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7754509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摘要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根据对亲子关系的界定来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关键词 亲子关系;儿童成长;影响;方法 Abstract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the formation of life relationships, is also home to the most basic, most important a relationship, the development o

2、f its young peoples social cognition, emo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had a decisive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n child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Key words Parent-ch

3、ild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effect; method 目录一、亲子关系的涵义3二、亲子关系的法律规定:3(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3(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3(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4(四)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4三、亲子关系的特点4(一)亲子的血源性与权威性4(二)教育中的长期性与渗透性4(三)情感的无私性与亲切性4四、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4(一)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41亲子关系间依恋的性质对儿童成长有重要的影响52.亲子关系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53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5(二)

4、亲子关系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7五、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途径与方法7(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7(二)多参与孩子的活动7(三)运用适合儿童的语言,积极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8(四)父母要善于控制情绪,转化冲突8参考文献9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亲子关系的内涵有所扩大。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不可选择性、不平等性、变化

5、性等特点。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十分重要,特别对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1 孟育群教授曾对天津十所中小学482命学生及其父母进行了亲子关系的研究认为,根据父母对孩子管教态度的特征,把亲子关系分为5类,每类包括2小类。第一类:拒绝的态度。是指父母在感情或态度上对孩子表现出拒绝的倾向。包括消极拒绝型和积极拒绝.第二类:支配的态度。是指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其私有物,想用绝对的权力去统治孩子。包括严格型和期待型。第三类:保护的态度。是指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父母经常用过分的保护来解除孩子的这些焦虑。如果父母不能冷静,合理的处理解决问题,容易感情用

6、事的话,就会表现为过分保护。第四类:服从的态度。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的满足实质是以顺从的为孩子效力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包括溺爱型和盲从型第五类:矛盾,不一致的态度。是指父母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对孩子教育和态度的相互矛盾。这样会是孩子陷入激烈的混乱。包括矛盾型和不一致型。孟育群教授的这五种分类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亲子关系存在许多问题,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2二、亲子关系的法律规定:(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21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7、这一法规说明,抚养教育子女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又是子女应享有的权利。(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23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这一法条秉承了1980年婚姻法的立法宗旨,又作了个别词语的修改,即将原文中:“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改为“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21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一条款说明,父母子女间的权

8、利义务是对等的。父母抚养了子女,对国家和家庭尽到了责任。当父母年老体衰时,子女对父母也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养老育幼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它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的基础上的。(四)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24规定:“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一权利是基于双方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依照我国继承法,子女和父母互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父母死亡时,子女有继承他们遗产的权利;子女死亡时,父母有有继承他们遗产的权利。父母子女均为独立的继承主体。三、亲子关系的特点(一)亲子的血源性与权威性子女与父母具有血缘联系,家长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担,对子女就有了深沉的爱和期望,成为教育

9、子女的天然教师。另外,家长对孩子来说,即是教养者、管理者,又是监护人,所以具有自然的权利性影响力。但家长不能认为“我是爸爸、妈妈,你就得听从我”,这样会抑制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孩子的发展受到影响。作为家长,要充分发挥、合理使用好自然具备的血缘因素的权威性,让孩子健康成长。(二)教育中的长期性与渗透性 孩子与家庭的联系是终生的,孩子一生中可以有许多位教师,然而亲生的爸爸、妈妈是终生的,不能更换的,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深远的,具有长期性。另外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密切结合,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教材,作为家长,要有高度的教育意识,随时随地,自觉地发现教

10、材,扑捉时机,即使对孩子进行教育。(三)情感的无私性与亲切性父母对子女的爱发自天性,是奉献,是给予,这种爱是不索取任何回报的,所以它是无私的崇高的。子女依恋父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作为父母,要接近孩子,花时间和孩子聊天,进行感情投资,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了解和关心。同时父母要学会倾听,并作出积极反应,使孩子觉得自己受到父母的重视,并感受到父母爱心的支持,这种感情的交流,就会使孩子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提高亲子关系。3四、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亲子关系具有特殊性,决定了它是未成年子女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亲子关系最为普遍、稳定,血缘关系是不能选择和改变的

11、是永久的,亲子间感情最为亲密,我国家庭在文化历史传统中强调父辈与子辈的纵向关系,这与亲子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在我国当今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现象时,亲子关系问题尤为突出,亲子间亲密的情感是教育子女的巨大力量,它既可以成为子女接受父母正向教育的催化剂,但也容易是子女受到父母负面影响的不利因素。日本学着诧摩武俊说:“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到青年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其中特别是社会化),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4 1亲子关系间依恋的性质对儿童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依恋是一种儿童早期形成的具有极其影响力的亲子关系。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

12、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没有母亲或她的代理人的喂养和照料,新生儿便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促使婴儿对母亲产生依恋。它通常在五六个月至九个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在一岁半至两岁半达到高峰。如果不是孩子大脑或身体发育有缺陷或障碍,不出现依恋的原因便是亲子关系出问题,例如母亲或她的代理人并不爱孩子,很少接触孩子,不爱抚孩子,不跟孩子交流情感等。代理人更换频繁也使孩子无法产生依恋。婴幼儿早期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及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从来没有过依恋感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成为只顾自己而对别人毫无感情的人,也可能成为缺乏安全感或对人过分猜疑而不信任人,还可能成为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

13、。日本东京都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冈本淳子等三人对初中、高中学生中发生的逃学、家庭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上述行为的根源之一在于幼儿教育及亲子关系。在调查的84名学生中,有82名学生的不良行为都和紧张的亲子关系、不良的家教有关。因而从婴儿期起就要重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亲子关系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 早期主要亲子关系的破坏会导致儿童情感上的危机,并将在其后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郁或焦虑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抑郁焦虑似乎与当前的生活压力无关,因此儿童早期生活中亲子关系的形成与否会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因此早期亲子关系成为儿童精神健康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并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小学

14、五年级儿童,报告了较低的孤独感。5有关离异家庭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比如抑郁、焦虑、孤独、孤僻等一些内部行为问题,是父母离异儿童的常见症状。同时父母婚姻质量差,互相争吵,对儿童关注较少或经常指责儿童,缺乏沟通,亲子关系差,儿童没有安全感,进而通过影响儿童的情感影响其社会性的形成。3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亲子关系与同伴交往 和谐的亲子关系,儿童会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性模式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中。如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老师反映他们的朋友多,自尊、同情、积极性情感较高,更多地以积极性情感来发动、响应、维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时他们攻击性

15、低,对新鲜活动表现出较少的消极反应,更具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同伴也反映他们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近。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常对同伴做出消极、攻击的行为,因此人际吸引力差。对4岁儿童配对游戏的研究发现安全-不安全型的儿童更倾向于相互挑战,靠武力解决冲突,往往最终以生气或赌气而结束游戏。6 所以亲子关系对儿童同伴交往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 (2)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行为多数研究认为,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一项研究认为,在23岁时,儿童的攻击性常在家长使用权威方式反对他们的活动之后出现。通过对家庭环境状况

16、的研究发现,父母婚姻冲突、争斗及随之而来的离婚等与儿童攻击性高度相关。家庭冲突会进一步伤害儿童的心灵,削弱甚至抵消了父母教育所起的作用,儿童在此情形下更容易遭到父母的拒斥,直接导致儿童苦恼、愤怒,并通过模仿增加对他人的攻击性,因而逐步发展的不良亲子关系就成为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增加的一个习得性条件。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同时儿童的攻击和破坏行为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的和睦。攻击性和有反社会行为的儿童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恶性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外界的敌对态度和破坏行为。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会促进儿童社会行

17、为的发展。但有关对照研究发现,亲子关系与儿童亲社会性之间有显著的相互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亲社会行为不像攻击性、破坏性行为那样,会对别人带来伤害性后果,因而也就不那么引人瞩目,也不会引起父母的强烈情绪反应。 在利他行为研究中发现,那些不会怜悯他人的婴幼儿的母亲大都采取限制、惩罚或不做解释地使婴幼儿离开他人苦恼情境的方式;而会怜悯他人的婴幼儿的母亲则易对伤害事件进行有感情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烦恼的关系。在后一种情境中母亲实际上等于给孩子进行了移情训练,只有使儿童的注意集中于他人的苦恼,怜悯他人的行为基础才能确立。关于家庭中的相互影响决定儿童行为抑制的研究有一些争议。 一种意见是,儿童

18、行为抑制是一个稳定的气质决定的倾向,从而限制了儿童的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另一种意见是,儿童的行为抑制是不敏感不安全的交互作用和关系的产物。回避的、安全的和反抗的母子依恋各自反映了儿童不同水平的抑制,对一些儿童来说,行为抑制似乎是处理来自于不熟悉环境威胁的一种手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行为抑制开始产生了性别差异,女孩的行为抑制一般多于男孩。因为女孩的害羞在社会关系中很少体验到消极后果,父母因而对改变女孩的害羞较少做出努力。 (3)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责任感、人际选择社会责任感包括“做好事”和“不做坏事”以及改正错误并弥补其消极后果等。同情心、利他主义、内疚感和抵制诱惑是社会责任感的相关

19、因素。亲子关系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它开始于儿童2岁时对母亲要求的服从,而当儿童遵照母亲的安排并实际行动之时,这似乎是社会责任感内化的一个早期标志。这种内化依赖于循循善诱的说服、亲子关系的温暖和敏感性。可以肯定地认为,安全依恋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亲子关系对不同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惧怕型儿童中,轻微的控制会导致最佳的唤起,使儿童产生责任感;而对于不惧怕型儿童,移情的母子关系提供了责任感内化的必要动力。有关依恋的研究认为,儿童的行为问题也与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有着密切关系;同样,依恋关系又是学龄儿童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指标。7 (二)亲子关系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

20、指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亲子间的一种矛盾运动,是一个过程。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存于亲子关系出于何种状态。我国北齐颜之推在其家庭教育专著严氏家训之中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说,人们一般都更相信关系亲密,感情亲密的人说的。同样的命令一般首先听从在自己心目中的人所发出的。8我国古代的教育学专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教师有亲密深厚的情感,才会对其教海深信不疑,教师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在家庭中,亲子关系尤为密切,具体表现在血缘关系抚养与被抚养关系上。亲子关系如何,决定子女对父母感情亲密真

21、挚的程度,决定子女对父母信赖的程度,因而决定家庭教育的效果,亲子关系越和谐,父母教育的感染力就越强,反之亲子关系越淡漠,疏远,紧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感染力越小,亲子间没有什么感情,或者对立,甚至相互怨恨,不仅会造成家庭教育效果差,以至于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走上极端道路。例如,2003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载:“一位母亲在爱女追星而逝后的痛苦中思考”,真是振聋发馈,发人深省。一位下岗工人的16岁独生女非要买张国荣的CD,母亲因为孩子要考试,便拒绝了女儿的要求,结果女孩在起姥姥家的暖气管上上吊了。她母亲泪流满面的说:“我对她这么好,为什么她会为了张国荣去死?这孩子平时胆子特小,连只猫都怕,上厕所不开灯

22、都不敢去,怎么有这么大的勇气自杀?我现在真想不通,孩子当时是咋想的。” 女儿死后,母亲打开他的密码日记,才知道她是因为迷恋张国荣。母亲说:“这这孩子从小到大没让我操过一点心,上小学时多次当过校三好学生,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一名,正当我为孩子的她成长骄傲时,孩子突然离我而去。我付出了那么多年的心血,到最后还是失败了。现在看还是没和孩子沟通好,始终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最深的心里话都能没跟我说。”相反的实例,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冰心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母亲从来不拆开我们收到的信件,也从来不盘问我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往来,因为她对我们的信任和理解,我们反而把每封信都给她看,每件事都同她说。

23、”9父母与孩子,只有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朋友式的亲子关系,走进孩子心灵深处,家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五、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要尊重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意见和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孩子讨论。只有这样,孩子才勇于质疑,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想法,长大后才能成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与孩子要保持朋友的关系,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孩子做错事情时,父母不是以大人的身份责骂孩子,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教导孩子。或者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做家务事,在生活学习当中成为孩子的朋友。(二)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做父母的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的

24、确很忙,但无论多忙也不要冷淡了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尽可能地留一点时间给子女,与他们一起谈谈当天发生的事情,了解彼此的心情。也可以加人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去,和孩子们一起欢笑,这既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使自己疲惫的心得到放松。比如,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就可以自己亲手用一些软件简单地处理一下,把孩子们的照片跟动画人物放在一起,相信这会让孩子和您都特别开心。10(三)运用适合儿童的语言,积极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孩子和成人的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语言上。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多使用孩子的语言。拿幼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由单一词汇向句子表述发展,语意表达也由简单到

25、复杂。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多讲一些童话故事。童话中的词汇形象生动,极富趣味性,如“太阳公公”、“月亮姐姐”、“风伯伯”、“星宝宝”易记、易读;也可以鼓励孩子多用童话语言,描述较为熟悉的猫、狗等动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地爱讲、会讲,就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三岁女儿看到家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每天都忍不住去看一看。一天,她突然问爸爸:“爸爸,爸爸!花的叶子怎么是绿的呢?为什么不能是红色的啊!”爸爸回答说:“花是一种绿色植物,包括很多部分,例如根、茎、叶等。根部负责吸收土壤里的微量元素铁离子、钾离子等等,茎部负责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传输给叶子和花。叶子里

26、面含有叶绿素,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的,所以绿色植物的整个叶片都呈现出绿色。叶绿素的作用是可以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到植物体内,以供整个植物的生长之用。”相信这个可爱的女儿在听完这一番解释,只能是非常迷茫地看着爸爸,问一句话:“爸爸,您是在和我说话么?”孩子有孩子的语言,孩子有孩子的接受能力。其实,爸爸只需做出一个很简单的回答即可:“因为花儿的生长需要太阳公公的帮助,只有绿色的叶子才能捉到温暖的阳光,帮助花儿快快长大啊!”做父母的必须“童心未泯”,能从儿童的位置上去体察童心的需要,怀着一颗童心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和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父母要有适当的反应。孩子邀请你参加他的活动,你要欣然前往

27、,亲子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四)父母要善于控制情绪,转化冲突做父母的不要动不动就发火,在孩子面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即便是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有分歧,也可以寻找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办法,带来双赢的效果。父母自己心情不好时,不要把这种情绪加在孩子身上,拿孩子出气,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再来教育孩子。把孩子看作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是家庭中的开心果,是未来的花朵,这是家长不可忽视的价值观。亲子关系的建立,尤其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责任尤重,应该多理解孩子,多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尊重和交流的良好氛围。11 参

28、考文献1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J.山东教育科研,2002.2 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刘庸.不要为了孩子烦恼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7 柯维.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8 孙章存.家庭教育万事通M南海出版公司, 20029 袁辛,关颖.妈妈小屋C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0 BenJamin Spock.m.d

29、.StevenJ.parker,m.d育儿经C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11 宇飞.千万别管孩子M福建出版社,2003致谢词本文是在郭志芳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郭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知识,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师姐对我实验以及论文写作的指导,她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还要感谢,李志梅和魏凤同学对我的无私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在此我也衷心的感谢他。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