组成及设计 护理单元
32、必须配备病房、重病房、盥洗室、浴厕、污洗室、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男女更衣、库房、配餐、开水间。护理单元的规模为30-50床,一般为40床,传染病科应单独设置护理单元。6.3.1病室设计 1、床位布置及床周空间 病床尺寸:2x0.9x0.5-0.75m 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单排一般不超过3床,双排不超过6床;床周空间我国为3.3x1.8-2x3.3m,平行两床的净距不应小于0.80m,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0m,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10m,双排不小于1.40m,因此,23床间病房净宽应3.3m,净长4.5m、6m,4、6床间开间净宽应6m0.80m0.80m1.1
33、0m0.60m 2、卫生间 卫生间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病室平面和使用上的合理性。靠内墙布置有利于病室获得完整的开窗面积和管道维修,但增加了护理路程,降低了直观度,使入口空间狭小,对病室开间要求较高,解决办法是凹入或切角;靠外墙布置的优缺点与内墙布置相反,解决办法是扇形平面,倾角布置和适当缩小;楔形卫生间既能保证开窗面积,又能保证功能合理,但要求平面布置有合适的夹角空间,需精心布置。3、病室门应满足担架进出要求,宽1.2m,可采用800400mm大小扇双开门;窗台低于900mm时应设护栏,研究显示,病室窗户以横窗为宜,高宽比为1:1.5以上。6.3.2护士站 护士站一般在病室群的适中位置或走廊的
34、转角处,最好能看见所有病人床头,其次能看见病室和各单元的主出入口,再次能看到走廊及病人活动室的情况。6.3.3病人活动室 是病人活动交往的空间,应可供起坐、会客、阅读、文娱、用餐、日光浴等,一般为扩大空间感,常与廊道、阳台、庭院作一体化处理。6.3.4医辅用房 1、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室功能为准备输液、配药备车、准备敷料、器械等,应靠近护士站布置;处置室的作用是穿刺、灌肠、备皮等,设在治疗室近旁 2、换药室:设在治疗室附近,供外科病房换药用 3、配餐:适当;靠近电梯,应有良好的通风 4、医生办公室:与护士站、主任办相邻或成组布置,便于联系,也可设计成大空间 5、示教室:教学医院设置,供实习医生
35、办公、学习、讲课 6、值班室:护士、医生各一间,有时与男女更衣室合设 7、污洗室:处理污物之用,面积约为9平方米 8、库房:宜靠近护士站布置 6.4ICU单元设计 主要收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复合伤、大手术后的病人及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多来自急诊、手术部或专科ICU(CCU(Coronary Care Unit),NICU(Neonated ICU),OICU(Obstetrical ICU));其床位数量一般为急性床位的35,或按手术台数的1.52倍考虑。6.4.1设置条件和方式 200床以下可不单独设置,200-500床可设综合性ICU单元,500床以上分科较细的医院可同时设置综合性和专
36、科性ICU,专科性ICU规模一般为3-5床 ICU的位置常与手术苏醒室相连,200床以下的医院两者可以合一,200-500床两者可相邻布置,500床以上,外科ICU宜靠近手术部。大监护室每床建筑面积6.5-9.3平方米,有隔板的9.3-13pfm,单间13-16.7平方米 6.4.2房间组成 1、护士站:视线通畅、便于观察监护病人的面部表情,与监护室同处一室 2、准备间:与护士站贴近或合设,用玻璃隔断,能看清病人面部表情 3、化验室:进行与抢救相关的一般化验 4、储藏间:存放敷料器材、药品、床具等 5、卫生通过间:换鞋、更衣、浴厕等,可与手术部合设 此外包括医护休息、办公、会议、会诊、家属探视
37、等候等,家属探视等候应自带卫生间 6.4.3布置方式 指床位与护士站的关系,有环绕式、U形、两面式、单面式等 6.5产科、儿科病房设计 6.5.1产科 产科与妇科二科合为一个单元时,妇科的病房、治疗室、浴厕应与产科的产休室、产前检查室、浴厕分别设置;产科病房由产休部、婴儿部、分娩部三部分组成,一般布置在较低的楼层以保证产休护理单元的完整性 1、产休部 a,母婴同室:婴儿床放在母亲床侧,每间最多各设两张床位,用三床间的进深 b,母婴邻室:将相邻两间四床病室的邻接处各减一张床位,用玻璃隔断围出一个婴儿室 c、母婴分组:婴儿室设在产休单元的核心部位,正常婴儿与隔离婴儿分开 d、多功能室 e、母婴分离
38、:在产休和分娩之间集中设置婴儿部,作为新生儿室,需布置:正常新生儿室、早产儿室、隔离新生儿室、护士室、配乳室、哺乳室、污洗间等 2、分娩部 包括:正常分娩室、难产室、隔离分娩室、待产室、男女卫生通过间、刷手间、污洗间等,宜与产休、婴儿部同层布置;产房应自成一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室和浴厕;待产室应邻近产房,宜设专用厕所;应设隔离待产室和隔离产房,如条件限制,两者可兼用。应设产期监护室;一般产房平面净尺寸宜为4.20m5.10m,剖腹产产房宜为5.40m5.10m;6.5.2儿科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量大于成年病人,其护理单元床位多在35床左右,应多设少床病室和隔离单人病室。宜设在四层或四层以下,宜
39、设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儿童活动室、母亲陪住室;1、病室:2、治疗抢救室:设在护士办公室对面或邻近,与病房有一定距离 3、活动室:靠近病室,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 4、教育室 5、新生儿室 6、母亲陪伴室 7、监护室:新生儿监护和小儿监护 8、儿童餐室:可与活动室合用 9、儿童浴厕:浴厕分别设置 10、污洗间:宜与阳台凹廊相连 6.6传染病房设计 一般在县级以上的大中型综合医院均应设置,床位一般占医院总床位的510,应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地段,并有单独的出入口,应位于医院的下风向 1、洁净度分区 清洁区:值班、更衣、陪餐、库房 准清洁区:医护办公、治疗、消毒、医护走廊 非清洁区:病室、病人用浴厕、污洗
40、、探视走廊等 跨越不同的清洁区应经过消毒隔离处理入口处入口处以外以外供应与准备供应与准备术后监术后监护护一般手一般手术术无菌手无菌手术术洁净手洁净手术术废弃物废弃物家属等家属等候处候处石膏室、石膏室、会议会会议会诊室诊室换鞋处、换鞋处、衣帽领衣帽领发处、发处、更衣室、更衣室、浴厕浴厕敷料制敷料制作室、作室、洗涤室、洗涤室、杂物贮杂物贮藏室藏室护士室、护士室、医生休医生休息室、息室、值班室值班室麻醉室、麻醉室、麻醉器麻醉器械室消械室消毒室、毒室、消毒品消毒品贮藏室、贮藏室、准备室准备室苏醒室、苏醒室、术后监术后监护室护室一般手一般手术室、术室、清创抢清创抢救室、救室、洗手室洗手室无菌手无菌手术术
41、室洗手室洗手室室洁净手洁净手术室洗术室洗手室手室污物室污物室污染区污染区半清洁区半清洁区清洁区清洁区无菌区无菌区污染区污染区 2、设计要点 a,多采用内外三条平行走廊的布置方式,两条外廊为探视廊,内廊为医用通道,传染病室的气压应低于医用走廊 b、一般在病室与医用走道之间设前室,前室的门双向开启 c、病室与医用走廊之间设洁污传递窗 d,病区内应有医护人员专用配餐间 e,宜设在病房楼的首层,并设专用出入口,但其上一层不得设置产科和儿科护理单元 f、如不设置在首层,应有专用竖向通道7 中心手术部设计 7.1概述 7.1.1手术部的位置 1、平面位置 总平上,手术部应在医疗区的上风向,远离有尘土、噪音
42、的地方;一般设于住院楼内,常占12个单元,与外科病房单元垂直联系,但其布置多受病房楼柱网影响,多呈条状布置;与也可设于医技楼内。2、楼层位置 多设于低层裙房和多层建筑的顶层,不宜设于首层。设于底层其层高、柱跨数量不受限制,便于扩展,且能与急诊、医技紧密联系;在高层医院建筑中,手术部多设在设备层的下面一层,便于设备管道的铺设,一般不设于高层的顶层;多层建筑中也可设于顶层,其在竖向上处于尽端,层高较自由 3、邻近相关科室:与急诊、ICU、外科病房、产科病房有短捷的联系,与中心供应、病理检验、血库有方便的联系 7.1.2手术部的规模 必须配备的:一般手术室、无菌手术室、洗手室;护士室、换鞋处、男女更
43、衣室、男女浴厕;消毒敷料和消毒器械贮藏室、清洗室、消毒室、污物室、库房 其规模视医院规模和手术科室床位的多少而定,我国按每50个普通床位设一间手术室计算 7.2手术部的分类和洁净分区 7.2.1分类:按手术接触的脏器本身有菌无菌和手术室空气洁净度决定 1、超净手术:即脑外、心外、脏器移植等手术,空气洁净度为100级 2、无菌手术:重要器官手术,如脾切除、骨折、眼内、甲状腺切除等,空气洁净度1000级 3、有菌手术:胃、肺、胆囊、阑尾等因溃疡、发炎等而进行的修补切除手术,空气洁净度10000级 4、感染手术:严重化脓感染的手术,对环境有严重污染,最好医生和病人入口分开,空气洁净度100000级,
44、一般门诊、急诊手术为此洁净级别 7.2.2洁净分区 手术部由各手术室、辅助间、卫生通过、值班管理、洗涤供应等用房组成,它们必须按照洁净度分区布置,一切人员和器材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都要经过严格的净化作业和卫生通过程序。1、超净区:超净手术室、洁净手术器材存放处及其辅助用房 2、净化区:无菌手术室、麻醉器械、刷手、无菌敷料、器械存放、内部交通廊道 3、无菌区:有菌手术室、感染手术室、刷手间、消毒间、及其内部廊道、苏醒室、ICU等 4、清洁区:敷料制作、器械陈列、护士办公、值班室、麻醉办公室等 5、非清洁区:污染器械回收廊、楼电梯厅、家属等候、示教室、洗涤间、卫生通过的换鞋、浴厕等 人流、物流的流程
45、顺序应遵循由51的顺序,在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通过间,布置更衣、换鞋、吹淋、气闸、浴厕等设施 患者流程:术前洗浴手术部位剃毛消毒无菌敷料包扎换清洁衣上担架车换车消毒手术准备间或手术间苏醒室或ICU普通病房 执刀医生流程:更衣浴厕换手术服洗手、泡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手套术后原路逆向程序退出 一般手术其它人员免去洗手、泡手、穿无菌衣的程序 7.3手术部平面布置 1、单廊式 手术部中间只有一条洁净走廊或将此走廊扩大成为洁净厅,一般配备洗涤消毒室,对手术器械进行及时清洗消毒。这种方式消毒处理及时,非清洁运送路线极短,无须设置回收廊,一般用于中小型医院 2、复廊式 由洁净度不同的中廊和外廊组
46、成,使每间手术室都能在一侧与洁净走廊相连,另一侧与准洁净或非洁净走廊相连,洁污分流,单向运行,多用于洁净度要求高、手术室数量较多的大型手术部 7.4手术部相关组成要素 1、换床厅:作用是将患者从非洁净区转移到手术部的洁净或准洁净廊道,是病人的卫生通过系统,应紧靠电梯厅 2、卫生通过间 医护人员使用的卫生通过系统,包括换鞋、更衣和浴厕,其进出口一定要分开,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各设入口相通 3、刷手间 紧贴布置在手术室旁,最好可同时通联两间手术室,每间手术室约需24个刷手池位,池位长度一般单人1m,双人1.8m,三人2.4m 4、洗涤、消毒室 临时或手术中紧急洗涤烘干消毒器物之用,常与刷手间组合布置,
47、其与手术室之间可设双面开门的穿越式器械柜 5、恢复室(苏醒室)对全麻危重病人进行术后观察,其床位数量应多于或等于手术室数量,可布置成大开放空间。6、麻醉室 功能为麻醉器械的处理、储存、维护以及麻醉人员办公,一般器械与办公分设,其位置应同时顾及到手术室、苏醒室和ICU 7、无菌器材室 无菌敷料器械的存储空间,一般中小型医院设专室,大型医院则设穿越式壁柜 8、移动设备存放空间 邻近手术室布置 9、敷料、器械 可在中心供应和手术洗涤消毒间进行 10、护士站 其位置应便于控制手术部的出入口和卫生通过间的出入口 11、家属等候 应布置在手术部外面的大门附近,与电梯厅、洗手间有适当联系8 中心检验部 临床
48、医学检验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根据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等基础理论,对人体的血、尿、便及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相关检验,从而揭示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象征、阐明机体功能情况,为诊治提供客观依据。其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地完成门诊、急诊、住院病人所需的送检任务,参加疾病检查、健康检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各项检验,负责手术室、血库、采血室、无菌制剂等关键部门的空气和器物的细菌培养及消毒物品的无菌效果鉴定,此外,规模大的医院还兼具教学科研任务,应设置相应的教研室和研究实验室 8.1检验部的位置 一般设在门诊与住院之间,便于双向服务,且适当靠近手术部。但对于一些使用频度高的
49、常规检验,常设置在门诊、急诊,方便使用。检验部门的标本多属于病变组织或污染物,属带菌部门,其工作性质有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因此应自成一区,不允许与其它科室交叉混杂 8.2检验室的划分及设计要点 1、常规检验室 又称临床检验室,分为血常规(血型、血沉、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确定,网络红细胞计数)、体液常规、寄生虫三部分,大型医院多分室设置,或采用大空间内用试验台分隔的方式。其位置应靠近检验部的入口,靠近标本采集室和洗涤间。2、生化检验室 主要研究人体组织在病理状态下的化学变异,通过对标本的化学作用和定量分析来判断病因。如对血液、体液中的糖类、脂类、蛋白质、尿酸及钾、氯等离子进行定量分析;肝肾功能;
50、内分泌等。生化实验室包括电泳、内分泌、电解质、肝功能、血气分析等部分,空间上仍以大空间为好。3、微生物检验室 可分设细菌室、血清室、免疫室和病毒室,并应专设洗涤间 4、病理检验室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形态、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探讨病因和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包括活体组织检查、尸体检查和动物试验等 病理检验室活检部分最好在手术室附近或与之同层布置,尸检布置在太平间附近。病理检验包括以下房间:标本取材室:面积15左右,应与其它各室隔开 组织制片室(或称切片室):包括彼此相通的脱水包埋室和切片染色室,应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 诊断室、标本陈列室、资料室、尸检室等 5、血库 一般由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